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曾經揪過一次團購,訂單破百,卻沒賺到什麼?
還要處理對帳、對貨、出貨、售後,忙得團團轉,最後連自己都虧了運費。
或是你正在家帶小孩,一邊顧家庭,一邊想著「有沒有什麼能多賺一點的機會?」
不求大富大貴,只想補貼家用、安心過生活。
又或者,你每天都在滑手機、拍影片,經營自己的小小社群,
如果這些流量、分享、推薦,能為你帶來實際收入,
是不是會讓你更有動力、更有成就感?
「億電商」,就是為了解決多數人做電商最頭痛的問題:
你想賺錢,但不想囤貨、不會經營網站、不想燒錢買廣告。
沒問題,我們把這些通通處理好。

圖示:我們擁有非常專精市場的顧問協助您開發市場
億電商是一個從臺灣做到越南的跨境電商平臺
讓你只要會一件事:「分享」就能開始經營副業、累積回饋、甚至打造團隊。
平臺提供完整支援:
✔ 商品翻譯越文
✔ 會員制度 × 店長獎金 × 代理分潤
我們把電商變簡單、變透明、變得人人都能參與。
所以你不需要背景,不用很會賣東西,
只要你願意分享、想多一份收入,我們就是你的後盾。
而你推薦的每一位,不論他是買東西、賣東西、開團購、當代理商,
你都能持續收到:
🔹 展店津貼(每人1000元)
🔹 商品零售獎金
🔹 消費分紅(L5起可領)
🔹 甚至代理商分潤,最高到三層
這不是那種虛無的獎金表,而是你一推薦、平臺一成交,
錢就進來,回饋馬上看得到。
✅ 如果你是團媽、團爸、開團購店的
✅ 如果你做電商、經營品牌、跑直播、拍短影音
✅ 或你只是想多一份收入、拓展副業版圖

圖示:每一季都有越南的考察,讓你了解越南的商機
你會發現,在億電商,光是把你原本在做的事情搬過來,就能開始賺錢。
我們平臺上有很多人,一開始只是想「試試看」。
有的是帶孩子的媽媽,有的是做團購的小店長,還有不少是拍短影音的創作者。
他們有的才加入一兩週,就靠著分享商品、介紹朋友,每月多了一筆穩定的被動收入。
甚至有店長,短短一個月就拓展了代理團隊,開始月月領展店津貼與分紅。
我們最常聽到的一句話是:
「原來我不用硬賣東西,只是把在做的事搬過來,就開始賺了。」
這不是特例,而是我們設計這個制度的初衷:讓人人都能參與、都能賺。
與我們立即聯繫了解更多
如果你現在也想多一份收入,
如果你也曾經在網路上賣過東西、揪過團、經營過社群、拍過影片,
那麼億電商就是屬於你的機會
📌 加入我們,不用囤貨、不用綁約,從分享開始,輕鬆開啟你的跨境副業。
📩 想了解制度細節?歡迎私訊我 / 留言「+1」/ 點我看更多(依平臺不同替換)
事業群網站:https://funvntour.com/
LINE線上諮詢:https://lihi.cc/Oomvf
臺北億電商創業者說明活動
你可能過去也想經營副業、做電商,但卡在沒貨源、沒資金、沒時間。如何培養越南當地領導人
我們創造「億電商」,就是為了讓這些障礙通通消失。如何讓每個人都能成為小領導
在這裡,不用囤貨、不用自己開網站、不用燒錢買廣告,南投億電商創業說明會時間表
你只要「分享商品」,就能開始賺回饋、領展店津貼,還有機會拓展團隊,創造穩定收入。桃園億電商加盟說明內容
只要推薦兩位朋友加入店長,你的月費就直接回本。不用租店面的創業方式
只要分享好產品,你的帳戶就會一筆一筆累積實際獎金。桃園億電商制度優化說明
而這一切,你可以在手機上、在家裡、在工作之餘,簡單就做到。億電商跨境創業模式
我們已經準備好完整的制度與支援團隊,
不論你是團媽、創作者、品牌商、自由業者,甚至只是想多一份收入的人,桃園億電商制度模擬報酬
