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普通上班族,在外頭看起來可能還算體面,但回到家,我就變成了年邁雙親的專屬看護。每天的行程就像打仗,早上急著出門趕打卡,下班又得趕著回家處理爸媽的晚餐、洗澡,還得應付他們偶爾的情緒。日子久了,那種身心俱疲的感覺像潮水一樣把我淹沒,最難受的還是心裡那股怎麼也揮不去的孤單。我覺得自己像個陀螺,不停地轉,卻不知道為什麼而轉,更不知道能跟誰說這些疲憊。
有時候,面對雙親的照護需求,我會感覺到一種深深的無力感。我想開口跟朋友說說,但又怕他們覺得我抱怨太多,或是給不出什麼實質建議。夜深人靜的時候,一個人待在客廳,看著窗外的萬家燈火,那種被世界遺忘的感受特別強烈,心裡真的很渴望有人能聽我說,不用給我答案,只要讓我好好地、毫無保留地被傾聽。我甚至開始會在網路上搜尋,看看有沒有什麼地方可以讓身心喘口氣,那陣子真的很想走出低潮。
其實,我對去教會這種地方本來是抱持著懷疑態度的。因為之前偶爾聽過一些外面對教會的說法,比如什麼「主大永教會爭議」之類的,所以一直有點卻步。心裡也想著,這是不是外面說的什麼「攝理教是什麼」那種很奇特的團體?總之,對陌生群體總有些本能的排斥和好奇。但當時的我實在太累了,剛好有位客戶無意間提起,他在高雄主大永教會找到了很大的力量,語氣很真誠,我就想說,或許真的值得去試試看,反正也沒什麼好失去的。
抱著半信半疑的心情,我走進了高雄主大永教會。一開始,我有點緊張,腦中閃過各種預設的畫面,但當我實際踏進會堂時,感受到的卻不是那種嚴肅或刻板的氣氛。迎接我的是親切的笑容和溫暖的問候,沒有想像中的壓力。那天的主題恰好是關於如何面對生活中的壓力與困境,講者分享了他自己從低谷走出來的經歷,沒有高談闊論,卻字字句句都像在說我的故事,感覺很真實,讓我覺得心頭一暖,原來我不是唯一一個在硬撐的人。
後來的小組分享環節,讓我真正體驗到了什麼是情緒支持。大家圍坐在一起,每個人都可以說說自己的近況和感受。我聽著其他成員分享他們如何在職場和家庭中找到平衡,有人提到自己因為照顧年幼的孩子而犧牲了個人時間,也有人分享了如何處理與長輩溝通的技巧。沒有批判,只有理解和溫暖。當我怯生生地說出自己面對雙親照顧的疲憊和孤單時,竟然有幾位看起來跟我年紀差不多的男士,輕輕地點頭表示明白,他們也曾經歷過類似的掙扎。那一刻,我積壓在心裡的委屈像找到了出口,眼眶都濕了。
從那之後,我開始定期去高雄主大永教會參加聚會。每次去,都覺得心裡那塊沉重的石頭被挪開了一些。教會不只是聽講道的地方,更是一個充滿人情味的社群。透過與這些優秀成員交流,我學習到了很多實用的應對策略,也漸漸打破偏見,對這裡有了更深的認識。最重要的是,我找到了被理解的港灣,那種孤單感不再那麼強烈,我的心靈平衡也一點一滴地恢復過來。我發現,當我能坦誠面對內心的脆弱時,反而能獲得更大的力量去面對現實生活中的挑戰。
現在回頭看,我的生活依然充滿挑戰,照顧雙親和工作依然是我的日常,壓力並沒有憑空消失。但不同的是,我不再是一個人扛。我知道在高雄主大永教會,有一群人願意傾聽,願意陪伴,給我最需要的心理支持。當我感到疲憊時,會想起那裡溫暖的氛圍;當我感到迷茫時,會想起那些曾經讓我豁然開朗的話語。這份心靈上的支撐,讓我有了繼續走下去的勇氣和力量。如果你也曾感覺孤單,或許也跟我一樣,只是需要一個能讓你卸下重擔,重新找回心靈平靜的地方。
下一則: FOOTDISC富足康科技足墊用過會回不去嗎? 》足弓鞋墊哪裡不一樣?10款厚度、材質、支撐力全對比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