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棵種在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外的蘋果樹,談到這蘋果樹的來歷,還滿吸引人的。據說昔日牛頓在三一學院學習時,遇到鼠疫橫行學校停課,牛頓只好返回家鄉。有一天,他坐在蘋果樹下冥想,突然一顆蘋果從樹上掉了下來,砸到他的頭。引起他思索,為何蘋果不向上運動而是往下掉呢?這促成他後來發現了萬有引力。當然,劍橋大學這棵蘋果樹,不是蘋果砸到牛頓頭部的樹。有一說,這果樹是嫁接來自那棵蘋果真正砸到牛頓的老樹,因此,這棵果樹顯得彌足珍貴,成了遊客紛紛來打卡的景點。
可以這麼說,種植這棵蘋果樹除了表示紀念,也有鼓勵學子效法前賢的作用,發揮鍥而不捨追求科學的精神。
有趣的事,管理牛頓家鄉沃爾索普(Woolsthorpe)蘋果樹果園的英國國家信託基金會,每年都收到從世界各地教育或學術機構寄來的申請信函,希望能獲得牛頓蘋果樹的枝條,以便可以在自己的園區內嫁接果樹。
博客來網路書店: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40980
洪杰兄,我2024/9曾至劍橋大學旅遊,也去參觀這棵牛頓蘋果樹,我搜尋過一些該樹的資料,以下是我格子"劍橋隨筆"下的一段,供參閱。
劍橋最有名的樹,無疑是三一學院大門旁那棵牛頓蘋果樹(Newton’s Apple Tree),算第三代,據說當年牛頓住的宿舍就在樹後的窗戶下,三一學院也是牛頓(Isaac Newton,1643-1727)的母校,他是1664正式註冊進入三一學院。眾所皆知,牛頓由蘋果從樹上落下得到啟示,而發現萬有引力的理論。而那棵第一代牛頓樹事實是在牛頓老家的林肯郡(Lincolnshire),1666年倫敦發生黑死病疫情大流行,劍橋暫時關閉,牛頓也回到老家。但那棵樹1816年被狂風吹倒,後來從樹根再長出,是第二代,目前仍在那裡,此事業經牛津大學以年輪學證實無誤。三一學院這棵,是由第二代母樹嫁接過來,從樹苗開始培養長大的。其實第三代牛頓蘋果樹也不只這棵,加上分株,世界各地目前第N代已不下50多處,我們的武陵農場都有五棵,是日本秋田果樹研究所2006年所贈送,2024年也開花結果,可惜只有十元硬幣大小。
Charles兄經營部落格極為用心,成績有目共睹,且樂在其中,令人欽佩。
感謝提供有關牛頓蘋果樹的寶貴訊息。謝謝!
因最近比較忙,無暇前往觀賞各位格友的美文,請多見諒。
洪明傑〔洪杰〕 於 2025/03/27 05:19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