現在,就是你展開行動的最好時機。
你沒有那么多觀眾,不要活那么累 文/這個秋天 以前的公司,員工非常多,并且工作中經常需要協調。有一個同事,我和她曾經有過矛盾,有過誤會。其實我還蠻欣賞她的,她字非常漂亮,一筆一劃,工整有力度。她工作能力非常強,口才很好。長得也很漂亮,眼睛非常大。對人也不錯,誰遇到困難需要她,都會熱心幫助。 但是,問題就出在這個但是上,她有點情緒化,被迫害妄想癥。她總是覺得周圍人都針對她,她有一段時間業績不好,變得更加敏感。她覺得作為一個老員工,很丟人,別人肯定瞧不起她。有時候如果新員工和她說話,沒有加上某某老師,她會覺得人家對她不尊敬。 這些想象加在一起,讓她壓力很大,有時候同事間無意一句話就會哭,甚至會和別人絕交,拉黑QQ號。最近,我聽說,她這個毛病好了。因為她把這個想法告訴另一個同事,另一個同事說:你沒有那么多的觀眾,沒有誰真正關注你。她突然明白了什么,從這以后,對于很多事情就沒有那么在意了。我已經很久沒有見到她了,但我想現在的她一定很有人格魅力,我們之間的矛盾和誤會,已經隨著我的離開和她的釋懷不復存在了。 我想到了以前的自己,如果一件事情做不好,我會難過很久,覺得周圍人都在看我。成績退步了,感覺別人都在嘲笑我:看吧,沒考好。失戀了,會覺得周圍人說:真沒有用,男朋友跑了吧。這樣的事情很多很多,我變得更加敏感,壓力非常大。我有一天受不了了,給我媽媽打電話,傾訴我的苦惱。我媽媽,給我講了一個故事,我頓時明白了。 我媽媽說:夏天雨下的很大,路上不平,有一個水坑。你和小花一起放學,你不小心滑倒了,周圍人都嘲笑你。你感到非常難過,郁悶了一天,覺得自己真沒用。而那些嘲笑你的人,轉過頭就忘了。如果你還不明白,我再說一件事,小花沒有考上高中,你就回家說了一次,以后再也沒提過。而小花從此不再來我家玩了,我問她媽媽,她媽媽說小花覺得沒考好,丟人,不好意思出門了。 我聽完就明白了,我沒有那么多的觀眾,沒有誰那么關注我。就像我現在經常寫文章,瀏覽量還可以。但我連續幾天不寫,也不會有人問我有什么事情,空間訪問量馬上下降。就像新聞頭條一樣,更新的很快。我明白這一點后,內心就不怎么糾結了。我出去學習,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會及時問老師,即使這個問題很簡單。我不怕別人嘲笑我,因為我沒有那么多的觀眾。沒有誰真正會在意一個不相干人的事情,至多影響到他,當時有點不耐煩。 就像明星八卦,王菲離婚了,和謝霆鋒和好了;章子怡和汪峰戀愛了。這樣的新聞我可能也會隨口說幾句,可我該吃飯就吃飯,該睡覺就睡覺,不會影響到我什么。就算明星有那么多觀眾,也沒有誰真正因為他們的事情會影響到自己的生活。那些喊著誰誰分手,再也不相信愛情的人,可能正在甜蜜的談著戀愛。 你沒有那么多的觀眾,我也沒有那么多的觀眾,不要太在乎別人的看法,即使議論。你沒有那么多觀眾,不要活的那么要面子,那么累。你不是王菲,也不是章子怡,沒誰那么關注你,該干什么就去干什么。在乎別人的看法只能讓自己更加自卑更加難過。 還有很多事情只是你的想象,假想出來的敵人。就像《步步驚心》上八福晉和若曦姐姐斗了一輩子,最后才發現人家壓根就不在乎,一切只是自己的想象。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實的,你認為世界是怎樣,它就會怎樣來對待你。我們周圍的人其實是我們的鏡子,看到的都是自己。 哦,恍然大悟,其實我也沒有那么多觀眾。 別活的太累,送給自己的30個小安慰 所有的好機會看起來都很累 別追不累的羊,心無旁驁,抓到屬于你自己的羊分頁:123
