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性與正確性完全經不起考驗
比較《維基百科》與《楊克煌回憶錄》的記載會發現: 歷史學者考據出的
「二七部隊史」,和親歷者楊克煌的回憶差距頗大。
以下將一一列舉其內容之重大差異:
一.「二七部隊」與「台灣民主聯軍」,是兩支不同的部隊。
「二七部隊」由 鐘逸人提議成立,首任隊長鐘逸人,參謀長黃信卿。
「 台灣民主聯軍」,則是中共台工委武裝部長張志忠在嘉義地區組織的部隊。
二.3月3日早晨,謝雪紅和楊克煌商量決定成立一個「中部地區治安委員會作戰本部」
(簡稱「作戰本部」)
三.謝雪紅和楊克煌算是倉促起事,卻在中部地區大獲全勝,俘虜原縣長劉存忠
(當時已卸任台中縣長,任省警備司令部高級參謀。), 3月7日上午,謝雪紅約吳振武
來到二七部隊,兩人一起和他坐汽車到第三飛機廠,正式接受該廠的投降。
雲鐸廠長寫了投降書交給謝雪紅。
黃信卿則率埔里隊員成功逮捕以蔡志昌為首的軍統特務份子四十多名,並將之拘禁於台中監獄。
四.3月4日13時許,李喬松到作戰本部來找謝雪紅,說黨(台工委)要我們把
武裝指揮權移交給處理委員會。他說:「台工委的意見認為武裝鬥爭已基本結束了,
要進入政治鬥爭的階段,如我們再掌握武裝鬥爭的領導權,這對於團結各階層人士、
搞好統一戰線的工作不利;而且,要作公開的政治鬥爭除了你們兩人可以出面以外,
沒有適當的人可以做,……。」謝雪紅表示不同意。她問楊的意見,楊說:「這怎麼成!」
過一會兒,謝富也來傳達同樣的命令,記得林兌也來說服兩人。
至15時許,李喬松又來找謝雪紅,楊看到李喬松講話時,幾乎流出眼淚來,這時他對
謝說:「這是蔡乾的命令啊!不服從就要犯錯誤,……。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老同志犯錯誤啊!」
謝雪紅在楊身邊低聲對楊說:「這是蔡乾的命令!」楊說:「服從就服從吧!」謝這時也只好同意了。
自從2月28日聽到台北事變起,兩人幾次努力想辦法要取得中共黨的領導和聯繫,
均得不到回應;蔡孝乾他人早就在台中,但卻不同兩人聯絡,也不給兩人協助,
而第一次來聯繫就是提出要兩人把武裝領導權移交出去。
(說明: 在此節中,李喬松到作戰本部來找謝雪紅,說黨(台工委)要我們把武裝指揮權
移交給處理委員會。他說:「台工委的意見認為武裝鬥爭已基本結束了,要進入
政治鬥爭的階段,如我們再掌握武裝鬥爭的領導權,這對於團結各階層人士、
搞好統一戰線的工作不利;而且,要作公開的政治鬥爭除了你們兩人可以出面以外,
沒有適當的人可以做,……。」表示蔡孝乾的決策要改武鬥為文鬥,瓦解了謝雪紅的
革命大勢。楊克煌一直不明白: 為何蔡孝乾他人早就在台中,但卻不同兩人聯絡,
也不給兩人協助,而第一次來聯繫就是提出要兩人把武裝領導權移交出去。這其實就
與二十多年的蔡謝心結有關,蔡孝乾打從心底不願意勝利的光環出現在謝雪紅頭頂。)
五.3月7日下午,謝雪紅聽到在台中監獄關押的特務分子都被釋放出去了,為了
搞清楚怎麼回事,謝雪紅帶周明等幾個人到監獄去。到後,謝雪紅問賴遠輝獄長
為什麼把那一批特務放了,賴答:「我們是反阿山啊!怎麼把本省人也抓來關?」
原來這是那些反動分子去向賴獄長抗議的結果。謝說:「你錯了,我們是反對壞人,
壞人不管是那一省人都要抓起來關。」
(說明:在此節中,見到謝雪紅無省籍情結,只堅持階級鬥爭。而整批特務份子全是本省人)
六.參謀長黃信卿歷史學者考據為黃信卿,但是無論楊所回憶的黃勝卿或黃信卿,都找不到
判刑或死難紀錄。(說明: 原來他輾轉逃回大陸)
七.八日當晚,謝雪紅和楊都回到大華酒家。八時左右蔡孝乾果然來大華酒家,
這是他回台第一次來會見謝雪紅的。當時楊沒有參加他們的談話。蔡孝乾回去後,
謝才告訴楊她見到蔡時,即提出他要兩人移交領導權之事來質問蔡。
蔡說此事已經過去了,現在不要再提起了。蔡接著說:「我們決定最近要
召開一個全省武裝力量的會議,成立一個全省的武裝領導機構,你們也要準備參加,……。」
謝又同蔡孝乾談起二七部隊的問題,蔡說:「局勢變化時,二七部隊就轉移到埔里山裡去。」
(說明:在此節中,謝雪紅和蔡孝乾在他回台後第一次會見,蔡孝乾已經是台工委書記
身分的上級領導人,也透露出1947年2月蔡孝乾已經身在台灣。)
八.3月14日清早,謝雪紅帶領幾個隊員,坐一輛汽車進霧社,去和高山族人民聯繫。
當天大部分隊員留在駐地整修武器。 八時許,鐘逸人通知楊到一家旅社開會,
參加者有:鍾逸人、周明、蔡伯勳、呂煥章、何集淮等八、九個人,會上鍾逸人說:
「蔣匪軍已開到台中,我們的隊伍太小,不能抵抗,我建議解散二七部隊。」當時,
楊表示反對,與會者大多數也不同意他的意見。鐘逸人即離開會場,回台中去了。
他出去後,大家推選周明繼任二七部隊隊長。 參謀長黃勝卿也在這前後不見了。
(說明:在此節中,楊克煌直指隊長鐘逸人與參謀長黃勝卿做了逃兵。)
九.3月14日十時許,有人來報告說,蔣匪軍已進佔草屯,快要來進攻埔里了。
二七部隊即時集合,決定派大部分隊員出去迎擊。在整隊出發時,黃文輝朝天開了一槍,
表示決意。隊伍出去一兩個鐘頭又返回來,說沒有遇到軍隊,但確定蔣匪軍已到台中,
即決定派出崗哨到鎮外的要道防守。
謝雪紅在過午時由霧社回來,說該地高山族人民答應她,如果蔣匪軍來進攻埔里,
他們就組織起來協同作戰。
當天下午,謝富由台中來找謝雪紅和楊,傳達台工委蔡乾給兩人的命令。
他說:情況急遽變化,蔣匪軍已開到台中。黨本來打算爭取埔里鎮長廖××
(黨員廖得意的哥哥)協助兩人,但廖××不肯,他已跑到台中去;
這個計劃失敗了。說兩人暴露在群眾面前有危險,叫兩人立即隱藏起來。
又說二七部隊組織不鞏固、人少,難以抵抗,叫兩人在適當的時候把它解散。
