鱸魚/開胃補身 孕期產後都適宜 |
2009/07/08 |
【元氣周報/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 鱸魚種類很多,市面上常見的就包括七星鱸、金目鱸、銀花鱸、加州鱸等。早年尚未大量養殖時,因為產量少,加上肉質細緻鮮美,鱸魚被視為高檔貨,往往是病人在動了手術後,為求傷口早一點癒合,用來補身的食材。 肉細易吸收 滋補好食材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師羅珮琳: 緩腰腿痠軟 孕婦可安胎 中醫認為,肝主筋、腎主骨,脾胃調理好,營養吸收後,自然有利筋骨,改善腰腿痠軟無力。另外,鱸魚還有安胎效果。有些產婦因為腎虛、脾胃虛,先天體質不好,尤其是有流產先兆時,除了就醫,鱸魚也是很好的滋補材,而且,不管是懷孕期間或產後,都很適合吃鱸魚。 古時不會開腸剖肚動手術,古籍裡自然沒有吃鱸魚有助加速術後傷口癒合的記載。但從營養學觀點來看,富含蛋白質的魚肉,加上魚皮裡的膠質,都能補充營養。 蛋白質與水 助乳汁分泌 至於產後哺乳、乳汁不足的婦女,也可以多喝鱸魚湯。不過,鱸魚湯沒有發乳效果,只是因為攝取蛋白質,加上充足的水分,有助乳汁分泌。臨床上,有些婦女產後不敢喝水,怕一胖不可收拾,這是錯誤的觀念,沒補充水分,那來乳汁分泌。 除了最簡單的鱸魚湯,還可以添加黃耆、當歸、川芎、黨參及枸杞等中藥材,補氣兼活血,薑片及蔥則能去腥。除了對海鮮過敏的人,一般人都很適合食用鱸魚。 魚油的含量 不及深海魚 振興醫院營養師鍾子雯: 手術後病人 魚肉好吸收 坊間不少人相信,術後或剛生產完的婦女吃鱸魚,有助於傷口復原。從營養學的觀點來看,相較於牛、雞、豬等,魚肉的纖維質較短,確實比較好消化,但在鐵質表現上,魚肉卻不及牛肉。 尤其剛手術、剖腹產完的病人,因為體虛,咀嚼時較沒氣力,加上體內或多或少還有麻醉藥殘留,胃腸的蠕動速度相對較緩慢,這時候喝鱸魚湯,消化系統負擔較小。不過,這並不限於鱸魚,只要是魚肉都相同效果。 喝湯不吃肉 難補蛋白質 有些民眾因為體虛、食欲差,往往只喝湯不吃魚,以為魚肉精華早已溶入湯裡。這觀念可說大錯特錯!燉煮後,部分胺基酸可能溶在湯裡,但相當有限,不吃魚肉,根本無法補充蛋白質,也嫌浪費。 要傷口復原 還得夠熱量 就算喝魚湯也吃鱸魚肉,若要想傷口快快癒合,還有要足夠的熱量。否則,吃進體內的蛋白質,會轉換成熱量,維持身體所需,無法幫助傷口復原。 不只術後病人,哺乳婦女也很適合喝鱸魚這類魚湯。除了補充蛋白質、脂肪,大量水分也有助於乳汁分泌。 【2009/07/05 元氣周報】 |
鱸魚/料理DIY:四味鮮瓜鱸魚湯 | ||||||
2009/07/08 | ||||||
【元氣周報/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 今日達人/洪繡巒 達人的話:鱸魚清嫩,無論燉、烤、蒸,都是很適合在夏天補身的菜肴。今天設計的四味鮮瓜鱸魚湯,魚與鮮瓜入菜,即使不再炒青菜,也很均衡。 材料:鱸魚1條,大黃瓜、絲瓜、瓠瓜、南瓜各1/4個、小竹筍半個、鮮香菇3朵、蘑菇34個、杏鮑菇中1個、薑片56片 佐料:鹽1小匙、高湯1大碗、雞油1湯匙(或奶油1小匙) 做法: 2.大黃瓜去皮,瓠瓜去皮,絲瓜刮去綠皮,分別切小段;竹筍煮熟切片,備用。 3.南瓜去皮蒸熟,壓成泥狀。 4.香菇、蘑菇、杏鮑菇各切成小塊。 5.鍋內放4杯清水,置入薑片燒滾,加入絲瓜、瓠瓜、大黃瓜,轉小火燒約10分鐘。 6.加入魚塊及各種菇類及高湯,繼續煮約78分鐘。 7.加入南瓜泥、雞油一面攪拌均勻。 8.加入鹽調味即成。 Tips: 2.鱸魚需等瓜類熟軟才加入,不可煮太久。 3.湯只加少許鹽,甚至不加鹽都可,自然鮮甜為要。 4.南瓜泥除了顏色美麗之外,可讓湯增加濃稠度;雞油可增加湯的特殊風味,若以奶油代替,有另種風情。 【2009/07/05 元氣周報】
|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