被“三分鐘熱度”纏身的你,真的還有救嗎? 01 我們興許都經歷過這樣一種時刻,在某些莫名因素的激發下,內心突然涌出的一股強烈想要改變的沖動。 在某一瞬間,你熱情高漲,你情緒高漲,恨不能立刻就將自己半生熱情投入其間。 同學會上,一個昔日并未太過張揚的同學,如今怎么也無法掩蓋他連連自謙的背后舉手投足的自信,和你無論如何也難以想象的如今的成績斐然。 那種強烈的刺痛感淹沒了你,回家后的你馬不停蹄的開展了一系列針對自己的訓練計劃,那種快速予以反攻的姿態,恨不能立刻有那么個大力神丸,可以讓你一夜之間功力倍增,快速趕超。 你激情滿滿,你心里充滿了昂揚的斗志,就連看著你那死不悔改,在屋里到處拉遍”黃金”的小狗豆豆,也像看見了未來的自己一樣,充滿了無限的柔情和憐愛。 然而這種暴風雨似的心血來潮卻總未給你的后續帶來更多添油加火的推動,更多時候它則像一個直上云霄的煙火,盛大而火熱的燃燒后,煙火殆盡般四處散落。 仿佛所有的熱情都在那一刻燃燒殆盡。 你茍延殘喘、你無力應對,那些近似能量耗損的虛無感讓你連連嘆氣,再無半點撫弄之意。 周日的英語班、健身房,某某大師的提智課......在一段時日的頻繁出現后,好似就那么安靜自然的從你生活的關鍵詞里消失了。 你的頭腦里充滿了對這些鼓動你奮起直追的偶爾聲音的無奈詮釋:“一天的繁忙工作真的好累啊”、“周末了真好,可以睡個回籠覺啦”、“那些大神我怎么可能超越呢?”....... 其實有那么一瞬間,你心里是有過一絲的悔意的,在某個片刻里,你甚至細致的回憶起了自己當初那股強烈的沖動是如何興起的?為什么,它又會這樣銷聲匿跡的淡漠退場?究竟是哪里出了問題? 你捫心自問一番,終于想要探究個所以然。 02 其實,不得不說,“堅持”這件事,也是有些門道的。 大凡我們觀察過那些所謂的“成功者”,其實大多數未必智力卓越,才華出眾,而是,他們本身就在這條路上持續了相當長的時間。 我們總說,成功的路上不會太擁擠,這句話是對的,因為堅持的人不多,這句話也是對的。 可是,今日我們掠過“懶惰”這個話題來從事物發展規律上,談談人之本性,為何不能如愿堅持的原因。 這不是為了給你的“不堅持”找理由,而是,以一種我們可以熟知規律的心態,來為自己的所有行為擁有一個更全面而直觀的認識。 庫布樂羅斯改變曲線 這條被稱為““庫布樂羅斯改變曲線”的曲線,原先是用來觀察經濟的發展周期的,但是它也基本說明了所有事物的發展規律。 這就好像站在地球外觀看我們的世界,從更高海拔的視角,我們更能清晰一目了然的看清楚我們所走的每一步路,此刻停在哪,下一步會怎樣,不走,又會是怎樣一個結果。 從你起初的熱情高漲到動力十足的俯身前沖,一直處在高昂的前進狀態中,這時候的你,馬達突突的響,成績也跟著一直蹭蹭蹭地往上沖,你干勁十足,兩眼放光,你似乎看見了不遠的將來,自己直抵龍巢凱旋而歸的“英雄”模樣。 然而現實總是如此慘烈的宣告著它對你揚武揚威的肆虐,像一陣疾風驟雨之后,一切都逐漸歸入了平淡。當初的熱情會快速的呈現直線下滑之態,直至將你拽入無限痛苦的深淵。 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大多數人,在往往一段時日(大部分是在一個月左右)的努力后,就草率的給出了一個“自己真不是這塊料”的論斷,并隨之將那些曾經苦心經營的心血棄之不顧,塵封在了歲月的風塵之中的原因。 即便在股票市場,也遵循著這樣一個波動的趨勢性發展規律周期。諸如上升趨勢、下降趨勢,常常是以一個組合的形式才能完成一個周期的波動。 