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客】:但要說《紅樓夢》和曹家是不是一點關係也沒有呢?那也不客觀。
《紅樓夢》和曹寅很可能有重大交集。因為曹寅是江甯織造,也是康熙派駐在江南監視漢人特別是江南文人的耳目,他本人也是文人雅士,精通詩詞、戲曲和書法,和江南文人打得火熱,還特別喜歡藏書。他負責校刊《全唐詩》,為中華文化的保留傳播做出了巨大貢獻(否則現在我們未必能看到這麼多唐詩)。事實上在曹寅二十三歲在京任鑾儀衛治儀正時,曾參與考試接待事宜,與各省著名學者傅山、顧景星、邵長蘅、李因篤、汪琬、陳維崧、施閏章、閻若璩、尤侗、朱彝尊、姜宸英、毛奇齡、毛際可等人都建立了較深的感情和友誼,其中大多數人在曹寅任織造之後仍與其保持密切聯繫。 如果《紅樓夢》是由江南文人創作於康熙年間,那曹寅不可能不知道,因為他就在江南文人圈子裡,於公於私他都會對這麼一部作品保持敏感。照這樣看來,《紅樓夢》雖然不是曹家的人所作,但曹寅及其子孫,很可能對《紅樓夢》的保存、傳播施加了影響。 其中有一個重要的關聯人物,就是顧景星。
顧景星,明末清初人,曾在南明弘光政權試圖挽狂瀾於既倒,卻“無力補天”,明亡後他著書立說,述說亡國之痛,對清廷是屢徵不仕。有意思的是紅學家周汝昌先生在挖掘曹寅史料時,意外地發現顧景星是曹寅的舅舅。有學者據此認為顧景星就是“曹雪芹”,但更多的是憑著蛛絲馬跡地推斷。而顧景星死後,其兒子帶著父親的書稿寄身於曹家,曹寅曾幫助出版顧景星的著作,這是事實。而顧景星作為漢族文人中響噹噹的人物,有沒有參與漢文人集體創作潤色批刪的偉大著作《紅樓夢》呢?這也很有可能。那他兒子帶到曹家的書稿說不定就有《紅樓夢》。 其實不需要顧景星這層關係,曹寅也能知道並得到《紅樓夢》,只要紅樓夢是誕生在他的時代,因為他和那批漢人名士文人的關係實在太好了。
另一個和漢族名士文人關係好得不了的滿清貴族,就是前面提到的年輕才子納蘭容若。如果在當時就已經有了《紅樓夢》,納蘭公子也可能得到並時時賞玩。因為他和徐文元、徐乾學、朱彝尊、嚴繩孫、陸貞觀、陳維崧、姜宸英等這些文人的關係,比曹寅更加緊密,有的還是他的老師。從納蘭容若的詩詞中,很容易看到《紅樓夢》詩作的影子,有人因此認為是納蘭創作了紅樓夢,那為何不反過來想,是紅樓夢影響了納蘭的創作?
有意思的是,納蘭容若和曹寅,都是康熙身邊的青年才俊,大紅人。兩人關係都不錯。他們又和這些漢文人關係如此緊密,只有他們才有能力保護、傳播《紅樓夢》。《紅樓夢》很可能就是由他們兩家,才逐漸傳入滿清貴族階層,甚至傳到乾隆手裡。當然他們應該知道《紅樓夢》背後的隱喻,所以將80回以後的內容秘不示人,或許他們的漢族文人朋友們,壓根沒有給他們80回以後的內容,所以整個滿人貴族文化圈,看到的,只是前80回內容。
等到曹寅、納蘭容若死後,到了乾隆年間,已經沒有幾個人知道《紅樓夢》的來歷了,只知道從他們兩家有傳出書稿,於是敦敏、敦誠、富察明義等滿清貴族們,就誤認為這些書稿都是曹家人寫的。連乾隆皇帝乾脆就認為是明珠的兒子納蘭容若寫的。(乾隆為什麼這麼認為,是不是和珅告訴他,此書是從納蘭家傳出的?)
再到後期的袁枚更是根據這些蛛絲馬跡,推斷《紅樓夢》是寫曹家事,隨園就是大觀園。直到上世紀二十年代,胡適依據敦敏、富察氏、袁枚等清人筆記,就草率地認定了作者是曹寅的孫子曹雪芹,這都是一個誤會接一個誤會的訛傳。 當然這也只是我的個人推斷,真相如何只能等待更多的證據問世。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