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識破男人的撒嬌“伎倆”,做會撒嬌的女人
2014/04/14 10:43
瀏覽2,792
迴響0
推薦0
引用1
男人要是撒嬌起來,女人是一點辦法都沒有的!可男人有時候根本不會這么可愛,他們愛抱怨,又邋遢,又懶,又愛裝……真讓女人氣不打一處來。什么?其實他們在發嗲?反正我是不信,你信嗎?
原來男人這樣也是撒嬌?!
作為女人,當一個男人在用女人們慣用的方式來撒嬌時,你很容易發現,好比這些:
1. 求饒語氣:“老婆~~~(拐彎拉長音),我錯了~~~(拐彎拉長音)”。
2. 裝弱小:扯扯衣袖,“我餓了”、“喂我嘛”。
3. 學小孩說話:“我要噓噓”“我要吃飯飯”“我要睡覺覺”、“我要抱抱”。桃園廚具
但是,你也許想不到,當男人這樣做時,其實也是在向你撒嬌:
1. 請示你,向你求助:陳凱歌要上中央臺,打電話給千里之外正拍戲的陳紅:“夫人,我穿什么好呢?”;“幫我吹一下眼睛里的沙子好不好”、“幫我拿酸奶好不好”(柔軟的“好不好”是重點)。
當那些慣于打腫臉充胖子的男人開始向女人求助,其實這求助的背后是在說“我好需要你”。
2. 向你訴說自己的苦惱:他一臉委屈地說,“我今天電腦死機了,又一下子修不好,辛苦半天的東西沒保存就這樣沒了……”聲音越來越低。
此時,你千萬別嫌棄他無能,愛面子的男人肯在人前說自己的無能,其實是對你卸下了心防,希望能夠被你鼓勵。
3. 懶懶地不動:飯后的臟碗筷,換下的臭襪子,落灰的寫字臺,即使是微不足道的舉手之勞他們也不愿收拾,反而他們紛紛表現出腰酸背痛,四肢無力,那虛弱的身體只能陷在沙發里看《足球之夜》;微暗的燈光下,他慢吞吞地向你走過來,移開你手中的雜志,什么也不說,往你的懷里一扎。
心理學研究發現,那些比常人更易疲乏的人,往往更希望與他人發展關系,但是卻缺乏以成人的方式發展正常關系的能力,所以就不自覺地顯示自己被動、弱小、孩子氣的那一面,試圖與他人建立他/她習慣了的疲乏者——照顧者的關系模式,這種關系的原始形態,其實就像嬰兒——母親的關系一樣。台北咖啡館 懶懶不想動的他,此刻其實正非常安心地依賴著你呢!
4. 扮無辜:激烈爭吵,你慷慨激昂唾沫飛濺,而他像個老實的孩子默默地站在一邊用無辜的眼神看著你。
看到他“好像沒事人一般”,也許你會更氣不打一處來,但其實此刻在他已經不再關注事情的細枝末節,而是更在意的是你們的關系,所以他扮無辜,希望通過這種的方式讓你發現其實你們彼此都沒有惡意,從而緩和你們之間的關系。
5. 技巧流淚:如果女人的眼淚堪稱黃金,那男人的眼淚就比那鉆石還貴了。因此,女人看見男人的眼淚,就像看見熠熠生輝的鉆石一樣,難以抗拒。“男兒有淚不輕彈”,也許這一次,他是真的為我動了情?不過,這最后一條雖說是撒嬌,但卻是謀求不正當目的的不正當手段,真心的男人多半不會故意為了撒嬌而哭,他們只會情不自禁……因此對撒嬌的哭,在此不作過多討論。
為什么男人需要撒嬌?為什么人都需要撒嬌?
