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Spotify學生分享平台整理
2025/06/22 14:24
瀏覽8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Spotify學生分享平台整理
Netflix合租流程圖Spotify學生分享平台整理
Canva Pro能否去背圖片
Netflix共享帳號注意事項
Spotify共享帳號教學

 🎬 影音訂閱 + AI工具太貴?用這招省下每月上千元!🔥

近年來,線上影音平臺和AI工具的興起,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無論是在Netflix或YouTube追劇放鬆,還是用ChatGPT和Perplexity查資料、寫作業,甚至用Canva設計社群貼文或Gamma製作簡報,我們的生活幾乎被這些工具包圍,效率爆升、娛樂升級!

但,你是不是也發現——
👉 一個月訂閱Netflix、D+、YouTube Premium Spotify
👉 加上ChatGPT Plus、Perplexity Pro、Canva Pro、Gamma
💸 加起來費用高得嚇人!月月破百美金,真的吃不消…

這時候,Premlogin 就是你的救星!🦸‍♂️🦸‍♀️

Premlogin 是專為現代人打造的共享平台推廣服務,讓你 用更少的錢,享受更多平台的完整功能
不再需要每個都自己訂、不用擔心切換帳號的麻煩,Premlogin 幫你搞定一切

✅ 多人共享方案、價格親民
✅ 支援Netflix、YouTube Premium、D+等熱門平台
✅ 同時支援ChatGPT、Perplexity、Canva、Gamma等AI工具
✅ 安全穩定,有專人客服處理技術問題
麻雀機器人✅ 操作簡單,Spotify學生分享平台整理新手也能輕鬆上Spotify學生分享平台整理Netflix合租流程圖手!

不用選擇,只要享受。讓你省下的,不只是金錢,更是時間與煩惱。

�Netflix合租流程圖� 加入 Premlogin,只需 5 步驟:
1️⃣ 選擇方案
2️⃣ 註冊帳號
3️⃣ 選擇想要的影音/AI平台
4️⃣ 完成付款
5️⃣ 馬上開始使用!

加入網址:www.premlogin.com/paling

九折優惠碼:【 ailb 】AI老爸粉絲專屬

💥 越來越多人正在加入Premlogin,早用早省!
👉 現在就點擊連結,一起加入聰明人的選擇!
📲 #Premlogin共享平台 #訂閱省錢術 #AI工具CP值最高用法 #追劇神器 #自媒體必備工具


綠營攻占一天!韓國瑜傍晚才站上主席台 處理藍黨團兩項公投案

立法院院會今天繼續處理國民黨團所提反廢死、反戒嚴2項公投案,民進黨立委占領主席台一整天,不過綠營立委約在傍晚6時左右紛紛離去,立法院長韓國瑜在國民黨立委護航下約於7時20分站上主席台,並開始開會處理國民黨團提案。民進黨團今天一早占領主席台,導致議事停擺一整天,約於晚間6時30分,民進黨立委紛紛離去,政院官員也離席,國民黨立委接著搶下主席台,國民黨立委陳玉珍大酸「民進黨立委落跑」,並宣布將繼續開會,繼續處理公投案。韓國瑜登上主席台後,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等人在議場高舉「會議無效」。

