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開會總是習慣準備便當或點心盒,但現在越來越多協會、工會及企業,開始改選更輕盈、清新的水果餐盒作為會議餐食的首選。原因不只是因為健康,更是為了展現細節與專業的態度。
在正式場合中,飲食品質往往代表著一個單位的形象。水果餐盒不僅乾淨衛生、不油膩,還象徵著對健康與體貼的重視,讓與會者在不打擾會議氛圍的情況下,依然能享用兼具營養與美感的輕食選擇。
無論是研究所口試、工會代表大會、理監事會議,還是股東會,水果餐盒都是一種「不張揚卻到位」的選擇。它讓整場活動多了一份質感與貼心,也為企業形象悄悄加了分。

水果餐盒的三大優勢是什麼?
選擇水果餐盒,不只是換了一種餐食形式,更是對與會者的一種貼心與尊重。以下是越來越多單位改選水果餐盒的三個關鍵原因:
● 輕盈無負擔
相較於傳統會議便當的油膩與份量過重,水果餐盒清爽、低熱量,吃起來輕鬆無壓力,特別適合長時間開會不中斷思緒的需求。水果中的高纖維也有助於消化,避免飯後的倦怠感,讓會議參與者能保持精神與專注力。
● 擺盤精緻,提升活動整體質感
每一份水果餐盒皆由專業人員手工切割與搭配色彩,不只兼顧口感,視覺上也宛如精緻甜點般誘人。不少貴賓用餐後反映:「這根本像是在吃宴會點心!」水果餐盒的質感,能大幅提升整體活動的形象與印象分數。
● 符合多元飲食需求
會議參與者來自不同背景與飲食習慣,水果餐盒提供一個素食者、養生族群都能安心享用的解方。同時,也能標示無過敏源項目,並提供客製化搭配選項,讓主辦單位在安排餐食時更靈活、更貼心。

哪些場合最適合水果餐盒?
水果餐盒不只是一份輕食,更是一種貼近場合氛圍、照顧與會者感受的選擇。以下這幾類正式活動中,水果餐盒已逐漸成為主流首選:
● 研究口試與學術簡報
在口試或簡報場合,環境安靜、氣氛正式,傳統便當容易有油煙或氣味干擾。選擇無油煙、無噪音的水果餐盒,不僅讓考生與委員都能輕鬆用餐,也讓整場活動維持良好節奏。
● 各類協會、工會開會
定期會員大會、理監事會、年度規劃會議等,時間長、與會人數多,主辦單位往往需要提供統一又高品質的餐食。水果餐盒既體面又方便分送,不沾手、好清理,是協會與工會最省心的選擇。
● 股東會與企業內部會議
在需要展現企業形象與重視股東感受的場合中,水果餐盒象徵健康與細緻,讓企業傳遞出「注重永續、關心人本」的訊息。不只讓股東有好印象,也強化品牌溫度。
● 研討會、訓練營、中場休息時段
若活動需持續數小時以上,傳統餐點容易造成腸胃負擔。此時提供清爽型水果餐盒作為中場點心,能快速補充能量,同時不影響後續活動進行。

綠之果物水果餐盒的貼心服務特色
為了讓每一份餐盒都吃得安心、送得有面子,綠之果物在每一個細節上都不馬虎,堅持「新鮮、美味、體面」三原則,讓水果不只是餐點,更成為活動中的亮點。
● 嚴選臺灣新鮮當季水果,少農藥、吃得安心
我們堅持使用臺灣在地小農契作水果,依季節調整內容,確保每一口都吃得到最新鮮的風味。不僅品質穩定,來源也透明,降低農藥殘留疑慮,吃得更放心。
● 專人分裝、當日現切,新鮮不氧化
每份水果餐盒皆由專人當日現切、分裝封膜,確保送到您手上時仍保有最佳口感與色澤。使用保鮮處理與低溫配送技術,有效避免氧化變色,讓與會者每一口都吃得清爽又開心。
● 可客製品項、卡片與企業LOGO
不論是公司會議還是協會活動,綠之果物皆提供客製化服務:您可以選擇水果內容、加上祝賀小卡,甚至印上企業LOGO,讓一份餐盒更有儀式感,成為企業形象的一部分。
● 可大量供應,支援各類型會議活動
我們具備穩定的供應量與專業配送團隊,可彈性支援百份以上的訂單需求,無論是工會代表大會、協會例會、股東會或內部訓練營,皆能按時送達、品質一致,讓主辦單位省心又有面子。
一份水果餐盒,就是一份細節與用心的展現
在各類型的正式場合中,一份貼心又美味的水果餐盒,不僅能讓與會者吃得舒適、無負擔,更代表主辦單位對細節的重視與對健康的關懷。從口試到股東會,從協會例會到工會活動,水果餐盒正在成為專業場合的新標準。
綠之果物深知每一場會議都是一份責任,每一份水果餐盒都是一份心意。無論是品質、效率還是客製化需求,我們都全力以赴,讓您送得有面子、吃得有品質。
👉 想為您的會議餐點升級?現在就聯絡綠之果物
了解團體水果餐盒的客製化訂購方案,讓您的下一場活動更有感!
