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值得,誰不必,花了10幾萬學費,上 7堂短影音課後的純實戰排名
短影音⋯⋯幾乎已經成為這個時代的所謂「極速變現管道」
不管是 Instagram Reels﹐YouTube Shorts...還是 TikTok ,滑著滑著你就會看到別人拍出很吸睛ㄉ影片~賺到觸及、找到客戶、甚至搞到整個事業都翻轉起來!而我?就是那個每天看著別人的影片看得心癢癢,但一直不知道自己該從哪邊開始的那種人...
一開始我其實只是單純想把自己的小品牌經營起來~那時候也沒預算可以請代操,就是想說自己學學看,可是⋯影片剪輯?腳本設計?完全是霧煞煞。
所以說我就開始自己找資料、看教學、爬社群、看網紅分享,報名課程什麼的⋯結果才發現現在網路上的「短影音課」超、級、爆、多,而且每一位講師都說自己的方法才對,看的越多我越搞不懂要從誰開始。
那個⋯與其繼續觀望,不如直接動手試試!我決定採取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實際去上課、親身體驗。
我總共報名了7位不同講師的短影音課程!從線上課程到實體班、再到密集營、顧問式1對1教學、每種類型我幾乎都碰過了
目的很單純,就是想找出到底哪種課程,最適合像我這樣──「沒經驗、沒風格、只想搞懂怎麼開始」的短影音新手。
💸 我真的花了十幾萬的學費與器材費,就是想幫你找出:哪個短影音老師,最適合你!
這篇文章,是我這段學習旅程的完整紀錄,也是一個集合7位講師、影片與實戰淬煉過的心得彙整。
我會真實分享每一堂課的內容特色、授課風格、適合族群,然後會根據我的親身體驗,給出最真實的推薦(或不推薦)理由。那個~如果你也正準備要踏入短影音的世界,但還不知道該從哪裡選起,希望這篇文章,能幫你少走一點冤枉路。

短影音老師推薦01:老獅說|從邏輯到實作,幫我真正跨出短影音的第一步
在8位講師中,老獅說的課是我最早報名、也是收穫最大的一堂。
一開始被吸引,是因為他不像其他講師只強調「拍得酷」、「剪得快」,而是強調內容邏輯、帳號定位、以及商業應用的整體策略。
同時他是全臺唯一聚焦在小班制的課程,強度極高,一整天只休息不到20分鐘,好幾次的一對一,非常有感。
對我這種不想只是玩影片、而是希望經營品牌的學員來說,簡直是剛好切中痛點。
📚老獅說課程規劃:從定位→內容→實拍→演算法,一環扣一環
老獅說的課不是單次講座,而是一套有結構的教學流程。我報名的是【短影音起手式】主題課程,內容大致分為以下幾個核心模組:
- 1. 短影音時代的內容邏輯:從平臺演算法演進談到用戶習慣,讓我理解為什麼有些影片明明不炫技卻特別有感。
- 2. 品牌定位與帳號規劃:老師會帶你釐清「你是誰、要講什麼、為誰而拍」,這對一開始還搞不清楚方向的我超重要。
- 3. 腳本設計與內容公式:教我如何拆解熱門影片的節奏、開場、CTA,還給了一套「5秒吸睛、10秒鋪陳、20秒轉折」的結構公式。
- 4. 實際拍攝與剪輯演練:手機就能操作,還搭配剪映示範,即使完全沒剪片經驗也能跟上。
- 5. 演算法理解與上片建議:這段我學到最多,包含標題撰寫、Hashtag邏輯、貼文時機等超實用技巧。
老獅說課後評比:最適合想走長期經營路線的人
老獅說的課,不是用華麗技巧吸睛,而是從底層邏輯幫你建立穩定產出能力。上完課我最大的感覺是:「原來短影音不是一場炫技秀,而是一場邏輯清楚的內容工程」。
✅ 老獅說推薦給什麼類型的學員呢?
● 想經營個人品牌或小生意的人
● 希望學會企劃+拍攝+轉換的一條龍內容策略者
● 已經知道自己不能只靠剪影片,而要學會說故事的人
❌ 老獅說不太適合什麼學員呢?