25年還能用!他在日本區公所驚見老舊3C產品 一票人不意外:台灣也有

科技日新月異,不少電器、3C用品也不斷更迭,老舊的電腦逐漸被淘汰,不過有網友日前在日本的區公所發現使用的桌上型電腦仍然是20多年前的量產機,讓他看了相當訝異。這名網友在Dcard以「哇靠,日本區公所用的電腦是20年前的古董」為題發文,他說日前在日本愛知縣的某間區公所處理事情,無意間瞄到公所裡面使用的桌機竟然是西元2000年前後的量產機,甚至滑鼠是滾輪時代後一代的舊式,而且工作人員上機時都有一個習慣性動作,先確認滑鼠有無反應。原PO看了相當驚訝,「不知道他們用的系統是不是XP的,真令人興奮!」雖然電腦是相當舊式的機種,但機殼都很原始灰白、很乾淨,保養得非常好,讓他稱讚「日本不愧是保養大國,不論是文化傳承還是物品傳承都做得非常到位」。貼文引起熱議,「沒有看一下電腦是什麼牌子的?25年了還能用,很厲害欸」、「不如說20年還能使用,這批電腦蠻妖的」、「以前聽說過日本很落後,原來還真的是這樣,什麼年代了還在用老pc」、「別說電腦了,日本出了東京、大阪很多交通號誌,跟台灣25年前的型一樣」、「搜尋:日本3.5吋磁碟片,你會看到日本政府在這兩年才不再強制以磁碟片傳送文件」。還有人也透露台灣很多機關也還是在使用老舊電腦,「其實台灣公家機關內部電腦也是很老舊,以前曾在行政執行署待過,平常只有內網進內部系統,基本不能幹嘛」、「我前公司也才這兩三年的事情,office還是都用2003版的啊!公司就是不花錢更新員工的軟硬體設備,台灣也很多」、「台灣派出所的電腦也差不多」、「我公務員,我面前這台電腦是撐過金融海嘯到現在的」、「竹科內多的是超過20年的,少見多怪」。

