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威辛是德國納粹集中營裡最大的一個,在這裡有超過110萬人包含婦女和兒童的喪生。最先知道集中營是看到一部美劇《諾曼第大空降Band of Brothers》,之後就開始尋找相關集中營的電影,看愈多愈覺得這是一個一生必走一次的地方。
如果要去參觀世界二戰時德國納粹任何集中營,建議看一些相關電影,到現場會特別有感~介紹幾部大家可能耳詳能熟的電影~《辛德勒的名單》;《美麗人生》;《安妮日記》;《戰地琴人》;《穿條紋睡衣的男孩》;《送信到哥本哈根》;《蘇菲亞的抉擇》;《偷書賊》;《為愛朗讀》等~
奧斯威辛的歷史可分為兩個基本時期:
1. 從1940年成立自6月到1942前幾個月,僅作為一個政治犯的集中營,慢性殺戮的地方,有意造成的非人道狀況,大多為飢餓。
2. 從1942年前幾個月到1944年的10月,作為不同種族背景的囚犯集中營(從1942年中期主要是猶太人,波蘭人和吉普賽人),為最直接的中心摧毀整個歐洲的猶太人成了大規模屠殺猶太人的地方。
奧斯威辛集中營的受害者中大多數(可能大約90%)死於比克瑙。 而大約有一百萬人中有超過九成是猶太人。在1940-1945期間,除了是納粹集中營中最大的一個地方,逐步消滅囚犯,同時也是直接消滅猶太人的最大中心。該集中營是戰前波蘭國家的一部分(其他三個集中在馬伊達內克,華沙和普拉索夫)
有多少人莫名奇妙的上了這列死亡之車? 你能想像當初這密不通風像載貨用的列車塞滿了從歐洲各國載來的猶太人? 有些人甚至還未到目的地就已失去生命。
進了這個奧斯威辛集中營入口,還有活命機會的能剩幾人?
看著這空曠廣大的營地,當時擠滿百萬猶太人,等著受苦至死,心中又湧起悲傷。
尤其報名參觀當日一大早下起雪,抵達集中營時下著雨,又濕又冷又凍的讓這份悲傷感更重,想像著我們穿著外套都覺得冷了,當初在此受苦的猶太人該多難受啊
到處佈滿高壓電鐵絲,聽說也有人用高壓電提早結束自已的生命。
歐飛是在克拉克夫市區報名當地一日遊行程,有英文導遊陪同導覽,但為了拍照常會落後,雖導覽耳機聽的到導遊的聲音,但沒跟上聽著講解沒看到實物,無法完全溶入劇情,所以建議想朝聖的朋友們,出發前先大概了解一下歷史故事,拍照要快,緊跟著導遊。
其實走進了很多室內參觀,但很冷又雨的,拿著傘很難拍照,所以花太多時間在拍好照。不是很記得到底走到那一號(棟)是介紹什麼了。
但該拍的還是都有拍啦~
例如:死亡之牆
那些即將被執行的女性們,會被引導來這間洗手間脫掉身上衣物再走到死亡之牆。
看到這一幕讓歐飛想起電影《美麗人生》,一大群人擠在一小格的床位。
(下圖為網站截圖)
如果說,這裡不是一個死亡集中營,外面沒有高壓電鐵絲網,往外看的這一幕,心境與風景是否就很不同?可惜不是!
導遊很認真的告訴我們那些照片中的故事。
這些毒劑空罐是當初用在毒氣室毒殺猶太人。
送進這個集中營的人當初所配帶的眼鏡。
連義肢都拆下,可想而知被拆義肢的人一定無法做勞力工作,應該就被毒害了吧?!
當看到這些行李箱時,突然想掉眼淚,他們把所有寶貝的東西都隨身帶著,可是沒想到裝好好在行李箱的物品是馬上被檢查,有用的留著,沒用的就丟。
這些堆滿展示櫃的鞋,看了又想掉淚,但朋友們別驚,會有悲傷感不覺有恐怖感。
被送進這個集中營的所有人身上都會刻有屬於自已的號碼。
不用多解釋,光看牆上相片裡的人,眼眶是不是莫名又冒淚水了什麼叫皮包骨!
這個就是毒氣室之一。
一群一群的脫光衣服被指揮往裡面走,擠在一塊的大家以為真的要洗澡了,那知道噴攦下來的是毒氣而非水。
被毒死的屍體,會被送進焚化爐。
這也是刑場之一,吊刑場
當你了解歷史故事後再去走一趟,心裡真的會想對自已說一句{活著真好}
雖然當天的一日遊直到回飯店還是一直想著這不可思議的大屠殺,但相信已故的人們會希望活著的人們可以好好珍惜自已的生命,好好生活。
歐飛與朋友在當地報名的集中營一日遊是跟去維利奇卡鹽礦同一家旅行社Cracow City Tours,團費一人PLN120 (大約台幣1100),以上為2016年2月的自助行供參考。
參考官網:http://auschwitz.org/en/
以上是歐飛為個人旅遊做紀錄,出遊時間為2016年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