● 想短期爆紅、期待上完課就變KOL的人
● 完全不想思考,只想套模版做內容的人
📊短影音課程評比結論:9/10(10分最高)
老獅說是我整體評分最高的一位講師。對我來說,這堂課就像是打通短影音內容經營的「任督二脈」。
課程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Lionchung920/

短影音老師推薦02:蟬師|當內容不只是內容,而是「思考後的內容」
如果說其他講師比較像是在教你「怎麼做」,那蟬師的課,則更像是在教你「怎麼想」。
在一場約莫20多人的教室裡,他從沒有放什麼炫目的簡報,也幾乎沒有操作教學,但就是能在短短幾小時內,把你原本以為自己會的東西,徹底拆解、重構,甚至讓你開始懷疑自己到底懂不懂內容這件事。
這堂課對我來說,不輕鬆,但很值得。
📖蟬師課程規劃:從思維、結構到創作意圖,讓你重新理解「內容是什麼」
蟬師的課程形式是小班制討論+案例分析,有點像內容哲學課+創作實驗室,沒有SOP公式,但每一句話都值得反覆咀嚼。課程大致分為幾個核心:
- 1. 內容本質的定義與再認識:透過九宮格分析自我優勢,並且發展出什麼是有價值的內容?誰在乎?為什麼?
- 2. 信息設計與敘事結構:怎麼鋪排一段話,讓觀眾不是「看過」,而是「聽懂」?
- 3. 切題 vs 切身:主題如何轉換為觀眾的感受
- 4. 反直覺式內容策略:有時候,不說你想說的,而是說對方還沒意識到的
- 5. 內容創作實作與互評:每個人都要現場提出1段內容架構,並彼此點評
🧭 蟬師課後評比:最適合想要升級內容邏輯與深度的創作者
蟬師的課不是給初學者的入門磚,而是給創作者的「轉型轉念」之課。他不會教你怎麼拍、怎麼剪,但他會讓你在下一次寫腳本、下主題、挑敘事角度時,做出更有思考過、更能打動人的選擇。
✅ 蟬師推薦給什麼類型的學員呢?
● 已有短影音創作經驗,但內容總覺得「沒力道」的人
● 希望在內容上建立獨特思維與深度的創作者
● 媒體人、寫作人、講師、個人品牌經營者
❌ 蟬師不太適合什麼學員呢?
● 技術導向學習者(例如想學剪映、拍攝技巧的)
● 完全新手,希望直接套模組的人
📊短影音課程評比結論:9/10(10分最高)
蟬師不是讓我拍出最多影片的那一位,但卻是讓我「改變內容思維」最深的一位老師。
課程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69673449919

短影音老師推薦03:安達老師|從零到會拍會剪,這堂課讓我真正動手做出第一支影片
如果說其他老師偏向策略、邏輯與說服,那安達老師的課程,則是短影音「技術面」的終極入門。
我參加的是他的實體操作課,一進場就是一排腳架、一堆燈光、還有手機支架,每位學員都要從設定畫面、調整光源、設置角度開始自己動手做。對我這種對器材和拍攝流程完全沒概念的純新手來說,這堂課真的非常實用,也意外地很有成就感。
🔧安達課程規劃:一整天密集實作,帶你拍出屬於自己的短影音
安達老師的課程主打「學了就能拍、拍了就能剪」,課堂流程很清楚,而且節奏抓得剛好,不會讓新手有太強的壓力。課程內容大致包含:
- 1. 腳本設計簡化法:用簡單的方式寫出「開場-內容-收尾」的拍攝腳本
- 2. 上片與排程建議:簡單實用的發片流程,降低拖延與卡關機率
✅ 安達老師課後評比:最適合完全新手,尤其是商家、個體創業者
這堂課沒有太多理論,也沒有演算法分析,但卻幫助我實實在在地跨出技術門檻,讓我開始能「自己拍、自己剪」。如果你是商家老闆、講師、工作者,想要自產影片、卻又對工具陌生,這堂課真的很適合你。
✅ 安達老師推薦給什麼類型的學員呢?
● 完全沒有拍攝經驗,但想自己製作影片的人
● 商家/講師/顧問等需要內容自產的個體創業者
● 希望當天就能學會拍剪流程並完成作品的新手
❌ 安達老師不太適合什麼學員呢?