有人說,“撒嬌”這個詞要么用來形容表現出過于親昵的態度,要么用來表示提出各種各樣任性無理的要求。這些都只是表面現象。個人認為,就“撒嬌”本身這個行為而言,我們更應該加以思考的是其背后所蘊含的豐富感情。
從發展心理學的觀點來看,撒嬌這種行為起源于母子關系中嬰兒的心理活動。但是對于剛剛出生的嬰兒來說還算不上“撒嬌”。只有當精神發展到一定程度,意識到自己與母親是兩個單獨存在的個體之后,才能把ta這種“試圖接近母親來尋求‘母嬰一體感’的行為”稱作“撒嬌”。就撒嬌這種感情而言,它所展現出來的特殊的人際關系在于試圖接近對方這樣一種動機。
若是“嚎叫”,就不是撒嬌了,撒嬌,不可盛氣凌人。可見,撒嬌的關鍵是放低姿態,先示弱。
話說回來,為啥本文前面那些男人的撒嬌,看著這么不像撒嬌呢?土城Motel 其實就是因為他們有著撒嬌的心,卻沒有撒嬌的姿態。
在這種情況下,嬰兒試圖要獨占自己的母親——其撒嬌的對象,并且如果母親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人身上的話嬰兒則會表現出強烈的嫉妒之心,也就是說在這種情況下別人對這個嬰孩來說就是一種打擾與妨礙,ta會努力除去這個障礙物。
從這個意義上說,撒嬌的目的是討愛,而假如討愛的請求被拒絕,或者沒有被滿足,會產生對轉移“母親”注意力的事物的嫉妒。當嬰兒感到是自己妨礙了母親時,嬰兒可能會一邊撒嬌一邊內疚;當嬰兒感到母親是因為其他事物而不理睬自己時,嬰兒可能會一邊撒嬌一邊憤怒;假如印象中的“母親”經常不回應或者不能滿足“嬰兒”,“嬰兒”也會因為擔憂,而更容易討愛,也就是更多地撒嬌。
說到“撒嬌”,不能不提我國自1985年開始顯山露水的詩歌派別——撒嬌派。他們有一段在詩歌界非常著名的宣言,其中所說的就很像是嬰兒向母親撒嬌的心情:
“活在這個世界,就常常看不慣。看不慣就憤怒,憤怒得死去活來就碰壁。頭破血流,想想別的辦法。光憤怒不行。想超脫又舍不得世界。我們就撒嬌。”
在那個相對嚴肅的年代,公開“嚎叫”是不被允許的,撒嬌派的詩人于是選擇了迂回著來“撒嬌”,也就是“溫柔的反抗”。
當合理的討愛要求(公開“嚎叫”)被拒絕時,“我們就撒嬌”。雖然因為得不到“母親”的關愛而憤怒,但是其實又愛“母親”,離不開“母親”,更無法徹底地恨“母親”,所以只好嗲嗲地抱怨。
許多男人在襁褓期一過就被剝奪了撒嬌的權利,也不太懂得示弱,因此他們有時只會用“頤指氣使”或“唉聲嘆氣”來撒嬌。頤指氣使:要女人陪他做這做那,或為他做很多,以證明自己值得重視,隱藏著他討愛的目的。這種方法,常讓女人嫌煩。唉聲嘆氣:期待女人能主動安慰自己。女人也沒有更高明,看不穿男人內心討愛的動機,反而想:“唉,他真沒出息!”于是,誤解就這么產生了。
那么,我們可以再多問一句:
要怎樣才能正確地傳達討愛的意思,并達成討愛的目的呢?
筆者認為,關鍵在于要讓對方產生內疚的感覺。
簡單來說,“嬰兒”需要的是母親的關注,那么請設想,當“母親”意識到自己的注意力被轉移到了別處,而因此降低了對“嬰兒”的關注,當“母親”認為自己這樣做不對時,可能會感到內疚。
有觀察家認為,這種內疚的情感可能是“人情”的基礎——因為感到虧欠對方,所以才想要回報對方,于是,人與人之間就在這“施與受”、“欠與還”的過程中,將彼此的情感關系維系了下來,若沒有這一來二去的過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不能長久,也無法達到真正的深厚。
因此,撒嬌有時并不是弱者的做作,而是維系人際關系的常用手段,因為我們容易同情弱者,也會因為內疚而去幫助一個人,于是就與之建立了感情。
雖然這聽上去是個很美妙的故事,不過,也有一些心術不正的人,因為深諳此道而動起了壞心眼。好比“技巧流淚”把女孩騙到手的男人,這樣的男人就是利用了人們對“撒嬌者”的刻板印象——因為弱小所以相對不構成威脅的——而“扮豬吃老虎”。我們都應該警惕這樣的人,以防被欺騙了感情。
剛才說完了男人的撒嬌,那么女人的撒嬌呢?
