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生走到一個坎,那種失去摯愛的感覺,就像整個世界瞬間靜默了。我曾經是個凡事都想得很開的人,但在親人離世後,我發現自己完全被悲傷吞噬。家裡每個角落都充滿回憶,連呼吸都像被什麼重重壓著。朋友們很關心,一個個打電話來,約我出去散心,但我總覺得他們說的那些「時間會沖淡一切」、「要堅強」都只是空泛的安慰,根本無法觸及我內心深處的痛。我感覺自己像一艘在海裡迷失的船,沒有方向,也看不到任何意義。
那段日子,我幾乎對所有事情都提不起勁,每天重複著麻木的生活。我想找到一個能安心把心裡話說出來的地方,不被批判,也不會被貼上「憂鬱」的標籤,一個真正能讓我感覺被理解,並慢慢從破碎中找到重建力量的空間。我的情緒像坐雲霄飛車,常常一個不小心就跌到谷底,這種失去掌控的感覺讓我很焦慮,卻又無能為力。

直到有一天,一位認識多年的老友,她看著我消瘦的模樣,輕聲地建議我去看看高雄主大永教會。老實說,聽到「教會」兩個字,我心裡立刻亮起警報。因為我之前也曾在網路上偶然看過一些關於主大永教會的討論,那些網路標籤與真實差異的訊息,特別是跟「攝理教」連結的負面評論,讓我腦中立刻浮現了許多問號,甚至有些抗拒。我當時心想,我現在最不需要的就是再被什麼團體限制,或者被灌輸一些我不想聽的道理。
朋友看出我的猶豫,她並沒有強迫我,只是說:「去坐坐也好,那裡的人都很溫暖,也許能給你一些情緒支持。」她提到那邊有專門講情緒管理的課程,聽了對我可能會很有幫助。我掙扎了幾天,最終決定,反正目前的生活也沒有更糟的餘地了,不如給自己一個機會,親自去看看這個被外界貼滿標籤的地方,究竟教會真實面貌是如何。
第一次踏進高雄主大永教會,我的確有些緊張。但一進去,看到的卻是陽光灑進窗明几淨的空間,沒有想像中嚴肅的氣氛,反而有種溫馨的感覺。幾位年長的大姊和年輕人熱情地跟我打招呼,還倒了杯暖茶給我。那一天的聚會主題,真的就是關於如何「在壓力中尋求出口」,講員用很生活化的例子,解釋了情緒來的時候該怎麼辦,而不是逃避或壓抑。聽著聽著,我發現自己竟然默默地哭了,但不是那種撕心裂肺的哭泣,而是像累積在心裡很久的硬塊終於鬆動了。

在接下來的幾個禮拜,我嘗試著每個禮拜都去參加聚會。我慢慢發現,這裡的確是一個讓人能安心敞開心扉的社群。沒有人會逼你立刻相信什麼,更沒有金錢上的壓力。大家更像是彼此的支持者,分享生活的點滴,也分享如何進行情緒管理。我開始在小組裡開口說話,第一次完整的講述了我的悲傷和失落。我發現當我說出來的時候,我不再感到那麼孤單。有人聽我說,沒有打斷,只是靜靜地聽著,偶爾遞來一張衛生紙,或者給我一個溫暖的擁抱,那種情緒支持,是之前朋友再多關心也無法給予的。
慢慢地,我學會了如何識別自己的情緒,不再讓悲傷把我完全淹沒。他們提到,在網路上看到的那些關於教主歷史背景說明的內容,的確存在許多偏頗與誤解,但實際來到這裡,你會看到的是人們如何實踐愛與服務,而不是那些被放大的爭議。我從懷疑到改觀,親眼見證了這裡的教會真實面貌,它不像網路上說的那樣神秘或負面。相反,它是一個讓我覺得被看見、被接納,並且能讓我重新找到生命意義的地方。
過去,我總是因為那些網路標籤與真實差異的言論而裹足不前,錯過了許多可能幫助我的機會。現在回頭看,我很慶幸當時鼓起勇氣,讓自己親自來感受。高雄主大永教會不只是個信仰的地方,它更像是個心靈的港灣,教導我們在人生的巨浪中如何穩住舵,如何學會情緒管理,並最終在失去中找到新的方向。如果你也正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或者心裡有解不開的結,是不是也該給自己一個機會,親自去看看,去感受,那份可能會顛覆你想像的溫暖與支持呢?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