● 已有拍攝/剪輯經驗,希望進一步學習策略者
● 對單純實作課程不感興趣的人
📊短影音課程評比結論:8/10(10分最高)
安達老師的課,讓我從「完全不會拍片」到「自己拍得出影片」,對於剛起步的我來說,這是一個紮實的開始。
課程連結:https://drich01.com/anda/shortvideo/

短影音老師推薦04:酷炫|從百萬網紅的角度看短影音:不是教你怎麼拍,是讓你想清楚「為什麼拍」
如果你在 YouTube 或 TikTok 上混過一陣子,肯定聽過酷炫這個名字。作為百萬等級的網紅,他的影音風格誇張、直白、有記憶點,也因此吸引了一大票年輕粉絲。
參加他的課,說真的不像在上課,更像在聽一場「創作人的現場告白」。
我報名的是他開的分享講座+簡易操作班,現場人數眾多,氣氛熱烈,很有「網紅本人就在眼前講心路歷程」的感覺。
🔥 酷炫課程規劃:風格經營+創作觀念+平臺玩法分享為主
酷炫的課不太像一般系統性教學,比較偏向經驗分享型,主要圍繞以下幾個重點:
- 1. 創作者生涯的實戰故事:他如何從素人轉型成全職創作者,當中遇過的流量高潮與低谷
- 2. 爆款影片的共通元素:標題取法、節奏控制、情緒鋪陳的實例講解
- 3. 平臺玩法解析(特別是TikTok與YouTube Shorts):演算法觀察、熱門題材分析
- 4. 個人風格塑造與人設打造:如何讓觀眾一看就記住你
- 5. 如何維持產能與創作熱情:給長期經營者的心法建議
雖然課程中有簡單帶到腳本與拍攝流程,但更多時間是放在激發創作觀念、建立風格意識這件事上。
🎯 酷炫課後評比:適合正在迷失方向或追求突破的創作者
酷炫不是那種一步步教你做影片的講師,但他會讓你理解:「成功的短影音創作者,靠的不是技術,而是選對了角色與表達方式。」如果你正卡在創作動力低落,或是迷惘於個人風格定位,這堂課會是很強的補血劑。
✅ 酷炫推薦給什麼類型的學員呢?
● 想靠短影音打造個人影響力、成為創作者的人
● 對創作流程與網紅思維好奇、正在卡關者
● 想經營 TikTok、YouTube Shorts 等娛樂導向內容者
❌ 酷炫不太適合什麼學員呢?
● 完全技術導向的新手
● 商業品牌方、企業用戶希望建立內容SOP者
📊 短影音課程評比結論:8.5/10(10分最高)
酷炫的課更像一場「創作燃料補給站」,適合想找回創作熱情的人。
課程連結:https://startingedu.com/product/practical-guide-to-popular-short-videos/

短影音老師推薦05:穿透|比你更懂「品牌該怎麼說話」的短影音顧問型講師
穿透的課,是我這次八堂課裡資訊量最密集、筆記寫最多的一堂。
他不是創作者型的老師,也不像其他講師會有很多現場互動或創作演練,但他是少數能把品牌思維、行銷策略與短影音結合得很有邏輯的一位講師。
簡單說,他就是一位「懂行銷+懂品牌+懂影音操作」的顧問型導師,如果你是公司行銷人員、負責社群內容的主管或品牌創辦人,他的課幾乎是必修。
🧩 穿透課程規劃:邏輯導向、系統整合,不講流量,只談策略與轉換
穿透的課分成三大塊:品牌定位、影音策略、商業應用。我參加的是實體授課+分組討論形式,課程重點如下:
1. 品牌價值轉譯為影音內容的公式:怎麼把「我們很專業」拍成觀眾會想看的一段影片?
2. 顧客認知路徑與內容策略設計:如何讓影片成為「預約/詢問/成交」的引導工具
3. 平臺內容分發與佈局策略:一支影片如何延伸到 IG Reels、YT Shorts、LINE社群、部落格
📌 穿透課後評比:適合行銷人、品牌主、正在用影片帶營收的你
穿透的課程不炫技也不娛樂,但非常「扎實」像一本短影音策略白皮書。如果你是自媒體、品牌行銷、企業老闆,已經不只是想「有東西上架」,而是想打造有效率的影音營銷模式,穿透的課是你該上的那一場。
✅ 穿透推薦給什麼類型的學員呢?
● 中小企業行銷主管/品牌經營者/內容策略規劃師
● 想讓影片「變現、導流、養粉」的人
● 已經會拍片但卡在成效不明、無法衡量轉換的人
❌ 穿透不太適合什麼學員呢?
● 剛入門、連帳號定位都還沒想清楚的新手
● 想要學剪輯、腳本操作、拍攝技巧的技術學習者
📊 短影音課程評比結論:8/10(10分最高)
穿透是那種你上完之後,會回頭重聽錄音檔好幾遍的老師。資訊濃度高,建議有一定創作經驗或品牌背景的人來上更有效。
課程連結:https://xway.com.tw/

短影音老師推薦06:617行銷筆記 劉易蓁|最接地氣的創作者同行,教你用真實走進觀眾心裡
在這一輪八堂課程中,617行銷筆記的劉易蓁老師,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創作者圈的老大哥」-親切、真實、務實。
他沒有過度包裝,也不是靠炫技來教學,而是用自己一路經營、接案、帶社群、轉換的經驗,很誠實地分享「創作這條路的真實模樣」。
這堂課我收穫的,不只是資訊,還有很多「被理解」的感覺。
📘 劉易蓁老師課程規劃:從自媒體經營出發,給內容創作者最實用的提醒
劉易蓁老師的課,是以他自己品牌帳號的經營歷程作為主軸,搭配觀察數據、實戰案例,提供許多「內容創作路上容易忽略卻最關鍵的盲點」。大致課程內容包含:
- 1. 如何從0開始經營一個有靈魂的帳號(不只是發文,而是建立角色感)
- 2. 內容產製節奏與創作瓶頸突破法(產能管理+現實壓力平衡)
- 3. IG、Threads、Reels等平臺特性解析(以生活型、知識型帳號為主)
- 4. 如何從內容中「慢慢培養信任→形成轉換」
- 5. 個人創作者如何累積自信與永續經營能量
🧡 劉易蓁老師課後評比:適合想「慢慢把內容做出來」的創作者與接案者
如果你不是想當網紅、也不期待三週爆粉一萬人,而是想慢慢建立個人風格、說出真實故事,617行銷筆記劉易蓁老師的課就是你該去坐一坐的地方。
他就像一位創作者心理教練,不教你怎麼搶熱點,但會告訴你:「熱點燒完後,你還剩下什麼?」
✅ 劉易蓁老師推薦給什麼類型的學員呢?