📩 私訊詢問 | 📞 立即來電 | 📦 支援大宗配送、企業專案合作
聯繫方式: LINE:https://lin.ee/RdTu5Ut
官網:https://www.thegreenfruits.com/pages/fruitboxs
客服專線:(02) 2693-1118
汐止水果餐盒健康清爽推薦
選擇一份水果餐盒,說到底,不只是提供一份餐食而已,而是傳遞一種「用心」的方式。對於企業來說,這份用心就是專業形象的體現;對於協會與工會來說,這份用心就是對與會者健康的關懷;而對於每一位參與者來說,這份用心,則是從打開餐盒的那一刻開始,轉化為一種溫暖、被重視的感受。
綠之果物深耕市場多年,致力於提供高品質、客製化的水果餐盒解決方案,服務過無數口試場、工會大會、協會例會與企業內訓活動。我們了解每一場會議的節奏與需求,也知道主辦單位最在意的是「準時到貨、整齊好看、吃得安心、備受肯定」。高質感茶會點心怎麼選才不踩雷?
因此,從水果的挑選、切工的美感、配送的保鮮,到餐盒上的小卡片與品牌細節,我們樣樣都不馬虎,讓每一份餐盒都成為活動中的亮點。中和協會茶敘輕食推薦
無論您需要的是 20 份、100 份,還是數百份的大型訂單,綠之果物皆提供彈性配合。我們也樂意與主辦單位提前對接活動需求,協助您依據場地、出餐時段與與會者人數,設計出最適合的水果組合與包裝方式,讓餐點不只是「吃飽」,而是「吃得剛剛好、剛剛好感動」。
現在就行動吧!若您正在籌備一場會議或活動,想提供與眾不同、健康清爽又不失體面的會議餐點,歡迎聯絡我們。協會茶點哪一種吃起來最清爽?