並告訴隊員解散後,可以自願到小梅地方參加在該地的「台灣民主聯軍」。
這時李韶東也跟著謝富來到埔里,但李無意參加二七部隊。
謝富回去後,謝雪紅和楊立即由武德殿轉移到一家民宅,由一個姓陳的工人
(梅枝町人,屬運輸隊的工人)來作兩人與二七部隊的聯繫。同時,
兩人把謝富來傳達的事告訴周明,謝並分給他們一部分錢。
十.台灣民主聯軍是台工委張志忠組織的。聽說3月6日該隊曾分乘幾輛卡車在
嘉義市遊行過,卡車兩旁貼著“台灣民主聯軍”。此時該聯軍隊也退入小梅地方的山區。
十一.3月15日早晨,二七部隊獲悉蔣匪軍來圍攻埔里,周明即率領全體隊員出去迎擊。
當時進驻在台中的蔣匪軍派出近千人的軍隊,分幾路漫山遍野來圍攻埔里,
顯然是有反動分子給他們帶路;因剛從大陸來的軍隊是不了解山裡的地理環境的。
軍隊另派一支小分隊進駐日月潭,企圖堵住埔里鎮通往外界的兩路要地。
二七部隊的武器配備只有兩挺機關槍,六、七十支步槍和手榴彈,均是日本製的。
當時的台灣青年——包括二七部隊的隊員——上過中學的均受過日帝的軍事訓練,
對作戰有起碼的常識,而被日寇抓去當兵、做軍伕的更有實際的作戰經驗,因此,
對小部隊的作戰是有把握的。又聽說當時派遣來台的蔣匪軍援兵,還是不久前才在
江蘇地方拉兵來的,僅僅受過短時間訓練的新兵,士氣和技術都是很差。這次從
大陸上海被調來鎮壓起義的兩個整編師軍隊,本來是要開赴山東打內戰的。
整編的第二十一師到台中就把大華酒家抄封,並在那裡設師部了。
上午十時左右,兩軍交戰了,二七部隊的兵力雖然遠不及軍隊,但因佔據地勢好,
居高臨下,士氣高昂,激戰到下午近三時,軍隊被迫潰退。後來聽說軍隊把傷亡
的人用幾輛卡車運回台中。二七部隊有六位戰士在此次戰役中犧牲了。
3月16日埔里鎮群眾對二七部隊的人說:「我們把犧牲者的遺體收埋了,
你們日後來憑弔了!」
(說明:在此節中,周明(古瑞雲)表現出青年有為的勇氣。)
十二.15日傍晚,謝雪紅和楊決定離開埔里。晚飯後,謝、楊和工人陳一起要出發前
,謝又向周明說:「解散二七部隊到小梅去。」當時,一部分隊員正組織好要去襲擊
日月潭的軍隊,兩人就乘他們的汽車到魚池。首先呂煥章去攻擊魚池派出所,到23時許,
便組織隊伍赴日月潭。這時,進駐日月潭的軍隊在涵碧樓睡覺,並無防備。起義隊員
摸到軍隊住房,扔下手榴彈,殺傷軍人多人,隨後退回埔里。
當晚,楊等三人在魚池的一家小客館過夜。
十三. 3月16日早晨,三人離開魚池。出發前,聽到在前面的吊橋上有軍人站崗,
謝雪紅即進入一民家,說是借用廁所。於是,她進入後迅速把帶在身邊的一支手槍和
專賣局的保證書及第三飛機廠的投降書藏在民家房間裡的衣櫃上。就雇一輛輕便車,
準備走時,碰到一個埔里隊員。謝即告訴他那些東西藏在那一民家的什麼地方,
叫他日後去取;他說那一民家是他的親戚,就答應了。
輕便車開到「門牌溝發電廠」附近的吊橋下,過吊橋的地方果然有兩個軍人在那兒站崗,
我們經過吊橋便受檢查,因已有準備了,就無事通過。
(說明:在此節中,謝雪紅的臨危不亂與機智解圍的風範完全表現出來,
至此二七部隊化整為零,也畫下句點。)
由此處歸納的十三項內容可以見得,一般歷史學者考據出的「二七部隊史」,
如果避開親歷者楊克煌的回憶,其真實性與正確性完全經不起考驗。
· 附錄:
台灣的歷史學者考據出的「二七部隊史」見於維基百科,如以下的紀錄:
二七部隊,後改稱台灣民主聯軍,是二二八事件時,由楊克煌、鍾逸人、
蔡鐵城、黃信卿、古瑞雲、謝雪紅、黃金島等臺灣中部地區人士共同組織
領導的反抗政府的武裝民兵組織。二七部隊是二二八事件時規模最大、
維持最久的反抗勢力組織[1],也是當時全台民眾口耳相傳關注的焦點。
「二七部隊」的名稱取自二二八事件的導火線——2月27日傍晚發生在
· 3月2日,台中地區民眾收到楊逵和鍾逸人廣泛印製倡議召開市民大會
的傳單,於台中戲院舉行市民大會,共同推舉台中市婦女會理事長
謝雪紅為大會主席,會中強烈抨擊國民黨暴政。參加群眾決定遊行示威,
利用消防車鳴響警笛呼籲市民響應起義。
· 3月3日,謝雪紅在台中市參議會組成「台中地區治安委員會作戰本部」,
組織「人民大隊」,簡稱「民軍」。霧社地區一百多名原住民泰雅族人下山
參與台中作戰本部。民軍的隊伍計有彰化隊、大甲隊、豐原隊、東勢隊、
· 3月3日上午八時許,國軍於教化會館(空軍後勤部供應分站)
出動武裝卡車在台中市區分途進行沿路掃射,採取兩面包抄,與民軍展開
激烈槍戰,雙方皆有死傷。當日下午,各地民軍自電台廣播中獲悉消息,
紛紛趕赴台中並支援作戰,與台灣中部地區多處國軍的軍事據點進行交戰,
自下午四時激戰至晚上,夜雨中,槍砲聲震動全台中市,國軍部隊陷入
重重包圍,試圖突圍失敗,國軍部隊於當日晚間十時許繳械投降。
· 至3月4日,民軍共攻取台中市政府、台中市警察局、台中縣警察局、
台中市憲兵隊、台中團管區司令部、台中軍械庫六處、台中廣播電臺、
台中電信局、專賣局台中分局等重要機構。3月4日上午10時,台中水湳
「空軍三廠」(第三飛機製造廠)中校廠長雲鐸與民軍談和並交出武器,
此時台中市區以及近郊悉數為民軍控制。
· 3月5日上午,虎尾、嘉義、高雄、台北各地的民軍都向台中
作戰本部求援,作戰本部乃將彈藥交付支援作戰。3月5日下午,
謝雪紅另組「特別志願隊」支援虎尾機場的戰鬥。
與二戰後退伍的台籍日本兵等改組為「二七部隊」,由鍾逸人擔任
二七部隊的部隊長。
二七部隊的基本隊伍,包含黃信卿的埔里隊、何集淮與蔡伯勳的中商隊
(台中商業學校學生隊)、呂煥章的中師隊(台中師範學校學生隊)、
林大宜從農村招募當過日軍的農民、延平學院學生、吳振武的民主保衛隊
離隊隊員,以及包含霧社地區泰雅族原住民青年的陳明忠的突襲隊等等。
黃信卿為參謀長、石朝耀為聯絡官、何集淮負責祕書處、吳崇雄為救護軍醫。