● IG經營者、自媒體初學者、個體創作者
● 正在面對創作焦慮、產能壓力、缺乏方向的人
● 想把生活經驗轉化為社群內容的人
❌ 劉易蓁老師不太適合什麼學員呢?
● 尋求技術教學/剪輯操作課程的學員
● 商業品牌方希望獲得影音轉換工具的企業代表
📊 短影音課程評比結論:8/10(10分最高)
劉易蓁老師不是短影音的技術教練,而是內容創作者心靈上的同行者。這堂課幫我重拾了創作的初心。
課程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617bee/

短影音老師推薦07:串串李川|創意不是學來的,是被點燃的-風格型創作者的靈感加油站
串串李川這位講師的課,是這8堂中最跳Tone的一堂。
大量用案例、腦洞、現場發想互動,帶你進入「創作自由意識」的世界。如果你習慣邏輯式教學,這堂課會讓你靈感爆棚。
他本身就是一位用極具個人風格短影音內容在社群上引發話題的創作者,從生活細節、語言節奏到構圖風格,都讓人一看就知道是他。
🎨 串串李川課程規劃:內容破框訓練+靈感挖掘工作坊
這堂課的教學風格非常特別,內容不是線性安排,而是類似一場創意腦內風暴:
- 1. 案例分析:那些爆紅不是巧合,而是設計
- 2. 題材腦力激盪:透過「反差題材」、「角色反轉」、「無厘頭敘事」激發創意
- 3. 語感與視覺節奏的實驗訓練:如何剪出「看不懂但停不下來」的吸睛效果
- 4. 風格測驗+反饋討論:讓你更清楚自己適合什麼類型的創作風格
🚀 串串李川課後評比:適合喜歡創意、風格強烈的創作者
這堂課幫我找回了創作初期的那份「自由感」。不是為了演算法、不是為了爆紅,而是為了讓我自己先覺得:這支影片我做得很爽、很真誠。
✅ 串串李川推薦給什麼類型的學員呢?
● 想打造獨特風格的短影音創作者
● 喜歡創意題材、情境設計、實驗型敘事的人
● 走非主流、不想迎合市場的內容創作者
❌串串李川不太適合什麼學員呢?
● 尋求教科書式課程、新手需要基本工具教學者
● 商業品牌希望直接導流或轉單的實戰應用需求者
📊 短影音課程評比結論:8/10(10分最高)
李川老師不是來教你「怎麼做內容」,他是來問你「你想讓觀眾感受到什麼」。這堂課適合腦袋想跳一跳的人。
課程連結:https://hahow.in/courses/6221a5a8b82e9300073a24df
我的Top 3推薦講師與理由:根據不同需求,推薦給不同的你
上完這7位老師的課之後,我最大的心得就是:沒有最好的課,只有最適合你現在階段的那一堂課。
所以我不單純選「誰講得最好」,而是從「誰最能解決我當下卡關問題」的角度,挑出我最推薦的3位講師,並依照需求分類如下,排名不分先後:
🎯 1. 想建立內容節奏與商業邏輯的人:老獅說
如果你是零經驗,但很明確知道自己是為了經營品牌、推廣服務、建立信任感才進來做短影音,那你絕對該先上老獅說的課。
他不會只教你「拍什麼」,而是一步步建立你的內容邏輯、平臺操作節奏與影片的角色功能。從定位、腳本到實作,全流程一次打通,非常適合經營者、創作者、接案者的起點課。
✅ 適合誰:想打造個人品牌、商業應用導向創作者、想穩定輸出內容者
⭐ 推薦指數:9/10(10分最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想提升鏡頭表達力與舞臺感的人:酷炫
如果你已經會拍、會剪,但始終在鏡頭前「放不開」、找不到屬於自己的角色感與節奏,那酷炫的課會給你很大刺激。
他本身就是百萬網紅,課程內容偏向經驗分享+創作者心法,特別著重在「如何在鏡頭前自然地展現自己、創造記憶點與娛樂張力」。即使是講一樣的內容,他能教你怎麼「講得有感、有力、讓人記得住」。
✅ 適合誰:想打造個人特色、自帶風格的創作者/自媒體經營者
