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篇文章可以用聽的
國慶連假期間,一則不幸的消息在網路傳開,一名長榮航空空服員抱病服勤,返台住院治療仍不幸離世,引發熱議。為什麼空服員幾乎都有有大小病痛纏身?抱病上班的決定,背後又有什麼隱情?
.文/邱宜君.責任編輯/林均.出處/康健編輯部.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每天宇宙毛巾操六分鐘,健康美麗護一生!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贊助
這篇文章可以用聽的
你聽過「泡泡尿」嗎?這可能是身體悄悄發出的警訊!台灣洗腎人口中,超過四成與糖尿病有關,但糖尿病腎病變早期幾乎沒有症狀。糖友除了控糖,也有值得關注的關鍵指標與治療策略,能幫助守護腎臟健康,不再讓「洗腎」成為潛在威脅。
糖尿病不只是血糖高,更可能悄悄傷害腎臟,演變成糖尿病腎病變。根據健保署統計,台灣每年新增洗腎人口中,有超過四成與糖尿病有關1。更令人擔憂的是,糖尿病腎病變早期幾乎無症狀,許多病人等到出現明顯不適才就醫,往往已錯失最佳介入時機。
面對這個潛藏的健康危機,專家呼籲:關鍵在於早期發現與積極控制,特別是要密切追蹤「尿蛋白」這項重要指標。當尿蛋白檢測結果出現異常,代表腎臟過濾功能可能開始出問題,因而產生蛋白質含量異常的蛋白尿,是可以提早介入的重要時機點。
「尿尿有泡泡,是腎臟壞了嗎?」不少人對泡泡尿心生疑慮,卻又遲遲不去檢查。
「有泡泡尿不等於蛋白尿,有蛋白尿也不代表會洗腎。」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吳麥斯一語道破。他提醒,泡泡尿是可能的徵兆,但是否為腎臟問題,仍需透過尿蛋白檢查確認。「與其猜測,不如做個檢查,找出真相,才有機會及早介入。」
吳麥斯理事長提醒泡泡尿只是徵兆,確診還得靠檢查。圖片來源/吳麥斯理事長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楊偉勛也指出,糖尿病患者若再合併高血壓,是導致洗腎的最大族群,佔比高達七成。「糖尿病控制得再好,也不能保證腎臟就不會出問題,因為還有體質、基因、飲食等多種影響。」
楊偉勛理事長提醒檢查結果別只看一次,趨勢變化才是關鍵。圖片來源/楊偉勛理事長
他強調,觀察趨勢才是關鍵,不能只看某一次的檢查結果。「例如尿蛋白或腎功能數值,重點要看它是穩定、改善,還是逐漸惡化,這才是評估病情的基礎。」
過去治療糖尿病腎病變,大多聚焦在控制血糖與血壓。但現在,已有更多證據顯示,若能搭配不同作用機轉的藥物,可以延緩腎功能惡化、降低尿蛋白,進而減少洗腎風險。
2024台灣糖尿病腎臟疾病臨床照護指引(2024 Taiwa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Diabetic Kidney Disease),四大類藥物ACEI/ARB、SGLT2i、GLP-1 RA及nsMRA(非類固醇型礦物皮質素受體拮抗劑)被視為如今的核心治療,合稱「四本柱」,各有不同的心腎保護作用。
「四本柱不是用來嚇人的,而是用來守住腎臟的。」楊偉勛說明,這四種藥各自針對血壓、血糖、尿蛋白、發炎反應等不同層面發揮作用,有如多點防線,「多一項,就多一層保護。」其中,nsMRA 藥物近年在醫界逐漸受到關注。
楊偉勛表示,這類藥物能針對腎臟內的發炎與纖維化進行抑制,並且與其他藥物不衝突,可搭配使用。「研究發現,不只尿蛋白下降的幅度明顯,更有助於延緩進展到洗腎的階段。」
然而,由於部分藥物尚未全面納入健保,臨床應用上,仍需透過醫師與病人共同討論,視病人狀況考量選擇用藥。「醫師要幫病人評估風險、效益與經濟能力,找到最適合的治療組合。」吳麥斯強調。
對許多病人來說,「又要加藥」總讓人抗拒。但兩位理事長都認為,關鍵在於讓病人「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這些藥」。
「很多病人吃了一堆保健品,卻對有研究支持的藥物充滿懷疑,這其實是一種落差。」吳麥斯認為,醫師需要用更平實的語言,幫助病人理解:現在多的是選擇,「不是壓力,而是機會。」
楊偉勛則用比喻來幫助病人理解四本柱的邏輯:「就像蓋房子需要四根柱子,不是越多藥表示越嚴重,而是越完整的治療,才能撐住更久的健康。」
四本柱治療就像房子的支柱,完整才能撐起健康,病人若願意配合、調整生活,醫療團隊就能發揮更大力量。資料來源:根據《2024 台灣糖尿病腎臟疾病臨床照護指引》整理繪製除了藥物,兩位理事長都認為生活型態的改變才是治本之道,包括限鈉飲食、戒菸、規律運動、避免濫用止痛藥等,都是減緩腎臟惡化的重要因素。
目前台灣也已推動「糖尿病合併初期腎臟病(DKD)整合照護方案」,由腎臟科、糖尿病科、心臟科與基層診所跨科合作,讓患者在治療上不再單打獨鬥。「只要病人願意配合,醫療團隊就能做更多。」兩位專家異口同聲,並提醒:「蛋白尿不是定罪,是提醒你該行動了。」更鼓勵病人主動與醫師溝通討論,以爭取更完善的照護方案。
面對糖尿病腎病變這場看不見的風暴,最重要的不應該是等待症狀出現,而要把握早期發現的機會;謹記泡泡尿只是起點,蛋白尿才是真正該關注的重點。及早檢查、積極治療,加上四本柱藥物與生活型態調整的多重守護,才有機會讓腎臟健康撐得更久。
註1:積極掌控造成糖尿病患腎病變危險因子 有效降低台灣洗腎人口https://www.mohw.gov.tw/cp-3161-26578-1.html
康健把關你的生活
康健316期失智症帳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