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男子靠著每天運動與調整飲食,成功改善高血脂情況。(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高血脂症會增加腦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發生機會,有如健康隱形殺手。心臟內科醫師陳冠任分享有一位38歲男子,有著高血脂症,三酸甘油酯高達205,經力行不吃紅肉、多吃魚肉、必吃洋蔥與木耳、少吃晚餐和每天運動,一個月後三酸甘油酯從205降到55,狂甩超過7成,他認為當中最大關鍵是每天運動。
陳冠任上《小宇宙大爆發》節目中指出,高膽固醇也就是高血脂症,約有7成的患者與遺傳有關,也就是不管吃得多清淡,這些人體內膽固醇不大會有大變動,得靠藥物等方式介入,但反過來講,也有2至3成的高血脂症患者,經過飲食、運動,可以有效改善。
陳冠任指出,上述38歲男子在健檢時發現,血脂爆高,壞的膽固醇HDL達187 mg/dL(正常在130 mg/dL以下),三酸甘油酯更是高達205mg/dL(正常在150 mg/dL以下),總膽固醇大概270mg/dL,是非常嚴重的高血脂症。
陳冠任指出,他勸男子要服用降血脂藥物,但男子說想先自己改善看看,他給男子一個月時間,若改善情況不佳,就一定要吃藥,結果男子一個月後再回來抽血,「跌破我的眼鏡」,男子壞的膽固醇HDL從187 mg/dL降到90 mg/dL,少了超過一半,三酸甘油酯更是從205mg/dL降到55 mg/dL,少了73%。
陳冠任詢問男子是如何做到的?男子回這一個月來,自己每天都做到下列5件事。
嚴格要求自己每天運動,每天跑步或打桌球,每次至少半小時,有時甚至1個小時。
完全不吃牛肉、羊肉、豬肉等紅肉。
每天都吃魚、喝魚湯,有時也吃雞肉等白肉,就是不吃紅肉。
每天都大量食用洋蔥和木耳、十字花科蔬菜、番茄等抗氧化蔬果。
晚餐盡量不吃或者是少吃,早餐、午餐只吃6分、7分飽。
陳冠任表示,以上5點,男子全部都做到,其中他覺得最重要成功降血脂的關鍵是每天運動,運動對現代人來講,真的很困難,像他有時下班很累,也會想偷懶不運動,但如果想要身體健康,就一定要擠出時間運動,沒辦法天天運動,一個禮拜至少要運動3次,每次至少30分鐘。
營養師建議運動後可來瓶豆漿,解渴又能幫助增肌減脂。(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運動後滿身汗,除喝水外,不妨來瓶豆漿。營養師科提斯表示,豆漿中的黃豆,有助運動後修復肌肉、增肌減脂,另還具有降低癌症風險、改善血脂、抗氧化與抗發炎等健康好處,但他也提醒,豆漿營養價值雖高,但飲食仍應多樣化,建議可以利用豆漿中的黃豆蛋白,取代部分動物性蛋白,讓飲食組合更均衡。
科提斯在臉書粉專「營養師科提斯-運動營養與科學體重管理」PO文指出,他超愛在運動後來一瓶豆漿,美味又解渴,同時可以補充優質的黃豆蛋白,有助於增肌、抗發炎、提升運動表現,另外還具有防癌等健康好處。
科提斯表示,豆漿在運動營養方面的好處主要有以下5點。
黃豆蛋白提供肌肉合成的需要的必須胺基酸,同時提高胰臟β細胞敏感性,增加胰島素分泌,並增加肌肉蛋白質合成。
運動會提高氧化壓力,尤其是時間較長的運動,兩篇分別進行4周及9周的研究發現,每天攝取33到40克黃豆蛋白,可以減少運動者血中脂肪過氧化物,增強血清自由基清除能力。
運動後若發炎反應太高,會影響肌肉蛋白質合成,黃豆蛋白消化產生的胜肽,被發現有抗發炎的功能,提升肌肉蛋白的修復與生長。
在運動導致的負氮平衡狀態下,黃豆蛋白中的免疫刺激胜肽,有助於增強免疫系統。
補充黃豆蛋白有助於增加運動表現,一篇業餘腳踏車選手的研究中發現補充黃豆蛋白可以延後疲勞的產生、提升耐力表現。
除了上述在運動營養方面的好處,科提斯表示,豆漿還具有4個健康好處。1.降低癌症風險,研究發現每多攝取5克大豆蛋白,與減少12%乳癌罹患率有關。2.抗氧化,過高的氧化壓力與血管的斑塊及粥狀硬化形成有關,豆漿中的異黃酮、皂素等,具有抗氧化功能,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科提斯表示,喝豆漿的第3個好處是改善血脂,血脂異常與心血管疾病相關,攝取黃豆蛋白可減少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總膽固醇,及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4.發炎、抗凝結,黃豆中的活性物質,例如異黃酮等,被發現有調節發炎跟預防血液凝結的功能。
【健康與飲食】更新5大原則吃出好心臟、增強免疫力、武肺疫情(台灣疫情)資訊一覽表:醫、營養師推薦「一張表」「地中海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