⭐ 推薦指數:8.5/10(10分最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想升級內容深度、強化敘事邏輯的人:蟬師
如果你覺得自己拍得還行、剪得也會了,但影片始終缺乏穿透力、打動不了人,那你很可能卡在「內容邏輯」與「敘事設計」的階段,這時候,蟬師的課就會是你突破瓶頸的重要推手。
他會帶你深入探討內容的本質、觀點的選擇與資訊的設計方式,幫助你說出有重量、有思考、有情感厚度的內容。這不只是內容技巧,更是思維養成。
✅ 適合誰:創作一段時間、想突破內容深度的創作者/講師/顧問
⭐ 推薦指數:9/10(10分最高)
7位短影音講師特色彙整總表
|
講師名稱 |
教學風格 |
適合對象 |
推薦指數 |
|
老獅說 |
實戰派、邏輯清晰 |
想從0開始建立內容策略者 |
9/10(10分最高) |
|
蟬師 |
哲學派、內容有深度 |
已有基礎者 |
9/10(10分最高) |
|
安達老師 |
節奏明快、重實拍 |
新手~進階剪輯 |
8/10(10分最高) |
|
酷炫 |
網紅型、娛樂感強 |
想紅/想破圈者 |
8.5/10(10分最高) |
|
穿透 |
論述深入、策略導向 |
品牌或商業經營者 |
8/10(10分最高) |
|
617 |
經驗談豐富、接地氣 |
IG小編、自營商 |
8/10(10分最高) |
|
串串李川 |
創意取勝、風格強烈 |
喜歡玩風格、破框創作者 |
8/10(10分最高) |
你現在的短影音學習階段,誰最能幫你跨過去?
報名課程不是為了學得最多,而是為了「解決當下最困難的問題」。
這8堂課帶給我不同角度的刺激,有些讓我馬上實作,有些則在幾天後才回味無窮。
最後送你一句我在課程中最有感的話:
「你不是要變成最厲害的創作者,你只是想要被看見、被理解,然後說出你真的想說的話。」
希望這篇心得,能幫你選對你的第一堂課,或下一堂該上的課。
老獅說短影音課程有推薦嗎?
看完這篇完整的7位短影音課程老師評比,不知道你心中是不是也開始浮現出「我適合哪一位老師?」的念頭?
我知道,現在學短影音已經不只是跟風,而是每一位想建立影響力、經營個人品牌、甚至推廣事業內容的人,幾乎都必經的關卡。
這7位老師當中,有的擅長邏輯清晰的架構教學,有的主打超接地氣的實作訓練;有人像朋友陪伴你一步步拍出第一支作品,有人則直接給你商業變現的完整藍圖。每堂課我都親自體驗過,也從一個完全不會剪影片的門外漢,一步步找到自己適合的風格與節奏。
如果你也跟我一樣,曾經在網路上看過一堆廣告、但遲遲不敢下手報名,或者上了一堂課後仍覺得無法真正產出內容,那我真心希望這篇文章能幫你少走一些冤枉路。
每一位老師都有其獨到之處,沒有所謂絕對「最好」,只有「最適合你當下階段」的課程。
與其猶豫觀望,不如開始行動。
如果你還在猶豫怎麼選、或想知道更多實戰學員的真實心得,歡迎留言或私訊我,我會真誠分享我的上課筆記與推薦順序,幫助你做出更適合的決定。
走進短影音世界的第一步,其實沒有那麼難。
你只需要找到一位讓你「願意開始、敢於嘗試、持續產出」的老師。
影片剪不好可以重拍,腳本不順可以重寫,但行動,不能一直等。
下一個「被看見的你」,可能就從選對老師的這一刻開始。
“理想”是什么?理想就是人一生的奮斗目標。一個人如果沒有了理想,在這個世界上便沒有生存的意義。 我的理想是當一名老師。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他們像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當老師是多么的光榮啊! 如果我能當一名老師,我一定會盡責盡職,爭取當個好老師;如果我能當一名老師,我一定會認真批改每一份作業,每一張試卷,一定不會改錯任何一道題目;如果我能當一名老師,當同學們爭吵起來的時候,我一定會和他們講道理,讓他們明白自己錯在哪兒! 有一句歌詞唱得好“不經歷風雨怎么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從此刻開始,我要認真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為將來做好準備。我想:這也是我們現在應該做的,也是通向理想的唯一途徑。 這就是我的理想,一個平凡而普通的理想。 >>>更多美文:激勵