有人說,女人撒野可恨,百依百順則可憐,唯有撒嬌才是女人可愛的關鍵。西門町燒肉 所以……女人怎么撒嬌最可愛?
1. 百轉千柔港臺腔:抱抱我嘛,我就要嘛,老公……(長音),你好好的,我好冷……
2. 弱弱地生氣,好像沒力氣:不能拍桌子,不能滿地打滾,不想被當成“潑婦”的話,生氣時一定要優雅。用一根手指輕輕地點他的前額,“好壞”、“可惡”、“討厭”等女人味十足的用詞可以隨時拋出,嘟嘟小嘴,皺皺眉頭,用抱枕扔他,沒有破壞性、不疼,但很嬌嗔。
3. 弱弱地求助,好像很需要他一樣:想要坐在他腿上,因為紅木沙發又冷又硬;叫他幫忙拉上拉鏈,因為在背后夠不著;把手插在他的口袋里,因為怕冷。
4. 偶爾欲擒故縱:“不要”、“不干”,明明喜歡唄抱著,卻故意掙脫小跑起來,這會讓男人感到新鮮,激起他的征服欲。
5. 害羞怕癢:有心理學家發現,多數人在被陌生人突然觸摸時會覺得很癢,而厭惡地躲開,但一些人即使在被自己心愛的人觸摸時,如果感到對方動作非常夸張,一點兒也不認真、不“嚴肅”、不溫存,也會感到怕癢而躲開,可是又因為是心愛的人所以非常享受這種游戲,所以一邊逃避還一邊“咯咯”笑。這種現象有點類似于冒險,知道有危險,心里害怕,還是忍不住去做。
我們都能理解,一個人和陌生人發生肢體接觸時多少會害羞,想要躲開。當男人看到女人因為自己不認真、不“嚴肅”、不溫存的“調戲”而怕癢地躲開時,會理解為“這個女生很正經,但是還沒到手”,既產生了憐惜,又激起了更多的征服欲。
撒嬌不能忘的規則
撒嬌固然好,但是,撒嬌有一些重要的規則,撒嬌者萬萬不可忘記!
首先,撒嬌不忘形。撒嬌得看場合、看對象的,并非所有狀況都適合我們嗲聲嗲氣地說話,例如有長輩或有公事上的朋友在場時,對老公或老婆撒嬌說話,恐怕會讓大家尷尬,并有損專業形象。
第二,得寵不忘謝。在我們撒嬌時,表示我們希望被別人寵愛,當得逞之后,也許你心里認為“Ta本來就欠我的,補償我是理所當然的”,但表面上千萬別給人這種印象,否則對方會覺得不受鼓勵,吃力不討好。因此此時該好好謝謝對方,“謝謝你對我這么好”,“謝謝你這么幫忙”。這樣一來,對方會覺得他對你所做出的讓步跟寵愛得到了肯定,有助于情感的親近(下一次也才能再度發揮撒嬌的功力)。
第三,被嫌不忘收。說實話不是所有時候,我們都會得到對方善意的回應,好比對方此時正焦頭爛額十分煩惱,Ta自己想討愛都來不及,所以有時候我們一撒嬌,對方的反應就很可能是:“你煩不煩啊?”果真如此,就該趕快下臺一鞠躬了,別再繼續“無理取鬧”,快快表達歉意:“親愛的,真抱歉讓你不開心了!”
撒嬌三原則:撒嬌不忘形,得寵不忘謝,被嫌不忘收。祝福你成功做一個收放自如的撒嬌高手!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