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1(六)晚上,是第二次到新莊記德經典班講一堂經典的課。
這是一項艱巨重大的任務。
因為一般,我們在傳題時,班員不是清一色是家長,就是都是小孩子,
在準備的課程內容只需要顧及相同年齡層。
這次接到這堂課:論語中的生活哲學「仁」「過」
對象有小朋友、家長、國中、高中生的大朋友,
我內心交戰著,怎麼準備這堂課可以讓不同年齡層的大、小朋友及家長都受用?
思考了將近一個月,才在8月的最後一個星期開始著手整理ppt。
其中運用了佛典故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7wTzD8z7v0 周利槃特/掃塵除垢
說明人人本自具足的光明本性。
引用短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Vz0FzSKuGU 生命的意義
加上詼諧逗趣的旁白來引導小朋友及大朋友如何學習聖人,
在時時刻刻的有限人生中,把握住自己的每一個心念,
如何堅持改過,恢復本來面目。
透過論語裡的章句,
以曾子三省吾身、
顏夫子「不遷怒、不貳過」、
顏夫子「四勿: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孔老夫子談論的道、什麼是忠恕、仁的具體表現、生活中的真實反省、
什麼是正面與負面的念頭,能量,如何運用....
透過經典故事來引導經典班的大、小朋友,
不是只有滿腹經綸,而是在心性涵養上更加提昇,
不僅僅是修身,也真正進入養性的境界。
也很感動,新莊記德經典班的志工老師們藉由境教與日俱增的薰陶,
讓這些小孩子從小就接觸修行,他們是幸福的,
他們的成長路上,感恩之心是隨時溢於言表的,
可以馬上經由日常生活中些許的刺激就有這樣的效應,
以後他們會更加習慣時時刻刻真主人作主,這就是「習以為常」,
更加珍惜在道場學習的機會,這就是「感恩的心」,
修行之路,對他們來說是如此的自然,如此的合乎於道,
這就是老師常常說的,「道」就在日常生活中。
無比的感恩,讓我們都可以好好學習,
怎麼把經典這塊領域不斷的修正如何更貼近「道」。
上完這堂課,馬上就得到一位大朋友的迴響,
經由他本人的同意,把他的心得跟大家一起分享:
讀經班讓我有從小修行的觀念扎根
新莊記德親子經典班 陳奕彤(高一生)
我現在高一生;我繼續參與佛堂親子經典班;我這學期負責壇務工作;我比所有前賢要早到;我可以參與國高中讀書會(一個月兩次);我可以參與家長讀書會;我可以開始學習上台帶靜心、教讀經、、、
感謝現在所有的一切,並有機會接觸到崇德文教基金會舉辦的經典班,於此學習到很多。其中我要分享的是「掃塵除垢」與「感恩」。
在一次的上課中,播放了我從小就不斷重複看的佛典卡通故事。小時候看,只是覺得很有趣,但其實不太懂他要表達的意思。而這次在佛堂中觀看,「掃塵除垢」這四個字讓我感觸許多。
我要清的不僅僅是外在的我,更要掃內心的塵,內心的垢。影片中的周利槃特是這樣說的:「就算永遠都掃不完但還是要繼續掃,因為不掃會更髒,因此就這樣做吧。」
我很喜歡他的這句話:「就這樣做吧。」感覺很純真、很自然。雖然現在的自己有好多的塵與垢要清,但我還更希望做到六祖惠能大師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在一切惡念的開始便斷絕。這是很難的功課也是必修的功課。
在這麼競爭的時代,大家都很強調能力、力量、創造力、學習力、適應力、想像力。感恩呢 ? 它不只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能量。
生命中不管遇到多糟的情況,一句:太好了,加感恩的心。不只改變了現在的心境,更逆轉了未來。被媽媽罵,但換個角度想:這代表著我是個有媽媽的小孩,我應該感恩。慢慢的,某種感覺,某一句話,細微地滲透地環繞在生活四周。說也奇怪,其實什麼都沒變,但那一句“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小孩”有時就會蹦出來。因為懂得感恩,就覺得自己擁有很多,“我”是最幸福的。
再次感謝所有的人,有了您們,才有今天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