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什麼是無患子?
2014/02/06 13:37
瀏覽562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什麼是無患子?

mokulo01.gif
無患子,英名: Soap nut tree, Chinese soap berry , Baatieku, Mamasa 〈泰雅族語〉、 Dau, Zako 〈排灣族語〉, 俗名肥皂果,無患子為正式中文學名, 又名皂莢樹。 在植物學分類上屬無患子屬,無患子科 (Sapindaceae) , 台灣島上的無患子屬植物種名為 Sapindus mukorossi ,印度的是 Sapindus trifoliatis 、泰國的是 Sapindus marginalis 、美國本土為 Sapindus drummondii ,夏威夷則是 Sapindus saponaria 。 無患子與荔枝、龍眼是同科家族,無患子民間俗稱還有-鬼見愁、 盧鬼木、 假龍眼、 苦枝子、菩提子、 油珠子、肥珠子、肥皂果、 洗手果、圓肥皂 、 蘇目子、 黃目子、目浪子 、木患子、油患子、 木欏子、 沙拉巴 及磨麾子等。
 

 

無患子原產地在印度, 其拉丁屬名便是依此特性而命名: Sapindus 乃是 soap indicus 的縮寫,意謂印度的肥皂。 落葉大喬木,樹披黃褐色,平滑;幹直立,多分枝,中等開展之扇狀樹冠。葉互生,偶數羽狀複葉,小葉 5 ~ 8 對,廣披針形, 雌雄同株的無患子,開花期為 6-8 月,一朵朵黃白色的小花,聚集成一個個大型圓錐花序,頂生於枝條,與一般落葉樹於初春萌芽的開花不同。雌蕊由 3 心皮組成,一般只有一個心皮會發育為果實,偶有 2 個, 3 個心皮皆發育的機率少之又少。果實為核果,接近球形,常有未發育的心皮遺留在基部。成熟的果實會由綠色轉為半透明的棕色,果皮皺縮,能看到一條條維管束以及黑色的種子。

  無患子也有假種皮,但不像荔枝、龍眼般發育得肥美多汁,它那不發育的假種皮著生在種子基部,看到的只是稀稀疏疏的毛狀物。無患子為優勢樹種之一,遍佈世界各地,包括台灣、中國大陸、日本、中南半島、印度、美洲各地。肥皂果為台灣中低海拔的原生樹種,樹形高大,根深且廣,大 多攀附在懸崖峭壁上與深山中,而 在水保專家眼中具有重要的水土保持功能。於每年 5~6 月開花,果實 10~11 月成熟,肥皂果幼果為綠色,成熟時逐漸轉為晶瑩剔透的淺黃、深黃、棕色,乾燥時變為深褐色。搓揉鮮果可搾取出透明的汁液,適用於洗滌;乾燥的果實置於木臼,以木椿之,或放在平台上用棒敲打,使果皮果肉與果核分離,加少許水捏成團,就可以當成肥皂使用; 剩下的渣還可以拿來做有機堆肥, 亦可將所榨取的肥皂果汁直接加熱乾燥,可以製成耐久貯存的粉末,需要時將之溶解使用。 

   以氣候條件來看,熱帶、亞熱帶、有乾旱的季風區最適合無患子生長,它主要分布在華南、日本中部以南、琉球、印度, 性喜溫暖至高溫,生育適溫 18 ~ 30 度 C ;栽培土質不拘,但以適潤之壤土最佳,排水、日照需良好, 而台灣由於氣候與地形適宜,在全省低海拔闊葉林內皆能發現無患子的蹤跡,尤其是西南半部的淺山區域,更是最主要的分布區,例如台中大坑頭嵙山即為無患子的一大集散地。無患子是生活力強的鄉土樹種,族群數量繁多,卻少見形成獨佔優勢的群生純林。在早年的台灣,由北到南的中低海拔地區,遍地是肥皂樹,家家戶戶皆撿拾其果實,搗碎除核後捏成團狀,作為肥皂使用。一棵肥皂樹所結的果實〈一顆成樹年產量約 500 公斤 〉;而無患子屬植物共有 13 個不同種,台灣之野生肥皂樹有兩種,一種果實大、軟而多汁, 一公斤 果實可榨得 500 公克皂乳,另一種果小而硬且少果汁,經濟價值差;二者植株外觀一致,只能藉由果實差異去分辨。

【全心小舖】純天然無患子/不傷玉手不傷肌膚好選擇/天然清潔液

全心小舖

    【全心小舖】㊣無患子透明美容皂㊣安欣樟腦精油抗菌婚...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其他
自訂分類:不分類
上一則: 茶籽油好處知多少
下一則: 補充含膠質食物 可改善冬季癢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