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夏的蘇州留有尾聲 , 除蘇州博物館之外 , 尚有一篇蘇州新風貌的金雞湖 .
看過格友Reed 煙雨江南遊 蘇州博物館的照片就被蘇州博物館迷住了, 這次遊蘇州 旅館選擇住在拙政園旁邊, 也是為著就近參觀蘇州博物館的緣故.
2000年 之前, 原是臺灣電子業重鎮的蘇州,自從2002 建築師貝聿銘接下蘇州博物館的設計案件, 頻頻往返於美中兩地, 蘇州市的風貌漸漸銳變 . 之前慣於拆舊房蓋新屋的, 現在致力於保留古蹟. 住宿平江區時, 常看到多處整理舊舍, 蘇式建築愈來愈多.
貝聿銘出生於蘇州世家,父親抗戰時任職國民政府中央銀行總裁 . 小時候居住於蘇州獅子林內, 遊玩於庭園假山間. 1996年思鄉情濃返鄉探親後, 接受蘇州城市設計高級顧問邀請. 居住美國多年的他, 一再提醒蘇州人要重視古蹟與傳統.
當時貝聿銘已經退休12年 , 將建築事業交給兒子經營, 2002年初 聽聞特到美國家中拜訪的蘇州政府要員告知, 平江區 介於忠王府與 拙政園間的保護區空地,將要成立蘇州博物館.
他認為這是一塊聖地, (臨近拙政園獅子林兩庭園與古蹟忠王府) 要審慎待之, 兒輩的中文程度沒辦法達成任務. 於是以85 高齡 親自應允擔綱, 日以繼夜苦思琢磨. 終於同年11月 發想成型, 交出 融入古蘇州平江 水道與民居(延用1229年南宋人李壽明 石刻的平江圖)的博物館設計. (下圖取自網路)
貝聿銘不遺餘力的給建言之外, 聘請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陳列專家、建造紐約世貿大樓的結構工程師、法國羅浮宮建築噪音專家,及中國古建築和文物專家做為顧問. 他自己督導監工, 參與建材硬體結構大小事, 從頭至尾一絲不苟 事必躬親, 連挑選松樹,種植竹篁也一樣認真.
於2006年 10月完成, 位於園林路與東北步行街交叉口的 這所博物館建築物, 成為標誌性的景點讓人驚艷之外, 在這個小小的空間中, 架構出小橋流水人家的蘇州水鄉, 是獨豎一格的博物館建築.
東北街上這座博物館 , 外觀童趣似積木, 輕靈透光並不凝重 . 發現好康的不少 : 居然免門票進入, 可快速通過安檢, 也省去排隊的苦. 酷曬的七月烈陽下 能躲進屋子內吹冷氣 , 真是舒服.
免費參觀博物館之外 (入口) ,又奉送清朝太平天國忠王府宅第 (出口) .大半天的遊賞享受不須費一文錢, 讓人感念蘇州市政府的慷慨 .
舖著黑色大理石的大廳透著沁涼與沉靜, 將燥熱阻隔在大門外. 這個現代化外觀的博物館裡, 藏著個中國風骨.
寬敞的長廊裡 是大片的蘇式粉牆, 鑲上淺灰框邊的八角透窗, 將中式庭園水榭拉入眼簾 , 蘊藉的古典美調合科技化的舒適, 讓人喜歡.
挑高屋頂的不繡鋼條貼木片來遮光 ,引進自然光省卻電費, 溫潤的迷人的光影 隨著走動 不停的在頭頂變幻. 為了和諧四周的景觀 , 建體一半埋入地下. 地下層深達6公尺, 地面兩層主體建築高度也控制在6公尺以內. (最高)六角柱大廳是建築中心, 分東西兩側廂.
矩形粉牆挖洞,加三角玻璃窗突破僵硬 同時引進日光. 六角大廳面向庭園, 以透明落地門直通賞景臺, 是觀賞水庭園的好所在 .
材質輕薄的玻璃, 提供開放的視野 . 由庭園向館內望 ,或自博物館向庭園望, 毫無隔閡 . 誘人的向遊客提出邀請 去一窺究竟.
二樓分幾處展覽間 ,"金玉滿堂 掌中寶" 布幅在樓梯間飄盪 是鼻煙壺展.樓梯間也不同流俗, 透明玻璃護板隔著 兩層樓高的曲折水道成為水瀑, 流動的水在池面泛起漣漪. 又細心的植上雅緻悅目的水草 和小葉睡蓮.