這也很好的解釋了為什么跟漲殺跌的人總是吃虧,因為他們并不是以一個完整的趨勢來作為判斷依據,而是腦海里所營造的一種沉迷卻不清晰,無法揣摩的幻象。 那樣子,就好像我們堂堂正正的站在地球上卻很難感知我們其實是站在一個碩大的圓球上,而是眼前所見的一馬平川。 現實的經濟里從來沒有直線,只有波(動)。 同樣,在我們開足馬力一路狂奔的熱血現實中,也從來都不是一路直達。 那些陷落之時的無助、反反復復的糾結和自我懷疑、無法望清的未來,哪一刻不是在啃噬著你千瘡百孔的心,然而一旦我們拉長時間和空間,以一個遙遠的距離來回望我們的整個行進路線時,就會驚奇的發現一個極其重要的真相: 你從未都不曾孤單過,你也從來未有你想象中的那般凄慘絕倫。 因為那些極少數的“成功者們”只是在這樣一個陷落谷底的“黑暗期”時,在那段最難熬的時光里,把握住了這么一個真實的認知規律。 他們只是選擇了從那些自憐自哀浪費時間的情緒中勇敢的跳了出來,選擇了繼續精修磨煉的一條路,無論是知識、視野、還是能力的精進,都會讓這段黑沉沉的暗夜中有了黎明來臨時一躍而出的動力。 03 很多時候讓我們感到痛苦無助的卻往往不是沒有來自周圍人的支持和鼓勵,而是來自于方法上的一籌莫展。 比如你通過不斷的自我激勵,情緒也穩定啦,不再那么疑神疑鬼啦,可是問題來了,之后你該怎樣一如往初的進行下去呢?或者是,你該有什么樣的應對方法來緩解這種“三分鐘熱度”帶來的自我價值貶損感呢? 美國斯坦福大學(StanfordUniversity)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AlbertBandura)曾在20世紀70年代首次提出了一個關于“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自我效能感,是指個體對于自身成功應付特定情境的能力的估價。 也就是說,人們會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去完成一件任務會表現出一種主觀上的推論和判斷。 與我們很容易挫敗就面臨打擊的自尊不同,它更多的是來源于對自我能力的篤定和信任。 所以,它通常關心的不是某人擁有什么樣的能力,而是作為個體的我,能夠拿這個能力,來做什么。 人們除了要在主觀上對自己進行大量的“我能行”的心理暗示、和思維方式上的轉變外,還需要一系列的,從自己的各種行動中,失敗或成功中,進行反反復復的經驗累積。 通過長期對現實客觀情況、各個相關影響因素的深度考察后,帶來一種心知肚明的自信,和對自我能力能否駕馭的度量。 在這種情況下,人們的重心會很容易的就轉移到對自己能力的評估上,并會為此以自我的認知、知識面和視野的度量為主軸來開展自己華麗麗的”英雄之旅”。 從這個點上來說,你所行走的每一步,都不會被無端的浪費掉。 與之相反的是,你應該清楚的明晰那些從你勇敢踏出的步伐中所收獲到的寶貴經驗,它會讓你在今后的每一步中都充滿了對實際情形更為確幸的了解,和你應該在何處有所精進的一目了然。 像打籃球一樣,每每用盡了力氣,可是依然沒進,球“不聽使喚”的落下來,你大大方方的拂了拂塵土,再輕輕的扭頭反思一下,是手腕力度不夠呢,還是身體站得不夠穩。 下一次,依然沒進,沒事,手腕掌控的不錯嘛,再下一次,身體好似越來越穩當...... 一次又一次,你越來越接近自己想要的模樣。 04 就是在這樣一次又一次小小的目標中,你的能力會得到快速的精進和提升,而這,也會跟著不斷強化你對事物的認知。 因為當你每每獲得一個成功經驗時,你的大腦都會有一個“獎賞機制”對你進行獎賞。 