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的午後,
「睡蓮」的二胡天籟響起。
千年之醉終有解,
亙古之愁尚未醒。
微風弄皺的碧綠水面,波光粼粼。
出淤不染的無瑕芳姿,玉立亭亭。
水清無魚,雜花遠颺。
清高的代價是如此的侘寂。
不顧外界怎麽閒耳閒語。
親切地嘘寒問暖,
耐心地逐花探視,
總是始终如一 ~
不離不棄,
形影不移。
小蝌蚪們也躲在蓮葉的庇蔭下,
三不五時地畫起圈圈,
醖釀中鼓噪如鳴的蛙聲即將登場,
要給宿主加油打氣。
此情此景,似曾相識。
What a Déjà vu!
在植物園科學館前的蓮池邊,
見那個醉心於蓮的孤獨少年,
膜拜在地。
從花開等到花謝,
眾。神。無。語。
開示難求,
頓悟隨緣,
豈能一蹴而及?
在在需要歲月的累積。
於是他輕歎一聲,
没入林裏,
在滿園聒譟的蟬聲中,
沈沈睡去…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詩人借景、借物抒懷;景物如常,變的是人的心境啊!有心,「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無心,相逢不相識,見面如路人。如果無心,如何勉強的來?那能彼此會意呢?
<心靈觀想>荷‧蓮花‧蜻蜓‧蟬(附詩)
生年不滿百
常懷千歲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