室內的展覽廳貝聿銘細心的照實展品大小打造設計 .館藏主要以明清兩代書畫, 加上真山挖掘出的東周銅器, 也有虎丘瑞光兩塔的佛教遺物,
另有吳王大墓, 及曹夫人墓挖出的 元代衣鞋和玉腰帶.
春秋貴族石室挖出的多件玉器,極為完整的從臉到身軀到陽具的護片歛葬玉飾 .
看完展室, 迫不及待的走入庭園. 這一整片的水庭園 被北牆的剪影假山抱個滿懷.
粉牆下的石片假山是立體的 又有紋理, 比畫卷上平片山水生動. 這是貝聿銘為解決介於忠王府 拙政園間的這塊地, 巧妙設計出的創意山水. 立體假山的肌理 真會挑 真是美 .
金魚遊動的水庭園開闊空間裡,一條長橋連接東西廂,雙層玻璃角錐頂水榭劃破矩形的沉悶.
即令驕陽當頭照 , 隨著清風拂過的粼粼流水, 映著 極簡 而姿態優美的的青松 綠竹 , 與一牆之隔的拙政園補園恍如延伸銜接, 與東向的太平天國忠王府, 西邊民居 也能融洽和諧.
博物館的出口通往忠王府, 穿過紫藤花咖啡屋 便是.
忠王府建築呈工字型 穿堂隔開左右兩廂.
忠王府議事廳.
東廂房是清朝旗人照北方大院之縮小版. 小歸小 , 十分細膩耐看.掛著大理石山水壁飾的四合院迴廊, 圍著養金魚的小小蓮花池 與小花園.
復原太平天國時期傢具的會客花廳 , 厚重的桌椅和精美雕花的門窗 , 看得出蘇州木工師傅的好手藝.
兩層樓高的戲臺 , 後壁接著 拙政園主王獻臣 文徵明 沈周 唐寅等文人詩酒唱和的臥虬堂,
戲臺後壁留下多位文人與 四大才子的詩畫.
臥虬堂門外的小院裡一株百年紫藤是文徵明親手種下的 . 蘇州博物館那株 是由此處剪枝去稼接的.
忠王府天井真有一口古井. 穿過天井來到前進 有萬古忠義字樣 和忠王李秀成塑像的儀門.
忠王府大門,一對雕花抱鼓狀石門當~「門當」是放置在大門的一對石墩,用為鎮宅裝飾、穩固門面之用。 有人說蘇州博物館是貝聿銘晚年最投注心血的作品 也是他最心愛的; 將這座蘇州博物館和羅浮宮入口金字塔相比 , 金字塔只是個 閃著鑽石切割面的框罩 . 沒在服老的貝聿銘奮力交出的蘇州博物館, 有繼往開來的精神, 巧妙的融合古, 今打造出的博物館富含水鄉的特色,實用又優美, 這樣的智慧 , 世上能有幾人? |
- 26樓. 奈米2013/07/09 11:10蘇州博物館
每每在妳這兒跟著妳走還是意猶未盡
現在很認真的把蘇州列入明年拜訪的計畫中
只是老土一個 恐怕玩不出妳的深度與趣味換成新版後, 沒有再轉換成新版, 居然落掉奈米到蘇州博物館的留言.
是六月姐提醒我舊版有這個特別功能, 才發現疏漏, 擔誤許久了, 真真是對不起喔.
不會的 , 放鬆心打開心胸去 探看. 不著急 慢慢看. 其實我的許多資料來自於現場的解說. 來不及消化 先照相帶回家, 回家後再比對, 就清楚了 .
- 25樓. Sir Norton 魯賓遜,救命!2013/04/11 23:23文化生動機趣, 不是復古抄襲
有關這個館的簡介, 網路上有幾篇, 但以您的詳解和鏡深最為得力, 為鼓掌叫好!謝謝 Norton 謬讚 .
文章裡雖然投注著個人的觀點與心情 , 希望藉照片分享給大家 ; 貝聿銘先生 直到85歲仍然不畏艱難的接下這麼大的任務 挑戰自己, 作出 現實與夢境之間 最佳的詮釋 . 我們是被他的精神感動到的, 不是嗎 ?
