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冰河與倒影 / 2024-09-01攝於威廉王子海灣
(Prince William Sound,Alaska)
.
.
文:陳華瑛 / 攝影:陳華瑛,黃曉鵬
.
搭乘大郵輪玩阿拉斯加可能是大多數旅客偏愛的方式。船上有吃有喝,娛樂節目精彩多樣。有機會靠岸時可花錢報名各種岸上遊的活動,或是自己趴趴走也行。這種玩法輕鬆方便,非常省事。
.
當然,世事總是有一利必有一弊。搭郵輪受限於只能逛逛幾個沿岸港口,很難領略阿拉斯加壯闊的大山大水。即使途中會經過一些潮汐冰河(或稱入海冰河tidewater glaciers),大郵輪這個龐然大物也無法很靠近冰河讓你做近觀。若正巧當時天候不佳也只有自認倒霉啦。再就拿觀賞海洋動物來說,遊客只能在十幾層樓高的甲板上拿望遠鏡遙望,難以盡興。
.
有少數的遊客會在船遊之前或之後再參加船公司的陸地遊。這麼一來,海遊與路遊兩趟加起來肯定所費不貲,令人躊躇。所以我通常會建議朋友們直接飛到阿州的最大城安克雷奇(Anchorage)租輛車,南行兩三小時就可參加兩處超值的一日船遊,觀賞眾多冰河與海洋動物,收穫遠比搭乘大郵輪經濟實惠得多。而且在這一帶還有很多頗負盛名的陸遊景點可以順便造訪,輕鬆又簡單。
.
我們於去年8月底飛達安克雷奇,次日一早即直奔惠提爾港口(Whittier),目的是搭乘遊船去威廉王子海灣看冰河。惠提爾是個深水不凍港,位在安克雷奇東南邊約100公里,為高山與冰河包圍而與世隔絕。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軍因選擇在此建立一個軍事基地,挖掘了一條2.5英哩(4公里)長的隧道穿過山脈(Anton Anderson Memorial Tunnel),鋪上鐵軌,把惠提爾連接上西側有阿拉斯加鐵路經過的波提居(Portage)。戰後又建造了Begich Towers (下圖中的大樓)。如今全鎮的居民(200人出頭)都蝸居在此。該地的市鎮府、警察局、郵局、雜貨店、學校全都位在此樓中,因此無論外面如何寒風呼號、冰雪交加,學生都可以著薄衫短褲地上學。
.
.
咱們落腳的民宿離此不遠,因此早早就飛車通過進城隧道 。隧道只容單向通行,進城是每半點開放(要收費),出城是整點開放並免費。大夥兒先到碼頭去探路,只見已經有一艘巨大郵輪在碼頭一側停靠,我猜是昨日才卸下一批乘客,今日正在等另一批人吧?我們的小遊船中午才開拔,此時尚早,等大夥兒搞定了上船的確切登船點後,即前往大樓裡逛了逛,之後並前往樓後的山腳下踏青。只見青山綠水,白浪湍急,心曠神怡(下圖)。今天的船遊日期是數月前閉著眼隨意挑選的。不想真碰上了無風無雨,還不時可見藍空露臉,託天之福恩賜了個黃道吉日。
.
.
.
.
.
中午我們順利登上了Phillips 船公司的26條冰河船遊,準備東行賞玩一段威廉王子海灣。威廉王子海灣有眾多潮汐冰河,是世上少數幾處冰河密集度極高的海岸線之一。此日的船行路線囊括大學峽灣和哈里門峽灣(College Fjord & Harriman Fjord)。
.
威廉王子海灣的外圍有不少島嶼羅列,海水因而相對平靜,吸引不少海洋生物。想起我們在9年前的船遊時即有殺手鯨/虎鯨現身,全船的人都興奮雀躍(請參考延伸閱讀一)。正當我胡思亂想之際,有幾隻小型殺手鯨似的鯨豚之類的(黑體具白斑)出現在船測遨遊翻騰,一時全船的人都湧上甲板。船長解說這不是虎鯨,而是Dall’s Porpoise(白腰鼠海豚/無喙鼠海豚/噴霧鼠海豚),體型比虎鯨小很多,而且沒有虎鯨那般會樹立起其超有特色的巨大三角形背鰭。當一群虎鯨在巡弋時,彷彿是舉著一片旗幟的艦隊,威風凜凜。
.
海豚很喜歡在船側游水,叫做bow-riding。原因是船舶在前行時船頭會在兩側產生迴轉水流,能把海豚朝前推舉,海豚彷彿在搭順風車似的。這群鼠海豚跟著船遊了好一陣子,讓我這個不善拍移動東西的手機也還捕捉到下面兩個尚清晰的鏡頭。不過更下面的海獺過小,船長不願太靠近打擾牠們,效果就差多了。
.
.
.
.
.
.
.
..
.
把海豚當獵物的有鯊魚與虎鯨。下面是一段遊客在阿拉斯加Haines碼頭拍到一群虎鯨圍剿一隻白腰鼠海豚的過程,扣人心弦。影片進行至1:24時可見海豚在高速奔逃,三隻虎鯨輕鬆尾隨其後。到2:48時海豚被拋出水面,然後在2:55終於被虎鯨用嘴噙住。之後3:18&3:23又出現兩次海豚被拋出去的鏡頭,可能是在整理影片時把關鍵鏡頭重複了一次?那隻鼠海豚猶若甕中鱉,東逃西竄仍逃生無門,讓人同情。片中小孩的媽媽叫了好幾聲「我的天」,偶或驚呼。顯然自然界的弱肉強食很令人觸目驚心的。
..
.
.
.
.
.
.
