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門司港の懷舊風情》
這標題要先解釋一下,否則人家會以為『浮生歷眼』要關格了。
「關門」確是這篇的旅遊地名。「關」是指山口縣的下關市,因為古稱赤間關,亦被寫作赤馬關(日語的間與馬同音),後來乾脆省略成為馬關。我們熟知的《馬關條約》,就是甲午戰爭後,中日兩國在此舉行和談所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直到1902年才改名為現在的下關市) 。「門」指的當然就是上篇介紹的門司區。
「關門」分別位於本州的最西端與九州的最北端,在地圖上看起來就像是兩片伸出的門板、緊緊扣住日本本州的門戶- 關門海峽(舊名馬關海峽)。昔日雖為兵家常爭之地,但明治以後,由於兩地商務往來密切,常被合稱為關門都市圏,甚至也有人提出乾脆將這兩地合併,但是兩地正好橫跨九州地方與中國地方,因此有人主張應合併為獨立於道州之外的「關門特別市」。
無論如何, 在觀光旅遊的層面上,至少「關門港區」絕對應該是屬於同一個景點。
此外,「關門」很巧合也算是我們這次九州行的Close景點(福岡市除外),而這天安排了唯一稱得上刺激級的「冬日海邊騎腳踏車」行程。因為這整趟旅行有8成竟是陰雨天,一路上最擔心的無非就是這一天,幸好結果是個晴朗的「大吉」日,因此標為「關門大吉之旅」應該也滿切題的。
門司港レトロ (門司港懷舊區)
接著,繼續我們在「門司港懷舊區」的散步。
↓旧大阪商船是建於大正6(1917)年洋風2階的建築,昔日是當作開往大陸航路的候船室,當年無數旅人在此擾嚷往來
↓旧大阪商船主要是以煉瓦結構、橘色瓷磚外觀為主調,搭配上水平的灰白織帶(水泥)作補強,帶有濃濃「辰野式」英國維多利亞風格建築的影子,中央部則以八角形塔屋的印象來配置
↓現在闢為門司港海事活動大廳的「旧大阪商船」,依然是人潮不斷。特別是每年冬季,在門司港舉行的最大祭典 『河豚、彩燈和人偶節』(ふぐと灯りとひなまつり)就以此為主會場, 場內有擺設全長2m的巨大河豚燈籠,河豚神轎等各種燈飾
我們往後面的第一港灣(門司第1船だまり)逛過去,門司港懷舊區的主要古蹟景點也就散佈在這碼頭周圍。
↓隔著門司第一港灣,對邊碼頭可以看到旧門司税關、国際友好記念図書館兩棟歐式古蹟,背後的現代化高樓就是上一篇介紹的門司港懷舊展望室
↓在港灣的入口兩邊,架有一條吊橋將懷舊建築作連結。此橋建於平成5年10月,為日本國內唯一的港區步行者專用吊橋,但每隔1小時(1日6回)橋兩邊的纜線會將各自半邊的橋面緩緩拉升,此時船隻便可由橋分開的中間通過,因為藍色橋身看起來就像一對張開的翅膀,因此被愛稱為「藍翼橋」
雖然【藍翼橋】不是歷史古蹟,但已成為門司港觀光必經路線,而且也像淡水漁人碼頭,橋上是戀人們約會觀賞黃昏的地點,夜晚也會營造燈效,絢爛的燈光投映在水面上,為門司港的夜景增添浪漫氣氛,因此被認定為「戀人の聖地」。
↓由「藍翼橋」眺望關門大橋
↓旧門司税関是在1909年成立的機構、明治45年(1912年)建造了此紅磚(煉瓦)、瓦葺平屋構造的建築物,一直到昭和初期此處都當税関廳舎使用
↓目前旧門司税関的1樓闢為税関常設展示門廳、休憩室、喫茶店、展示室,2樓為畫廊及関門海峡展望室
↓穿過「大連友好廣場」,可以看到一棟有如童話般的房子
↓【國際友好紀念圖書館】的外觀有著茶白對比、哥德式尖塔等風格,據說此德式洋樓的本尊是俄帝昔日在中國大連市所建造的建築物。明治35年(1902年)、大連市與北九州市締結為友好都市的15週年紀念時,北九州市特在此地複製了一棟該建築的分身以示友好關係,現在館內1樓開設為中國料理餐館、2樓是收藏中國及亞洲的文獻圖書館、3樓闢為資料展示室
因為接著還有跨海的行程,「門司港懷舊區」的巡禮就暫告一段落,回程在此還會有Shopping與觀賞夕陽的機會。
↓「JOYiNT」是英語「JOY」與「JOINT」的組合造語。這是「門司港懷舊區」為振興觀光所推廣的一個方案,意味著以電動腳踏車來連結各觀光景點以達到旅遊的樂趣
目前門司港有兩個租借(歸還)JOYiNT電動腳踏車的場所,一個在JR門司港駅前的駐輪場2F,另一個在大連友好廣場附近的「港ハウス横」後面。針對這方案也規劃了三個等級的旅遊路線,除了較輕鬆的「門司港懷舊區」外,最遠還可騎到海峽對岸的下關沿岸景點巡遊。(詳情請看JOYiNT門司港レトロ)
以我們的腳程,如果只是待在「門司港懷舊區」遊蕩,用徒步的方式就磋磋有餘了,我們當然是選較需要體力的「下關」路線。
現在就請大家隨我們「身騎鐵馬走海關(關門海峽)」吧!(JOYiNT路線圖)
↓此路為サイクリングロード遊步道(自行車專用道),路外側是門司第二港灣
↓「ノーフオーク廣場」是以門司的姊妹都市:美國的ノーフオーク市(Norfolk, Virginia)而命名的廣場,當時「黑船來航」就是從那裡出發的
