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歐來歐去86-塞拉耶佛(2)//啟動〝希望〞(前往希望隧道)
2025/04/12 21:21
瀏覽20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上--賽拉耶佛的清晨(6點多),感覺〝霧霾〞很嚴重!

下--7點多,天漸漸〝亮〞了!

*圖中的大巴就是一路載著我們的車

因為塞拉耶佛的地勢處在山谷中,所以太陽沒出來前,〝濁氣〞都無法排出;因此在當地,經濟能力稍好一些的人都會選擇住在山上!

*這張是車拍,仔細看還是能看到山頭都是房子!

途中經過的法赫德國王清真寺( Džamija kralja Fahda )-=King Fahd Mosque -這是賽拉耶佛以及巴爾幹地區最大的清真寺,它是由沙烏地阿拉伯資助建立的。

*塞拉耶佛以其宗教的多樣性聞名於世:伊斯蘭教、東正教、天主教、猶太教幾世紀以來都在此共存!

*但也正因其宗教及文化的多樣性,所以塞拉耶佛常被稱為「歐洲的耶路撒冷」 或者「巴爾幹的耶路撒冷」。

路旁的烈士和陣亡戰士紀念碑

* 1992 爆發了波赫內戰,塞爾維亞憑藉著優勢火力, 對 Sarajevo 採取了圍城策略;(自1992年4月5日起包圍塞拉耶佛,直到1996年2月29日才結束,共計1,425天)。塞拉耶佛遭受了現代戰爭史上時間最長的圍城戰。

*圍城期間對城市造成了大規模的破壞,超過萬人喪生、五萬多人受傷,其中85%都是一般平民百姓。到了圍城末期,塞拉耶佛的人口僅剩戰前的64%。

路邊的波士尼亞國徽

*其圖案與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波赫共和國)的國旗相同

顏色繽紛的塗鴉

這個塗鴉代表的是--塞拉耶佛的未成年戰士

高樓林立,很像我們的國宅

但,仔細看!建築上全是(砲)彈痕!

城中的塗鴉

塞拉耶佛在1885年成為歐洲首個,也是全世界第二個全天運行路面電車的城市(世界首個有全天運行路面電車的城市是美國的舊金山)

我們來到郊區了!完全看不出來這個寧靜的小鎮,當年竟是〝希望隧道〞的所在地!

田地之外就是塞拉耶佛的國際機場(上圖箭頭所指處即是塔台)

這是位於圍困線之外,隧道的南入口(網圖)

*塞拉耶佛隧道,也被稱為〝拯救隧道〞或〝希望隧道〞!這是一條花了 4 個月才挖掘出的隧道。

*這條隧道它是由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共和國軍隊(ARBiH)建造的,目的是將被塞族共和國軍隊(VRS)完全切斷的薩拉熱窩市與薩拉熱窩機場另一側的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共和國軍隊控制的領土(由聯合國控制的地區)連接起來。

*下--這條隧道連接了被圍困的塞拉耶佛的多布林尼亞(DOBRINJA)和自由區的布特米爾街區(BUTMIR),使食品、戰爭物資和人道主義援助能夠進入城市,並讓人們撤離。

*上--圈起來處即是隧道的位置,周圍的紅線則是圍城的塞族共和國軍隊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