通常船行會打破平靜的水面激起水紋,很難形成倒影。還好我們的船小,也並未太靠近上圖這兩條冰河,倒影還算清晰。下兩圖是哈里門峽灣的驚異冰河(Surprise Glacier)。船行很快寒風颼颼,大夥兒都裹得嚴嚴實實。
.
.
.
.
.
.
.
.
.
.
.
.
.
.
.
冰河一個接一個,終於來到了大學峽灣。冰河太多,耆老的腦袋瓜已記不住誰是誰了。也無所謂啦。
.
.
.
.
.
.
.
.
.
.
.
.
上圖是在船艙裡拍攝的,因此有窗框的投影。很可惜冰舌前的浮冰都太小,不成氣候。9年前曾見到大塊大塊的浮冰,吸引不少海豹棲息冰上(請參考延伸閱讀一),別具風情。
.
下圖瀑布旁邊的岩石上佈滿小白點,那全是小鳥。原因是瀑布嘩啦嘩啦地衝激水面,掀起水中的浮生物,為眾鳥提供了食物。
.
.
.
..
..
.
..
..
.
船遊結束,即將入港。早晨見到的郵輪似乎仍在?或者是另一艘船?左側的大樓即為早上曾逛過的Begich Towers,我們還在它背後的山腳下踏青。現在遙望才見到山頂上竟有一條冰川,難怪有源源不斷的融水落入山下的河中。查了一下,這冰川名號無他,就叫惠提爾冰河(Whittier Glacier)。
.
次日天氣陰暗但無雨。我們原定第三日要南行去蘇爾德(Seward)港口搭乘到基奈峽灣國家公園的遊船(Kenai Fjords National Park)。此刻發現第三日會下雨,不利船遊。於是當下決定直接去船公司碰運氣,看看能否改成今日搭船。我原本沒抱太大的希望。根據船公司的規定,改換日期必須三日前通知。抵達後我說明原委,服務人員說我原訂的7.5小時的船遊今日已售罄,只有4小時的船遊還有空位。我說這也行,之後繼續堆起笑臉情商可否把兩船遊的差額退還呢?她為難了,跑到後面辦公室跟經理報告。這位經理出來後微皺眉頭,稍傾即給出退錢的指示,我連聲道謝。
.
船遊也是中午才出發。我們時間充裕,閒步碼頭逛逛。蘇爾德港口比惠提爾大很多,也熱鬧得多。此時也見一艘大郵輪在一旁停靠(下圖,是Viking Cruise)。趴趴走了一陣子後,碰到幾個衣著光鮮的遊客哈拉了一下,才知是來自蘇俄的,頗爲意外。可惜他們的英語說不上兩句,無法多做交流。
..
..
..
..
.
..
..
.
..
..
上上圖的屋舍主要爲各船遊公司辦公室與餐館等等。這日風平浪靜,出現不錯的倒影。
.
上圖是一條河流入海的港灣一角。因有鮭魚在此洄游,成為釣客的聚集點。三十年前我們初次在此趴趴走時,不時有鮭魚在水面蹦跳,覺得特別新鮮(請參考延伸閱讀二)。然而多年後的數次重遊皆再未見過如此奇景了。
.
下圖是我們拐到右側的河口去觀望,可見有些魚正在努力掙扎著逆流而游。
..
..
.
..
..
.
.
中午準時上船。船行到了一處凹岩點(上圖),水中海草海星之類的五顏六色,反光厲害,我的手機拍攝成了一幅抽象畫。還好其中的亮點水母差強人意(jellyfish右上角),仍可勉強分辨出牠那美麗的橘色條文。同行的曉鵬把此行攝影到的動物鏡頭彙集成一個7分多鐘的視頻放上YouTube,在影片進行至2:45時可見此水母的綽約風姿:
.
.
.
..
.
.
上圖的岩石有個壯闊的窗口,透過它可窺見遠處一個石碑狀的獨立岩石。
..
..
下圖是一群海獅在岩石上歇著。加州沿岸海獅無數,大家都不稀奇啦。
.
..
..
.
.
上圖偏右有隻鯨魚在噴水,牠乘風破浪地不肯安靜下來讓我拍個特寫,我只勉強捕捉到這個遠鏡頭。
..
..
看到不少海鸚在水裡捕魚。可惜牠們個頭太小,只有大半個鴨子的體積,很難拍到清晰的鏡頭。下圖是眼明手快的曉鵬拍到一隻在岩石上觀望的,非常珍貴。
.
..
..
.
.
上圖是今日見到的唯一的冰河。這一帶的冰河離港口比較遠,想觀賞冰河就必須搭乘七或八小時的遊船才看得到。此日我們改換成4小時的船遊,主題只是觀賞附近的海洋生物。還好我們昨日已經把冰河看了個夠,因此沒啥遺憾了。
我的心得是喜歡瞻仰冰河的話,惠提爾的遊船是最佳選擇。而且那兒的鯨魚或海豚也不少。若時間允許的話,才來蘇爾德另搭船遊。這裡的亮點是海鸚,乃基奈峽灣獨有的。總而言之,這兩地的一日船遊皆比搭乘大郵輪經濟得多,過程也絕對更精彩過癮。 .
.
.
.
.
延伸閱讀:
.
.
.
.
.
.
虎鯨圍剿海豚的影片看得人憂心忡忡,終於還是逃不過弱肉強食。接下來倒影的畫面可算安撫了心情。
讀你的文章很精采,節奏安排十分吸引人!印象中水母都是透明的,居然白得很漂亮。
謝謝格主很棒的分享👍
帶著眼睛與您一起旅行
您的相片總是張張精彩,可見攝影師眼明手快!
我們首訪阿拉斯加便是搭郵輪再加陸地遊。當時七晚的郵輪每人US$500 多,下船後又待了八天。阿拉斯加的確是值得一去再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