職場中七個最致命的想法 為什么許多有才華的人會失敗?美國哈佛商學院MBA生涯發展中心主任詹姆士·華德普與提摩西-巴特勒博士,受命協助那些明明被看好卻表現不佳,甚至快要被炒魷魚的主管。 什么樣的行為模式會成為致命缺陷,嚴重阻礙職業生涯?華德普與巴特勒歸納出七項職場缺陷的行為模式。 1、總覺得自己不夠好 這種人雖然聰明、有歷練,但是一旦被提拔,反而毫無自信,覺得自己不勝任。此外,他沒有往上爬的野心,總覺得自己的職位已經太高,或許低一兩級可能還比較適合。 這種自我破壞與自我限制的行為,有時候是無意識的。但是,身為企業中、高級主管,這種無意識的行為卻會讓企業付出很大的代價。 在一個越來越強調人際交往和互動的現代社會里,僅僅憑自己的本事去開辟一個新的生活空間,或者僅僅做好本職工作,就想脫穎而出獲得成功,似乎越來越不可能了。唯一的做法是。勇敢地說出和實施自己的想法和主張,維護自身的尊嚴和權利,然后盡一切可能去影響同事、上司、下屬或客戶,用自己的言語和行為打動他們,形成一種互動的集體的自信心。 2、非黑即白看世界 這種人眼中的世界非黑即白。他們相信,一切事物都應該像有標準答案的考試一樣。客觀地評定優劣。他們總是覺得自己在捍衛信念、堅持原則。但是,這些原則,別人可能完全不以為意。結果。這種人總是孤軍奮戰,常打敗仗。 3、無止境地追求卓越 這種人要求自己是英雄,也嚴格要求別人達到他的水準。在工作上,他們要求自己與部屬“更多、更快、更好”。結果,部屬被拖得精疲力竭,紛紛“跳船求生”,留下來的人則更累。結果離職率節節升高,造成企業的負擔。 這種人適合獨立工作,如果當主管,必須雇用一位專門人員,當他對部屬要求太多時,大膽不諱地提醒他。 4、無條件地回避沖突 這種人一般會不惜一切代價,避免沖突。其實,不同意見與沖突,反而可以激發活力與創造力。一位本來應當為部屬據理力爭的主管,為了回避沖突,可能被部屬或其他部門看見。為了維持和平,他們壓抑感情,結果,他們嚴重缺乏面對沖突、解決沖突的能力。到最后,這種解決沖突的無能。蔓延到婚姻、親子、手足與友誼關系。 5、強橫壓制反對者 他們言行強硬,毫不留情,就像一部推土機,凡阻擋去路者,一律鏟平。因為橫沖直撞,攻擊性過強,不懂得繞道的技巧,結果可能傷害到自己的職業生涯。 6、天生喜歡引人側目 這種人為了某種理想,奮斗不懈。在穩定的社會或企業中,他們總是很快表明立場。覺得妥協就是屈辱。如果沒有人注意他,他們會變本加厲,直到有人注意為止。 7、過度自信,急于成功 這種人不切實際,找工作時。不是龍頭企業則免談,否則就自立門戶。進八大企業工作,他們大多自告奮勇,要求負責超過自己能辦的工作。結果任務未達成,仍不會停止揮棒,反而想用更高的功績來彌補之前的承諾,結果成了常敗將軍。 這種人大多心理上缺乏肯定,必須找出心理根源,才能停止不斷想揮棒的行為。除此之外,也必須強制自己“不作為,不行動”。 白領必看的十種職場致命毒藥 人生致命的八個經典問題 職場,有一種致命傷分頁:123
