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麗江前往瀘沽湖要翻越四座大山加一段國道。
午餐途中簡單吃,老闆推薦「樹皮烘蛋」
旅伴跟老闆說:「什麼?你們真的吃樹皮?
以前我們書上都說你們窮到啃樹皮。」
我們的師傅前幾天聊起養生,
說他們家老人以前很窮都是吃樹皮,活到很長壽;
現代的人反而很年輕,身體一堆病。
於是我們點了「樹皮烘蛋」,真的好吃得不得了。
離開餐廳前,旅伴跟老闆幽默說:
「老闆,樹皮真的太好吃了,回去之後要幫你們澄清。」
美國地理學家人約瑟夫∙洛克
在《國家地理雜誌》中說瀘沽湖是
:「整個雲南最漂亮的一個湖泊,
無法想像還有比這更美的水景。」
身為中國最清澈的高原深水湖泊之一,
四面青山環繞,湖中有5個全島和3個半島,
每個島嶼各顯風情。
這座被當地摩梭人稱為「母親湖」、
「蓬萊仙境」的瀘沽湖,
也被譽為是四川、雲南高原的瑞士「日內瓦」,
絕美的旖旎山水風光不在話下。
因為女兒國的傳説加持,以及如詩如畫的美景,
讓瀘沽湖的觀光產業人氣大增。
古老而神秘的「女兒國」——摩梭族,
是目前最終仍保留母權制度的東方民族。
享用當地的特色餐
柴火雞
鍋邊餅 太美味
念念不忘
搭乘「豬槽船」游瀘沽湖,前往「里務比島」。
摩梭族人只有語言,沒有文字。
「里務比島」,就是「鳥語花香」的意思。
這個長得很像獨木舟的是摩梭人傳統的交通工具,
現在變成觀光船。
摩梭船夫不用進健身房用划船機,
每天就能練核心加手臂肌肉。
前面有兩個人在划船,後面一個控制方向。
船夫說他們家是三兄弟,但不知是不是同母異父?
真的長得很不像。
船在「里務比島」停靠,
可以選擇花$30搭船遊島一圈,
或者走階梯上寺院祈福。
瀘沽湖很大跨越了雲南和四川,
我們在環湖時,船夫說:「現在一個屁股坐兩個省了。」
水下還有個走婚橋,
水少的時候可以涉水而過,兩個省的男女可以趁機約會。
參加完當地人的篝火活動
要先跟瀘沽湖道晚安了
明天再來更深刻地交流
早起看日出
從民宿的陽台往外走就可以到「情人灘」
「情人灘」的由來傳說,又是牛郎織女的概念。
觸犯天神的戀人,
被施法成為了瀘沽湖的格姆女神山與後龍山,
從此以後只有在每年的七月十五
才能在兩座山中間的情人沙灘相會一次。
另一種傳說就是生長在情人灘的情人樹,
總是成雙成對、相依相偎,沒有「形單影隻」的單身樹。
愛情是永恆的主題,有愛情就有故事性,
故事性也帶動了瀘沽湖的觀光效益。
沿著沙灘散步
我想起了舒婷的〈致橡樹〉:
「我如果愛你——
絕不像攀援的淩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愛你——
絕不學癡情的鳥兒,
為綠蔭重複單調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來清涼的慰籍;
也不止像險峰,增加你的高度,襯托你的威儀。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這些都還不夠!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緊握在地下,
葉,相觸在雲裡。
每一陣風過,
我們都互相致意,
但沒有人
聽懂我們的言語。
你有你的銅枝鐵幹,
像刀,像劍,
也像戟,
我有我的紅碩花朵,
像沉重的嘆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
我們共用霧靄、流嵐、虹霓,
彷彿永遠分離,
卻又終身相依,
這才是偉大的愛情,
堅貞就在這裡:
愛,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
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想要像情人灘上的情人樹一樣相濡以沫,
情人們必須獨立而溫柔,
朝著能為彼此加分而努力。
「走婚橋」是摩梭男女約會的地方,
是瀘沽湖上唯一的一座橋。
橋下由於長年泥沙淤積,湖水較淺,
所以有茂密的蘆葦生長,
水鳥也在此隨波逐流,
遠望像一片草的海洋,當地人稱為「草海」。
我們都誤會摩梭人的「走婚」了….