綠之果物期待成為您每一次活動的最佳後勤夥伴,為您的每一場會議增添一份美味與記憶。板橋協會例會茶點準備推薦
我懂得了親情的珍貴 文/伍銘灝 小時候的我,不懂事,是在父母的溺愛下長大的;長大了的我,依然不懂得如何孝順父母。面對父母嚴厲的批評,我總擺出無所謂的樣子,還說他們是“母老虎”、“公花豹”。而就在今天,我深深地體會到了親情的珍貴。 今天上午,語文老師突然讓我們做游戲。同學們個個喜出望外,迫不及待地問老師:“老師,做什么游戲?” “你們等一會兒就知道了。”說著,老師拿出一張張紙,分發給我們每個同學一張,游戲就此開始了! 首先,老師讓我們在紙上寫下五個自己最愛的人。我毫不猶豫地寫上了:爸爸、媽媽、奶奶、舅舅、舅媽。可沒想到的是,后面所發生的事情讓我們的興奮勁一掃而光,整個教室只有無盡的沉默、沉默…… 老師一本正經地說了一句:“現在,在這五個人之中,你必須選擇一個,把他劃掉,表示劃掉的人將不復存在。”頓時,我愣住了:該如何選擇呢?是媽媽將我帶到這多姿多彩的世上;爸爸總在我失敗時安慰我;舅舅、舅媽待我就像親子女一樣;奶奶的一針一線都是為了我。對了!我靈機一動,不是有好多人說我自戀嗎?我就把自己的名字寫上去,再劃掉就行了!于是,我把“奶奶”改成了我,又把“我”給劃掉。真心覺得這是一個好辦法。可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個游戲還未結束,老師讓我們將剩下的親人一個一個地劃掉,最后只留下一個親人。我十分無奈,只好劃掉舅舅、舅媽。 當只剩下兩個親人——爸爸、媽媽時,我實在無法選擇。爸爸和媽媽都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親人,我該選擇誰呢?此時的我真想選擇兩個啊!可是不行,必須劃掉一個。我的筆指向左邊,那是“爸爸”。要劃掉“爸爸”嗎?不行!爸爸總是在我失敗時安慰我;總是在風雨中接送我;總是在我任性時引導我……不!我不能劃掉“爸爸”。我又把筆移向右邊,那是“媽媽”,媽媽這么愛我,我要劃掉她嗎?不!冬天,給我披上棉襖的是她;夏天,陪我戲水的是她;白天,跟我玩耍的是她;夜晚,輔導我做作業的還是她。我不能沒有媽媽!我又把筆移向左邊,緊接著又擺了擺頭。最后,我閉上眼睛,點兵點將,劃掉一個人。睜開眼睛發現劃掉了“爸爸”,眼淚奪眶而出,不禁伏在桌子上哭了起來,心里暗想:幸好這只是個游戲。 我們終將會生老病死,與其在失去后后悔,不如好好享受和親人待在一起的時光。失去親人的滋味真不好受,我們不能選擇陪伴親人的長短,但卻可以珍惜現在相處的時光! 親情花 文/蘇錦秀 18年前,因家庭瑣事糾結,心高氣傲的我拖兒帶女搬離了婆家狹小的祖屋。在先生的勸說下,18年后,我心不甘情不愿地搬回祖屋與婆婆同住。有前車之鑒,我冷面朝天,一副與婆婆老死不相往來的姿態,可隨后發生的幾件小事,卻讓婆婆真正地走進了我心里。 我剛學會騎電動車,有次要帶一個很大的塑料整理箱出門辦事,車前放不下,車后不能綁,我急得束手無策時,婆婆突然拿過我手上的箱子,倒轉箱口往后備箱上面一扣,穩如泰山!久居深山的母親托人捎給我一些花苗,我想給院子里新栽的花苗弄一個遮擋陽光的物件,卻想不出好的辦法。第二天陡生高溫,下班回家后,卻見我的花苗住在了“新房子”里,花苗的模樣還新鮮著呢。