給金魚洗澡 文/洪嘉鍇 在我童年的記憶中,趣事就像天上的星星,地上的河流一樣數也數不清。但其中有一件傻事卻讓我記憶猶新,每當想起來還是覺得自己幼稚得可笑。 那是去年的夏天,媽媽給我買了兩條小金魚,它們頂著圓鼓鼓的眼睛,穿著紅色的紗裙,在水中自由自在地穿梭,我十分喜愛它們,便主動承擔了照顧他們的重任。一天晚上,我聞到了一股臭味。便想:我和家人都剛洗的澡,家里的垃圾也早倒了,哪來的臭味?我轉念又想,我的小金魚已經有一個多月沒洗澡了,身上肯定臭死了,也癢得難受吧! 當我下定決心準備給小金魚洗澡時,鄰居家的小弟弟來了。嘿,有幫手了,我興奮地對他說:“我家的小金魚身上臟死了,我們一起給他們洗洗澡吧!”小弟弟一聽,兩眼放光,立刻手舞足蹈起來,大聲嚷嚷著:“好啊!好啊!”于是我們立刻行動起來。 我們首先玩起了捉魚大戰,兩雙手一起抓向金魚,沒想到那金魚身上滑溜溜,粘糊糊的,還有一股腥臭味,惡心死了,這下我更加肯定了我的想法是正確的。然后我們一起跟小金魚玩起了體力戰,好不容易讓金魚體力消耗得差不多了,我們也滿頭大汗,氣喘吁吁。趁著這大好的時機,我迅速雙手并用把金魚撈上來了,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它們放到盆子里,開始像媽媽給小寶寶洗澡一樣,輕輕“洗刷刷”起來。我把魚鱗上惡心的東西一點點清理干凈,甚至把魚鱗都刷掉了好幾片。 金魚的全身終于干干凈凈了,我高興地松了口氣,再次把它們放回到魚缸里,沒想到它們卻一動不動了,我頓時愣住了。小金魚再也沒有那優美的舞姿,更沒有向我致謝,我傷心極了。唉,這究竟是怎么了?好心怎么辦成了壞事?我百思不得其解,只好上網查資料,才知道自己給金魚洗澡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可笑。那粘糊糊的東西是魚的保護膜,能防護細菌的侵害,小金魚一旦沒了它們就毫無抵抗力,而金魚沒了魚鱗更活不長。 我頓時懊悔極了!我真想說:“小金魚,對不起,是我害了你!” 金魚 文/姚林寶 這幾天,我每天早晚都會到公園走上一圈,一來健身二來散心,喜歡這里的清靜幽雅,更喜歡這里的舒適自在,天馬行空,逍遙自在。幽靜的環境讓人神清氣爽,也讓人有片刻寧靜,暫時忘掉了煩惱,聚精會神地賞景觀物。 公園有一種水里的生物,結伴而行,不知疲倦地在池塘里游來游去。每每路過池塘,聽到動靜,走近便看見幾尾披掛黃金甲的魚兒非常顯眼,姿態瀟灑,無拘無束,活蹦亂跳。顏色有紅、黃、白、紅白、五花等多樣,紅色金魚最喜慶,鼓著大眼睛撅著嘴巴,吧嘰吧嘰換氣,又好像在覓食,形狀像鯉魚,嘴前有兩根胡須,樣子虎頭虎腦,憨態可掬。金魚是靈性之物,你給食物,它就往你跟前來;水面上沒有了食物,它轉身就潛入水中,一忽兒不見了蹤影。 金魚已適應了人類喂食,往水面扔些饅頭餅干屑,立即成群結隊浮出水面,很活躍,追逐食物的激情很高。金魚完全依靠他人賜食,即便有漂亮的外表,也難以改變可憐的身份。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悠閑安逸的日子過慣了,一旦放回大江大湖還可能不適應,有生存之憂,因為尋找食物的本領已喪失殆盡。而長期的養尊處優,對周邊環境置若罔聞,不畫地為牢,最終金魚會老死在渾濁的池塘中。 我在金魚身上看到了人類的影子。無論對生活有多少美好愿望和憧憬,關鍵是理智地選擇生活方向,努力打拼與奮斗。 陪女兒養金魚 文/劉新昌 小區旁的商場,不知什么時候在出口處開了家寵物店,什么波斯貓、絲毛狗、小白兔、大倉鼠、鸚鵡、畫眉、烏龜、金魚……林林總總,約有一二十種小動物。 上周末,帶快四歲的女兒去逛商場,出來時,女兒看到這些可愛的小動物,喜歡得不得了,非得央求我帶一樣回家。貓和狗容易掉毛,難搞衛生;白兔和倉鼠嘴尖牙利,怕傷著女兒;鸚鵡、畫眉之類的鳥類我又不懂飼養,于是,就買了九條金魚,五紅兩黑兩白。 回家后,將金魚養在一個圓形的玻璃缸里,擱在酒柜旁的方幾上,勞作之余,倒一小杯紅酒,邊品邊看玻璃缸內魚翔淺底,色彩流動,竟給生活帶來幾分愜意,偶爾丟幾粒魚飼料下去,金魚你追我趕,追逐嬉戲,間或冒出一串長泡,如露珠滾動,似珍珠拋灑,煞是好看。 