建國工藝學校的校長是謝雪紅,由教師李炳崑帶領該校學生隊[10]。
又根據李碧鏘口述,謝雪紅的兵力僅靠建國工藝學校的學生,
年歲只有十四、五歲左右[11]。
3月6日下午,二七部隊的埔里隊成功逮捕以蔡志昌為首的軍統特務
份子四十多名,並將之拘禁於台中監獄。3月7日,二七部隊正式成軍,
並駐紮於台中「干城營區」、進駐干城營房,同時修理坦克、高射砲、
機槍、迫擊砲,並整修機場。3月8日,二七部隊馳援嘉義的戰鬥。
3月12日,二七部隊得知國軍大批增援部隊逼近台中的消息,考量自身
實力有限,以及避免與國軍在台中市區進行正面的戰鬥因而波及
台中市民,於是部隊轉往南投埔里,並改稱「台灣民主聯軍」。
二二八事件期間,二七部隊除攻佔台中各政府機關之外,亦武裝支援
集結埔里
二七部隊因得知國軍二十一師於3月12日已進逼台中。而當時已全盤控制
台中市警、政、軍機關的二七部隊為避免與國軍於台中市區戰鬥而波及市民,
毅然決定於3月12日下午三時起撤出台中,並將部隊,以及武器、彈藥、
糧食、車輛等物資暫時集結於埔里國民學校,台中至埔里間卡車來往不絕,
沿途民眾紛紛向民軍戰士致意[12][13]。3月13日上午,台灣民主聯軍
(即二七部隊)派出宣傳隊,分乘兩輛卡車到埔里鎮內各地進行宣傳;
宣傳部長蔡鐵城(《和平日報》台中總社採訪主任)於車上演講,說明該
部隊遷入埔里的任務,並號召埔里鎮民同心協力抵抗國軍21師。
3月13日中午,台灣民主聯軍(二七部隊)本部進駐埔里武德殿
(現埔里鎮公所位置)。3月13日下午三時許,國軍21師先遣部隊
開抵台中,並侵占民間店鋪與住宅以為營舍。
結束
3月14日,國軍21師146旅436團之一部(兵力800人)進駐草屯,
並繼續前進至水里龜子頭地方,企圖向埔里推進,二七部隊分隊
於下午五時獲悉後在中途截擊,迫使國軍退回草屯。
3月15日,另一路國軍部隊(兵力一個營)由二水經集集前進至水裡坑
(今南投縣水里鄉),並佔領日月潭與門牌溝兩發電廠。又一路國軍部隊
(兵力一個連)試圖經由魚池地方包圍埔里。國軍分路夾擊二七部隊,
並縮小包圍圈,此時埔里對外通道均為國軍封鎖。當時身為台中農學院學生
的突襲隊隊長陳明忠於晚上十時率部夜襲,兵分三路,包圍魚池警察所,
16日凌晨二時,與國軍21師146旅436團第2營第4連在日月潭
附近發生激戰,國軍頗有傷亡潰退水裡坑。
3月16日,增援國軍進攻埔里,警備隊指揮官黃金島率領三十餘名學生軍
駐守烏牛欄吊橋西南邊600公尺處的南、北兩側小山巒迎戰,乘地利之便,
由上午十一時激戰至黃昏,戰場上槍聲與爆炸聲持續不斷,國軍21師146旅
436團第2營傷亡逾200人,此役重創國軍,史稱「烏牛欄之役」。
不久後因當地原住民不支持游擊作戰,民軍孤立無援又無法與他處隊伍聯繫,
又兩軍兵力火力差距過大、腹背受敵,加上彈藥用罄,於3月16日晚間
遂行解散,結束了中部地區的武力抗爭。
其中成員謝雪紅、楊克煌與古瑞雲(周明)於事後逃亡中國大陸;
成員鍾逸人、黃金島則陸續被捕,繫獄。
· 以下則是楊克煌回憶的武裝起義過程:
· 楊克煌從圖書館出來後,又轉回警察局,這時包圍該局的群眾
更多了,只見陽台上站著謝雪紅,像在那裡開會的樣子。
· 原來謝雪紅從台中座(台中戲院)出來後,跟著另一路群眾
走到在南台中的專竇局台中分局,群眾闖進該局找負責人,而負責人
早已逃跑了。群眾就找代理負責人,並向該局高級職員宣佈立即廢除
專賣制度,該局由群眾來管理;在群眾還未接管以前要由該局職員
負責維護該局的一切財產,並要他們寫下保證書。起初,他們以負責人
(分局長)不在為理由,推諉不肯,群眾卻要他們全體負責,立即寫出來。
在群眾壓力下,他們終於寫了即時廢除專賣制度,該局財產移交給
台中市民管理,在市民未正式接管之前,負責保護該局財產等項之
保證書,遞交給謝雪紅。
· 事畢,謝雪紅和群眾回來的途中,望見一群人,走近一看
才知道群眾包圍了劉存忠的宿舍。這時劉家有五、六個人竟開槍打死或
打傷了一個群眾,極憤怒的群眾因手上沒有武器,就商量要放火燒
劉的住宅。運來了一大桶汽油,後又擔心火會延燒到鄰近的住家,
正在考慮如何處置時,謝雪紅等剛好趕到了。於是謝雪紅一個人
單獨進入劉宅,去和劉存忠談話,又使劉繳出六支手槍,然後把劉等
押上了消防車來到警察局,在該局的陽台上舉行鬥爭會。鬥爭會上,
那個開槍打死了一個群眾的劉警衛員,他自己從陽台跳下負傷。
當時有一個叫何鑾祺的人,打了劉他們,在蔣援軍開到台中時,他被抓去槍斃了。
· 此時,楊剛好來到,即撥開人群上陽台找謝雪紅,
謝見到楊即說:「你趕快回去找謝富連繫,馬上把我們的人組織起來。」
於是,楊即刻回建國職業中學,叫人去找謝富,要他們派人來。另外,
楊叫蔡鐵城去收繳和平日報報社的手槍。蔡一會兒就回來,共繳了
三支手槍,把一支交給楊。同時,去找謝富的人也回來了,但沒有看到謝富來。
· 下午五時左右,楊回鹿鳴行吃飯,這時謝雪紅也回來了。
她告訴楊說,在警察局鬥爭劉存忠時,群眾中有人提議要拉劉下去
當場打死。她和陽台上的人商量,大家的意見是把劉暫時關押起來,
待日後處理,要徹查他過去的貪污罪行。謝雪紅又說,她當時考慮到
台灣未有過當場打死人的例子;且如果把劉打死,會有人以為目的達到了,
不再進行鬥爭,另外,有人可能會因出了人命案以後不敢出來,
為考慮繼續進行鬥爭,她也反對把劉當場打死。劉等即被押到台中監獄關起來了。
· 劉存忠當時已卸任台中縣長,任省警備司令部高級參謀。
· 謝雪紅又說,在鬥爭大會後,把該分局的武器——幾十支步槍、
日本刀一一都集中封鎖起來了,這時分局的外省人警察都逃跑了。
· 謝又問: 謝富怎樣?楊答叫人去聯繫了兩次,都沒有看到派人來。
· 吃過飯後,謝雪紅對楊說:「聽說要在市參議會開會,我們去看一看。」