“新房子”的三根梁是三根竹棍,一端用繩子一捆為頂,另一端的三棍叉開插進泥土里,一個廢棄的紙盒倒扣在竹棍頂端,遮擋強光。我第一次對婆婆笑了笑,這些讓我無可奈何的日常難題,總能被婆婆輕而易舉地解決,雖然婆婆目不識丁,生活智慧卻勝過我這個驕傲的讀書人。 人都說,家有老,是個寶。上班時,我再不用擔心刮風吹丟了晾曬的衣物、急雨淋濕了陽臺上的棉絮……我常常在超市給婆婆買些吃的,教給婆婆那些她沒見過的水果怎么吃,沒喝過的速溶豆腐花怎么沖泡……每天晚飯后,我會盡量陪婆婆閑聊一會兒,婆婆說她兒子小時的一些趣事,我說我兒子性情如何乖巧。我們相互比較兒子的時候,我便趁機向婆婆告狀,這些年來,她的兒子曾如何如何欺負過我……婆婆溝壑縱橫的臉,就笑成了一朵燦爛的菊花。 我和先生別扭上了,因書房之爭。我想把向陽的、視線開闊的那間房子裝修成書房,先生卻要做臥室……做室內裝修的小叔子,兩天的敲敲打打就新做了三組高大的書柜,婆婆對詫異的先生說:這間房里再擺不下床了,隔壁房做臥室吧。先生郁悶,我卻樂了,我這開心,是婆婆給的。 秋天的午后,婆婆穿著我給她新買的羊毛衫在院子里閑坐,幾個剛到的婆婆說,真好看,好貴吧?婆婆幸福而驕傲地扯著嗓門答,武漢的大商場買的,好幾百塊錢哈,兩個鹿的名牌呢!其實我告訴過婆婆,雙鹿羊毛衫我是換季促銷時兩折買的。婆婆們又問,你家院子里這片新開的花兒真好看,叫啥花啊?婆婆答不上,我趕緊把頭伸出窗外:這花兒叫“親情花”,一年四季都開花呢! 是的,親情花!是婆婆的智慧和慈愛,融化了盤桓在我心里18年的隔閡和堅冰。親情是最好的營養品,滋補著我的幸福生活。而親愛的婆婆,你就是開在我心里的永遠的親情花! 親情無價 文/劉君胡林芳 年前,長期的勞累和突襲的風寒一下摧毀我還算牢固的“防御系統”,感冒如山洪般爆發,一發不可收拾。頭重腳輕,四肢乏力,氣短胸悶,干咳不已。好不容易熬到放假,回到家,倒頭就睡。 第二日,人精神了許多,但咳嗽仍未消停,并有愈演愈烈之勢。到了藥店,買了止咳藥和消炎藥,吞服幾日,癥狀有所緩解,可咳嗽如同一個頑皮的孩子,時不時從某個角落冒出來,在喉嗓間撓上幾下,讓人不得不痛快淋漓地咳上幾嗓子。時斷時續的咳嗽,讓母親焦灼不安,說是怕我咳成肺炎,催我去打針。生來對醫院有排斥心理的我,自然是不以為意,心想再撐幾日應該無礙。 晚上,母親突然想起了一個偏方,用姜蒜煮水洗腳。滿滿的一鍋水,漂浮的姜蒜,一陣陣辛辣的味道刺激著鼻腔。母親囑我趕快把腳浸泡水里,一邊蹲下身子,左手握著腳踝,右手抓起姜蒜,在我的腳掌反復用力擦拭。隱約間,一股溫熱的暖流自腳掌流入心間。一番擦拭之后,母親拿來一條毛巾,覆在我的腳背,將整個腳盆遮蓋起來,回旋的熱氣在逼仄的空間游竄,我的心裊裊地騰起一股熱力,彌久不散。望著年過六旬的母親微漾的笑意,聽著她絮絮的念叨,我仿佛重溫兒時生病躺在母親懷里的那份溫馨——平淡卻又讓人回味無窮。 翌日早上,母親變戲法似的端出一盤冒著熱氣的橙子。我詫異地望著眼前一瓣瓣盛開的橙子,一旁的母親卻一個勁地催促我趕緊趁熱吃。我拿起一瓣,嘗了一口,甜中帶咸。正疑惑著,母親笑著說:“用鹽蒸甜橙,治干咳最有效。快吃,快吃!都吃了!”我默默地品嘗著這獨特的“美味”,不敢辜負了眼前這一盤盛開的橙子,因為其中飽含著一個母親多少殷切滾燙的期望啊! 隨后的幾日,川貝蒸梨、川貝煎羅漢果……只要是能想到的“靈丹妙藥”,母親總是不厭其煩,樂此不疲。