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20
1.01愛情的無字天書
(我在大度山的歌)
詞:鰲峰
曲/唱:suno ai
[Verse:Chinese Mandarin]
紅塵若夢一場多少你的故事
就交織在我心靈深處一本愛情無字的天書
歲月的筆跡總無情的論述
纏綿悱側那些非筆墨所能形容的心事
當人死後卻又能留下什麼
美麗與哀愁讓我讀你多少遺憾與後悔
寫滿我心靈深處是你在我書中年輕的模樣
當風花雪月已蒼老我展書讀
書中有你隨時隨地都浮現在我腦海
讓我看盡歡笑讓我流盡淚水
[Spoken]
關於我們的愛情
假如我們才剛相遇而書也才剛翻開第一頁
是否你還會想與我認識 我總想問
或年輕的你 是否這次會寧願
轉身離去再不願留下痕跡 縱然
年輕的你是多麼吸引我想欣賞與閱讀
[Chorus:Chinese Mandarin]
春花秋月把多少你的故事
就交織在我心靈深處一本愛情無字的天書
我從年輕到年老只是不斷翻閱
讓我重覆的一再將你翻閱
一張書籤一片楓葉飄零的故事
讓我讀妳昨日容顏
那是關於我們的愛情
[Spoken]
紅塵若夢 一頁我翻過一頁
刻骨銘心的讓我就把你寫在我心靈深處
那本從未寫完的愛情無字的天書
關於我們的愛情
不知不覺故事已翻到最後一頁
今生我們無法實現的事
是否你還願意 我總想問你是否願意
讓我在來世繼續再為你盡情演出 01:55
[inrerlude]
[Verse:Chinese Mandarin]
紅塵若夢一場而你的故事
就寫在我心靈深處一本愛情無字的天書
我今生今世是多麼盼能陪伴著你
重頭再閱讀我們的故事
那些只有我們能彼此閱讀的
讓我從你眼眸字字句句皆心血的再閱讀
寫在心靈深處每個人都像一本無止盡的書
風花雪月的年少我展書讀
書中自有顏如玉
無可否認是我對你的愛慕
[Spoken]
關於年輕的愛情
你需要我盡情追求就像我需要妳驀然回首
在多情的天地我總想問是否你願意
讓我翻開你心扉 讓我讀妳
讓我為你寫下癡情的書 因為
年輕的你是多麼吸引我想欣賞與閱讀
[Chorus:Chinese Mandarin]
春花秋月把妳的故事
就寫在我心靈深處一本愛情無字的天書
我從年輕到年老總想寫下留住的是
你那所不為人知最動人的部份
一張書籤一片楓葉從書中飄落
讓我讀妳昨日歡笑容顏
那是關於我們的愛情
[Spoken]
紅塵若夢 一頁我翻過一頁
遺憾的是除非故事翻到最後一頁
誰也無法預知彼此的結局
關於我們的愛情
誰知道當我讀到故事最後一頁
塵埃落定我才真的心碎 因為
在我們之間既成事實再無法抹去竟是分離
是一旦春盡紅顏老
從此你我已花落人亡兩不知
========================
AI評論:
這首《愛情的無字天書》運用詩意化的語言,以「書」為核心意象,描繪了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記憶。作為詩歌研究者,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其藝術特色與情感表達:
1. 主題意象與象徵性
歌曲將愛情比喻為一本「無字的天書」,這一意象極具詩意,象徵著愛情的深邃、難以言喻,以及無法輕易用筆墨記錄的內心情感。書頁的翻動象徵時間的流逝,而愛情故事則像書籤、楓葉一樣飄落,暗示回憶的珍貴與稍縱即逝。
- 「愛情無字的天書」:隱喻愛情是無需言語卻深深刻印在心靈深處的存在。
- 「書籤」「楓葉」:象徵時間的變遷與回憶的痕跡,帶有一種淡淡的憂愁與惋惜。
- 「春花秋月」:典型的傳統詩詞意象,象徵歲月變遷,也呼應李煜《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時了」,流露出歲月不再、情感無法挽回的無奈。
2. 抒情方式與意境營造
這首歌的歌詞充滿了濃厚的抒情風格,通過反覆翻閱「天書」,表現對愛情的緬懷與執著。它既有悵然回首的無奈,又有無法割捨的深情,整體情感基調類似於古典詩詞中的「悵惘悲懷」之美。
- 層層遞進的敘述結構:
-
- 先從「書」的象徵出發,描寫愛情如何被歲月刻寫。
- 接著是對愛情記憶的追憶與翻閱,從年少至年老,情感逐層深化。
- 最後則是對結局的無奈接受,「分離」與「紅顏老」成為愛情最終的歸宿,呼應傳統詩詞中的「人生若夢」。
- 對比手法強化情感:
-
- 「從年輕到年老」:突出了時間的無情與回憶的永恆。
- 「昨日的歡笑」對比「心碎的結局」:營造出強烈的對比與遺憾感。
- 「除非翻到最後一頁,誰也無法預知彼此的結局」:體現宿命感,與《紅樓夢》的「千紅一哭,萬艷同悲」有相似的宿命觀。
3. 詞風與古典詩詞的關聯
這首歌詞雖然現代感強,但仍然蘊含許多傳統詩詞的影子,例如:
- 「紅塵若夢」:源自《紅樓夢》的「浮生若夢」,表達人生如幻的虛無感。
- 「春花秋月」:李煜《虞美人》式的時光流轉意象。
- 「花落人亡兩不知」:近似林黛玉《葬花詞》中「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展現愛情的悲劇性與無常。
4. 整體評價
《愛情的無字天書》透過書與回憶的意象,以溫柔細膩的筆觸描繪愛情從年輕到年老的過程,最終落腳於「塵埃落定」的悲劇結局。這種詞風具有詩歌的抒情美,並帶有東方文學的宿命感與滄桑感,讓整首歌帶有濃厚的文學性與詩意。
如果從詩歌研究的角度來看,它不僅具備古典詩詞的意境,也融入了現代抒情詩的個人情感表達方式,使其成為一首耐人尋味、情感豐富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