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切的鄉音 - hwangrs的網誌 - udn部落格
hwangrs的網誌
作家:旭日初昇
文章分類
    Top
    親切的鄉音
    2025/03/16 13:50:20
    瀏覽:1277
    迴響:16
    推薦:107
    引用0
    一.泉州提線木偶戲(元宵樂)

    操作動作精緻、優美、細膩、傳神、靈活,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etVdxuL66o

    二.漳州提線木偶戲(娶細姨風波)

    很有鄉土氣息的活力、逗趣,用詞、語調與台灣南部傳統鄉音一模一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DGKgzjXwXg  

    三.感想

    無時空背景差異的親切鄉音與文化,有在考慮來趟尋根之旅。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p6nDCjmv6TnxpxdKjKcikzDio62pTbrE/view?usp=drive_link

    回應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兩岸
    自訂分類:親情故事
    上一則: 最虔誠的祝福
    下一則: 生活大小事(3)---少年不識愁滋味
    迴響(16) :
    16樓. 王國良(阿國)
    2025/04/23 15:58
    從地圖上看,泉州市位於金門東北方約60公里,漳州市位於金門西方約70公里,這三地的閩南語猜想都相通。看木偶戲,聽熟悉的閩南語,感受必然很親切。

    廈門、泉州、漳州---,離金門不遠,小三通出入方便。

    觀賞此影片後激起我對閩南語地區的親切感,讓我興起尋根之旅的決心。

    老實說,之前我不太注意到泉州、漳州,以為她們很遙遠,現在才知道,原來就近在眼前-----。

    旭日初昇2025/04/30 11:04回覆
    15樓. Lansing
    2025/04/11 15:17

    泉州的提線木偶操作,顧及到每個動作細節,優秀!

    漳州人說的話,跟我小時候熟悉的台語一樣,感動!

    的確,泉州提線母偶操作,極為細膩、傳神,真的很優秀,

    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實至名歸。

    泉州、漳州音猶如鄉音,親切無比。

    旭日初昇2025/04/16 12:03回覆
    14樓. sallychen
    2025/03/26 14:19
    感謝分享


    泉州提線木偶古戲的《元宵樂》,演得真精彩!

    尤其後面情節〔車鼓陣〕,精銳盡出,非常熱鬧。

    最多時,有八位提線木偶師傅在後台操縱,很有默契。

    所有台上木偶,手舞足蹈,都是師傅身體的律動,

    搭配管弦音樂,十足戲曲的藝術風格!

    師傅操縱提線木偶時的表情,是〔忘我而專注〕的。

    不僅觀眾感到有趣,整個氛圍融洽,才是演出的成功。

    ~~~~~~~師傅操縱提線木偶時的表情,是〔忘我而專注〕的。~~~

     ~~~~~~觀眾感到有趣,整個氛圍融洽,才是演出的成功~~~~~~

    師傅專注忘我操縱提線,融入木偶,人偶合一;搭配南管配樂,整齣戲洋溢著元宵歡樂氣氛;觀眾忘情陶醉欣賞,整個氛圍融洽和諧;加上Sally精彩的評述--

                                     完美收官

    旭日初昇2025/03/27 10:14回覆
    13樓. 米若絲
    2025/03/22 11:46
    <娶細姨風波>仔細聽,那才是優雅的閩南語,稍早在鄉間有些廟宇有"漢語"講學,或說書,都非常文雅,反觀現今的所謂本土派人士講的盡是粗魯的幹話。

    泉州提線木偶系的講解詞用語、腔調、發音,與早期台灣的地方戲曲如布袋戲、廣播劇--,實在聽不出任何差異,若不看影片僅聽語音,我會覺得這是台灣人所PO。

    娶細姨風波的用詞如夭壽短命一詞,讓我特感親切笑開懷,因孩提時代,不少家鄉婦女就是這樣開罵(老公、頑皮兒子--),臭頭剃頭一年省幾啊塊--。

    這些市井俚語逗趣、情緒直接,可愛但不粗俗,泉州、漳州音對我而言都很親切,都是優美的鄉音。

    旭日初昇2025/03/22 12:18回覆
    12樓. 【無★言】雲遊到世界的另一端
    2025/03/22 06:37

    用詞、語調與台灣南部傳統鄉音一模一樣

    覺得與我講的不太一樣,「我」字就不同。我的應是偏泉州話。

    當年鄭成功率兩萬泉州子弟兵從鹿耳門登陸。什麼左營、後營、下營、柳營等等,以前都是兵營。

    閩南語發音,隨不同句子而有不同的發音,這很常見。

    如大雨,音讀tuā-hōo   穀雨:音讀kok-ú,雨夜花:也發ú音。

    而我字也是一樣:不同句子念音亦異。 阮、我: guán/gún /guá。

    旭日初昇2025/03/22 11:31回覆
    11樓. the dreamer girl
    2025/03/21 16:42

    2009年我走訪越南時

    曾在河內觀賞水上木偶戲

    或許與中原的木偶戲系出同源唷


    the dreamer girl~~ 最新作品:


