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自閉、過動... 校園特教天使為何變多了?
2013/07/07 13:49
瀏覽2,282
迴響0
推薦14
引用0
【文/路仁教授】

據教育部統計,中小學有六千多名自閉、過動等情緒障礙兒,但實際人數可能更多,國外有情緒障礙的特教天使亦急速增加。

據美國統計,十年來過動女孩從3.6%升至5.5%,過動男孩從9.9%升至12.3%;台大統計,台灣約有7-8%過動兒,但多數很輕微。1980年時,美國每2500個小學生有一名自閉兒,現在每110個有一名;據香港統計,自閉兒4年來成長52%。

為何特教天使變多了?有人說現代人重教育、會檢查,專家說這讓調查與實際有落差,但應沒差那麼多,而很多家長也發現,校園情障兒真的比自己當學生時多。有人說是基因影響,時代雜誌曾分析,認為從前的人際較多元,現在物以類聚、相似者易結婚,強化後代某些基因。

從前電機系學生,在較悠閒大學生活中,可能結識外文系女生結婚,或者工作後結識不同特質女孩,現代人匆忙,常在同質環境中日久生情結婚,可能兩人都學理工,小孩遺傳好邏輯,但也可能走極端成亞斯伯格症。

有人說是環境污染,但台灣環境不是變好嗎?也許看得見的污染少,看不見的變多,像現代人常暴露於電磁波,雖沒研究證實影響人體,但也不能保證安全。也有人說以前兒童玩樂時間多、玩伴多,現在小孩忙,學齡前是早期療癒黃金期,即使自閉兒感性細胞較不發達,但若多點刺激,感性細胞也會強化。

社會要怎麼辦?有人說要增特教人力,但為防霸凌,台灣修改國教法、讓中小學增輔導人力後,師生比已世界前幾名。很多民間團體常喊公共化、要政府投入經費。北歐以地大物博養稀少人口,台灣資源貧瘠、人口稠密,盲目學歐洲公共化,可能步南歐後塵、讓孩子陷入還國債的悲劇。

有人要推動「情障兒童照顧法」,但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幾年前與學者聯手推動「幼兒照顧法」,通過後讓幼教陷入混亂。法律貫徹得靠罰,像有家幼稚園應徵美語老師,有美國華僑來應徵被婉拒,「我們要美國本土老師,以取得家長信賴」的話卻被偷錄,被以違反種族平等告到勞工局罰30萬。後來,很多幼稚園應徵老師,便以戒慎恐懼的心在交談。

透過罰與法來維持社會,會創造冰冷甚至恐懼的氛圍。「社會國家者互助之體也,道德仁義者互助之用也。」我們承繼儒道思想,應避免走法家之路,可從互助角度慢慢思考,創造出讓有特教天使的家庭,能彼此幫助的溫暖環境,以面對這越來越棘手的社會問題。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教育文化
自訂分類:生命教育
上一則: 在燭光中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