↓關門橋是山口縣下關市與福岡縣北九州市門司區之間、橫跨關門海峽的道路橋(包含此橋梁區間的高速自動車國道)的通稱。橋於1973年完工通車,全長1068m將九州、本州連結起來,超過當時若戶大橋成為日本最長的橋梁(直至1983年因島大橋開通)。橋的右岸為門司的和布刈観潮公園
↓由關門橋下通過
↓和布刈神社是位於九州最北端位置的神社
和布刈神社別名「速門社」、「早鞆明神」。為旧県社。
據該社記載、是神功皇后於三韓征伐之後,為奉祀其夫的仲哀天皇9年(西暦200年)所創建。主祭神是比賣大神・日子穂々手見命・鵜草葺不合命・豊玉日賣命・安曇磯良神。
【延伸閱讀】有關神功皇后的三韓征伐,請閱讀九州最美の唐津城一文。
↓和布刈神社因作為關門海峡的守護神而備受崇敬,歷年來也持續有君主為社殿作奉獻修築。現社殿是明和4年(1767年)由小倉藩主・小笠原忠聡再建的
社名和布刈(日文寫作めかり)為「ワカメを刈る」之意,也就是「採割海帶芽」的意思。
和布刈神社最重要的祭典是毎年旧暦元旦的【和布刈神事】,當日天亮前、必須由三名神職人員手持松明(火把)、水桶、鎌刀至神社前的関門海峡岸邊,並且入海進行採割海帶芽、然後供奉於神明前。曾有記錄、於和銅三年(710年)將供完神事的海帶芽献上給朝廷。
此【和布刈神事】於昭和33被指定為福岡県的無形民俗文化財。現在JR門司港駅前可以看到進行此神事的銅像。
↓眼下、海中的石灯籠是九州最北端的座標,每年的【和布刈神事】也就在此灯下摸黑採割海帶芽。前方、関門海峡的最狭部(九州距離本州最近處)稱為「早鞆の瀬戸」,是日本三大危險的海流之一。此處發生過不少戰事,其中最著名的當屬「源平合戰」的最後一役
『新平家物語』有記載、源平合戰的最後一役・「壇ノ浦の戦」的前夜、平家一門曾於和布刈神社開設酒宴並祈願勝利。
【延伸閱讀】有關「源平合戰」請參考高松・屋島の夕陽一文。
時至今日,海峽上方61m處架著関門橋、海峽下方則有海底隧道通過。
探訪過和布刈神社,接著我們便要騎著鐵馬跨過 ....
不!是鑽過關門海峽。
↓關門海底隧道・人道入口(門司側)
關門國道隧道於1958年開通(歷時21年完工)、是国道2号連結山口県下関市與福岡県北九州市的海底隧道,屬於車道與人道分流的 2層構造(上車道、下人道)。
我們當然是走人道。
↓人道入口有昇降梯可乘,門司側地下約60m(下関側地下約55m)。徒步通行無料、軽車輛(自行車)必需付 20円的通行費,而且只能牽車歩行通過
↓隧道全長780m、所要時間約15分,可通行時間: 6:00~22:00
↓此處是山口県與福岡県的海底縣界
繼續閱讀。。。
相關連結:
- 23樓. 小樹rabenta2011/04/24 11:26
- 22樓. 思于2011/04/23 20:35現代建築永遠比不上
看這橘牆日式建築
想到台灣的總統府
看起來堅實沉穩
耐看又有歷史痕跡
是現代建築遠遠比不上
- 21樓. 盹龜雞~ 0314 的玫瑰園2011/04/21 12:09關門海底隧道
可以牽車通過 ? 還在福崗 山口交界留影 , 太有紀念意義了.
正要說天空晴朗得要滴出水來 , 原來也熬過許多陰雨天 , 感謝賢夫婦 .
- 20樓. 妞吉2011/04/18 16:36門司港
十多年前來過一次,跟團走馬看花,至今已無太多記憶,得像Rinka夫妻這樣自由趴趴造,印象才會深刻呢..
I am nyochi - 19樓. Tiffany2011/04/18 13:23我很喜歡你的 Blog
謝謝您這麼棒的遊記!不僅僅是旅遊資訊而已,您的文章總是有這麼多的歷史、人文面的分享,閱讀起來,心靈上也好豐富。對已經走過的地方,再度喚起無限的回憶,對尚未走過的地方,也生起了很多的期待。
ps: 參考了您的立山黑部秋物語,我跟老公在2010夏天,也有一個很快樂、很難忘的日本中部之旅唷。真謝謝您的分享了 ^_^
很高興聽到妳說..
我的遊記對妳的旅行有幫助!
這或許是..
燃起我繼續用心經營這部落格的火苗!
這兩天我會發表新文章,
如果妳對九州的行程有興趣的話,
請務必再來閱讀!
Rinka 於 2011/04/18 18:56回覆 - 18樓. Tiffany2011/04/18 11:51九州橫斷之旅走了多少天?
請問, 您與夫人2010的九州橫斷之旅, 前後走了多少天? - 17樓. 奈米2011/04/17 09:19也被這標題 嚇了一跳
還好 只是地名感謝光臨!
Rinka 於 2011/04/18 07:46回覆 - 16樓. 胡說八道2011/04/16 07:34好個大吉之旅
標題嚇人一跳
內容依舊精彩
感謝捧場!
Rinka 於 2011/04/18 07:45回覆 - 15樓. cmhan20472011/04/15 17:02關門
假如Rinka 部落格關門,損失的一定是我們.
- 14樓. 賈爸2011/04/14 06:08大吉大利
哈哈, 你們是王寶釧牽著鐵馬尋找薛平貴
海底隧道那麼窄長, 會不會有很大的轟轟回音??
看起來有點兒恐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