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學習評量 |
|
|
||
一 |
、音義測驗: |
|
|
1. |
「僇」人:音ㄌˋㄨ,侮辱。 |
|
2. |
「遯」隱:音ㄉㄨˋㄣ,同「遁」,逃避。 |
|
3. |
「縈」青「繚」白:音ㄧˊㄥ,纏繞。音ㄌㄧˊㄠ,纏繞。 |
|
4. |
「嚮」之未始遊:音ㄒㄧˋㄤ,從前。 |
|
5. |
「袵」席:音ㄖˋㄣ,同「衽」,臥蓆。 |
|
6. |
其「隟」也,則「施施」而行:音ㄒˋㄧ,通「隙」,閒暇。音ˊ ㄧ,舒緩。 |
|
7. |
斫「榛」莽:音ㄓㄣ,叢生的樹。 |
|
8. |
茅「茷」:音ㄈˊㄚ,又音ㄈˋㄟ,草葉茂密。 |
|
9. |
惴慄:音ㄓㄨˋㄟ ㄌˋㄧ,憂懼不安。 |
|
10. |
攢「蹙」:音ㄘˋㄨ,收縮。 |
二 |
、摘釋、解釋: |
|
|
1. |
「披」草而坐:撥開。 |
|
2. |
「施施」而行:緩步行走的樣子。 |
|
3. |
「漫漫」而遊:形容漫無目的地的樣子。 |
|
4. |
心凝形釋:心神凝聚,形體了無拘束。 |
|
5. |
岈然洼然:隆起與深陷的樣子。 |
|
6. |
斫榛莽:砍伐雜亂叢生的樹木和野草。 |
|
7. |
若「垤」若穴:小土阜。 |
|
8. |
培塿:小土丘。 |
|
9. |
惴慄:恐懼不安的樣子。 |
|
10. |
焚茅「茷」:草叢茂密的樣子。 |
|
11. |
僇人:有罪受辱的人。這裡指被貶謫的人。 |
|
12. |
意有所「極」,夢亦同「趣」:極,至。趣,同「趨」,向、到。 |
|
13. |
與「萬化」冥合:指大自然。 |
|
14. |
遯隱:隱藏。 |
|
15. |
縈青繚白:青山環抱,白雲圍繞。 |
|
16. |
攢蹙:收縮聚集。 |
|
17. |
灝氣:即浩氣,天地間的大氣。 |
三 |
、國學常識: |
|
|
1. |
〈始得西山宴遊記〉選自( 《柳河東集》 ),為( 〈永州八記〉 )的第一篇。 |
|
2. |
柳宗元,唐河東解縣人,世稱( 柳河東 );而在柳州刺史任內,勤政愛民,頗有政績,亦稱(柳柳州)。 |
|
3. |
〈永州八記〉內容為何?始得西山宴遊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ㄏˊㄜ)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 |
|
4. |
柳宗元:字 ,曾貶至柳州,故又名 。著有《 集》。韓愈讚美其文雄深雅健,似〈 〉。其文學作品是從《山海經》、《水經注》脫胎而來;反映窮苦人民的痛苦生活,具有強烈之反抗性和寫實主義精神。 |
|
5. |
「永州八記」之作者是: 。〈鈷鉧潭西小丘記〉是其中的第 篇。 |
四 |
、選擇題: |
|
D |
1. |
「引觴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是因為: |
A |
2. |
「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意謂: |
D |
3. |
「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意境與何者相似? |
D |
4. |
「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迴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在描寫: |
A |
5. |
「其高下之勢,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遯隱。」本段文字意在: |
C |
6. |
「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意謂西山: |
B |
7. |
「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意謂西山: |
C |
8. |
「然後知是山之特出,不與培塿為類。」何以知是山之特出,是因為: |
B |
9. |
「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意謂: |
B |
10. |
「緣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窮山之高而後止。」前面三句描寫西山之: |
C |
11. |
「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意有所極,夢亦同趣。」意謂: |
D |
12. |
「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在描寫: |
B |
13. |
「覺而起,起而歸。」與下文何者相對應? |
B |
14. |
下列「 」內詞語的詮釋,何者正確? |
B |
15. |
下列引號內字之讀音,何者錯誤? |
A |
16. |
下列文句,何者無錯別字? |
C |
17. |
下列何句與「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文意貫通: |
A |
18. |
下列哪個句子可以看出柳宗元把自我融入景物之中? |
B |
19. |
下列關於始得西山宴遊記之敘述,何者正確? |
B |
20. |
在柳宗元的永州八記中,除了記載山水之美外,柳氏也常常對山水加以經營,去掉雜亂的景觀,使美好的本質為世人所知,這一方面顯現柳氏經營之才,一方面也表達了他「除惡務盡」的決心,下列各選項都是錄自永州八記,只有哪一個選項沒有顯現出這方面的經營? |
A |
21. |
始得西山宴遊記一文,作者以什麼方法來引出西山? |
A |
22. |
始得西山宴遊記中的哪一句話,寄託了柳宗元的自我認同? |
D |
23. |
始得西山宴遊記之「始得」之意,落實於哪一句話? |
D |
24. |
始得西山宴遊記第二段,作者在什麼地方把「自我」融入到景物之中,並從西山得到「自我認同」? |
C |
25. |
後世以為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反映其心境之轉變,是因為: |
A |
26. |
柳宗元在始得西山宴遊記一文中,把始得西山作為他貶謫生活中精神境界轉變的起點,下列哪一組對比可以具體表達這種精神境界的轉變? |
B |
27. |
複詞的組成,有一類是韻母相同,稱為疊韻複詞,如「婆娑」。下列「 」內的詞語,有幾個屬疊韻複詞? (甲)培塿 (乙)攢蹙 (丙)榛莽 (丁)徘徊 (戊)玫瑰 (己)猶豫 (庚)蜘蛛 (辛)彷彿: |
五 |
、多選題: |
|
B |
1. |
下列各句中之「而」字,何者不作「卻」解釋? |
A E |
2. |
下列各句中引號內的字,何者是「轉品」的修辭? |
A |
3. |
下列各選項中引號內的字,何者是動詞? |
B |
4. |
下列各選項中引號內的字,意義相同的是: |
A |
5. |
下列有關「始得西山宴遊記」之敘述,何者正確? |
B |
6. |
下列何者注音完全相同? |
A |
7. |
下列修辭,何者正確? |
A |
8. |
古文運動: |
B |
9. |
下列有關句法與修辭的敘述,何者正確? |
D |
10. |
始得西山宴遊記一文中,作者以西山自況的文句有 (A)幽泉怪石,無遠不到 (B)入深林,窮迴谿(C)披草而坐,傾壺而醉 (D)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 (E)然後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塿為類。 |
A |
11. |
〈始得西山宴遊記〉文題「始得」二字說明柳宗元真正遊賞山水名勝從此開始,同時也代表這是一個心境上的轉折。故文中多處映襯對比以凸顯此一精神境界的轉變。下列何者屬之? |
A |
12. |
|
A |
13. |
柳宗元: |
A |
14. |
柳宗元的文學成就: |
A |
15. |
柳宗元與韓愈: |
A |
16. |
韓愈、柳宗元,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B |
17. |
唐宋古文八大家: |
A |
18. |
記體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