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當抬頭族,聚焦日暈與月蝕
2015/04/09 21:08
瀏覽2,042
迴響0
推薦29
引用0
三月底,當台灣一片乾旱之際,
南臺灣的天空卻一連三天出現大日暈現象。
「日暈」是因為天空高層的卷雲中,
冰晶排列整齊,太陽光「折射」所致。
雖然古諺有云「日暈三更雨,月暈五更風」,
意指看到日暈後的夜半三更就會下雨,
但是天並沒有從人願,
台灣依舊乾旱。
異象只是異相,只是人們茶餘飯後的口水。
反而是台語俗諺說:
「日圍箍、圓無缺、會曠旱,圓有缺、落大雨、水淹山」
比較像現在的景象。
另外,2015/04/04出現一次月全蝕,
台灣南部因為天空無雲,所以可以清楚看見過程。
為何會有月蝕呢?
當月球跑到地球的陰影裡面,
使得全部(月全蝕)或部分(月偏蝕)月球無法直接反射陽光的現象。
月蝕的時間都發生在農曆十六日前後的滿月(望)時期。
月蝕時還是看得見月亮,只是月亮變成暗紅色而已。
因為太陽光經過地球大氣層時,
其他色光都被大氣層中的塵埃和水分子吸收,
只有波長較長的紅光可以穿透大氣層,並折射到月球表面,
而使月球呈現紅色,稱為紅月或血月。
現代人沉迷於網路與手機中,
俗稱~低頭族~
但是偶而放下手機,
抬頭看看這個世界的 美麗景象,
也是一種小確幸吧!
(記於2015/04/09)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