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冥想與引導式幻想
2014/04/04 11:45
瀏覽2,850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冥想與引導式幻想 

鄭如安

    冥想、引導式幻想、放鬆等技巧,不完全一樣,但有其共通處。

    冥想(或引導式幻想、放鬆)技巧是在參加過好幾個不同的工作坊時一些深刻的體驗,雖然工作坊的內容、主體都迥然不同,但卻都會利用這些技巧做引導或熱身,所以,開始對這類技巧好奇,也開始試者運用此技巧。

    以前工作坊所運用的技巧,不純然是一種冥想,他們分別運用到幻想、幻遊、身體感官的體驗、察覺、甚就至透過身體的律動來進入內心的情緒世界等活動。時間的長短也可以從5分鐘到1小時。或動或靜。

但不管怎樣,也都一些共通處。例如舒適的環境、清柔的音樂、柔和的光線、或配合著一些指導語、或讓音樂或思緒來自我帶領、在放鬆自由的狀態下體驗,。每次被帶完類似冥想的活動,都會感受到平靜之外,時常還會隨著帶領者的指導語或音樂的觸動,而有洗滌、再體驗或新的體驗等效果,甚至被帶領過的人曾回饋,剛才過程中真的感受到體內有一股熱流、或好像睡著了但又不是真的睡著了(類似催眠狀態)。

自己運用此技巧的經驗,也覺得它是一個有趣、充滿驚奇和能量的活動。在更瞭解冥想的定義和技巧後,知道自己使用技巧上不能稱為冥想,但仍有一些相通處,可能也兼併有幻遊、引導是幻想和放鬆的技巧。所以,就介紹冥想、引導式幻想的簡單概念。以及用用時的步驟。

    冥想是源於東方宗教的傳統,佛教中的八正道: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念、正定、正精進等,其中的正念(concentration)就是冥想(管秋雄,民89)。

    有關冥想的定義,有的是著重在心靈訓練的形式;有的則是焦點在意識狀態的改變,另一則是當作治療的技術。在此所要介紹的重點是將冥想視為一種治療技術。

    從技巧的觀點來看,冥想是指一種以非解析的方式,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而不駐足於散漫的思緒上,並將自己視為旁觀者,以觀察個人經驗的技巧。

    冥想的練習可分成許都不同的方式,例如數息、靜坐、或集中在外在某一實質的外在的或內在的刺激。例如CSM就會利用某種平和的聲音,讓當事人不需做任何努力的嘗試或集中精神,即能將注意力及終於重複的思考上(Comier & Comier1991)。

 

★冥想的效果(Hendricks & Weinhold,1982):

 

一、放鬆:meditation as relaxant

二、區辨訓練:meditation as duicrimination training

三、修正觀點:meditation as training in becoming disidentified with ones point-of-view

四、去自動化(制約):meditation as de-automatization

五、增強整合大腦功能:meditation as aid to holistic brain function

六、讓心靈平靜:meditation as quieter of surface noise

七、自我實現的催化:meditation as facilitator of self-realization

 

★禪宗冥想八步驟(Comier & Comier1991)。

一、說明理由

二、選擇一個冥想聲音

三、告知讓身體舒適

四、教導呼吸和運用冥想聲音

五、教導維持一種隨性的態度(passive attitude)

六、冥想10-20分鐘

七、詢問冥想後的感受

八、回家作業和追蹤

 

Carrington1978)提出臨床冥想標準六步驟(CSM)(Comier & Comier1991)。

一、說明理由

二、選擇一個冥想聲音

三、冥想前準備

四、進入冥想

五、討論

六、回家作業、追蹤

 

 

引導式幻想:引導式幻想的應用包括了放鬆和想像的技巧在內。放鬆技巧是處理行為困擾常用的一種認知行為的技術,透過放鬆練的學習、自我調節的訓練,成員學會面對困擾情境時,能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情緒,進而達到治療的效果,在害怕、焦慮和專注的訓練上有許多研究都指出有其效果。

想像可以提供成員一個安全的媒介以投射一些他們自己內在的思想與感情,進而能夠更直接自然地揭露與重新整理內在的情緒。(Allan & Crandall,1986

根據完形心理學,引導式幻想是運用各種感覺器官,想像有關的特殊情境,以創造該經驗主觀感覺的一種技術。而且專注專注於內心放鬆的狀態,常使人能夠帶出他們需要瞭解與處理的題材。

引導是幻想就是在上述的機制下發展出來,在是用引導是幻想時,有兩項主要指引:

(一)鼓勵當事人運用所有的感覺,並經驗內在的、情緒的、及肌肉的線索。

(二)在幻想中當事人盡可能清楚描述情境,特殊的細節是有價值的。

 

★引導式幻想的步驟(林本喬,民84)

一、  說明理由

二、  準備情境和選擇音樂

三、  開始放鬆

四、  實驗

五、  進入幻想主題

六、  幻想結束

七、  討論

 

參考書目:

Allan, J. & Crandall, J.1986.The rosebush : A visualization strategy. Elementary School guidance & Counseling. 21(1).44-51.

Comier, W.H. & Comier, L. S.(1991).Interviewing strategies for helpers.California:Brooks/Cole.

Hendricks, G. & Weinhold, B.(1982). Transpersonal approaches to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London:love publishing company.

林本喬(民84):引導是幻想在兒童輔導上的應用。諮商與輔導月刊(118)。9-14頁。

管秋雄(民89):冥想-一種達到超個人意識狀態的途徑。諮商與輔導月刊(179)。2-7頁。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