正所謂兒行千里母擔憂,兒咳聲聲母焦心。在母親眼里,孩子是永遠長不大的,是一生永遠的牽掛!即使再平凡的母親,也會給孩子最厚重、最偉大的母愛! 感謝感冒,它折磨著我的身體,卻也在我的內心深處鐫刻了四個不朽的大字——親情無價! 親情伴幸福前行 文/王艷 2014年11月13日午休時間,弟弟的一個電話猶如晴天霹靂,打破了這個家的幸福與寧靜,爸爸被車撞了。我當時就慌得站不住,拼命地往弟弟那里跑,爸爸的具體情況還不知道,只是電話里聽到了救護車的聲音。 到醫院時,我又一次慌了,爸爸頭上一層層的全是紗布,額頭上縫了很多針,身上兩處骨折,插著尿管,吸著氧氣,用著血氧血壓心率監控儀,手腳都被用紗布綁在病床上。醫生怕他醒不過來,讓我們隔一會兒就叫叫他。就這樣握著這只為我們辛苦半生有少許干燥裂紋的手,直到清晨。后勤的大爺剛進來做衛生,爸爸就突然動了一下,口里吐詞不清,但我聽出是“我要起來卸尿素”。我淚如雨下,心酸、心疼,往日里天一亮,爸爸起來出攤,媽媽打掃門口至花壇的地面。但我又是欣慰的,爸爸有意識,是在給我們傳遞信號。我一定要堅強,不僅要照顧好爸爸,更要成為媽媽的依靠和精神支柱。 我買來早餐,大口大口地吃,食不知味,但我需要能量。我告訴媽媽這是一場持久戰,媽媽終于吃了出事后的第一口飯。那個早上,來了好多人看爸爸,我和弟弟里里外外地堅強著,不能也沒時間哭。第三天,爸爸還在危險期,媽媽急出了病,兩次急診,一次門診,虛弱的她一下子成了一個小老太太,我和弟弟在急診和住院樓來回跑,等媽媽打上針,跑回去照顧爸爸。 第五天,我用勺子滴了一滴溫開水在爸爸嘴唇上,爸爸居然動了動嘴,興奮的我跑去買了豆漿和阿膠口服液,就這樣每天記錄著爸爸的進步與變化,也記錄著全家的希望。第十天,爸爸終于睜開眼睛,能認識人了,但記憶又是有限的。醫生每天查房問他吃了什么,總是回答“稀飯、包子”。我笑說,“老王,我們給您吃的遠比這個好。” 那些日子,弟弟每天給爸爸刮胡須,我學會了剪頭發。 如今,八個多月過去了,出院時他還只能扶著床站一站,現在已基本康復,甚至能做點小生意了,這就是希望……我的老王一定能恢復如初! 我要特別感謝婆婆,不能聞羊肉味的她卻每次給爸爸帶羊腦,羊肉湯,給我們做各種吃的,送豆漿機和各種干糧,白天黑夜幫著我們照顧爸爸,再臟再累也在身邊,這才是真正的一家人,也是我的福分。 親情是樹,每個人都是它的一條根,讓它吸收營養永葆青春;親情是河,每個人都是它的一條支流,讓它永不干涸澎湃向前;親情是火,每個人都是它的一根木柴,讓它永不熄滅溫暖四方。 2015,讓我們更努力,讓我們攜起手,讓親情伴幸福前行! 變的是模樣不變的是親情 文/郭蕾 每張照片都有其背后的故事,我愿說給你聽。 時光匆匆,轉眼間,整整20年過去了。我和表姐于1995年在禹城市徒駭河邊照的這張照片,左邊是我,右邊是我表姐。 記得當時是正在上大學的小姨,借同學的相機,給我倆照的這張像。我到現在還對當時的情景記憶尤深,我的心情既緊張又激動。瞧,那時的我,手激動的不知道往哪放。 那時的我們,簡單而單純,天真活潑。玩是孩子天生的秉性,由于我們都是獨生子女,歲數又相當,經常鬼混到一起。去別人家去摘他家的花,到河邊釣小魚,這張照片正是把我們從河邊叫回來,照的一張。 照完后,還挨了一頓說,不讓我們再到河邊去玩,怕出危險。