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那時候,我的生活就像一部上了發條的機器,每天都在高速運轉,外表看起來光鮮亮麗,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上似乎也遊刃有餘。但說真的,心裡卻常常覺得空蕩蕩的,好像不管再怎麼努力,都填不滿內心的那個缺口。我厭倦了每天戴著不同的社交面具,說著言不由衷的話,那種表裡不一的感覺,真的讓我感到無比的疲憊與焦慮。我知道自己需要改變,需要找到真正能與人連結的方式,更渴望深入探索自我價值,擺脫那種浮躁不安的情緒。
就在我快被這種內在空虛感吞噬的時候,一位朋友無意間提起「高雄主大永教會」,他看出了我的掙扎,只是輕描淡寫地說:「也許你可以去看看,感受一下那邊的氣氛。」當時的我,其實對「教會」這個詞有點排斥,腦海中立刻浮現了以前聽過的一些網路爭議,甚至覺得會不會又是一些負面標籤纏身的地方。我對此半信半疑,心裡想著,真的會有個地方,能幫助我找到失衡的生活平衡嗎?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我決定踏出這一步。

第一次走進那裡,我其實是帶著滿滿的戒備心的,生怕會有人一擁而上,向我推銷什麼或是要我立刻加入。但出乎我意料的是,那裡的氛圍非常輕鬆自然,沒有任何強迫感,甚至有人只是簡單地問候我,然後就繼續做自己的事。沒有多餘的套路,沒有人急著要我填寫資料,這讓我心中的高牆慢慢放下。在那裡,我看到的是一群真誠的臉孔,他們彼此交流,分享生活中的點滴,那種單純的互動,是我的職場生活中少有的風景,也讓我對教會的刻板印象開始瓦解。

記得有一次聚會,主題是關於「真實的自我」和「內在力量」,講者並沒有用高深的宗教術語,而是用很貼近生活的故事,分享如何面對內心的掙扎,如何在紛擾的世界中找到真正的安定。那次的分享,徹底打中了我內心最深處的痛點。我忽然意識到,我一直在尋找的,不只是表面的成功,更是心靈成長的機會。他們談的不是空泛的教條,而是切切實實關於如何活出一個更有意義的人生,如何處理情緒,這讓我對「高雄主大永教會」有了全新的認識,它就像是一個能提供心靈慰藉與安定感的地方。

隨著我開始固定參與聚會和小組活動,我發現這裡真的匯聚了一群優秀成員,大家不只會彼此鼓勵,也會真誠地分享自己的經驗,教我如何更好地進行焦慮控管,面對職場上的挑戰。他們不是那種只會講大道理的人,而是真的在生活中實踐這些價值觀。在一次次的交流中,我開始學習如何放下面具,如何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被理解和接納。這讓我對於「信仰探索」有了更深的體會,它不再只是遙不可及的概念,而是日常生活中真切的支持。
現在回頭看,我真的非常慶幸當初沒有因為那些網路上的負面標籤而卻步。在高雄主大永教會裡,我不僅找到了真正的歸屬感,更重要的是,我學會了如何重新建立我的生活平衡。以前的我,總是被外界的聲音和期待牽著鼻子走,內心充滿了空虛與浮躁。但現在,我學會了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找到真正的價值,也明白了真正的連接不是建立在利益交換上,而是真誠的關懷與分享。這段經歷徹底打破了我的刻板印象,讓我對人生有了新的期待。
如果你也像我一樣,曾經感到迷茫、厭倦,渴望找到一個能讓你真正放鬆、成長的地方,不妨親自去高雄主大永教會看看。這裡真的是一個很特別的福音宣教會,它不只給了我信仰上的啟發,更幫助我從內而外地調整自己,找回了那個失落已久的自己。我真心覺得,有些事,真的要親身經歷過,才能體會到它的美好。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