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文字/書摘自:胡毓豪【按下快門前的60項修煉--胡毓豪攝影心法】/時報出版
本文照片/本文所附照片,全部引用香港攝影大師何藩的作品,乃格主為文所補,非該書籍翻拍或作者之攝影作品,特此聲明。
修煉之前,你會拍照;修煉之後,你學會了攝影。↓
◎ 學習緩慢
拍照是思考的結果。慢,才能思。
緩慢移動、細細觀察,記憶就會染上空氣的味道。陽光、冷暖、花草樹木、天色、陰晴時時不同,人心也有起伏,各種要素綜合再重組,要拍的景就在其中了。
◎ 培養觀看的習慣
看,是一種學習,學別人的好,化成自己的骨肉。
靜態的看:是欣賞別人的作品,學抓其要,模擬仿效,再求改進。(模仿從找元素開始,像識字一樣,字不但要美,還要知其義,否則元素漂亮也枉然)。
動態的看:是用眼耳鼻舌身去看,看到好的,便改以「觀」對之。觀,可以從「造型」觀、從「明暗」觀、從「變化」觀、從「光線」觀...
◎ 散步就是好時機
散步是沒有門檻的,卻是練習「看」的好機會。有看的能力,才知道空氣有厚薄、陽光有剛柔、景物有枯榮。看懂才能欣賞,欣賞而有感,之後才藉由相機「借景」,割出他人所未見。
◎ 隨身帶著相機
要出門,才會遇到好機會、好景物。遇到了,就像中彩券!沒相機就無法領取,對攝影人而言,這是很可恨的憾事。身帶相機,就可以「檢」到好作品。且隨身帶著相機,思緒就會被引到要好好做觀察的方向,拍照的幸福,就在不知不覺中享有。
◎ 住家周邊就有好題材
視覺疲乏是常聽到的詞,住家四周雖有「視而不見」的危機,卻也是很好的轉機,因為你有足夠的時間,可以重複去發現。對攝影人而言,只要時空環境對你最有利,你就立於不敗之地。
◎ 人是攝影的中心
照相,人人都會;但有強烈企圖、又嚴格要求自己,務必要拍出最好的照片的人,少之又少。拍照的動作很簡單,但若因為簡單而鈍化了思考,就證明此人不宜走攝影之路。攝影,是一種超越自己意志與想像的存在。千萬不要拍了很多作品,卻永遠只感動自己。
◎ 技巧的融合
無形的技巧是觀察力、感受力、傳達力;有形的技巧是安排元素、搭配色彩、用取景、構圖取勝。技術融合就是將有形化無形,又得將無形化有形。
◎ 功夫是練出來的
工具只有相機跟鏡頭,先練好它,再加上周邊元素看感覺,其中「感覺」最難練,難練的改用培養,養它十年八載,就可鐵杵磨成針。看得到就拍得到,是攝影人的天職;看得到卻拍不出來,其中必有因。
功夫如何練?不貪多,必定成。每次練一項,長短時間自訂。美而不匠、多丟少留,練習的過程就是這麼簡單。即使是國際知名的攝影家,他們的技巧已非常純熟,仍然得從眾多照片中,挑選出極少的作品,更何況一般人?
◎ 心手穩定,妙用無窮
了解相機,才能認清它的功能極限;技巧則要練到不必細看,摸著相機就能操作,接著~
手,用來操作相機;心,用來了解拍攝對象,這兩者都是拍出好照片的原點。技巧穩了,出去拍照自然放心,面對景物就可以專心的拍。
◎ 一切都對了嗎?
光影、人物、構圖、顏色、明暗、層次、意境、感覺...,幾乎所有攝影都會考慮這些元素安排,掌握住就對了。拍照沒有對錯,為何還要問一切對嗎?拍照的奧秘,為心是問,看似獨斷,其實也要能引起共鳴,才算成功。
你認為對的,也要別人能夠解讀,這才是真功夫。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0樓. 天涯孤鴻···花窗2017/06/13 00:46。
黑白強烈的效果
特別讓人悸動
我以前不太看黑白照片,而且也不太懂為甚麼現在還有那麼多人要拍黑白照片
後來,才漸漸發覺就像您說的,黑白照片有時可以給人更加強烈的視覺或心理效果
所以現在似乎愈來愈喜歡黑白照片了..
