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高希均評台灣現況
2015/08/10 00:08
瀏覽783
迴響1
推薦5
引用0
高希均評台灣現況

真是一針見血所評非常貼切
~~台灣就是大家拿,拿完了再說!~~    
有句順口溜:
國外有個加拿大,台灣就是大家拿。聽起來感覺不好!!  但是本質就是這樣!!

然而,髙教授還沒有提到的,台灣由於意識形態的糾結,還有皇民及遺留的日本人一直想翻轉台灣。造成是非不分,價值觀錯亂,法制在崩解!尤其惡人當道,一般人沉默,只求明哲保身,民眾多無奈,這是台灣最大的隱憂!
     
從「白吃午餐」的美夢中覺醒
作者:高希均
(一)貼心照顧
「小而美」的台灣,在春節中特別感受到「美不勝收」。在生活周邊的小圈圈中,全被「小確幸」包圍。
過年時與許久未見面的朋友相聚,還不好明說這種「小幸福感」。
台灣二萬餘美元的每人所得,全球排名二十多名,卻奇蹟式地享受到高所得國家中難以找到的政府照顧:低廉的電價、油價、捷運票價、水費、學費、健保費
出國多年的僑民,回來很容易地辦妥新的國民身分證。四個月後,即使從未付過稅,便可得到外國人都稱讚的健保。他們短期回來,主要的節目,就是充分利用幾乎是免費而又優秀的台灣醫療。
政府對美好的生活的安排,還不祇這些。縣市政府還有對學童,提供免費午餐;對長者有敬老金;對小孩的照顧,外語的學習,弱勢者的優待,真是琳琅滿目。
這種人間幸福,不在北歐,就在身邊的台灣。望眼世界,最貼心的還是台灣在所有國家中,居然有極低的整體租稅負擔率,十二二%。比大陸與韓國低了七個百分點,比其他歐美國家則低了十個到三十個百分點。這真使外國人嘖嘖稱奇:稅率低、福利高,台灣人民的幸福變成一個「現代傳奇」。
即使這樣低的稅率,這樣優厚的補貼,不少利益團體,不斷地用「正義」「公平」的大帽子,持續壓住政府,要把白吃「午餐」提昇到白吃「盛宴」的規格。祇要有選舉,就有機會爭取更多的「白吃」。有人怕選舉會輸,利益團體則是永遠的贏家。
台灣還有大陸觀光客意想不到的「言論」自由和「行動」自由。抗議、示威、丟鞋、網上發聲、當面罵官員,不要有勇氣,祇要有時間。台灣與一百卅多個國家有免簽證的約定,台灣人全天候在機場進出。退休的人,尤其出國旅遊勤快,其樂融融。
可惜白吃午餐,終要面對結帳的時刻。帳倒底誰來付?結局當然祇有一個:政府不斷舉債。民主政治的弊病,是政黨不斷開選舉支票,並且彼此惡性加碼,隨之而來的是公債年年攀升,已經到了財政危機爆發的前夕。
(二)痛心現象
春節過了,我們一起回到真實的台灣。不少人早已沉痛地指出:「媒體誤國」。歸納出所帶來的可怕後果:
˙把「壞」消息當能熱賣的「好」新聞。
˙把做壞事的「惡人」,當成「名人」。
˙把翻雲覆雨的「政客」當成「英雄」。
˙把信口開河的「對答」當成「專家」。
˙把違反做人做事原則的「叛逆」當成「好漢」。
˙把堅守原則的「君子」當成傻瓜。
這是言論自由與市場經濟下出現的痛心現象:報導商業化、新聞娛樂化、犯罪戲劇化、評論兩極化、善良邊緣化、正派人物惡意醜化。
這些後果與現象的擴大與張力,又形成了當前六項缺失:媒體失態、國會失責、政府失能、市場失靈、企業失常、貧富失衡。這就是台灣矛盾:既有小確幸,更有大缺失。
(三)夢中驚醒
這個使人不敢承認的真相,是經年累月政府、國會、媒體、企業、民眾在膽怯、囂張、偏執、私利、短視的集體行為與相互影響下的產物。
那麼台灣人民該怎麼辦?這是難解之結。
從歐美發展經驗中,自己在想:
戰爭不能解決的,求政治;政治不能解決的,求經貿;經貿不能解決的,祇能求上天。
上天的回答:「一切得從『白吃午餐』的美夢中覺醒。」
備註: 
一九五年代在台灣長大的眷村子弟,祇學會一件事:「一切靠自己。」
 高希均評台灣現況
說得真對,只是讓人心痛!
自作自受 - 奈何!
高希均(英語:Charles Kao1936416日-),生於南京市,美國經濟學家,威斯康辛大學教授。是台灣遠見雜誌、30雜誌和天下文化出版公司創辦人,也與殷允芃、王力行同為天下雜誌的三位創辦人之一,1986年與王力行離開天下雜誌、專注《遠見》與《天下文化》之發展。
生平[編輯]
高希均生於南京,其父為中華民國軍官。1949年,因國共內戰,全家遷台,居住在台北市南港區的眷村。先後在台北商職與台灣省立農學院(今國立中興大學應用經濟學系)農業經濟學系畢業,並獲兩校傑出校友獎。
1959年,赴美讀書,其父為了籌措機票及旅費,自軍中退休,以退休金供他出國。1964年獲密西根州立大學博士學位,隨後成為美國公民,任教於威斯康辛大學。服務於威斯康辛大學河城區經濟學系教授多年,並於1971年至1980年間擔任威斯康辛大學河城區經濟學系主任。
1977年,以《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一文,在台灣介紹經濟學概念。
曾任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前身)人力小組顧問、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講座教授、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公民與道德》第五冊《繁榮的經濟》主編、行政院顧問、經濟部顧問、國立中央大學榮譽教授、[1]
並曾擔任國家統一委員會研究委員一職,於199281日參與中華民國面對"一個中國涵義"之會議討論。
高希均自1994年後為美國百人會會員,2000年後擔任國內外財團法人基金會董事,並常應邀擔任國際論壇之貴賓演講及主持人,高希均自2013年榮獲台灣亞洲大學名譽博士。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社會萬象
自訂分類:政治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1) :
1樓. 璇子姑娘
2015/08/12 14:24
台灣人真的是自作自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