心理學是這樣解釋的:當人作出某一決策后,如果被證實正確,并產生了好的正向結果,大腦會向負責決策的區域,發送“獎賞”信號,這會促進,人的認知能力,進一步提升,形成良性循環,這被稱作“獎賞效應”。 人性天生追求快樂,逃避痛苦,而人類之所以進化出這個獎賞機制,就是為了擁有源源不斷的繼續下去的動力,好讓我們真的可以在“快樂”中更好的繁衍下去。 饑餓中的乞丐偶然間得以品嘗一塊KFC的原味雞塊,那種縈繞唇齒之間無限的美味,自會令他念念不忘,深覺天公不薄、人世幸福。 所以,常在這種“三分鐘熱度”的困擾中仿徨無助的你,不妨嘗試在看清楚這世界真實的運行規律后,在回歸對自我能力的度量與精進的計劃后,在每一次制定的小目標完成之后,給辛勤努力的自己送上一份甜甜的大禮。 可以是早就心心念念的一件新衣服,也可以是一頓可以大快朵頤的饕餮美食。 怎樣獎勵,全憑你自己喜好啦。 物質獎勵自己刺激大腦大腦發生“獎賞”信號 通過這樣一個獎賞過程,周而復始,讓你的所有努力步入一種良性循環的軌道。 而這,會極大的提升你繼續前進的毅力,仿若在通往遙遠的燈塔彼岸時,每踏上一個層級的階梯數,心寧而雙目放光,篤定而溢滿了自信,你知曉自己與之的所有距離,只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時間問題。 我們的“三分鐘熱度”,不僅僅有緣由,還有救命招。 為什么我們做事只有三分鐘熱度? 進入大學,沒有了激情,做什么都是三分鐘熱度,怎么辦? 做事總三分鐘熱度的我,卻愛了你這么久分頁:123
人生是一場長跑:資質與成就的關聯 文/水湄物語 “資質好的人成就越大”,沒有人會認同這個命題,因為它忽略了取得成就的其他因素——個人的主動性。人生是一場長跑,猶如龜兔比賽,結局是可能逆轉的。 是不是一個人,天生越聰明,他就能取得越高的成就? 我只想記錄一個我非常敬佩的人,從認識他到現在,我所看到的變化。 認識潘大概2年不到的時間。最開始認識的時候,他并不是很起眼的,雖然長得很高,但穿著很普通。他不太擅長言辭,每到公眾發言的時候總是只能說一句兩句。他不太有幽默感,大家插科打諢的時候他也不太能插進話去。他好像不太關心娛樂八卦,小道消息。我們所說的上至拉登奧巴馬,下到大小S,他好像都沒怎么聽說過。 我所接觸的這群人里面,有一些非常耀眼和出眾,雖然年齡都不大,但思維非常活躍,眼界又開闊,加上自己手上有些事業,因此“明星”式人物非常多。因此潘只能算非常中等人才。 但他確實是讓我最敬佩的一個人,我常在家里跟暖手談起他,說起他這些年的變化。 有一次,我們在談非誠勿擾最火的,安田那集,他沒看過。他問我們怎么查,又問安田那兩個字怎么寫,我看見他仔細記錄在手機上。這不是第一次了,我看到他能越來越多地融入大家的話題,知道所有我們知道的亂七八糟的東西,是因為他“留心”了。 他是我見過的唯一一個,在日常會話中會留心記筆記,然后回家做功課的人。 他的幽默感也有很大的增加。以前他是不會說笑話的,偶爾說下,也覺得很僵,大家只能哈哈打圓場。但他一點都不氣餒,每次都堅持說點無聊小笑話。終于功力漸長了——現在他已經經常會變成話題的中心了。 他是很少數,主動培養自己幽默感的人。要知道幽默感在人際關系中的潤滑劑作用,是無限的。 再說一些小事: 1、他每次參加活動時,無論是朋友還是工作人員,都會堅持送別人上車。如果別人沒有自己開車,他會幫人家叫好車,然后送上車。然后再讓司機開來自己那輛S600。 2、每次大家晚上一起吃飯,他都會提前買好單,幾乎沒有一次,有他在場的時候,我看到是別人買的單(這一點當然因人而異,但是對于吃飯的這些人來說,這些都是小錢,但能做到如此周到,他也是我認識的唯一的人)。 