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程背景
身處繁忙都市,每天在高壓的節奏中穿梭,加班和喧囂已成日常。我時常感到身心疲憊,渴望一個能暫時逃離壓力的角落,讓緊繃的神經得以鬆弛。某天在網上偶然看到臺東有一間結合動物陪伴與原住民族文化特色的咖啡廳民宿──「癒室 Healing Space」。店家的幽默提醒更是勾起我的好奇:「要先準備好心臟再來,因為你將被心臟爆擊」。我不禁想,忙碌的生活中真的有這麼一處天堂,可以被滿滿的療癒感擊中嗎?帶著期待與一絲興奮,我決定踏上臺東之旅,尋找屬於自己的心靈綠洲。
到達癒室的第一印象
一下火車站,我乘坐公車沿著稻田與山景前往臺東市區。告別都市鋼筋叢林,映入眼簾的是寧靜緩慢的小城風光。來到「癒室 Healing Space」門口時,外觀雖然低調樸實,但推開門的一剎那,彷彿走進了另一個世界:溫暖的大地色調充滿整個咖啡廳空間,淡淡木質香氣混合著鬆餅香氣撲鼻而來,讓人心神安定。
更令人驚喜的是迎接我的動物夥伴們——幾隻毛色各異的貓咪悠閒地躺在沙發和窗邊陽光下,有的見到生人也不躲,反而好奇地踱步過來用身體蹭蹭我的腿;角落裡一隻靈巧的狐獴直立起身,睜著又圓又亮的眼睛打量著我,模樣既俏皮又可愛。
我忍不住露出笑容,感受到緊繃已久的心在此刻開始柔軟下來。店主人熱情地上前迎接,輕聲招呼我先脫鞋換上室內拖,彷彿在說:“慢慢來,不用再趕時間了”。初來乍到的陌生感,在動物們溫暖的迎接和店家的笑容中迅速消融,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回到家的放鬆與安心。
癒室的住宿體驗
被帶到房間後,我對眼前的佈置驚喜不已。房內設計融合了現代舒適與在地文化元素:潔白柔軟的大床上,擺著原住民阿美族傳統圖騰八角星的抱枕,深棕與米色交織的幾何圖案為空間平添一股文化韻味;牆上掛著當地手工編織的藤編籃和少數民族圖騰裝飾,與一旁綠意盎然的植栽相映成趣。整個色調以溫暖的木質和土地色為主,讓人有種被大地擁抱的踏實感,柔和的黃光檯燈和窗外投射進來的天然光線,覺得輕鬆自在:少了科技的干擾,可以更加專注當下的體驗。
當晚入睡前,我特地下樓去和其他貓貓們道晚安:有的已經窩在貓爬架上睡著,小小的鼾聲讓人莞爾;有的見我來了,又撒嬌地湊上前要撓撓。我蹲在地板上和牠們玩了一會兒,只覺得心中滿是暖意。在這靜謐的夜晚,城市的喧囂早被拋諸腦後,只剩下此刻與貓咪相伴的寧靜時光。躺回床上時,一天的疲累早被療癒得無影無蹤,我帶著久違的安心感沉沉睡去。
原住民的文化體驗
在癒室的第二天早晨,除了毛茸茸的好友們,我還迎來了一份精心準備的原住民風味早午餐。餐桌上擺滿了令人垂涎的在地料理:有用馬告山胡椒醃製的鹹香豬肉,搭配爽口的臺東在地種植生菜沙拉,也有刺蔥香茅舒肥雞,散發出獨特的香氣。配上一杯清新的洛神花茶,每一口都讓人感受到臺東土地的滋味與真誠。
用餐過程中,民宿主人還跟我分享著這些料理的來源:「這鹹豬肉用了我們原住民常用的調味料馬告,下酒一流哦!」他笑著說道。我驚訝地發現,原來在美味背後還藏著如此豐富的文化底蘊。 早餐後,店家替我安排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原住民族服飾體驗。民宿主人拿出各式各樣繽紛的傳統服飾:有鮮豔的刺繡披肩、黑綠交錯的圍裙、飾有羽毛和珠繡的花帽,以及代表阿美族的情人袋。她先是選了一件色彩斑斕的服裝讓我試穿,細緻的手工刺繡和亮麗的飾片在陽光下閃耀,沉甸甸地披在身上,彷彿能感受到衣服中傳承的故事。