市參議會會址即原日寇的「市協議會」會址,也稱為「市民館」。兩人到達後,
看到每個房間都有很多人,都是本市上、中層人士,也就是中午在圖書館
開會的那些人。聽說他們已組織了“事變處理委員會”,即按照台北市的
辦法搞的。他們有些人在討論什麼“處理辦法”,擬訂提出什麼政治主張,
另外一些人在討論組織機構、人事配備的問題,夢想可以撈到一官半職。
兩人這邊看、那邊聽,感到無從插嘴的地方。
· 21時許,有人來電話報告說國民黨軍隊從南部地方開到台中來了。
一會兒又有電話來說滿載國民黨的軍隊開到台中來了。隨後又再打來幾次
同樣的電話,反映情況緊急,蔣匪軍越來越逼近台中了。
· 這時,謝雪紅說: 我們到火車站去了解一下。於是兩人即離開
市民館到火車站去,向車站裡的職員打聽消息,他們又打電話訊問了幾個車站,
各車站均回答沒有看到軍隊開來台中的情形。謝雪紅請他們多和各車站聯繫,
如發現有什麼情況隨時和(處委會)聯繫,他們馬上答應了,謝雪紅還
問他們如有軍隊要開來台中,有什麼辦法把它阻止沒有?他們說可以和各
車站聯絡,想想辦法。最下策的辦法就是用一輛火車頭去和它相撞。
於是對付由鐵路來的軍隊已沒有問題了,兩人就再回到市民館。
· 兩人回到市民館已將近午夜十二點了,在遠處就望見
市民館的電燈全熄滅了,兩人覺得很奇怪。走近一看,市民館
外面還有許多青年在那裡,這兒一群、那兒一群在談什麼,
謝雪紅問他們:「處理委員會怎麼啦!」他們答:「他們一聽到
軍隊要來攻台中的消息,都逃跑了,電燈也關掉啦!」
謝又問他們:「那你們為什麼還不走?」他們說:
「我們正在商量要和軍隊幹。」謝雪紅說:「那麼我們到裡面去。」
· 兩人進去市民館後,打開電燈。燈光亮了,在附近徘徊的群眾也都來了。
· 謝雪紅首先對那些青年說,剛才有軍隊要來進攻台中的消息,
我們應先武裝起來,到市郊的交通要道去防衛;台中警察局有
幾十多把步槍和日本刀,先去搬來武裝起來。
· 青年們去拿了武器,武裝起來後,就分頭去各交通要道
站崗去了。另外有些青年說他們要去攻打派出所、軍隊的小單位,也都出發去了。
· 謝雪紅又叫《中華日報》分社的一個記者去組成一個
小組到電台廣播,交代他要向台中地方的人民報告蔣匪軍要來進攻台中,
台中市民已準備好要抗戰,並已在市內開始主動向蔣匪軍進攻了。
並呼籲中部地方的人民起來進行鬥爭,佔領市、區、鎮,鄉的
國民黨政、軍、警、黨團的所有機關和派出武裝隊伍到台中來
支援台中人民的武裝鬥爭。那個記者就去電台徹夜繼續廣播了。
· 這時,軍隊將要來台中的電話又響了,兩人就把消息
通知電台叫他們向外廣播,又有一則消息說蔣匪軍已到烏日
(台中以南約五、六公里的小鎮)和烏日地方的人民打起來了。
這則消息播出後,烏日車站來電話說,烏日並沒有發生戰事。這時,
兩人才恍然大悟,知道這些蔣匪軍打來的消息全是敵人用來
恫嚇人民的陰謀。但敵人的這種詭計並沒有嚇倒人民,反而促使人民起來
進行武裝鬥爭。
· 經過3月2日一整夜——正確地說是3月3日
凌晨到天亮——的戰鬥,台中市內的蔣匪軍小基點(如倉庫等等)
和警察的派出所均被人民攻佔了。
·
· 成立作戰本部
· 3月3日早晨,謝雪紅和楊商量決定成立一個
「中部地區治安委員會作戰本部」(簡稱「作戰本部」),
並即時去刻兩枚圖章。所謂委員會實際上並未成立,而
“中部地區”是指日治時代的台中州管轄區,當時約有一百多萬人口,
現在楊也記不清楚當時為什麼用“治安”兩字。其他市內
群眾組織——武裝的和非武裝的——也均有稱為××治安隊。
楊記得蘇聯有個「治安人民委員會」,是國家的保衛組織。
· 上午,作戰本部宣佈讓各群眾組織前來進行登記。
那時青年自動組織起來的均稱××治安隊,各隊人數有二十多人
至四、五十人,均有武器。這些青年大部份是被日寇抓去當兵的,
所以會打仗。他們都以被日寇派去各地方的隊友為基礎
自動結合起來的;因此,各隊內的人互相認識,各自選出隊長,
有「菲律賓治安隊」、「馬來亞治安隊」、「新加坡治安隊」等等;
另有的是混合的,如獨立治安隊。另有一些是學生或“流氓”份子
組織起來的。各大企業、工廠也有治安隊,但它們還沒有武裝,
是以保衛各自單位為目的的,如製糖公司、專賣局等,他們各自
選出隊長,寫名單到作戰本部進行登記,等候命令。
· 當天十時許,聽說蔣匪軍出來了,青年們即刻組織去迎擊。
當時作戰本部只有一支機關槍,青年們把那機關槍架在一輛卡車的
司機座位上出去迎擊了。卡車開到公園附近時,突然發現兩、三輛
卡車的軍隊從後面追來了,青年們倉皇間不能回擊,跳下車就跑了
。這個辦法失敗後,青年們即提議大家帶手榴彈爬在屋頂上等
軍隊來就扔。後來兩人才了解當時蔣匪軍並不是要進行反攻,
而是為了他們自己的安全,正在進行集中隊伍的轉移調動。
· 中午以後,有許多地方來支援的武裝隊伍都
陸續開到台中了,市內各單位和一些地方上的團體即
自動送來糖、酒、糕點、大米及生豬肉。為了供應隊伍的伙食,
兩人在「台中醫院」利用該院的蒸汽鍋做飯,由市婦女會組織婦女
來做“團飯”,分配給各隊。
·
· 下午,由軍隊軍火庫搬來幾輛卡車的手榴彈
(日本製的,無木柄的),就存放到建國職業中學校內。
那時步槍很少,均由繳獲單位作為武裝自己的隊伍用。
楊克煌的一支手槍也被人要去了。
· 不久,蔡鐵城來叫楊到鹿鳴行開會,楊即刻去了。
市內的台灣人記者正在那裡商量要發行各報的聯合版,
楊馬上表示贊成,並建議由王思翔(地下黨員張禹的化名)出來協助寫文章;
蔡瑞旺當場自動捐出一萬元買紙張。
· 那時,謝雪紅和楊分開工作,她負責指揮隊伍的
作戰以及對外的交涉;楊負責隊伍的登記和簽署彈藥、汽油、飯食等物品的供應。
·
· 下午四時,探知在日寇「教化會館」集中了不少軍人,
他們竟抓了幾個行人進去裡面、訊問人民武裝的活動情形。
· 後來才知道:因有一些青年武裝隊伍在三日凌晨起義,