3、他每天6:30起床,鍛煉,然后看書。雖然公司規模不小,但應酬也絕不抽煙喝酒。他每次聚會完畢都會發短信問候大家。 4、每次會議如果有他的發言,他一定事先寫好稿子,然后提前幾天準備。(勵志文章 www.lz13.cn)我經常會在前一天晚上被他拖到2點以后,幫他準備他的稿子,怎么講合適,什么語調比較好。如果主持人問到這個問題應該怎么回答等等。 5、他永遠都是準時的,如果是大型會議和活動,永遠提早30分鐘以上到達會場(很多次,比工作人員還早)。 6、每次會議他都會跟他那個副總一起,把所有人的名片換好。他會統計出席的人員,包括重量級的嘉賓,精確到個位數。 7、他如果出差到某地,一定邀請當地的朋友一聚,然后還會打電話給不在的朋友。我就曾經有幾次,被他從北京、美國等等地方的電話打過來,然后跟在場的十幾二十個人一一說話。 8、他是非常執著的記事本控,每天記錄重要事項,每天反省當日工作(實際上,我是從認識他開始,才重視記事本的功用的)等等等等太多例子。 哦,忘記說了,他是85年的。 說實在話,我對這個人的好感,也很大程度來自于暖手同學。暖手說他有“帝王之相”。也就是說,他有統帥的氣度和胸襟。 他真的不算是聰明的,資質只能算是平平。但我認識他一來,眼見著他一步一步地努力,嚴格地要求自己,在所有的小事上。 開始的時候,吃飯買單,送人上車這種事,我只覺得他虛偽。可人家幾十次都反復執行這個標準,最后剩下的只有敬佩。 現在我不能說潘有很高的成就,但是他未來的光彩奪目,是可以預見的。 我不是一個精英主義的信奉者。雖然不謙虛地說,我自己不能算是非常笨的人。但是我從來不迷信什么名校啊,成績單啊,或者IQ指數啊。 我相信10000小時天才理論,我相信凡事都靠自己的努力。 潘是最好的例子。不要說可以反復練習的一些技能,例如英語,IT技術等等。就連“幽默感”“人際關系維護”“戰略決策”這類軟性技巧,一樣是可以通過反復的練習和總結來提高的。 豆瓣上比較多的是文藝青年們,興趣愛好廣泛,言辭犀利,每個觀點都能跳出來說個一二三四的。說實在話,我也是這種人,從小自持有些小聰明,從來都不肯好好地下死功夫。 但是,人的時間是有限的,一個人的時間花在哪里是看得到的。昨天看《營銷戰》,以歷史上的戰爭來影射現在的商戰。實際上,戰爭中有一條基本的原則,就是“兵力的數量優勢”。但是很多人會迷戀于“以少數挑戰多數而成功”的案例。實際上,很多人也迷信,“以非常少的時間精力投入,來達到非常好的水準”。 這些都不是王道。 潘是我的一面鏡子,我從他身上,看到非常非常多的我自己的缺點。 這也是我寫這篇日記的目的。 某種程度而言,也可以這么說。實際上,幼時太過聰明的人,年長時發展都未必好。因為你太依賴一種優勢,樣樣都稱心如意,哪還有閑工夫去發展其它的優點。 倒是天資比較差的人,飯一口口吃,路一步步走。發展出一點長項,內心仍然不安,還是繼續努力,優勢越來越多。 人生,是長跑,而不是短跑。分頁:123
E7215FVD4VE45WDG
彰化億電商制度對照圖表高雄億電商線上直播分享會
新竹億電商招商簡報內容 》億電商分潤怎麼算?獎金階級制度一張圖搞懂嘉義億電商制度圖解分析 》億電商有推廣素材嗎?品牌支援完整包套雲林億電商如何參加說明會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選擇億電商?推廣效果實測心得大公開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