我站在鏡子前,看著自己戴上花帽的模樣,不禁又興奮又感動。民宿主人一邊替我整理服裝,一邊耐心地講解每件飾品的意義以及部落故事——從衣服上幾何圖案代表的意義,到「情人袋」背後動人的情人夜傳統儀式。短短片刻,我彷彿上了一堂生動的文化課,對臺灣原住民族的生活有了更深入的認識,除了民宿內的餐點以及族服試穿文化體驗外,還可以請民宿主人代訂臺東當地部落小旅行行程,親身走入部落感受文化之美。體驗結束後,我依依不捨地脫下服飾,內心對這片土地生出了更多敬意和聯繫感。而貓咪們與狐蒙則不時穿梭在我的腿邊,那畫面溫馨而奇妙。
我喝著一杯臺東金峰鄉的洛神花果茶,感覺自己彷彿融入了這裡的生活節奏:慢下來,傾聽內心,也聆聽這片土地的聲音。這種深度的文化體驗,遠遠超出了我原本對「住宿」的想像,為我的旅程增添了厚度和溫度。
癒室整體感受
離開臺東「癒室 Healing Space」的那天早晨,幾隻貓咪依依不捨地跳上在我行李箱上,好像牠們也懂得別離的滋味。我蹲下身逐一抱了抱牠們,心裡滿是感激。短短幾天的旅程,我的身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放鬆與療癒。回想出發前,內心被城市生活壓得喘不過氣;而現在,感受到的卻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平靜與滿足。在這裡,時間彷彿放慢了腳步,日常的煩惱暫時退場,我重新找回那久違的微笑和對生活的熱情。動物們純真的陪伴治癒了我的緊張不安,文化體驗豐富了我的心靈世界,兩者交織出獨一無二的回憶。踏上歸途時,我帶走的不僅是手機裡滿滿的可愛照片,更有一顆充滿能量與感動的心。日後每當生活再次讓人疲憊,我只要想起在臺東那段與貓咪、狐獴為伴,聽故事、看星星的夜晚,心中就湧起暖意。癒室 Healing Space這趟旅程於我而言,就像一場及時雨,滋養了乾涸的心靈土地。在往後的日子裡,這份療癒的力量將持續鼓舞著我,提醒我偶爾停下腳步、善待自己,因為忙碌之外,生命中還有如此美好的寧靜與共鳴在等待我們去體會。
民宿連結:
IG: https://www.instagram.com/healing.space_2023
民宿地址: 950臺東縣臺東市仁八街77號
萬家艾香飄十里 又是一載端午日 汨羅江上龍舟賽 離騷可見太平時 注釋:(1)艾香:艾葉的清香(2)汨羅江:地名,屈原投江的江稱謂(3):離騷:詩名,屈原所著《離騷》詩篇 詩詞大意:家家戶戶門前掛著的艾草清香飄得很遠很遠,又是一年端午節到了,汨羅江上都是紀念詩人屈原的龍舟在爭相劃過,屈先生可能見到現在的盛世太平。(屈原跳的是汨羅江,在國破家亡時因為不忍看到祖國被侵略而選擇在農歷五月五日投江自盡,為了紀念他民間還形成了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 >>>更多美文:格律詩
青枝綠葉千般媚, 紅花微笑惹人醉。 賞景拍照留倩影, 閨蜜陪伴不覺累。 注:此文為友圖配詩 寫于2018年5月5日 >>>更多美文:原創詩歌
說起我家的第一只貓,還是小學四年級時候的事了。記得那是一個晚上,我寫完了作業在客廳看電視,鐵門外傳來一陣聲響,我以為是我爸回來了,便喊了聲“爸”,然而卻遲遲沒人應,我媽打開門,才發現是一只野貓,軀體及頭部是黑色的短毛,柔軟的肚子則是雪白的毛,雖是野貓但卻并不臟,黃色的大眼睛同水晶般明亮,喵喵地叫著仿佛在討吃的,當時本著憐憫之心,說服家人收養了下來,為此還發生了兩場小風波。 第一次是因為我爸不太喜歡貓,一天早上忘了關門,貓跑了出去但他沒有阻止,我還生氣地和他吵了一架,幸好沒過幾天它居然自己跑了回來;第二次是我六年級時,貓突然精神不振,我們都以為它要死了,我悲痛大哭,誰勸都不聽,不過最后什么事也沒發生,算是虛驚一場。 