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句、律詩、排律
2018/09/18 14:17
瀏覽5,589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絕句、律詩、排律
種類 |
絕句(短句、斷句) |
律詩(今律) |
排律 |
起源 |
1.五言絕句起於五言古詩,七言絕句源於南北朝樂府小詩。 2.明王夫之薑齋詩話:「絕先於律,五言絕句,自五言古詩來;七言絕句,自歌行來。」歌行,即樂府詩。 |
1.五律之格律確定完成於初唐沈佺期、宋之問二人。 2.七律格律確定完成於初唐杜審言。。 |
八句以上,然句數須限於雙數。 |
句數 |
每首四句。 |
每首八句。 | |
用韻 |
1.多押平聲韻(五絕有采仄聲韻者),凡偶數句須押韻。 2.首句不押韻為正格,亦可押韻。 3.一韻到底,不能轉韻,避免重複的韻腳。 |
1.限平聲韻,凡偶數句須押韻。 2.首句以押韻為正格,不押韻為變格。 3.一韻到底,不能轉韻,避免重複的韻腳。 |
格律同律詩 |
對仗 |
可對仗、可不對仗。 |
起結兩聯不必對仗,中間頷、頸兩聯必須各自為對。 |
須依律詩格律延長,排排對偶。 |
字數 |
均限於五言、七言兩種。 | ||
平仄 |
有固定平仄格式。在平仄法上,有平起、仄起兩種格式,以第一句第二個字為準,若為平聲,則為平起;若為仄聲,則為仄起。 | ||
調協 |
五言每句第一字,七言每句第一、三字平仄可以不拘,餘字之平仄皆得調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