謝謝您的來訪,祝福您夏日安好...
茉子伊 於 2017/06/14 00:02回覆 - 9樓. 星海辰歌 ✿ 泉2017/06/09 11:43
看,是一種學習,學別人的好,化成自己的骨肉。
所以我都在一直看、一直看
不過還化不了... 等級不夠拉!
哈...我跟泉一樣,都是屬於"等級不夠"的那一級....
所以我們都還要再"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又到假日了,這個禮拜打算帶小籽籽到哪兒走走看看呀? 祝福泉闔家愉快...
- 8樓. 宋子平老師2017/06/09 03:56我指的不是UDN的人物
而是臉書上很不小心的間接知悉某個人
這人名氣還滿大的
因為海軍某人被殺一直無法破案。。。。。
他參與其中。。。。嗯...腦海中浮現兩個人的名字....茉子伊 於 2017/06/09 12:13回覆
- 7樓. *Susan*2017/06/08 19:25
"你認為對的 也要別人能夠解讀 "
這話讓我聯想到抽象畫 有時看畫時 會傻傻看無
可見是畫家的工夫不夠 不是我沒會慧根 哈哈
這組照片和文章都很有深度 小妹也是有深度的
哈,大姊說得沒錯,只要是看不懂的,一定是作品的功力不夠,這樣想就對了啦
這文字是看書時作的筆記,文字可以靠打字,但照片若是翻拍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所以就直接搭配上攝影大師何藩的作品,我覺得還挺好的...
又到週末了,小妹在此祝福大姊假日愉快
茉子伊 於 2017/06/09 12:12回覆 - 6樓. fllf2017/06/08 18:56攝影十傑中的何藩,有著攝影師.演員及導演的幾種身份,影像運用及操作非常純熟及吸引目光,一張張的照片,老香港彷彿就在我們眼前。
是呀,號稱攝影十傑的何藩攝影大師,其作品張張經典,很值得細細品味...
相信若是香港在地居民,肯定感受更加深刻...
謝謝fllf的來訪,預祝fllf假日愉快
茉子伊 於 2017/06/09 12:08回覆 - 5樓. 愛唱 來人間走個過場2017/06/08 15:43在這借你的勤讀 多了解一些攝影知識 真的很好 特別謝謝如此熱心呢
因為喜歡攝影,自然而然也就會喜歡看一些相關的書籍
可是這把年紀了,時常看過就忘了,所以需要作點筆記方便溫習
然而書裡面的內容,每個人有感或覺得重要的地方不盡相同,所以也只是供大家參考了
謝謝愛唱姐的來訪與鼓勵,預祝愛唱姐假日愉快
茉子伊 於 2017/06/09 12:05回覆 - 4樓. 江水2017/06/08 09:50讀看此篇,受益許多~~感恩茉子伊
- 3樓. 宋子平老師2017/06/08 08:17累累光影、人物、構圖、顏色、明暗、層次、意境、感覺..
這作畫的道理也是相同的
但有人不懂仍然自稱是畫家的大有人在。呵呵...到底是誰呀? 竟被姥姥給看穿了...該不會也是我知道的人吧茉子伊 於 2017/06/08 09:05回覆
- 2樓.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2017/06/07 19:04以前只欣賞過這幾張照片,今天才讀了內容。已分享到 fb。謝謝!
謝謝您的鼓勵...
這篇挑選的,都是攝影大師何藩先生經典且較廣為人所知的照片,我相信看過的人應該不少
不過,可得再次說明,文字是另外一位攝影師"胡毓豪"先生的作品,不是何藩先生喔...
茉子伊 於 2017/06/08 09:03回覆 - 1樓. 梅琪仁2017/06/07 13:16
隨身帶著相機,散步就是好時機,
但願日後少上演「近廟欺神」的戲碼。呵呵...去梅姐家跟梅姐開了個小玩笑,希望梅姐別介意
現在手機很方便,如果沒帶相機的話,記得還有手機可以派上用場
所以,以後"近廟欺神"的戲碼千萬不要再重演了
茉子伊 於 2017/06/07 21:49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