我們就是現在流行所說的“熊孩子”,那時的我們天不怕地不怕,組織小伙伴們成立游擊小分隊,專門到徒駭河邊果樹林去偷蘋果。 有一次因為蘋果林剛澆地,我去偷蘋果,結果被陷入泥里,拔不出腿來,嚇得嗷嗷大哭,最后還是看果林的阿姨把我抱出來,不僅沒有說我,還給我好幾個蘋果。現在想想,是這么多愛我的人保護了我的童年,讓我現在回憶起來,滿滿的幸福。 20年過去了,我和表姐儼然都已經成了大姑娘。我如愿以償的考上公務員,有了一份安穩的工作。表姐則繼續深造她的學業,在北京中國地質大學念研究生。我們時不時通個電話,聊聊家常,聊聊專屬女生的小秘密,保持著20年前那份感情。變的是模樣,不變的是親情,愿我和表姐,都有一個前程似錦的未來,都有一個平安喜樂的人生。 >>>更多美文:好文章
公婆的家位于云開山脈腹地,云霧山腳下,四周群山懷抱,一條清澈的溪水繞村而過,山清水秀,民風淳樸,是一個典型的小山村。每年的除夕頭一天,我們都啟程回家過年。城市的年味與山村終有不同,如果說在城里過年是一本精準的流水賬,那么在山村過年則更像一部連環畫,讀來雋永,意味深長。 二十年來,我從來沒有間斷過與這個小山村的聯系,每年盡可能安排回家過年。丈夫固執地用真誠的愛,感染著我和孩子,像水一樣的滲透,為的是讓我們娘倆能完全融入這個小山村,盡管我們并不會講當地的方言。 除夕,公公婆婆早起,殺雞煮肉,為給祖上太公們拜年作準備。正午稍過,我們一家老小與各家各戶一樣,挑著煮熟的雞肉、香燭鞭炮到山那邊同宗同族集資建起的香火堂祭拜。香火堂里依次擺放著一百多年來陳府祖上太公的靈位牌,香火縈繞,莊嚴肅穆。在我二十多歲年紀第一次隨夫祭拜時,年少輕狂的我曾嘲笑這是封建迷信活動。如今,我看問題的角度已發生了改變:在獨生子女政策和城鎮化的進程中,中國社會的宗族觀念在不斷削弱。這樣的香火堂,是同族子孫們精神上的紐帶。在飛速變化的時代里,我想,仍然需要傳統的農村生活,仍然需要依靠血親和宗族來維系的共處方式。 屋外,同宗同族的兄弟們祭拜后相互寒暄,這里似乎成了另一個社交場所。祭品擺放約一炷香工夫,太公們也算吃過了年夜飯,燃放一圈鞭炮,也就代表著天上人間兩廂牽掛了。 正月初一。在山里,大年初一開門迎福時刻并不是在凌晨零點,每年的時間點都不一樣,是根據天干地支掐算出來的。每年迎福前,公公婆婆早早起床,烹制糖糍,只等時辰一到,立即打開大門,燃放鞭炮。這村那家此起彼伏沒得間隙,鞭中夾炮,炮后有鞭,一陣緊似一陣,一村密過一村,像滾雷拂過村村畈畈、旮旮旯旯。鞭炮停止后,天還沒完全敞亮,在院子燒香祭祀,糖糍作祭食,供奉天地日月。祭祀完畢便張羅全家人吃糖糍,祈禱一年生活平安甜蜜。 山里的集市,大概就是山里人世界的最外延。逢三六九,就可以到“外面世界”溜達一圈。而在春節期間,就不論什么三六九了,天天是集。大年初一早飯后,我們一家老小出門,翻過“之”字形的山路,去山那邊的小集市趕集。公公婆婆給足了我的面子,將我為他們置辦的新衣往身上一套,吆喝著出門了。在集上,會看到三五成群的人聚在一起敘家常,山里山外遠房叔公叔婆、舅叔伯嬸會在集市上相互拜年,不需備禮,也不需送封包。陳年的情分,積久的恩怨,消融在這一聲聲“新年好,恭喜發財”之間。鄉親們慈愛地喚著粵爹的小名,一陣寒暄,問問在哪里高就,恭賀恭賀,鼓勵鼓勵。我們似乎在被鄉親們檢閱,同時也檢閱了鄉親們。 大年初二,陪公婆回娘家給老外婆拜年,是回家過年的重要日程,只要回家,老外婆家是必須要走訪的。