攻佔蔣匪軍需品倉庫後,從裡面找出原日寇空軍的軍裝出來穿了,
又穿上長統皮鞋,帶日本刀等:因此蔣匪軍誤以為他們是日軍,
大為震驚,又不知他們打從那裡跑出來的,使得軍隊都跑到教化會館來了。
· 蔣匪軍的黨、政人員(官員)即各自躲藏起來,
或找反動人物為他們做掩護。市長黃克立在三日晚上,化裝為乞食(乞丐),
在企圖逃跑到霧峰林獻堂家尋求掩護的路上,被起義的人民發現,而抓起來了。
·
· 探知蔣匪軍集中在教化會館,當天黃昏的時候,謝雪紅即組織武裝隊伍,
命令他們去圍攻。戰鬥開始後,不久天就黑了,電線又被打斷,
全市電燈熄滅,陷入一片漆黑。步槍聲、手榴彈爆炸聲,響徹全市,
這是台中市有史以來第一次巷戰。
· 因敵人居高臨下,周圍又隔著一道圍牆,進行頑抗,
使得起義隊伍無法接近教化會館大樓。到晚上九時左右,作戰人員
回到作戰本部,建議使用汽油瓶和手榴彈一起扔去放火燒,
兩人也同意了。馬上運來一大桶汽油,再一瓶一瓶分裝在小空瓶;
因當時電燈熄滅,用蠟燭火照光,又不敢太接近汽油,使得
裝瓶的工作花了很多時間。
· 這時,起義隊伍喊著軍隊投降了,只見軍隊舉出白旗,
但卻又一邊開槍,傷了幾個起義隊的人,於是雙方又繼續交戰著,
後來兩人才知道當時軍隊內部意見分歧,有些單位主張投降
,但有些單位不肯投降,而繼續開槍。
· 汽油罐裝好後,即運去投擲,結果卻不起火,回到
作戰本部報告情況。一查驗才得知鐵桶裡裝的全是水,原來
軍隊早就把汽油變賣掉,在鐵桶裡裝了水的。
· 大家又協議決定,運幾桶汽油用消防車來加以噴射,
放火燒之;消防車開到時,敵人聽到要用汽油燒了,
他們就全部投降了。這時是23時許了。
· 敵人投降後,兩人才知道集結在教化會館的有憲兵隊、
後勤部隊等六個單位,共三百多人,內有軍官三、四十人。
武裝隊伍把俘虜的蔣匪軍軍官及一部份士兵押到作戰本部,
關在二樓,其中有一部份受傷的。
· 3月4日清晨,有兩個嘉義來的高山族青年到
作戰本部要求支援武器,當時起義軍的步槍還不夠分配,
只能給他們幾箱手榴彈,他們很高興地帶回去了。
· 早上下著小雨,各治安隊伍在小雨中列隊在作戰本部前待命。
· 早晨,由嘉義來的消息說,嘉義地方的武裝人民在虎尾飛機場,
同軍隊正發生激戰,作戰本部即決定派遣隊伍前去支援他們,
於是前後派出三批去了。第一批是由顧大郎指揮的。
· 顧大郎,台中市人,是顧行的兒子,那時已經由
日本學醫回來;他在1925年曾誤飲了庚仔油,被謝雪紅給救了的。
顧大郎率領隊伍到虎尾參戰後,即犧牲了;五日遺體運回台中開追悼會。
· 當天上午,又聽到在大肚跑馬場有一股蔣匪軍流竄到那裡,
本部又派一支隊伍去追擊了。
· 上午,當時蔣匪軍在中部地方的最大一個基點——第三飛機場——
還未攻克,該廠是蔣匪軍為了裝配美帝的飛機而建設的;機場位於台中市西郊,
原日寇飛機場鄰近。當時有幾支治安隊主動要求去攻擊該機廠,
兩人也答應了,他們分乘幾輛卡車出發了;但不久又折回來,
報告說該機廠周圍有一道高磚牆圍著,正門的門樓上配備著幾挺機關槍,無法接近。
· 有一個隊員說,他們找來一個平日在該機場進出的承辦貨物商人,
由這個商人口中得知該廠有官兵約五百人,大部分是非戰鬥人員,
其中有一半是台灣青年,這些台灣青年是主張起義的。於是,
兩人請那個商人設法再混進去該廠,去通知裡面那些台灣青年,
說中部地區的蔣匪軍已全部被人民武裝解決了,叫他們進行起義,
逼迫該廠匪軍投降。
· 中午時候,第三飛機廠來了三個士宫,說他們是該廠廠長
雲××(中將頭銜)派來的,問兩人投降的條件為何?謝雪紅答:
「 1.該廠武器集中起來,由我們保管;2.該廠士兵如不抵抗者,
一律保證其生命安全;3.該廠士兵的生活,暫自行管理。」
他們再問了幾個具體問題後,就寫了投降書遞交謝雪紅了。
(說明: 廠長雲鐸中校也是地下黨員,楊克煌誤以為他是中將頭銜)
· 四日當天,台中還發生了下列幾件事:
· 上午,鐘逸人的叔父鐘××(在台北法子公廟邊
開醬菜工廠)送一萬元來捐獻;在起義期間,起義軍沒有用過錢,是不缺錢的。
· 有幾個台北青年到作戰本部來聯繫,說他們可以在
台北搞到幾架飛機,飛到台中來。在飛來的一路上要散發傳單,
到台中後要協助兩人作戰,請二七部隊在台中西郊(大雅?)
機場佈置三塊白布,排成三角形,指示他們降落的地點。
兩人也照辦了,可是後來不知何故,沒有飛機飛來。這是四日或六日的事。
· 台中市內醫生自動組織救護隊,三日來作戰本部
免費替治安隊員療傷,四日又有幾個醫生來給謝雪紅打了強心針。
· 晚上,有一批強盜去搶劫醉月樓,有人來作戰本部報告,
請求派人去取締。
· 蔡孝乾黨令如山
· 3月4日13時許,李喬松到作戰本部來找謝雪紅,
說黨(台工委)要我們把武裝指揮權移交給處理委員會。
他說:「台工委的意見認為武裝鬥爭已基本結束了,
要進入政治鬥爭的階段,如我們再掌握武裝鬥爭的領導權,
這對於團結各階層人士、搞好統一戰線的工作不利;而且,
要作公開的政治鬥爭除了你們兩人可以出面以外,
沒有適當的人可以做,……。」
謝雪紅表示不同意。她問楊的意見,楊說:「這怎麼成!」
過一會兒,謝富也來傳達同樣的命令,記得林兌也來說服兩人。
· 至15時許,李喬松又來找謝雪紅,楊看到
李喬松講話時,幾乎流出眼淚來,這時他對謝說:
「這是蔡乾的命令啊!不服從就要犯錯誤,……。
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老同志犯錯誤啊!」
謝雪紅在楊身邊低聲對楊說:「這是蔡乾的命令!」
楊說:「服從就服從吧!」謝這時也只好同意了。
·
· 自從2月28日聽到台北事變起,兩人
幾次努力想辦法要取得黨的領導和聯繫,均得不到回應;
蔡乾他人早就在台中,但卻不同兩人聯絡,也不給兩人協助,
