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攝影筆記 5:按下快門前的60項修煉 (書摘) 實務篇
2017/06/10 06:10
瀏覽2,438
迴響15
推薦115
引用0

本文文字/書摘自:胡毓豪【按下快門前的60項修煉--胡毓豪攝影心法】/時報出版

本文照片/本文所附照片,全部引用香港攝影大師何藩的作品,乃格主為文所補,非該書籍翻拍或作者之攝影作品,特此聲明。

善用前景造成的障礙,並將視線逼往你設定的焦點,照片的重點或趣味點就在那裏。儘管比例不大,卻威力無窮。

影像的呈現,一切以主角優先,給予最主要的位置,將視覺焦點讓給它,如此構圖,保證得分。(通常平面影像要有近景、中景、遠景,結構最紮實。主角,不一定要安排在最前面,但要擺在畫面最核心的地方,才能發揮畫龍點睛的效用。)

光線明暗差距大(反差大),是拍照時常遇到的難題,多數單眼相機有AE鎖定功能,逆光時,就靠近被攝體,在暗部測光,並鎖定它,即可大幅改善暗部細節。若效果不彰,直接用閃光燈補光亦是好方法。 

拍日出、日落,大地是暗沉沉的,但太陽已經很亮,太陽的周圍是折衷區,所以測光時應將鏡頭指向這裡,才能得到滿意的曝光。

◎ 構圖講究點、線、面。氣氛要好論光線。搶眼則靠色彩學。(色相、飽和度/彩度、亮度)

光影佐以顏色、線條,往往就能如虎添翼,相乘的效果是拍照者追求的上乘理想。

拍照是時空競合的演出。擁有一堆美麗的照片,不如好好拍一個專題,將你關心的議題拍成有組織、有論述、有觀點的「照片故事」。故事內有價值觀、有哲學觀,圖片便因此有了價值。

如何跟別人拍的不一樣...

1.取景時,就要找尋「另外的」角度 

2.慎選鏡頭。(長焦、短焦特色不同,先要決定何種焦距最好)

●同一造型不斷重複,用望遠鏡頭壓縮空間、距離,律動感就產生了。

●使用廣角鏡頭,近物會被誇大,遠景會變小,因此它的影像較討好,缺點則是景物變形。

3.用不同的光圈表現想像力。(景深的大小,對成像的影響非常深遠)

4.思考採取高速快門?還是慢快門?有帶腳架嗎?(慢速快門讓流動感以線條方式表現)

5.思考近日內,還會為了拍照再來嗎?

6.思考如何構圖?

7.思考如何選擇曝光值?定中好?偏黑好?偏白好?

8.預想完成的影像是軟調?還是硬調?

這些,都是要成就一張與眾不同的影像所要用心思考的問題...

 

有誰推薦more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15) :
15樓. mate : 國會議員大戰奇觀
2021/07/01 11:30

謝謝來訪留言

也祝福您平安健康、萬事如意~

茉子伊2021/07/02 00:22回覆
14樓. simma
2017/06/13 09:28

4.腳架:出門旅遊,以前想都不會去想的隨身物,但現在....我會矛盾了

5.近日內,還會再來嗎?當下都嘛想一定會再來~~~但....誰知道

6.構圖思考:這更不用說了,視覺美學之深淵

7.曝光值:取決不定,乾脆亮也拍、暗也拍,拍一堆回來看.....花了更多時間一張一張刪

8.軟調?硬調?當下似乎不會去想這問題,回來PO文時再依據心情(這樣心態~~~對嗎?)


拍謝,昨天因為上網的時間太晚了,所以simma的這篇回應遲到現在才回 微笑

先說了喔,以下都是我個人的淺見,僅供參考,千萬別太過認真嘿...得意

4.simma說腳架是想都不會去想的隨身物,會將腳架說成是"隨身物",是每次旅遊都會帶著的意思嗎?

這樣除了麻煩些,應該沒甚麼不好呀,這樣才不會有後悔的機會!

