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身份證—複雜 - 【無 ★ 言】雲遊到世界的另一端 - udn部落格
【無 ★ 言】雲遊到世界的另一端
作家:【無★言】雲遊到世界的另一端
文章分類
    Top
    緬甸身份證—複雜
    2025/04/19 23:51:39
    瀏覽:530
    迴響:3
    推薦:53
    引用0

    (緬甸國旗一再更換,上圖為一舊國旗)

    (按:「邦讀如「邦,不是膽邦;「族讀如「族,不是泰族;實「省讀如實「省,不是實街省。)

    ================= 本文載自網路 =================

    緬北人為何不服緬甸管?看看這個國家三六九等的身份制度

    特別是緬北地區,堪稱一塊「法外之地」,緬政府在這裡幾乎沒有任何執行力,取而代之的,則是自立山頭的一眾少數民族軍閥,但凡中央派人過去,就必定會被揍。

    (點圖可見大圖)

    簡單捋順一下就是,緬甸境內的行政區劃中,叫「省」的通常都比較省心;叫「xx邦」的,一般均為少數民族武裝的自治區域,離心力非常強。

    很明顯,緬甸的亂,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複雜的民族關係。

    緬甸官方共認定了135個民族。其中,緬族屬於該國的主體民族,佔比約68%,主要居住在中部各省;而周邊的那些「邦」,則多為另外134個少數民族的地盤。

    緬族男女皆穿筒裙,正式場合也是夾腳拖。

    (按:當年是一月初抵緬甸,穿著球鞋,覺炙熱難忍,遂入境隨俗,換穿夾腳拖。後來,搭機前往曼谷。在機上才驚覺:我竟然穿夾腳拖上飛機,甚為赧然。隨後在機上閱讀報紙,見一則新聞,當即釋然。原來彼時美國議員John McCain正在訪問緬甸。報上登載像片一幀,乃他與緬甸副總統會談。副總統也是穿夾腳拖啊。)

    照說,緬族人口佔比也算相當可以了,像印度的主體民族,印度斯坦族,僅佔總人口的46%,都沒亂成它那樣。

    而且,緬甸的這135個民族中,除了少量的穆斯林和基督徒外,絕大多數都是佛教徒,信仰方面的對峙並不激化。

    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個緬甸,卻一直搞不定其境內的民族關係,以至於有長期有這麼一種說法——「緬甸有多少個民族,就有多少支反政府武裝」。

    尤其是緬北的少數民族,十分尚武,世代信奉——「沒有軍隊,就沒有一切」的理念。

    結果,半個多世紀以來,緬甸政府軍整日忙的團團轉,今天去圍攻果敢同盟軍,明天又跟克欽獨立軍(KIA/KIO)交火,再過幾個月再和克倫民族聯盟(KNU)、南撣邦軍(NCSS)、紅撣民族軍(SNA)開戰,同時還得抽身往西去緬孟邊境的若開邦壓制羅興亞救世軍和若開軍…

    這簡直讓人實在搞不清緬軍究竟正在和誰交戰。實際上,或許連緬甸人自己未必每次都能弄清楚。

    這是靠近孟加拉的若開邦的兩支主要民族武裝,他們跟政府軍對峙的同時,之間也一直互相打

    這是克倫邦的民主佛教克倫軍(DKBA);此外還有一個克倫民族解放軍(KNU),信基督教的

    而之所以緬甸陷入這般被動局面,除了窮山惡水的環境,以及其境內少數民族大多武德充沛,確實不好惹外,很大程度上,也跟緬甸素來不平等的民族政策有關。

    這就是——「大緬族主義」。

    而這個「大緬族主義」的一個非常形象的體現,當屬緬甸的「六級身份證制度」。

    其中,第一等是緬族人,配有正常的國民身份證,享有普遍的公民權,如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等。身份證的底色是粉紅的。

    第二等為準國民身份證。因為是綠底的,又俗稱綠卡。持有這樣身份的,叫做「榮譽緬族人」,主要指的是那些移民緬甸的二代們。

    這個綠色身份證和粉紅色身份證最大的區別就是不享有緬甸公民的最高政治權利,即,沒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別的幾乎都一樣。