盹龜雞~ 六月的野薑花 香味甜淡 於 2013/04/12 22:01回覆 - 24樓. 浮生2013/04/10 23:20這篇真喜歡
彷彿跟著您走了一趟蘇州
圖文翔實又周到
處處皆有美意
讚
- 23樓. TT.2013/04/10 22:42親愛的 ! 英雄來救美了~~~
回應 推薦文章 轉寄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醬子看到沒
----------------------------------------------------------
再說蘇州博物館...
猶記...很沒文化的T.某年到了這兒
因為都沒有什麼鳥, 連麻雀的表現也平凡得很
所以隨手拍了張館藏的純真釵頭鳳後, 就百無聊賴地在館外閒逛了...
再所以, 這次來盹盹這兒, 才算是真遊了一趟蘇州博物館&忠王府!謝謝可愛的 T 見義勇為 來救我捏 .
真是白目啊 , 原來 這個功能和 回應 推薦 ..放在一起, 居然被我粗心掠過 找它不著.
第一個啊 就是要把 T家裡 那些美麗透頂 精靈古怪的小傢伙兒們抓進來放, 三不五時可以摸摸逗逗 . 太好了 ! 也讓我親妳一下 !
- 22樓. 電老大2013/04/10 12:38一石兩鳥.. 給您 給蒂兒
加入文摘.. 後,就會收藏在您管理中心中的 【我的文摘】
蒂兒.. 我可以幫您掃描幻燈片
Victor
[AVの館:電老大][溫哥華 千里傳音]我在電腦面前這個"白"啊 不是普通的白 , 是那種白紙一樣 的無知的白.
有誰能告訴我 , 在哪個地方點開 作加入文摘的 動作 ?
盹龜雞~ 六月的野薑花 香味甜淡 於 2013/04/10 15:36回覆 - 21樓. 安安小秋2013/04/10 09:00前天來過
但沒法回應
腦海中 一直想著這大好的園子
昨天 我依媚兒裡 也有傳來介紹的文章
好像 有熟門熟路的感覺~
由蘇州博物館 來看蘇州 , 是覺得蘇州人的生活品質大大提升了. 說上有天堂 下有蘇杭 還真有幾分道理 .
小秋的說古 很能點到我們共同的回憶呢 .
盹龜雞~ 六月的野薑花 香味甜淡 於 2013/04/10 16:00回覆 - 20樓. 蒂兒2013/04/09 20:59遊蘇州
我去蘇州玩的時候,蘇州看起來挺鄉下的。還沒這現代化的博物館。
我逛了留園、拙政園,上了虎丘,爬上了危危欲墜的塔。穿梭在民房間,看到了江村橋與楓橋,就想到了張繼。當然也參觀了寒山寺,看到了祝枝山題的字。
可惜那時沒有數位相機,我當時拍了好多幻燈片,這次就無法分享照片了。
蘇州的腳步快得不得了 . 我04年去的時候 還沒覺得她有多美 , 這次住在平江區內, 看那流水人家, 再看兩處文人的花園 :拙政園 耦園 , 加上蘇州博物館 和金雞湖 . 新舊蘇州 都頗有可看之處哪.
那老得掉嘎搭的虎丘塔 , 我也愛看它 , 可不敢爬 , 萬一 ~ 崩了 可怎麼辦 ? 還是蒂兒的膽兒大些 .
盹龜雞~ 六月的野薑花 香味甜淡 於 2013/04/09 23:32回覆 - 19樓. 水雲瓶子2013/04/09 20:54@@
跟妳按個讚!
一邊看著精彩圖文,耳邊竟好像傳來<大陸尋奇>節目中,
女主持人娓娓道來介紹大陸景點的聲音。
- 18樓. 如斯2013/04/09 19:55關於蝦猴
在蘇州博物館講蝦猴的吃法好像有點不搭齁
我問過來自鹿港小鎮的姑娘了
她說真正的鹿港蝦猴很鹹很鹹
鹿港人都拿來配稀飯吃
鹿港有句俗話說:一尾蝦猴配三碗粥
是吼 , 我也覺得 那個鹹度 該去配稀飯 , 要不 就像是蔭破朴子 或是鯷魚 金鉤蝦 一樣 當調鮮的味母 , 才不會可惜了那時間釀出來的美味.
謝謝如斯喔 還特別來告訴我 .
盹龜雞~ 六月的野薑花 香味甜淡 於 2013/04/09 23:12回覆 - 17樓. 悅己2013/04/09 13:40懊悔
哇,蘇州博物館這麼漂亮,去年十月去蘇州出差竟然錯過了,真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