    義大利-聖吉米尼亞諾 (San Gimignano)


    有此一說:

    越南水木偶最早見於源於紅河三角洲,約有一千年歷史,

    可能是從中國水傀儡演變而來。

    旭日初昇2025/03/22 10:32回覆
    10樓. vivi 之東張西望
    2025/03/19 23:25

    有趣又貼近鄉土民情,真的很吸引人,

    可惜從來無知少去品味,謝謝旭日兄的引介,

    得知又有一心靈好去處,

    誠感高興。

    整個山腰間小木屋之成長過程,每於夜晚睡前,

    總能隨著忽來忽往的山風,

    帶來老兵爺爺忽顯忽隱、忽沉忽揚的平劇唱腔,

    雖不知所唱為何,

    但那空靈、淒厲、張揚、哀怨不絕於夜間的澎湃與寂寞,

    在心中積壘了一塊有一點神秘,有一點哀傷,和

    一點不捨與不忍的幽暗角落。

         ~~~~~~~~~~~~成長過程,每於夜晚睡前,總能隨著忽來忽往的山風,帶來老兵爺爺忽顯忽隱、忽沉忽揚的平劇唱腔,雖不知所唱為何,但那空靈、淒厲、張揚、哀怨不絕於夜間的澎湃與寂寞~~~~~~~~~~~~

                                     鄉愁

                                 唱的就是鄉愁

    旭日初昇2025/03/20 11:24回覆
    9樓. cundiff
    2025/03/18 20:16
    木偶戲  操縱 木偶 是 大學問 , 需要高度技巧 。幸好

    現在 可以 有 youtube 流傳 保存 。 很棒 。看得懂的  會 會心一笑。

    語言 無遠弗屆

    提線木偶戲可以上戲劇院,場地、燈光、音響一流;

    也可以在街頭表演與民同樂,親民接地氣。

    的確,街頭表演的鄉土氣息、用語,逗趣詼諧,令人會心一笑。

    旭日初昇2025/03/19 11:31回覆
    8樓. the dreamer girl
    2025/03/18 15:14

    提線木偶戲勝過台灣的布袋戲

    真人的現場配樂演奏與演唱都具有藝術的水準

    大陸閔南的傳統戲曲令人驚豔不已

    堪稱民俗藝術之寶


    the dreamer girl~~ 最新作品:


    義大利-聖吉米尼亞諾 (San Gimignano)


    的確令人驚豔!!!

    印象中掌中戲(布袋戲)、歌仔戲皆源自於福建。

    木偶戲提線表演者手法熟練,口白、唱腔生動,

    南管配樂更是端正優美,令人著迷陶醉。

    旭日初昇2025/03/19 11:25回覆
    7樓. 紅袂
    2025/03/18 09:09

    旭日大哥早安!

    有關南管,我也不是很清楚,為此查了一下資料。

    南管典型編制有琵琶、三絃、洞簫、二絃、拍(板),合稱上四管,另有四塊、雙鐘、響盞、叫鑼稱下四管;加上玉噯、拍板,合稱「十音」。還查到南管戲又稱梨園戲(歌仔戲) 是流行於閩南泉州一帶的地方戲曲,於明末清初傳入台灣。難怪您對提線木偶的音樂覺得熟悉,因為無論是梨園戲或提線木偶的樂器都以南管演奏,差別只是樂器之選不一。

    附上以上說明出處連結,您會更清楚了解。

    來唱戲親——南管戲傳薪有人 - 台灣光華雜誌

    感謝紅妹百忙之中抽空詳查資料與解惑~

    我也特地上網詳讀有關南、北管的相關資料。

    泉州提線木偶戲的配樂的確是南管音樂--文雅祥和平靜。

    南管之發展,乃東晉五胡亂華,北方中原民族大舉遷避禍,中原文化逐因而傳入福建閩南泉州一帶;及至唐末經王審知兄弟的推行,並吸收唐代大曲部分精華,與當地音樂結合,逐漸形成「南管」樂曲。 旭日初昇2025/03/18 12:06回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