而第一次來聯繫就是提出要兩人把武裝領導權移交出去。
· 當時聚集到台中來“觀戰”的中部各地方的上、
中層人士和台中市的人士,在了解第三飛機廠的蔣匪軍已來投降,
中部地區的武裝鬥爭已獲勝利後,他們就開會要重新組織
“中部地方事變處理委員會”,記得地點是在當時的
國民黨台中市黨部——原日寇時代的台中市役所。
· 謝雪紅和楊服從了蔡乾的指示,把武裝隊伍的
指揮權移交給“處委會”以後,當天16時即到處委處參加開會,
會上參加的人約有兩、三百人。到會後,謝雪紅被邀請出去
作這次武裝鬥爭經過情況的報告。
· 她講完話後,莊垂勝——當時的台中圖書館館長——
上台講了一句話,他說:「我們要以武裝力量為背景,
爭取實現政治上的要求。」莊是上、中層人士的代表人物、知識分子。
· 隨後,大家討論武裝組織的問題,決定設司令部
於台中師範學校(該校校長是日帝投降後,由北京回台的漢奸洪炎秋。),
推舉吳振武為司令,謝雪紅為參謀。吳振武曾任日帝海軍大尉。
這個消息傳出後,武裝隊伍就到司令部報到了。
· 謝雪紅和楊回到作戰本部後,她又告訴楊,
她要再到處委會去應付他們,叫楊暫時留在作戰本部。
· 當晚,左營來了二個青年,到作戰本部要
找謝雪紅,據他們說,他們是左營海軍要塞的士兵,
又說他們於台北事變後即被蔣匪軍官禁閉起來,
不許他們和外界接觸。他們在裡面商量如何爭取出去
和外面聯繫,就決定假裝著很順服。到四日上午,
他們分別以探親為理由,取得批准外出,而得出來了。
事先蔡懋棠叫他們出來後找謝雪紅,要求台中派一支武裝隊伍
到左營圍攻要塞,屆時他們台籍士兵會由內部響應起來,
即可佔領該要塞,打開該要塞的軍械庫,那裡的武器可以
裝備幾百個人;這樣一來就可以聯合高雄的武裝人民進攻
壽山軍隊要塞。但此時兩人的武裝指揮權已交出去了,
後來,謝雪紅曾就此事到處委會打聽意見,他們說現在
武裝隊伍要整編,拒絕支援外地,沒有辦法了。
· 同時在當天晚上,謝雪紅在處委會聽到一個
醫生反映說,在南台中某處有一批特務在那裡開會,陰謀反攻。
謝得到這個消息後,即找埔里隊(隊員有四、五十人,大部份是高山族),
由隊長黃勝卿率領該隊到特務開會的地址,把它包圍起來。
然後衝了進去,一舉逮捕了二十多個特務,繳獲了一批反動證件——
國民黨證、臂章等,然後把這一批特務送進台中監獄關起來。
· 四日深夜,謝雪紅到教化會館,發現埔里隊的高山族
戰士抱著槍伏在地上看守,見她進來即站起來立正敬禮。謝對
高山族戰士的戰鬥精神和嚴格規律很感動。教化會館當時
存有大批匪軍軍需物資。
· 當夜,謝雪紅沒有回到作戰本部。
· 3月5日,只有楊一個人在作戰本部坐鎮應付。十點左右
張志忠來找楊,因屋裡人多,楊出去外面同他談話。首先,
楊以埋怨的口氣對他說:「你們要我們交出指揮權,看以後怎麼辦?」
張說:「不要灰心,我們以後還要組織,……」
楊說:「現成的東西都不要了,以後怎麼組織?」
張又叫楊快把所有手頭上的武器盡量疏散到農村去,
楊心想我一個人有什麼辦法疏散呢?
· 在和張志忠談話回到房間時,即有人問楊:
「他是誰?」楊覺察到有人在監視自己了。
· 當天下午,鐘逸人來告訴楊,他要把原來的
獨立治安隊隊伍擴大組織“二七部隊”,繼續接受兩人的領導,
地址設在原日軍「八部隊」營舍。楊對他說:
「你要找謝富,他那裡有一批青年學生很好。」
鐘逸人說他已和謝雪紅聯繫好了,楊就叫他到建國職業中學
搬手榴彈,兩人再也沒有其他武器了。
· 同一天下午,有一批流氓分子也來到作戰本部,要求
楊把軍需物資分給他們,他們要的就是在教化會館的軍毯、
被服等。楊不答應。楊想如果一答應,局勢就更混亂了,
因楊如答應幾個人,那就無法應付其他人了。他們就繼續在作戰本部搗亂。
· 當晚七時許,謝雪紅回到本部。一會兒,台中消防隊
隊隊長林連城等五、六人來找謝。他們談話的意思是要求謝給
他們職權,並帶有威脅的口氣,謝對他們說:「現在嘛!還沒有勝利,
等勝利了大家都有事做,……。」謝只得又向他們暗示,
日後警察局方面的工作可以由他們來管,於是他們就回去了。
事實上,這時謝雪紅本人又有什麼權力呢?
· 消防隊(日寇時代稱為“消防組”)在日寇時代
有不少隊員就是流氓分子;林連城因是老隊員,日帝投降後
被推舉為隊長,可說是地方上的一個惡勢力。該隊在武裝鬥爭
中很少直接參加,可是這時的野心可不小。
· 過一會兒,有個三十歲左右的婦女帶五、六個男的
進來本部,一進來就問:「你們在這裡幹什麼?」來勢汹汹,
我一時不知道怎麼回答。這時謝雪紅把那個女的拉出去,
不知同她講些什麼。一會兒那個女的進來,就把她帶來的人
叫走了。事後,謝雪紅告訴我,那女的是特務,是朱炎的妹妹。
她本是帶人來打算破壞作戰本部的,謝拉她出去後,
告訴她:「我們在這裡做的事是你哥哥叫我們做的。」
她問謝:.「我的哥哥是誰?」謝答:「朱炎。」
· 楊一生前前後後直接或間接了解謝雪紅臨機應變的事很多,
但這次她的機靈使楊最震驚。
· 晚上約十點時,謝雪紅說要出去,即離開作戰本部。
· 這時,那些要軍毯的流氓還在同楊找麻煩。有一個
喝醉酒的流氓,拿一個像是迫擊砲彈的傢伙來在楊的桌子上敲,
脅迫楊要東西。楊口頭上仍堅決拒絕,心裡上卻很害怕,
想這個傢伙萬一爆炸,豈不同歸於盡嗎?
· 謝雪紅和楊就這樣從3月2日起,四天四夜沒有睡過覺地忙。
· 3月6日上午,聽說有許多青年學生從台北來到台中,
他們是在台北得知台中武裝鬥爭勝利了,大家商量結果,
打算來台中武裝自己,然後編隊回去攻打台北。
· 林良才等人也是這個時候來本部的,他要求楊支援他們武器。
楊說我們只剩下手榴彈,就給他一大皮箱的手榴彈。後來據林良才說,
他在台北和阿忠去接收了幾十支步槍,也曾運到蔡懋棠的哥哥家,
後來又運到林良才家,砌了一道磚牆把它們全部藏起來了。“囤積居奇”啊!