金魚買回家后,女兒也閑不住了,從幼兒園一回來,就站在魚缸前,一會兒擺手、一會兒俯身、一會兒張嘴,動作認真極了,我問她在干嘛,她連連向我擺手,希望我能安靜,生怕打攪魚兒安靜的生活,原來,她在學魚兒游動、俯沖、冒泡的姿勢呢。 前天下班后,我剛進家門,女兒就淚光閃閃地撲進我懷抱,傷心地說:“爸爸,對不起,是我不好,我‘害死’了一條金魚。”原來,那天我上班后,她回家早,就學著我的樣子給金魚喂食,她不知金魚的習性,生怕魚兒吃不飽,抓起一大把魚飼料往魚缸里丟,有條黑色的金魚因吃得過飽給脹死了。 我走到魚缸前一看,金魚早就翻白了,像一塊臃腫的黑色抹布漂浮在水面上,我找來網兜,將金魚撈起,給女兒看金魚鼓脹的魚肚皮,并告訴她金魚是不知道控制自己的食欲的,你給它多少魚餌,它都會吃掉,所以,喂金魚的時候一定要把握一個度,否則金魚就會被脹死,女兒似懂非懂點頭,說以后一定會小心的。 看著女兒可憐楚楚的無辜樣,我安慰她說:“這只魚兒已經死了,再傷心也于事無補,但一定要記住這個教訓哦。”女兒乖巧地點點頭說:“這只魚兒真可憐,是我害死了它,爸爸,我想給它一個很好的葬禮。” 這小家伙不知從哪里學到了葬禮這個詞,也許是電視上學的吧,但我還是很欣慰,因為女兒已經知道生與死是怎樣一回事了,我帶上鐵鍬,陪女兒到小區的一角將金魚埋了,小家伙還學著電視里的樣子,摘了一朵野菊花擺在埋魚兒的地方呢。 金魚和小螞蟻 文/楊怡琳 一個夏天的中午,一群小金魚在水塘里游玩。忽然,它們聽到一陣哭聲,小金魚們游過去一看,原來是一只小螞蟻在岸邊抹眼淚呢。 領頭的小金魚關切地問道:“親愛的小螞蟻,你怎么啦?” “燕子阿姨捎信來,住在水塘那邊的外婆生病了。媽媽做了美味的蛋糕,讓我去看望她。可昨晚的一場雨淹沒了小橋,我怎么過河呢?” 小金魚笑著說:“這還不簡單呀!你坐在我背上,我把你馱過河去。” 小螞蟻連忙擺著手說:“不行,不行,河水會把蛋糕打濕的。” 是啊,這可怎么辦?小金魚們開始商量起來,一條最小的金魚說道:“小螞蟻,你別哭,我去問問荷花姐姐吧,她一定會有好辦法的。” 荷花姐姐聽了大家的講述,就摘下一片粉紅的花瓣,說:“喏,給小螞蟻當小船吧!” 小螞蟻坐上花瓣船,小金魚們圍著他,輕輕推著花瓣船往前行。不久,小螞蟻到了水塘對面,見到了外婆。螞蟻外婆吃了小螞蟻送去的蛋糕,身體很快就恢復健康了。 金魚和烏龜 文/兆麟 金魚快樂地生活在大大的魚缸里,它有一個烏龜做鄰居。別看烏龜長得不帥,但金魚比較喜歡烏龜,因為烏龜特別會說話。 每當烏龜遠遠地看見金魚,它都扯著嗓子大喊:“金魚,我是因為你的美麗而存在,讓我吻你吧。” “烏龜真是可愛,竟能當著其他動物的面向我表白愛慕之情,可我不能這么就答應它,還是淑女一點好。”金魚未等烏龜靠近,就擺著自己漂亮的尾巴遠遠地游開了。 如此多日,金魚已經完全陶醉在烏龜愛慕的漩渦里了。“金魚,我是因為你的美麗而存在,讓我吻你吧。”烏龜邊游邊喊。 金魚慢了下來,它想給烏龜一個機會。但它覺得自己臉紅了,不敢直視烏龜的綠豆小眼睛,便轉過身來,把頭扭向一邊,等待美好時刻的到來。猛然間,一陣劇痛幾乎讓金魚昏過去,扭頭一看自己的尾巴已經被烏龜咬在口中了。 此時,金魚才猛然間想起了,曾經有伙伴告訴它:烏龜是喜歡吃金魚的。 我們世俗的人又何嘗不是一群無知的金魚呢,喜歡別人的恭維,也會為別人對自己的奉承而陶醉,但很少去思考別人的恭維背后有什么。 >>>更多美文:好文章
EE515JIIOC787MKH
酷炫短影音課程有含剪輯教學嗎? 》不同講師適合不同階段,這篇7位短影音老師評比文你該看老獅說短影音課程適合個人品牌嗎? 》一口氣報名7位短影音講師的課,我的真實體驗與學習收穫公開酷炫短影音課程有線上版嗎? 》短影音名師大評比:7堂課的課程架構與適合對象一覽
下一則: 台南FRP模型製作價格查詢推薦 》插畫角色做成吊飾公仔的流程|Prompt造型社服務介紹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