我的話,剛好相反,要不要帶腳架,除非是臨時起意或對目的地不熟悉,否則我會考慮當天要拍的內容與環境才來決定,例如需要慢速快門的(例如:瀑布)、特殊需要的(例如:要接圖)、還有就是像內室或陰天可能會光線不足的情況,我才會想要帶腳架

5.這裡所謂的"近日內""為拍照再來",指的應該是為了某個畫面的不滿意,有近日為此再來補拍的可能嗎? 我想應該不是指還有機會再次到此旅遊拍照的意思

6.構圖的確比較難,雖然到處有許多的構圖理論可供參考,但最終還是需要最基礎的美學概念(或對美學的天賦與敏銳度)才不至於流於制式,關於這點我也還在學習,所以才會不斷地在看書,也才會有這一系列"攝影筆記"的文章 得意

7.這文摘中所謂的曝光值,指的並非最基本所謂"曝光正不正確"的概念,而是自己想要甚麼樣調性的照片。

簡單來說,有些雖然一看就知道是曝光不足或過度曝光的照片,但卻仍然不失為一張好照片,最容易瞭解的例子,便是所謂"日式清新的照片"(妳可以以此為關鍵字上網goolge看看),這類的照片通常都有點過曝,但清新脫俗的畫面,卻也正是她的特色與風格

(不過simma既然提到這一點,或許下次有機會,就來整理一篇與此相關的筆記微笑)

8.第8點說的,對我們這些非專業的人來說,可能有點挑戰、還要多加練習才有可能達到此一境界大笑

書本說的意思,是指在當下看到眼前的景物時,腦海中就要先預想出甚麼樣的畫面,才來設想要如何拍攝?如何表現? 而不是透過看觀景窗的眼睛來決定? 如果是前者的話,該照片的調性通常會在按下快門的時候就已決定,後者的話就比較會因為當下的無此意識,而才來以事後看照片的心情來決定。

以上,都是我自己閱讀之後的個人解讀,完全是不負責任的非專業回復,請多包涵 得意

茉子伊2017/06/14 09:53回覆
13樓. 天涯孤鴻···花窗
2017/06/13 00:43

我是傻瓜用傻瓜相機

這實用,看起來有難度啊

為了區分摘要內容的不同,所以上一篇以攝影概念為主,這篇則是以技術實務為要

不過,雖說是"實務",但對不常拍攝同樣主題的人來說,可能就不見得那麼"實用"了...

這是我的疏忽,真是拍謝...微笑

 

茉子伊2017/06/13 23:45回覆
12樓. fllf
2017/06/12 19:36
實務篇真是太難了

拍謝,我想有些文字對不特別喜歡攝影的人來說,可能稍難了一點

不過沒關係,文字不看沒關係,看照片就好,何藩先生的照片很值得欣賞喔...微笑

茉子伊2017/06/13 23:23回覆
11樓. 環保阿嬤金鳳姨
2017/06/12 18:23
晚安
胎這些相片要花很多時間

是呀,都說了"攝影不僅僅是尋找畫面的藝術,更是等待的藝術"

相信這些經典的照片,也必定都是何藩先生在經過長時間等待之後的心血結晶...

謝謝環保嬷的來訪,聽說這幾日也都將會是大雨的日子,外出別忘了要注意安全喔...崇拜

茉子伊2017/06/12 18:32回覆
10樓. simma
2017/06/12 14:40

好多的思考正是叫人最矛盾的難以取捨

這是simma最近努力上課後的心得嗎?  微笑

不知有哪些思考令simma覺得矛盾、難以取捨? 願聞其詳,simma可以分享嗎? 崇拜

茉子伊2017/06/12 18:24回覆
9樓. 媺媺
2017/06/11 20:50
好深奧的學問。

所以才要努力學習+勤作筆記 得意

謝謝媺媺的來訪,祝福媺媺周一愉快 崇拜

茉子伊2017/06/12 09:06回覆
8樓. 小豆仔(鄭傑中)
2017/06/11 07:00

讚!

超愛這系列人文作品!


歡迎facebook加好友
https://www.facebook.com/jackhtk

看您的頭貼就知道您肯定是位攝影專家 得意

感謝您的到訪與鼓勵,還望能不吝賜教 微笑

 

茉子伊2017/06/11 12:25回覆
7樓. 宋子平老師
2017/06/10 20:52
半身男性的照片怎麼弄出來的啊?
我要學啦!

姥姥說的那張,也是我很喜歡的照片之一喔

如果判斷沒錯的話,那是典型使用"重複曝光"的照片

也就是在相機裡找到"重複曝光"的功能,把它開啟、選好設定曝光次數的設定

(依相機等級不同,大概可重複曝光2~5..次)

再根據您所想要的畫面進行構圖,然後把幾張有透明度照片疊圖就完成囉 微笑

茉子伊2017/06/11 12:17回覆
6樓. *Susan*
2017/06/10 19:04

這篇太專業了

我還是乖乖欣賞就好 大笑

從書本上抄來的,當然挑看起來專業的分享囉 得意

說真的,我還滿喜歡這類的照片,也喜歡大姊同樣喜歡

茉子伊2017/06/11 12:10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