退休族解定存搶買 拆解高股息ETF狂熱

ETF是近年最夯的金融商品之一,投信公司陸續發行高股息、季配、月配等各類型ETF,吸引市場資金投入;銀髮族甚至將退休金或定存解約搶買ETF,但殘酷的現實卻是未必真的能賺到錢,收益也不見得比定存好。ETF(ExchangeTradedFund)為指數股票型基金,是一種由投信公司發行、並在證券交易所掛牌的共同基金,最常見的就是追蹤大盤指數、特定產業指數,規劃投資一籃子的成分股票,更有交易石油期貨等高風險性質金融商品的ETF。高股息ETF最熱門不保證獲利但靠過去績效吸睛兆豐國際投顧副總經理黃國偉對中央社記者表示,從與客戶互動的經驗觀察,銀髮族近年開戶數增加,不見得是解定存買ETF,也可能是解約壽險投資型保單,把資金挪到證券商開戶,當時造成排隊搶買ETF,還不一定買得到。他說,會有這種現象,原因就是投資型保單的宣告利率僅2至3%,相對於ETF的7%、8%報酬率,根本無法留住銀髮族,他們寧願把錢拿到券商開戶,排隊申購ETF。不過,黃國偉直言,ETF的7%、8%報酬率是指過去績效,投信公司發行ETF等共同基金,申購說明書一定會有「過去績效不保證未來獲利」這類警語。台股多頭格局下,高股息ETF有7%、8%報酬率不稀奇;但股市不會永遠多頭,一旦行情走空,要有這樣的報酬率仍有難度。他解釋,多數高股息ETF的遊戲規則是建立在多頭市場的環境,台股現金殖利率大約只有3%多,有7%以上殖利率的股票才100多檔。「高股息ETF,為何能號稱7%、8%年化報酬率,答案就是把淨值拿來配息,等於拿自己的錢配給自己」;但台股近半年呈現震盪修正格局,導致近期很多高股息ETF「破功」,配息持續走低。富邦投信委託中華經濟研究院進行2024「國人安心樂活享退調查」,結果顯示,已退休族群運用ETF的投資比率,已從2017年的1.44%,大幅上升到38%。調查顯示,退休族投資配息型ETF熱度持續升溫,高達86.13%的受訪者表示曾購買這類投資產品,尤其季配型ETF以50.73%占比居首,月配型占比25.12%居次。高股息ETF在媒體大幅報導,以及投資人口耳相傳下,被形塑成穩定獲利的金融商品;很多人只看到報酬率7%、8%的高股息,卻未想到股市行情向下之際,報酬率陡降,甚至勉強用淨值配息、侵蝕本金的疑慮。證期局表示,投信發行ETF絕對不能保證獲利,即便暗示保證獲利也不行,投信發行ETF資訊務必表達清楚,避免誤認為保證獲利。銀髮族追捧ETF像趕時髦應避免偏聽針對銀髮族解定存、投資型保單,一窩蜂似的買ETF現象,政治大學財務管理學系名譽教授周行一表示,從學術研究的觀點來看,銀髮族搶買ETF有幾個可能原因。首先,人容易被時髦的東西吸引,受最新報導的內容影響,在媒體、網路傳播影響下,ETF被大量報導,因而吸引投資者,「人容易被接觸的新聞影響」,這是行銷的基本理論。周行一認為,ETF是隨手可得的投資訊息,投資人很容易就被吸引,此即學術上所謂「花車現象」。因人喜歡跟著熱鬧走,好比看到路上很多人排隊買吃的東西,其實自己不知道這家店的東西好不好吃,卻只因看到大家排隊,就認為應該不錯,彷彿在國外的嘉年華盛會,大家都想上花車。「花車現象」還有一種經典類型,周行一直言,人就是「怕錯過這次好機會」(Fearofmissingout;FOMO)。人都怕錯過機會,投資股市也同樣怕錯過這次賺錢好機會,擔心以後沒錢賺,或者擔心退休金不夠多。因此,行銷手法便鎖定人的害怕點行銷,投其所好的方式。他解釋,上述此類行銷手法,不只限於ETF,也是常見的保險行銷手法。金融商品的行銷沒什麼不好,資本主義就是利用人性來行銷;若遇到買不起房子的客人,就提供長期房貸。同樣地,在想賺錢又怕錯過機會的情況下,便造成搶買「大家在談的時髦金融商品」現象。手邊沒錢的人只好解定存、解保單契約,甚至抵押房子、質借股票買ETF這類金融商品,此即「認知的偏誤」,投資人可能因認知偏誤受到傷害。更有甚者,連詐騙集團也利用這種「認知的偏誤」,進行理財詐騙。為避免在「花車效應」下,銀髮族受大量ETF新聞資訊影響,進而產生認知偏誤,投入不適合自己的投資行為,他建議,人生最好要有理財規劃,務實地選擇適合自己的金融商品,千萬不要想一夕致富,也不要好高騖遠。銀髮族投資要量力而為雙向了解金融商品優缺點周行一認為,「沒本事到匈牙利買城堡,就在台灣買一棟小房子;住不起台北高價的房子,就到其他城市買便宜點的房子。」人生下來就是不平等,不是每個人都很有錢,除非運氣好,畢竟像巴菲特(WarrenBuffett)這種靠投資賺大錢的人終究是少數。尤其是銀髮族,獲利目標宜設定一般水準,千萬不要貪心。文化大學新聞系教授胡幼偉表示,雖然媒體、網路充斥投資ETF正面消息,但同樣地,有關ETF負面的訊息也可輕易獲得;從訊息傳播的角度來談,銀髮族買ETF應該要接觸「雙面訊息」,避免偏聽。胡幼偉解釋,說ETF好的訊息很多,但也同樣有很多負面訊息,網路上常見抱怨投資ETF的失敗經驗,現在網路這麼發達,好壞說法應該都能找到,滿足基本的「雙面訊息」取得;若是擔心誤信網路錯誤訊息,可以找可靠的人幫忙分析,綜合判斷後再出手。他說,在郵局、銀行定存利率偏低的情況下,ETF這類共同基金經媒體宣傳、投資達人推薦後,便吸引很多銀髮族在內的投資人。尤其投資ETF可賣掉部分或全部出清,有別於手續麻煩及違約金問題的定存解約,也是吸引銀髮族買ETF的原因之一。胡幼偉坦言,每個人的口袋深淺不同,有人錢多不在乎,但多數人終需量力而為,不要輕信少數媒體或理財達人,說不定他們極力推薦特定金融商品的背後,還存在特殊目的,畢竟「沒有從天上掉餡餅下來」的道理。他建議,不要把全部資金押在同一標的,當然也不要把所有的錢都拿去買ETF。※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國際
自訂分類:不分類
上一則: Premlogin支援平台一覽
下一則: CanvaPro設計帳號如何分享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