老外婆家在山沖的北面。一大早,我們便起床換新,翻過山包,走過田埂,再翻山,再從田埂走過。十多里山路并不覺得遠。早些年,老外婆腿腳還靈便,我們每次回來,她都從山沖北趕到山沖南看望我們。如今,老外婆已九十九高齡,是一位枯老如柴蔸但精神矍鑠、思維清晰的老太太。辛勞了一個世紀的老外婆,每次見到我,都用她那干枯的手捉住我的手久久不肯放開,說著我聽不太懂的方言。這時,粵爹會在旁邊作翻譯。盡管言語障礙不能很好地交流,但并不影響老外婆對我的喜愛。每次來拜年,老外婆都會向我們訴說政府是如何的好,節前市里的領導還來慰問,給她送來米油和棉被,還有每個月可以領到的高齡補貼……老外婆說起這些,一臉的知足和感恩。而當說到自己遠在湖南岳陽工作,已退休的七十多歲的大兒子很少回來看望她時,立即惆悵起來。看著外婆那老如樹皮憂傷的表情,這一刻,我突然體會到了“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的意境。 回程時,老外婆通常會塞給我們一些年貨,還有一把蒜苗,祝福我們在新的一年里會打算過好日子。 大年初三,是打掃送窮的日子。各家各戶起床的第一樁事,是趕緊把鞭炮屑用笤帚清掃,掃掃一年沒顧得上的揚塵。這一天,我們可以睡個懶覺,起床后爬爬屋后的山,看看山村全貌,再到公公勞作的竹林果園走走看看。 正月初四,公公會帶我們一家四處走走,到山外去拜訪姑媽姑父。我理解公公帶我們走親戚的本意。其實,公婆很在乎我們的身份,在陳府上下多個兒子兒媳中,我和夫是唯一拿國家工資的一對,而且我這個兒媳還會舞文弄墨,公公婆婆在親戚面前沒少宣揚我的明理懂事和孝順,他們用自己的方式,確立了我在這個家中不一樣的分量和位置。他們如此重視我,說白了,就是把我當成一個文化人,處處維護,處處尊重。當看到我們工作順利,事業進步時,公公更是喜在心上。 求學、工作,我們越走越遠,沒有了當地的水土,人也會退去鄉音,甚至改變容顏,可在異鄉的某一個微小觸動,都會把關于它的一切重新燃起。過年是歸期,年味是鄉愁,只要鄉關依舊在,游子流浪的心,就有地方安放。只要門前的青山還在,村邊的小溪依舊在流淌,我們就能輕而易舉地記住這鄉愁,并依然讓它伴隨著我們勇往直前。 >>>更多美文:空間美文
太原是我的家鄉,它的夜晚沒有大都市的喧鬧熙攘,沒有大都市的車水馬龍,但在我的心里,她是那么美麗,那么安靜。 夜深了,漆黑的天空像一塊黑亮的寶石,安靜地鑲在高空上。周邊還鑲嵌著幾顆亮亮的小碎鉆,閃閃發光。月亮媽媽在一邊和縷縷輕云跳著舞,大地在月光的照射下披上了銀白色的薄紗。 夜沉了,嘰嘰喳喳的小鳥早已回家,不像早晨那樣朝氣蓬勃,精神抖擻,而是帶著一天的收獲疲憊地回到小窩,進入香甜的夢中。偶爾也會有一兩只小鳥貌似是調皮得找不到家了,著急地哀鳴著,疲憊的叫聲劃過夜空。 夜靜了,勞累一天的人們都進入了夢鄉,只有那忠誠的路燈為需要晚歸的人照亮回家的路。我想:它們也很累,卻還要筆直地屹立,守護著夜歸人;它們也很寂寞,默默地與黑暗抗爭,為人照亮。 太原是我的家鄉,家鄉的夜晚總是那么美! >>>更多美文:空間日志
