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台3線.戀戀客家庄之一--鶯歌/大漢溪左岸自行車道/大溪老街/三坑自行車道/三坑老街/龍潭三林自行車道/龍潭大池/龍潭三元宮
俗稱"內山公路"的台3線.在桃竹苗地區的客家庄.大抵由大溪.龍潭(三坑老街).關西.獅潭.大湖到卓蘭.有客家老街及老三合院.是讓人迷戀的客家庄.可謂浪漫台3線.
三坑老街."青錢第"百年三合院古宅.
從台中搭早上6點多的區間車北上.
從鶯歌火車站下車.
鶯歌的陶瓷博物館.
從三鶯大橋前.下大漢溪左岸自行車道.去年縱斷台灣單車行.係騎大漢溪"右"岸自行車道.到三峽.
鶯歌的山水步道.有山有水.係鶯歌人散步的好地方.也是串聯大溪自行車道必經之地.
鳶山堰水庫.
裝置藝術.
大溪韭菜花田.
福安宮土地公廟.有公廁及飲水機.蠻不錯的單車休息驛站.
中庄吊橋.今年1月.才剛啟用的觀光吊橋.係桃園新景點.來參觀的人很多.
中庄吊橋.橫跨大漢溪.全長419公尺.是目前全台灣最長的懸索式吊橋.
中庄調整池.毗連中庄吊橋.係備用水庫.
大溪大嵙崁人工濕地.綠意盎然的地方.
大溪橋.
大溪最漂亮的人行橋.橫跨大漢溪.連接大溪公園.
大慶洞.上方就是大溪公園.
百年石板道.大溪公園的觀光電梯.禁止單車搭乘.所以將單車鎖在這裡.由石板道走上大溪老街.
百年石板道頂端的土地公廟.及普濟堂牌樓.
普濟堂.古色古香的百年廟宇.
從普濟堂.俯瞰大漢溪的武嶺橋.該橋是台3線的交通要道.
大溪老街.係保存完整的老街.遊客如織.
大溪老城地圖.
由大溪人行橋.轉往三坑老街.這一段的單車道.係在一般的鄉道上.
瑞安宮.廟中廟的土地公廟.將原本石造小土地公廟.整個供奉在新建的主位上.非常特別.
往三坑老街的三坑鐵馬道標示.
三坑自行車道導覽圖.該自行車道有起伏的陡坡.並不適合親子同騎.
三坑老街的入口.這裡屬於桃園龍潭區.
三坑鐵馬道的細部導覽圖.
黑白洗.係村婦的洗衣處.水源來自崖階的泉水及石門大圳.一清一濁兩者匯流.俗稱黑白水.
黑白洗的打油詩:"黑白水.黑白洗.若能洗盡人間.黑白事.必然可.化三坑.為三康.".很有哲理.
三坑老街的老舖面.
三坑老街.大致上以永福宮為聚落核心.向外至黑白洗.老街呈現外窄內寬的型態.饒富古味.保留客家的傳統特色.
永福宮.奉祀三官大帝(三界公).是歷史悠久的廟宇.
永福宮內.牆面有多幅交趾陶浮雕.
往青錢第的農路.
"青錢第"古宅.建於清朝的百年三合院古宅.其張氏祖先.有一年家鄉發生飢荒.因此私自發行"青錢"做為賑災之用.類似鏢局有發行自己的鏢單一樣.四處流通.因為"青錢"非常有信用.可四處兌換.因此皇帝為嘉許他的善舉.賜與"青錢第"的封號.
台灣張氏家族.以"青錢第"為堂號.除此處外.在苗栗西湖鄉也有一處.
離開三坑老街.爬坡往龍潭市區.經崁頂的中科研究院.來到"桃園客家文化館".桐花彩繪階梯.係地標打卡景點.
"桃園客家文化館"後面公園.為賞桐花熱門地點.
從"桃園客家文化館"後面公園.接上"龍潭三林自行車道".
"龍潭三林自行車道"路線圖.
龍潭高爾夫球場大門.
上林社區.水圳旁蜿蜒的鄉道.是自行車道.也是當地人早晚散步的好地方.
龍潭大池水體環教園區.剛剛新設立的園區.好像兒童小公園.
南天宮.位於龍潭大池的小島上.是龍潭地區最大的廟宇.建築富麗堂皇.
南天宮.奉祀關聖帝君.香火鼎盛.
龍潭大池觀光吊橋.
龍潭大池觀光吊橋.牽單車通過.可以回到單車道.
孔雀燈飾.在龍潭大池的水岸休憩廣場.
由桃20的龍新路.騎往新埔.爬到山坡頂上.已見夕陽餘暉.該找今晚落腳處了.接下來.都是輕鬆的下坡路.
三和社區的老三合院.
老三合院後方的三元宮.奉祀三官大帝.
徵得廟方同意.在廟前左側社區活動中心前露營.廟方管理人員很友善.還拿零食給我們吃.清幽的地方.晚上更是寧靜.讓我們睡得很安穩.很棒的客家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