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要香氣,還要無毒!
2011/02/14 21:21
瀏覽407
迴響2
推薦23
引用0
 


台灣「高山烏龍」的香氣無人能敵,但在追求海拔高度和茶香、喉韻的同時,卻又忽略可能危害人體的農藥殘留問題。


除了比賽茶及申請產地認證標章需要經過農藥殘留審核外,多數市售茶葉只有靠農委會的「茶葉抽樣小組」來進行隨機抽驗。


3年檢測結果,農藥殘留不合格率由3.86%,快速提高到9.05%、11.14%,著實令人捏把冷汗!



有茶葉,沒茶業!


有「茶葉活字典」之稱的台灣製茶工業同業公會前理事長黃正敏指出,所謂「南糖北茶」,早期桃竹苗地區產的紅茶、綠茶與南部的蔗糖一樣,都是台灣主要的出口創匯作物,且只有領有農委會農林廳(農糧署前身)發給「製茶許可證」的工廠才可以製茶,因此衛生嚴格控管、產銷有序。在民國60年代,公會有375家會員製茶場,是台灣茶業的極盛時期。


民國71年,政府政策鬆綁、「還茶於農」後,茶農自己可以製茶、賣茶,打造「產製銷」一元化。百家爭鳴下,全台小型製茶戶超過8,000家,大型專業茶場則萎縮凋零,至今製茶公會只剩下62家會員。


黃正敏說,茶農製茶不像專業茶場要受衛生及農藥檢測控管,因此問題叢生,「台灣至此只有『茶葉』,沒有『茶業』!」

弔詭的是,雖然大多數人都認為進口茶的風味不敵台灣茶,但在農藥安全上卻未必如此。

台灣區製茶工業同業公會總幹事范德光直言,「境外茶必須通過藥檢才能進口,反倒台灣本地茶只有少數契作或取得政府標章認證的,農藥安全沒問題,其他大部分未經檢測的國產茶,若沒有進口茶拼配『稀釋』,可能全軍覆沒!」


「解決農藥殘留問題,應從源頭的『施藥管理』著手。」范德光指出,越南有些茶區是處女地,土地肥沃,根本不需要灑農藥,反倒是台灣一些老茶區地力早已耗竭,需要一直施肥、「灌」農藥!


且台灣茶區密度高,就算自家不灑農藥,鄰居噴灑的農藥也會空飄「分享」。

在南投縣名間鄉以「自然生態」方式種茶的李清林,5月送SGS檢測的一批茶,因檢出微量的克凡派(0.02ppm)、益達胺(0.06ppm)等除蟲劑殘留,雖遠低於台灣的安全容許量2ppm3ppm,卻因此無法獲得有機茶的認證。對於無法禁絕鄰近茶農施藥「空飄」到他的茶葉上,李清林深感無奈。


茶,為沖泡後即直接喝的飲品,農藥殘留問題實在值得關切。消費者及茶農在苦苦追求香氣、驗明產地正身的同時,似乎更應該注意農藥殘留的毒害。



**內文引用:台灣光華雜誌 201010月第117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健康
自訂分類:不分類
上一則: 台灣茶葉會不會在國際上消失
下一則: 九月的發票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2) :
2樓. 老查居士新書4-明月依然在心底
2011/02/16 01:19
夜安

吉祥

我鹿谷家的茶

有合格認證

我弟弟是 比賽 品嘗師

正敏 住我家隔壁

從小一起長大的

所以安啦

下回記得 再來哦

祝福元宵節快樂


<鏡煙湖>
山水田園詩
詠物懷人詩
佛宗禪理詩
抒情憶愛詩
鏡煙湖的世界,沒有亂耳的絲竹,亦無勞形的案牘,只有不愧對美好時光的詩,靜靜相伴……
1樓. ☆路過☆
2011/02/15 14:55
每天都在吃"毒"…

我幾乎每天都要喝茶

大部份都喝海拔較高的輕發酵茶

可能喝下不少農藥了吧

 

農藥多為水溶性,易受高溫破壞,建議泡茶時使用80℃以上的水溫

由溶液層析圖可以看出第一泡茶所殘留農藥最多,可以倒掉不喝

第二泡起農藥殘留幾乎不存在

如選用茶包,應先以沸水沖泡後,立即倒掉不喝,再開始沖泡飲茶。

不多2011/02/16 00:15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