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為陳儀翻案平反更見矛盾
李敖大哥大節目中,有一集專門為陳儀翻案平反,
李敖強調如下數點:
一、『陳儀是非常清廉的,是非常「努力做事」的一個國民黨裡面很少見的
這麼一個好的官,絕不貪汙。』
(說明: 陳儀的名聲一向還不錯,蔣介石派陳儀出任臺灣省行政長官是經過考核的!)
二、『陳儀保護了臺灣人。當時有所謂「四大銀行」,
就是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農民銀行,四大銀行要到臺灣來接收,
飛機都開到了臺灣的飛機場,陳儀不許他們下飛機,說我們臺灣有「臺灣銀行」,
你們這些接收大員請回去好了,把他們趕回去。然後臺灣用的錢跟中國
大陸用的錢不一樣,就是臺灣銀行出了「臺幣」,叫臺幣。為什麼出臺幣呢?
就是它隔絕了臺灣跟戰亂的大陸的關係,大陸用的是「法幣」,後來又法幣又
拼命的貶值,影響了臺灣的金融,所以陳儀啊為了保護臺灣,使臺灣的錢
跟大陸的錢分開,這就是陳儀的,我必須講陳儀的德政。』
(說明: 陳儀的德政既然保護臺灣,為何還會發生「民變」?這是第一個「矛盾」)
三、『陳儀在三十六年,就是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十號,再過八天以後
就是二二八事變了,陳儀發表文章,叫做論經濟警察。大家看啊,這陳儀
寫的文章,陳儀的文章就是啊他比較相信統制經濟,相信經濟要被政府來
控制的。我認為這是陳儀的缺點,可是對他而言沒有什麼缺點,他相信
孫中山,這是孫中山所贊成的東西。』
(說明: 陳儀的「統制經濟政策」是向蘇聯學習,當時社會主義是新生事物,
正要席捲全世界。)
四、『有一條路叫做「公洽路」,請即改名為「博愛路」,
為什麼呢?現在臺北市還有博愛路,為什麼改?就拍馬屁,公洽是誰?
陳儀字公洽,拍他馬屁,他說不可以,叫作博愛路。今天這條路還在臺北,
不像蔣介石那麼不要臉,左一條中正路,右一條中正路,沒有,陳儀
發現有人用他的名字來搞一條路的時候,他立刻下命令停止,不可以的啊。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陳儀啊還是非常的規規矩矩的。』
(說明: 體現陳儀不慕虛名的一面。)
五、『蔣介石的親筆信啊,這蔣介石叫陳儀來善後的,可見二二八事件並沒有
造成對陳儀的譴責。
為什麼沒有譴責陳儀啊?陳儀當時把所有的部隊抽走了,幹什麼?蔣介石,
你去打內戰你去打,打共產黨你去打,臺灣不要軍隊,為什麼?我對臺灣人
這麼好,我這麼保護臺灣人,臺灣人怎麼會對我不好呢?所以「二二八事變」
發生的原因什麼原因呢?軍隊不足,軍隊的力量不足,只有五百多個人,
怎麼樣管這個全島,控制不了。如果軍隊足夠的話,當場就壓下去了,就沒事了。
所以陳儀因為相信臺灣人,所以他把軍隊讓蔣介石撤走了,結果最後惹來
這個麻煩』
(說明: 陳儀的部隊抽走後,共產黨就開始設計「官逼民反的抗暴起義事件」了!)
六、『蔣介石到臺灣來以後把陳儀給槍斃了,大家都以為是二二八事變
的原因,其實不是啊。剛才我給大家看過的那封信,蔣介石還誇獎陳儀,
然後陳儀離開了臺灣以後做什麼呢?做浙江省主席啊,他勞苦功高以後,
他做的是浙江省主席。如果跟你算二二八的帳,你二二八闖了禍,怎麼去
做比臺灣更大的省的主席呢?陳儀去做浙江省主席。所以到了臺灣陳儀
被蔣介石槍斃是故意騙臺灣人的,我把二二八的禍首槍斃了,其實在
內部文件裡面,我們看得很清楚,蔣介石不認為陳儀有罪過,為什麼呢?
因為二二八事變的時候,還有一批人跟陳儀搗蛋,什麼人啊?國民黨的
黨部,省黨部,特務系統還跟陳儀搗蛋,陳儀要抓的人,他們要窩藏。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二二八事變多麼複雜 ,包括了外省人和臺灣人的不和,
包括了國民黨內部的不和,國民黨內部又跟陳儀的不和,然後變成
日本人又混進來,美國人又混進來,這事件太複雜了,蔣介石也某種程度
挖陳儀的牆角。』
(說明: 陳儀的公開軍法審判由顧祝同上將主持,罪名是「煽惑軍人叛亂」,
各報都有記者在場,並沒有騙臺灣人!)