喬遷新居后,原來的房子已很少回去了,可我一直都甚為掛牽,因為多年來積攢的書籍都還堆在那里。這里面,有些是我早年間精心挑選的傾心之作,也有不少是國內文朋詩友們的所贈之書,而一摞摞的報刊更是編輯老師和各地讀者寄來的樣刊樣報,更是我寫作生涯最直接的“物證”。可惜的是,由于空間上的限制,我實在無法將其一股腦都搬到新家,只能時不時地故地重游一回,隨手翻翻,撣撣塵土而已。 這天,我又一次去看望它們,剛到院門口,就見一位收廢品的老大爺正樂呵呵地蹬起三輪車往外走。我朝車斗里瞥了一眼,頓時驚呆了,里面一摞摞的圖書報刊竟是我書房里的那些。原來,“勤快”的妻子瞞著我,對凌亂不堪的舊房子進行了突擊清理,準備租出去貼補家用。這堆在妻子看來毫無利用價值的“垃圾”,就我而言可是寶貝疙瘩。我賠上笑臉,又多付了二十塊錢,好不容易才讓老大爺不情愿地把書籍從車廂里卸了下來。妻子見狀很不高興,雖同意暫時留存,卻也下了最后通牒。 該如何給這些“老朋友”找個歸宿呢?把它們一股腦兒全賣給廢品站?我不舍得也決不答應。送給相熟的親友?跟我志同道合的文友,大都也是我這般情形,哪里還有空間容納。況且,送給其他人,難以物盡其用不說,只怕還會被造成“送書(輸)予人”的誤會。跟妻子理論一番,爭取它們的“繼續居留權”?妻子早就對此頗有怨言,今日所為非一時興起,既然已經將它們掃地出門了,未必肯聽得進去,再則即便答應了又能如何,只不過是塵封在書柜和皮箱里,碼得整整齊齊,一直默默“終老”下去罷了。 我思來想去,未能找到解決辦法,索性去街上閑逛。逛到朋友開的超市,我盯著他門口的兩節閑置柜臺,忽然冒出一個想法:若是在這里設置一個自由取還的免費“書攤兒”,不就能讓舊書換發新活力了嗎?朋友聽完我的想法,當即表示同意,“咱這一片兒好多年沒有書店了,我這就收拾收拾,添點文化味兒!”得到朋友支持,我非常欣慰,趕忙回家,來回數次,把書按類別擺在柜臺和毗鄰的貨架上。 到了晚上,我在本地文友群里吆喝:“讓我們盡情換書吧!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想法,用自己讀過的閑置書籍,換取未讀過的喜歡的書籍?是否愿意以漂流瓶的方式,得知是哪些人換取了自己的圖書,并得到與他們相互交流的機會?”然后,我又詳細寫明:你只需用任何一本大體完好的圖書或報刊,在“我們換書吧”活動區域,自行挑選換取,并在記錄本上登記相關信息即可,你提供的圖書將自動流入“我們換書吧”的書刊庫,以此循環,一個免費的交流平臺為你搭建。 這一倡議,很快得到了大家的積極響應。特別是文友們,紛紛表示要將自己的藏書捐給“我們換書吧”活動,我感動不已。與其讓自己閑置的書籍,廢紙般塵封在櫥內案底,還不如拿出來跟他人分享,說不定還能換得一本傾心已久的書刊,何樂而不為呢? 兩天后,朋友給我打來電話,說換出去一本書啦!言語間,比他超市第一天開張還要激動,而我的心情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真切希望,倉促搭建的“我們換書吧”,可以成為一個小小的流動圖書館,擁有越來越多的讀者,給大家帶來閱讀的愉悅。 >>>更多美文:心情隨筆
EWF5484IKOPKO
茶會水果切盤外送有哪些推薦選擇?
台北不油膩的口試茶點推薦 》會議茶點不知道訂什麼?綠之果物幫你選公司股東會水果餐盒哪一種最有質感? 》水果切得漂亮,團隊吃了也開心板橋口試委員水果準備推薦 》為團隊補充元氣,也能兼顧美觀與健康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