    第三等是客籍身份證。面向來緬甸工作的外籍人士。除了不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以外,日常生活和工作、經營、出行等領域,也會受到一些限制。

    第四等是三折卡,簡單的說就是臨時身份證。你的身份證丟失了,就先領一個三折卡用著,再慢慢去補辦。但這個臨時身份證還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領的,只有前三種人員才有資格申領。

    第五等是白色卡。屬於一種「等外」身份證,指三代以上世居緬甸領土的人員。主要面向除了緬族以外的其他134個少數民族。

    「白卡」的持有者,不能享受完整的緬甸公民權力,而且也無法申請護照。

    此外,你還得是少數民族中的「良民」才行,否則連申請白卡的資格都沒有。

    像投靠緬甸軍政府的果敢四大家族,他們就有「資格」去辦理白卡。

    但正如前面說的那樣,這個「白卡」不能享受大部分緬甸公民的政治權力。

    1993年的時候,白卡持有者曾一度被授予了投票權,2015年又給取消了。到了2016年,緬政府乾脆直接將少數民族手裡的白卡收了回去。

    取代白卡的,是第六等身份證——藍綠偏藍卡。證明你住在緬甸,但你不是緬甸的正式公民,沒有任何公民權。

    注意,是沒有「任何」公民權利,比「白卡」都不如。

    這簡直堪稱在用國家之力,以官方的名義把緬甸公民分成了「三六九等」。

    很明顯,咱們從緬甸這個身份證制度中就可以看到,那些少數民族在緬政府眼裡,或許連外來人口都不如,連二等公民都算不上。

    同時,緬甸境內還有至少數百萬的人口什麼身份證明都沒有,比如羅興亞人。他們的人身安全無法得到任何保障,甚至遭到殺戮警方都不來登記的。

    顯然,與其如此尷尬的活著,還真不如自立山頭,按照本民族的規矩我行我素。緬甸政府要敢來「指導工作」,那就用拿槍桿子做回應。

    於是我們看到,按照混亂程度由輕到重排列,大致是緬甸7省——7邦--克欽邦(景頗族為主)、若開邦(這裡有若開人和羅興亞人的混戰)--撣邦(傣族佔60%,但撣邦的果敢人屬於漢族,撣邦的佤邦主體是佤族人)--撣邦東部的兩個官方通行普通話的「自治特區」——佤邦和果敢。

    而這個混亂程度,則恰恰跟「粉卡」的持有率成反比——這些少數民族地區的居民們,大多無法享有最基本的緬甸公民權力。

    他們沒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有些人甚至連外籍人士都能申領的身份證都拿不到。這樣的情形下,他們又怎麼會甘心被緬甸政府統治?那也就更不用提什麼文化認同和國家認同了。

    佤邦和果敢都通用中文,寫簡體漢字。

    (果敢新聞,由段家玉小姐以雲南話報導。)

    回應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國際
    自訂分類:異國風情
    下一則: 仰光停電時數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3) :
    3樓. 米若絲
    2025/04/22 12:43
    地圖右側有八面邦旗,有半數的地區處於自治狀態,很另類的"民主"國家,
    由身分介紹才讓人更了解緬甸,一直被外界當成邊緣國家。
    緬甸自獨立以來,內戰從未停過。 【無★言】雲遊到世界的另一端2025/04/22 16:33回覆
    2樓. 亞納
    2025/04/20 13:24

    長知識了!謝謝分享

    在一個不平等的國家哪有認同、團結的可能!

    感謝造訪留言。

    會有六種身份證真的有點奇特。

    【無★言】雲遊到世界的另一端2025/04/20 23:34回覆
    1樓. 安歐門
    2025/04/20 09:37

    都是大英帝國惹的禍,亂劃邊界,亂組國家,

    緬甸本來就不是一個國家,各地人民如何愛國?

    軍閥槍桿子出政權,燒殺擄掠,其他人當然有樣學樣。

    有人說英國離開其殖民地時,都會故意埋下禍根,製造紛亂,看來八九不離十。 【無★言】雲遊到世界的另一端2025/04/20 23:33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