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陳華瑛
.
希臘羅馬神話裡,愛神邱比特是個調皮搗蛋的頑童,手上拿著弓箭到處亂射,被射中的人立時陷入意亂情迷的戀愛之中,不可自拔。這神話很傳神地顯示愛情的非理性的特質,是邱比特亂點鴛鴦譜的產物。也許這就是為何凡夫俗子的戀愛五花八門,啥子族裔/文化相異,宗教不同,興趣愛好相左,年齡/教育/門第等懸殊都不是障礙。
傳頌數百年的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故事大概是最令人動容的愛情了,兩個年輕戀人來自水火不相容的世仇家族,因而注定了最終為愛殉情的命運。那麼在國仇家恨的戰火煙硝下,分屬敵對兩國的戀情無異更是飛蛾撲火了。
話說納粹德軍1940年夏季攻下巴黎後,希特勒曾站在艾菲爾鐵塔下拍了一張志得意滿的照片。不同於他對波蘭、烏克蘭與蘇俄等國的殘酷摧毀,巴黎則受到「手下留情」的待遇。畢竟他年輕時的夢想是當畫家,肯定嚮往過洋溢藝術氣氛的花都吧?法國影片「沉靜如海」就是以這樣的背景敘述一位德國軍官跟法國女子的一段情。
本片男主角是一位被分配借住女主角家的德軍軍官。兩人因戰爭而相遇,相吸、相惜,到無語的相愛,最後也是因為戰爭而分開、結束,各自奔赴自己的責任與命運。全片他兩含蓄到沒有一句對白,只有在最後將分離時,女主角才說了第一句話,也是唯一的一句。這無聲勝有聲的愛,令人心碎落淚,盪氣迴腸。
.
.
.
所幸影片中的兩人非常含蓄克制,因而沒有遺留下懷孕生子的後果。根據維基百科,戰後法國(後來也有其他歐洲國家跟進)對被佔領期間跟德軍有瓜葛的女子以剃光頭為懲戒(下圖取自維基百科)。據估計這些自願或非自願的情況在法國製造了大約二十萬的娃娃。後來通過法國一位外交部長的爭取,德國政府從2009年開始提供「德國公民身分」給二戰駐法德軍遺留下的「後代」。此資訊令人訝異。掐指一算混血兒們當時都該63+ 歲有餘了。難道是在成長過程中一直受到排斥而一路吃盡苦頭,從未真正融入法國社會?而到了六十多歲了仍有諸多困境,需要爸爸母國的支援嗎?
.
.
.
.
下面請欣賞本片的中文簡介:
.
.
.
.
下面是原片,但附有英文字幕:
.
.
.
.
全片只說了一句話
天啊
超遺憾的
戰爭啊
就活在夢裡吧
夢自己進食戰爭就好
訪
華瑛您好啊, 法語讀讀忘了。" 看他們以琴鍵眼神來溝通,不用語文就可以感受到 濃濃的情意與無奈"。
好戲一齣,禁忌的愛,一切盡在不言中。蕭伯納曾說,人生有兩大悲劇,一個是你想要的得不到,這戲就是這種悲劇吧!
我很喜歡這部電影 我不懂法文 好在她話不多
不用費神去看英文字幕
感謝您
《飄雪的春天》是描寫民初被日軍佔領的大陸北方淪陷區的小說。在淪陷區內的居民,他們的生活、夢想、學業、愛情、家庭與前途,都隨著戰爭一併沈淪、扭曲、變形、破碎,再也回不到原來可以自主、期盼的軌道了。
<心靈觀想>入冬的春意 高士佛等澤蘭 蝴蝶群飛-和平要珍惜
戰爭是殘酷的,不僅僅是被侵略的土地與人民,侵略者的軍隊士兵許多也不過是掌權者手中的過河卒子,任憑宰割犧牲的。
謝謝知會,有空一定去拜讀大作。
Chen Mimi 於 2024/03/02 06:56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