七、『到臺灣來以後他把陳儀給
槍斃了,槍斃什麼原因呢?因為陳儀最後在浙江省主席的任上,他曾經要
勸他的以前提拔的一個將軍,叫作湯恩伯,陳儀寫信給他,就這封信,
給湯總司令寫信,告訴他,意思就是說,我們要跟共產黨合作,蔣介石
沒有前途了。這封信被湯總司令告密,向蔣介石告密,蔣介石就把陳儀
給關起來。關起來最後跟陳儀談判,說你要寫悔過書,就饒你一命,
陳儀不肯寫,陳儀說,我現在已經六十六七了,我死得了。意思就是說,
你槍斃我好了。所以蔣介石就把陳儀給槍斃了。』
(說明: 陳儀的視死如歸,展現出自己的軍人氣節是事實!)
八、『為什麼我要替陳儀講話,因為陳儀是臺灣的恩人,他能夠用臺幣來
控制臺灣的幣制,並且他是這樣子保護臺灣人,所以才惹來這些麻煩。
為什麼臺灣這麼多流氓出來?因為陳儀把流氓給放出來,日本關的
流氓被陳儀給放出來,所以呢才有這些事情。陳儀被槍斃以後,
他的弟弟把他火葬以後,給他蓋了一個墳,就是這個墳,我李敖
去看過他,看到這個墳,這個墳看得怪怪的,像個碉堡一樣。這個
墳上面寫著字看不出來陳儀,看到沒有,是「陳公退素之墓」,』
(說明:為陳儀翻案平反的內容,反而不支持「民變」的說法!)
九、『陳儀是愛臺灣的,結果蔣介石把他槍斃,用來騙臺灣人,
把所有二二八的帳全部都記在陳儀的頭上,這是非常不公道的。
陳儀死得很英雄,他最後不肯向蔣介石認錯,向蔣介石寫悔過書,
結果呢他被槍決,可是我覺得他很了不起。陳儀是我所欣賞的一個
國民黨,我所欣賞的國民黨就是死的國民黨。』
(說明: 陳儀的「判決書」證明完全沒有提到「二二八的帳」! )
一九五零年六月九日上午,國防部組成公開軍事法庭由顧祝同上將主持審判,
陳儀被軍事檢察官指控「勾結共匪,煽惑軍人叛亂」。
審判開始,陳儀著整齊西裝打領結,步入法庭,神情嚴肅,證人湯恩伯上將
著軍服,則由側門進入法庭,並下意識地向自己老師陳儀敬禮,陳儀撇頭不理,
旁聽席上出現一陣騷動。
審判長顧祝同上將問陳儀: 「你為什麼要勾結共匪?」。
陳儀回答:「當時總統已經下野,由前線撤下的大批部隊進入浙江省境,
軍紀敗壞,人心惶惶,全省父老兄弟都想避免兵禍,綜合地方仕紳和民眾意見,
乃派外甥丁名楠赴滬,聯繫湯恩伯,意在保護滬杭人民,不受兵災,
我為人民辦事,何罪之有?」
接著陳儀繼續對聯繫湯恩伯的內情一一說明、辯護,他說: 「原函所列停止防禦工事,
依據過去經驗對民間徵工徵料,無補戰益,徒增人民負擔,
依據民主主義改編軍隊,如果和平協定成功,當然要依據民主主義方式,
取消原國軍名義,給予相當職位,也取消戰犯名義,部隊應保護一切公有
財物,不得破壞,如果已經講和,當然要保護一切國家財產!」
陳儀在軍事法庭上侃侃而談,毫無悔意,儼然在宣傳和平主義。
審判長顧祝同上將見他執迷不悟,改問證人湯恩伯上將檢舉原因,湯恩伯
回答: 「陳儀對我確實一生恩義深重,圖報不暇,何肯檢舉他 ?只因我
忠黨愛國情深,不得不忍痛檢舉,不能再顧及私情!」
一九五零年六月十八日凌晨,獄中看守騙陳儀: 「蔣介石清早即將召見」
陳儀不疑有他,要炊事兵陶承喜燒水沐浴,換上白色西裝,打好黑色領結,
穿上皮鞋,帶著呢帽,登上汽車,一路開到新店安坑偏僻處,陳儀方知不是召見,
監斬官蔣鼎文上將宣讀判決書: 『「三十九勁功字第六十八號判決書」:被告陳儀
因叛亂一案,經本部判決如下: 陳儀煽惑軍人逃叛,處死刑,褫奪公權終身,
除留其家屬必需生活費用外,全部財產沒收。』
監斬官蔣鼎文問陳儀還有什麼話要說: 陳儀說: 「我沒有什麼話要說!」
監斬官蔣鼎文命人捧上一盤食物和酒,陳儀說: 「用不著,走吧」
邊走邊說: 「人死精神不死,人死精神不死」,陳儀終年67歲。
原來曾經有消息稱陳儀將在馬場町刑場執行槍決,當天許多台灣人
聚在刑場預備觀看,因為臨時更改地點,結果眾人紛紛失望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