· 十一時許,謝雪紅乘坐一輛小汽車倉惶地回到本部,
對楊說:「收拾東西,我們離開這裡。」於是,楊同她出去,
汽車一直開到二七部隊,謝在車上告訴楊形勢很緊張,兩人在作戰本部危險了。
· 到二七部隊時,看到周明已由台北來了,在那裡
查看那一批特務的反動文件。
· 「二七部隊」於六日下午正式成立,推舉鐘逸人為隊長,
黃勝卿為參謀。黃文輝率領的嘉義隊員也來參加。
地下黨謝富介紹何集淮、蔡伯勳等都來參加了。
· 當天(或七日)下午,有一個日本人突然跑來二七部隊,
向謝雪紅說,有日本的坦克車可以修理起來使用。
謝問他坦克車在什麼地方,他說在台中女中校內有兩輛,
只要用一些汽車零件修配起來即可以用。於是,謝交給他
五千元去買零件了。到十二日上午,果然有一輛坦克車開到
公園邊來,但那時兩人已決定要退入山裡,坦克車沒有用了。
· 六日晚上,楊在二七部隊時,因幾天來太疲倦了,
就躺在地板上睡着了。
· 3月7日上午,謝雪紅約吳振武來到二七部隊,
兩人一起和他坐汽車到第三飛機廠,正式接受該廠的投降。
雲廠長寫了投降書交給謝雪紅。該廠的武器已集中起來了,
就由廠內的台籍士兵和「台南高工」的學生隊共同保管;
後來運了一部分武器去給二七部隊。
· 事畢,回台中市區的路上,在小汽車裡,
吳振武默默無言,抓頭搔耳,許久才對謝雪紅說:
「我在人家的面前要表示反對你,請你原諒,……。」
當時謝雪紅和楊均不了解他講這句話的意思。
· 下午,謝雪紅聽到在台中監獄關押的特務分子
都被釋放出去了,為了搞清楚怎麼回事,謝雪紅帶周明
等幾個人到監獄去。到後,謝雪紅問賴遠輝獄長為什麼
把那一批特務放了,賴答:「我們是反阿山啊!怎麼把
本省人也抓來關?」原來這是那些反動分子去向
賴獄長抗議的結果。謝說:「你錯了,我們是反對壞人,
壞人不管是那一省人都要抓起來關。」
· 後謝雪紅進去看在押的人,當打開劉存忠的監門時,
劉即跪行出來向謝哀求饒命,謝對劉說:「等待市民的審判吧!」
· 七日傍晚,台中師範學生呂煥章跑到二七部隊
告訴謝雪紅,他在司令部時被命令參加一個小組。這個小組成員
有吳振武、一個特務和呂本人。他們的任務是要暗殺謝雪紅。
呂說他可以暗中保護謝,但要求謝自己行動要小心。
聽了呂煥章的這個消息,兩人對吳振武今天上午的表現,
就有些了解了。
· 這一天,二七部隊忙於編隊,補充武器、
彈藥和糧食,又到第三飛機廠運回一批步槍。
· 3月8日早晨,謝雪紅和楊才回到大華酒家,
剛好柯秀英由台北來,兩人要去處委會時,就順便帶她去參加工作。
· 到處委會時,有幾個台中高等農業學校的
學生向兩人說,市面有張貼“打倒國民政府”、“成立民主聯合政府”
等傳單,向謝雪紅提出抗議。當時這些學生的想法是只要
反對在台灣的國民黨政府,並不反對整個國民黨政府。
謝雪紅向他們解釋說:「現在台灣人民是團結起來進行鬥爭的時候,
其中政治主張不同總是會有的;不過,現在我們先盡量團結,
政治意見不一致的問题留待以後討論。」
後來,兩人才知道這些傳單是地下黨貼的。
· 記得當天謝雪紅和楊為什麼事,曾到過梅枝町
謝真南家附近去和某人見面。又聽到謝富說今晚蔡乾要來大華酒家看謝。
· 隨後,謝雪紅再去處委會,楊回二七部隊的路上
轉進去和平日報社,見到黃玉鶯,又看到在四樓的收電員。
收電員告訴楊說在台中起義以後,他即專心研究台北和
南京之間的電報密碼,終於弄清楚了他們來往的密碼;其中
顯露出台灣當局表面上採取各種辦法拖延時間,暗地裡極力
向南京政府請求派兵來台。
· 事實確是如此,八日上午國民黨匪軍已開到基隆,
一登陸就開始大鎮壓、大屠殺了。
· 謝雪紅上午由處委會回來時曾對楊說:
「沒看到吳振武出來,聽說他在擦拭手槍時誤打中了自己的腳,
住院了;但處委會說不要把這個消息傳出去。」
· 下午,呂煥章又來找謝雪紅,他說:「吳振武是
故意打傷自己的腳的,……。大概吳是不願意執行
暗殺謝雪紅的任務才自己打傷自己,……。」呂煥章又說
他不願意再回司令部,於是就留下來參加二七部隊了。
· 吳振武自己打傷自己的苦肉計,正符合他和
兩人去第三飛機廠回來途中表情苦悶的情況,以及他當時對謝雪紅說的話。
· 楊想吳振武接受暗殺謝雪紅的任務時,他對
謝還不認識、不了解;後來,同謝接觸以後,知道謝並
不是壞人,而且做事有魄力,使他手軟了,拒絕執行任務了。
· 二、二八事件被鎮壓後,吳振武竟向國民政府
表示他是被謝雪紅打中受傷的;因此立了功,後被任海軍上校。
1948年兩人在香港看到報紙消息,言吳振武被調到南京任
海軍陸戰隊教官了。
· 當晚,謝雪紅和楊都回到大華酒家。
八時左右蔡乾果然來大華酒家,這是他回台第一次來
會見謝雪紅的。當時楊沒有參加他們的談話。蔡乾回去後,
謝才告訴楊她見到蔡時,即提出他要兩人移交領導權之事來
質問蔡。蔡說此事已經過去了,現在不要再提起了。
蔡接著說:「我們決定最近要召開一個全省武裝力量的會議,
成立一個全省的武裝領導機構,你們也要準備參加,……。」
· 謝又同蔡乾談起二七部隊的問題,蔡說:
「局勢變化時,二七部隊就轉移到埔里山裡去。
· 3月9、10日,軍隊援兵開到台灣,開始
血腥鎮壓的消息由北部傳來,市民人心惶惶,特務分子又活躍起來了。
· 十日晚,謝雪紅接到通知說處委會要開會,
地點在原日帝台中州廳。楊和十幾個二七部隊隊員保護謝去參加。
謝進去參加開會,不一會就出來,對眾人說:「會上大家主張要
再請黃克立出來當市長,問我意見如何,我說這個問題要
徵求台中市民的意見,我就離開會場了。」楊等人再保護她回二七部隊。
· 聽說3月9日處委會就開始不給大米飯吃了,
代之以白薯,這表示要趕走人的;在10日,他們就開始燒毀文件了。
· 後來兩人得知從3月4日至6日,圍攻虎尾飛機場
的武裝隊伍,曾在嘉義電台廣播呼籲謝雪紅派部隊前去救援。
可惜當時兩人沒有聽到這個廣播。
· 移師埔里
· 1947年3月12日上午,謝雪紅和楊最後一次
由二七部隊回到大華酒家,聽到謝真南說蔣匪軍隊即要開到台中了。
謝對楊說現在要馬上回到二七部隊,叫楊把東西收拾一下。
楊問說現在有什麼辦法收拾呢?謝下樓去向她三嫂借了一對
金手鐲,楊把“中部地方治安委員會作戰本部”的兩枚圖章
的橡皮部分剝開,塞進地板下面。這時謝又回樓上來了,
楊說我們走吧!於是,兩人就離開了大華酒家。
楊望著留下來的一些衣服、書籍(其中有一本1934年在
獄中時買的英和大辭典、幾雙皮鞋、一個裝茶葉的桐木箱、
一輛24吋自行車等等),永別了!連替換的衣服,日用品都沒有帶。
· 中午時候,兩人回到二七部隊,即向該隊幹部宣佈
下午15時二七部隊轉移到埔里,大家馬上開始行動,由運輸隊去準備車輛。
· 15時正,一百多人二七部隊隊員分乘三輛公共汽車和
幾輛卡車離開台中了。正要離開台中時,兩人看到李韶東這個
“進步分子”,他在起義中沒有出來參加鬥爭。
· 車隊行到草屯的時候,坐在卡車內的隊員
何集淮等說,要到該地的軍用倉庫搬一些日用品(毛毯)
和糧食。黃昏時候,二七部隊抵達埔里鎮,即到埔里小學
駐下來,準備做飯。當晚,謝雪紅和楊又出去訪問一個
原農組的幹部(阿分兄的親戚?)