小學時我爸媽都處在事業上升期,媽媽在外地工作,廠里離家有很遠的路,所以周末才回來,而爸爸幾乎每晚都有應酬,回來時早已喝得酩酊大醉,貓那時很乖,只坐在我房里的椅子上,一晚上都不動一下,我寫作業寫得膩了,便摸它一陣,實在無聊了,便抱著它玩,雖然過不了幾秒它就掙脫開來,但它的存在確實為我小學的乏味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 到了初中,我爸媽分居后,貓被接到我媽那去養,它開始變得好動起來,每天都要出去天臺玩好一陣,而晚上又自己回來,在天臺時沾上了別的野貓的種,肚子便一天天大了起來,貓的生產過程比較原始,裹著胎盤的小貓帶著一灘灘血從大貓的肛門里生出來,大貓忍著痛,低聲叫著,舔掉胎盤并吃下去,而后把生下的小貓叼到家里的角落。出于護犢心理,生產后它特別警覺,不允許其它人靠近,這種行為一般會持續十幾二十天,很多時候出于好玩把已經能走路的貓崽抓在手里玩時,大貓便會飛奔過來,從我手里奪回貓崽,叼回窩里。它在我家里的第一胎生了四只小貓,而后都只是三只,期間生下的貓崽有兩只出了意外,一只掉下了陽臺,一只被大貓咬死,而其它的都送給了別人,大貓所生的貓崽數量已經記不清了,大概得有四十只了吧。除卻出意外的兩只和送出去的其它貓崽,有一只留在了家里,它全身的毛都是純白的,在那一胎里它是最小的,但長大后比它媽媽還要壯碩得多,最不可思議的是它的兩只眼睛的顏色不同,左眼遺傳了它媽媽的金黃色,而右眼則是奇妙的水晶藍,小貓是一只公貓,比它媽媽要活躍得多,自它長大以來家里便沒有太平過,摔碎花盆、偷吃菜都是常有的事,有時甚至會同大貓打架,但是一旦有生人來,小貓便化身膽小鬼,縮在沙發下不敢出來,可謂是人前一條蟲,人后一條龍,盡管小貓調皮,但我們也從沒有怪過它,反而為我們的生活增加了不少樂趣。 貓的壽命比人的壽命要短得多,誰都不想經歷生死離別,哪怕是對一只寵物。我甚至有過一個不切實際的設想,在大貓死后,留下它所生的一只小母貓,如果留下的小母貓也死了,就再留下一只小母貓生的小小母貓,讓它的子孫后代一直在我家繁衍下去,幸而現在大貓還很健康,也越來越喜歡出去玩,所以暫時不用考慮這些。但是它生下來的那只異瞳的小貓卻先它一步去世了——就在寫這篇文章的前一天。小貓自長大后身體就不好,經常尿血,而且尿的時候伴隨著嗚咽聲,一直在治療,但卻沒有太大的效果,最近我媽帶著它去寵物醫院查出了腎衰竭,雖然經過一系列治療但是已經治不好了,為了讓它少受點痛苦,也讓它有尊嚴地死去,我媽讓醫生給它打了安樂死針,一想到寒假回家再也看不到它了,便難以抑制地傷心。貓也是有情感的,以前每次送走貓崽時,大貓都會凄厲地叫幾天,像是在尋找它的兒女們,現在陪伴它最久的兒子也離它而去了,不知它會不會傷心。說到底我們擅自給它作出安樂死的決定不知道是否正確,貓或許無法思考,但人可以,希望我們做的事是正確的。 都說貓養不熟,是有奶便是娘的寵物,不像狗一樣忠誠和親人,但是這么多年過去,我家的貓從未離開過我們,今年已經是養第一只貓的第九個年頭了,按照人的壽命來看,大貓今年已經五十歲了,盡管毛色還很光鮮,但是已經能夠感受到它的老態了,民間有傳說貓在預感到自己不久于人世時會離開主人家,自己找個地方等待宿命降臨,如果真是這樣,這本就是一個很難的抉擇,它生于自由,自然應讓它歸于自由,但一想到它要死在不知處,便一陣揪心,死亡無法避免,只求它能來得晚一些。 >>>更多美文:情感短文
WD55CE58CWW5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