今天有個摩梭阿妹接待我們去參觀他們的家,
他們的木楞房很像四合院,
是瀘沽湖畔很有特色的民居建築,
採用去皮後的圓木作為房屋主建材,
整幢房屋沒有一顆釘卯,也沒有磚瓦。
這就是花樓
走婚的女子必須告訴男子是哪一間房
免得上錯其他姊妹的房間了
而男子身上帶的腰刀
就是要方便從木頭縫隙撐著上樓的
這就是所謂的祖母房
外婆的房間
門真的很低
我和旅伴出來時沒注意
頭就撞到了
古老而神秘的「女兒國」——摩梭族,
是目前最終仍保留母權制度的東方民族,
在和阿妹一問一答中
解開了我們很多疑惑。
摩梭族一般由最年長的祖母為一家之主,
掌管全家人的所有生活。
其實他們的祖母指的就是我們的「外婆」。
阿妹先帶我們進去一家之主的「祖母房」,
她的外婆已經89歲了,
一早就出門去幫家人轉經祈福。
祖母房的門很低矮,
進入時要低頭彎腰,表示尊敬。
「祖母房」由「女柱」和「男柱」大木柱支撐,
這兩根柱子的木材必須出自同一棵樹,
女柱為根,男柱為幹,象徵「女本男末」的意思。
祖母的床是按照她的身高量身打造的。
阿妹說:「走婚只能走一個。
他們是受到信仰和道德的約束。」
阿妹說她走婚:「生了兩個賺錢貨,
在家族地位大大提高。」
「賺錢貨」當然指的是她生了兩個女兒。
他們家四代人都住在一起。
女兒是舅舅養大的,
在他們女兒國「母最親,舅最大」。
她的婚姻已經15年了。
小孩都知道父親是誰,可以隨時跟父親來往;
她也常常帶著孩子去跟父親的家人吃飯聚會。
當初他們就是在「篝火」活動,
其實就是「相親會」認識的。
跳舞時勾著食指,
一旦對對方有意思就會用手指扣三下,
對方如果喜歡就也會回應。
女生是可以主動出擊的,因為別人不知道,
所以就算對方沒有回應妳,也不會尷尬。
因此,雖然說他們是「走婚」,
但也是要經過約會談戀愛,
雙方有感情了,
女子才會告訴男子她是住在哪一個「花樓」。
當女子給了他「通關密碼」;
男子就會帶著走婚三寶——狗糧、腰刀和帽子上門。
男子會在半夜先拿狗糧巴結狗狗,
然後拿著腰刀方便爬上窗進入女子所居住的「花樓」裡,
此時男子會將帽子掛在門外,
示意兩人正在約會,就不會被打擾。
而他必須在天亮前離開,
這時他就可以從屋子的正門離開。
因為如果是在在天亮或女方長輩起床後才離開,
是很無禮的;
除非兩人的關係得到女方長輩的認可。
經過認可之後就不需要爬窗,可以正大光明出入了。
一旦認定關係,男子會送「銀梳子」給女子,
祝願之後能舒舒服服過日子;
女子會把梳子插在頭上,表示名花有主,
梳子上面有合歡花,表示和和美美。
他們沒有結婚典禮、沒有結婚證,
小孩滿月認親酒是最隆重盛大。
孩子的父親會送「銀碗」,
給孩子日後吃飯喝水健康長大。
走婚的男女不會正式結婚,
只單純以感情維繫關係,
一旦出現物是人非、形同陌路,
隨時可切斷關係。
分手後,女子的阿媽和祖母就會去宣布,
她才可以再走婚。
至於生養下一代也都歸女方家負責;
雖然孩子的父親不能與母親的家人一起生活,
但像是在新年、成人禮等特定節日的儀式裡,
父親是可以參與活動的角色。
阿妹說:「現在不爬樓了,漢化差不多了,
我的小孩受了教育了,鐵定也不走婚了。
以前走婚是因為路不通,摩梭人出不去,
外面人進不來……」
真心覺得女兒國對待兩性關係,真是進步。
基本上只要解決了兩個家庭的姻親問題,
麻煩就少了一半。
所以摩梭人不會有婆媳問題、妯娌間的較勁,
也無所謂渣男渣女或劈腿的婚外情問題,
不喜歡了就和平分手,
也不會有財產的糾紛。
摩梭人不祭拜祖先,也沒有過清明節。
長輩過世就火化,骨灰也回歸自然。
他們認為生前孝順才是比較重要。
這一點也是我十分認同的。
離開阿妹他們家,
正好遇上播放著「世上只有媽媽好」的垃圾車,
我們也不知這個旋律的歌詞跟我們是不是一樣
但正巧剛剛好就遇上了
真的是「女兒國」啊!
#瀘沽湖
#女兒國
#草海
#走婚橋
#情人樹
#里務比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