· 3月13日早晨,二七部隊由埔里小學搬到原
日寇的「武德殿」。當時,兩人知道該鎮鎮民對
二七部隊的進駐存有懷疑的傾向,即決定派一部分隊員到
街上宣傳二七部隊的進駐該鎮是為了抗擊蔣匪軍,
並鼓勵該鎮青年來參加二七部隊;另派一部分隊員去
佔領該鎮警察分局。後他們發現隊員中有一個姓石的人有
通敵嫌疑,就順便把他扣押在該分局的拘留所,
· 後來,兩人得知軍隊整編的第二十一師於
13日開到台中,佔領大華酒家、作戰本部及林連宗家宅,
並設師於大華酒家。
· 3月14日清早,謝雪紅帶領幾個隊員,
坐一輛汽車進霧社,去和高山族人民聯繫。
· 當天大部分隊員留在駐地整修武器。
· 八時許,鐘逸人通知楊到一家旅社開會,
參加者有:鍾逸人、周明、蔡伯勳、呂煥章、何集淮等
八、九個人,會上鍾逸人說:「蔣匪軍已開到台中,
我們的隊伍太小,不能抵抗,我建議解散二七部隊。」
當時,楊表示反對,與會者大多數也不同意他的意見。
鐘逸人即離開會場,回台中去了。他出去後,
大家推選周明繼任二七部隊隊長。
· 參謀黃勝卿也在這前後不見了。
· 十時許,有人來報告說,蔣匪軍已進佔草屯
,快要來進攻埔里了。二七部隊即時集合,決定派
大部分隊員出去迎擊。在整隊出發時,黃文輝朝天開了一槍,
表示決意。隊伍出去一兩個鐘頭又返回來,說沒有遇到軍隊,
但確定蔣匪軍已到台中,即決定派出崗哨到鎮外的要道防守。
· 謝雪紅在過午時由霧社回來,說該地高山族
人民答應她,如果蔣匪軍來進攻埔里,他們就組織起來協同作戰。
· 當天下午,謝富由台中來找謝雪紅和楊,
傳達台工委蔡乾給兩人的命令。他說:情況急遽變化,
蔣軍已開到台中。黨本來打算爭取埔里鎮長廖××
(黨員廖得意的哥哥)協助兩人,但廖××不肯,他已跑到台中去;
這個計劃失敗了。說兩人暴露在群眾面前有危險,叫兩人立即
隱藏起來。又說二七部隊組織不鞏固、人少,難以抵抗,
叫兩人在適當的時候把它解散。並告訴隊員解散後,可以
自願到小梅地方參加在該地的「台灣民主聯軍」。
這時李韶東也跟著謝富來到埔里,但李無意參加二七部隊。
· 謝富回去後,謝雪紅和楊立即由武德殿轉移到一家民宅,
由一個姓陳的工人(梅枝町人,屬運輸隊的工人)
來作兩人與二七部隊的聯繫。同時,兩人把謝富來傳達的事告訴周明,
謝並分給他們一部分錢。
· 台灣民主聯軍是台工委張志忠組織的。
聽說3月6日該隊曾分乘幾輛卡車在嘉義市遊行過,
卡車兩旁貼著“台灣民主聯軍”。此時該聯軍隊也退入
小梅地方的山區。
· 下午,佔領著埔里鎮警察分局的何集淮等,
接到蔣匪軍由台中打來的電話,說要二七部隊投降或放下武器,
不然就要進攻埔里。當時接到電話的何集淮即答:
「那好啊!你們有膽量就來試試看。」其他詳細對話,楊記不清楚了。
· 3月15日早晨,二七部隊獲悉
蔣匪軍來圍攻埔里,周明即率領全體隊員出去迎擊。
· 當時進驻在台中的蔣匪軍派出近千人的軍隊,
分幾路漫山遍野來圍攻埔里,顯然是有反動分子給他們帶路;
因剛從大陸來的軍隊是不了解山裡的地理環境的。
軍隊另派一支小分隊進駐日月潭,企圖堵住埔里鎮通往外界的兩路要地。
· 二七部隊的武器配備只有兩挺機關槍,
六、七十支步槍和手榴彈,均是日本製的。
· 當時的台灣青年——包括二七部隊的隊員——
上過中學的均受過日帝的軍事訓練,對作戰有起碼的常識,
而被日寇抓去當兵、做軍伕的更有實際的作戰經驗,
因此,對小部隊的作戰是有把握的。又聽說當時派遣來台的
蔣匪軍援兵,還是不久前才在江蘇地方拉兵來的,僅僅受過
短時間訓練的新兵,士氣和技術都是很差。這次從大陸
上海被調來鎮壓起義的兩個整編師軍隊,本來是要開赴
山東打內戰的。整編的第二十一師到台中就把大華酒家抄封,
並在那裡設師部了。
· 上午十時左右,敵我兩軍交戰了,二七部隊
的兵力雖然遠不及軍隊,但因佔據地勢好,居高臨下,
士氣高昂,激戰到下午近三時,軍隊被迫潰退。後來聽說
軍隊把傷亡的人用幾輛卡車運回台中。二七部隊有
六位戰士在此次戰役中犧牲了。3月16日埔里鎮群眾對
二七部隊的人說:「我們把犧牲者的遺體收埋了,你們日後來憑弔了!」
· 當時是蔣匪幫在全國範圍內發動內戰後不久,
在所謂全面進攻被中國人民解放軍打敗之後,正在進行
重點進攻的階段,集中兵力一方面向陝北,一方面向膠東
(煙台)進攻的時候。由於台灣人民舉行起義,
蔣匪幫在後方空虛之時,被迫抽調兩個整編師到台灣,
削弱軍隊內戰中的進攻力量,對造成蔣匪軍的重點進攻失敗
起了一定的作用。台灣人民起義中,雖然被屠殺了幾千人,
但對於牽制敵人的兵力,破壞敵人後方的物質、打擊敵人
的統治和鼓舞敵佔區人民的革命意志,在政治上、
軍事上都有重大意義;因此二、二八的烈士們的血不是
白流的,而楊克煌認為二、二八起義可稱為中國人民
解放鬥爭的一個組成部份,是台灣人民民主革命歷史上最光輝的一頁。
· 竹山避難
· 15日傍晚,謝雪紅和楊決定離開埔里。晚飯後,
謝、楊和工人陳一起要出發前,謝又向周明說:
「解散二七部隊到小梅去。」當時,一部分隊員正組織好
要去襲擊日月潭的軍隊,兩人就乘他們的汽車到魚池
(參看第316頁插圖)。首先呂煥章去攻擊魚池派出所,
到23時許,便組織隊伍赴日月潭。這時,進駐日月潭的
軍隊在涵碧樓睡覺,並無防備。起義隊員摸到軍隊住房,
扔下手榴彈,殺傷軍人多人,隨後退回埔里。
· 當晚,楊等三人在魚池的一家小客館過夜。
· 3月16日早晨,三人離開魚池。出發前,
聽到在前面的吊橋上有軍人站崗,謝雪紅即進入一民家,
說是借用廁所。於是,她進入後迅速把帶在身邊的一支手槍
和專賣局的保證書及第三飛機廠的投降書藏在
民家房間裡的衣櫃上。就雇一輛輕便車,準備走時
,碰到一個埔里隊員。謝即告訴他那些東西藏在那一
民家的什麼地方,叫他日後去取;他說那一民家是他的親戚,就答應了。
· 輕便車開到「門牌溝發電廠」附近的吊橋下,
過吊橋的地方果然有兩個軍人在那兒站崗,
我們經過吊橋便受檢查,因已有準備了,就無事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