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避其短(選一個一般而言缺點較少的人),
不如用其長(選一個在特定職位上能做出較多貢獻的人)!
笨蛋, 問題不在經濟,
而是在領導力!
---------------------------
[轉貼] 用人的藝術
‧非凡新聞周刊 2011/04/08
【撰文/李文娟】
管理學的最高原則是「人對了,事就對了」,馬英九總統大法官提名「恐龍法官」的風波占據媒體重要版面,在我看來,其中牽涉到「用人的藝術」。
如果把民選總統比擬成由人民「股東」選出的CEO,出色的經理人必須要善於選拔人才與用人之長,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就強調過,「首先要考量這個人能對組織做出什麼貢獻,如何能發揮其長處,並非先去考量其短處」。
杜拉克曾舉例說明,好比林肯總統當年欲任命格蘭特將軍為新任總司令,但格蘭特有好酒壞毛病,當有人向林肯打小報告時,他淡淡回答,「如果我知道他愛喝哪種牌子的酒,我會買來送給其他將軍一人一桶。」林肯當然知道貪杯誤事的壞處,但他更了解,在所有的聯邦政府將軍中,只有格蘭特最有能力運籌帷幄,後來事實證明,格蘭特正是決定南北戰爭勝負的轉折點。
任何經理人在用人選才時,如果老想著要避免人家的短處, 就有可能會「錯失人才」;但這些短處也不是說對工作毫無影響,杜拉克就提醒,絕不能為填補職位空缺而安置某個人,應該根據客觀需求來找人、設事,否則就很可能被誤導到「尋找缺點最少的人」的歧途上。
在民眾埋怨司法改革不力的當頭,司法院長賴浩敏向總統推薦的大法官人選,偏偏就是曾經作出過爭議性判決的邵燕玲,馬英九說「事先不知道」,賴浩敏倒是說自己知情,但推薦她主因是考量其「品德、學識、資歷和女性身分」。
賴院長此說,正巧就像是想從「尋找缺點最少的人」出發,沒有考量「司法改革」角度;賴浩敏說他沒想到「社會的反應會如此劇烈」,這樣的回答引起舉國譁然;最近因為葉小妹事件,各界正在批評性侵犯被輕判、縱放危害社會,白玫瑰運動有再起之勢,而邵燕玲當初「無法證明違反三歲女童意願」之爭議判決,正是上次白玫瑰運動催生的主因,誰忘得了?
提名大法官這麼重要的事,大家批評馬總統連Google一下都沒做,因為這次事件,我們倒是Google了一下司法院賴院長,發現他是律師界前輩大老,做院長後最出名的事蹟是,向馬總統爭取要以台北市仁愛路空軍總部基地興建司法園區,還說,「馬總統是否重視司法,就看這件事情。」另外還有前立委謝啟大在馬總統當初要提名他時,質疑他曾經「對台開案法官不當施壓」,謝啟大甚至預言他「一年內必出大事」,甚至會害到國民黨。
如今網友們已在網路上大讚謝啟大「太神準」了,我們雖不想再往壞的方向想,但也忍不住質疑,如果馬總統真的重視司法改革,怎麼會找這樣一位「守成有餘」的人來做司法院長呢?套句作家柏楊的形容詞,從「醬缸」中挑了一個最大的醬瓜出來,還想期待怎樣漂白式的改革呀?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4樓. 中華民族的端午節2011/04/29 23:31謝謝您
您說的有道理 - 3樓. 中華民族的端午節2011/04/29 13:08民進黨人摩拳擦掌的要上台執政
民進黨人摩拳擦掌的要上台執政
女阿扁蔡十八趴也是虛僞奸詐
民進黨是集體貪污,鎖國硬拗
臺灣人等著失業燒炭吧
- 2樓. 徐百川2011/04/16 09:47。
完全同意您的看法。
自由民主政治是目前所有政治形式最優良的政治形式,然而這是要上了軌道的自由民主政治,才能發揮自由民主的功效。
因此單單追求自由民主政治的形式是不足夠的,是欲速則不達的,必須首先營建自由民主政治賴以正常運行的條件,諸如國民的教育水準、穩定的經濟、社會的共識、客觀中立而且夠深度的新聞。
尤其是客觀中立而且夠深度的新聞,能夠使全國上下所有人對時事的現狀以及來龍去脈得到最高程度的認識和了解,賴全民作主的自由民主政治,才能作出比較正確的決定,才能發揮自由民主的最大功效。
- 1樓. 徐百川2011/04/15 17:56說得好
從種種跡象看來,說得好聽點,馬英九是不沾鍋的清高人士,其實他是一個迂腐而白目,與實際脫節的理想主義者。古人說:「天下事壞於奸臣者十之三四,壞於不通世故之君子者,倒有十之六七」。不通世故之君子馬英九,極不適合擔任領導。
不過蔡英文和蘇貞昌,是認日本為新母國的台奸後代。
可以說2012是不通世故之君子與台奸後代之爭,不通世故之君子必有其弊,但是太平之世,君子之道總難以出大差錯,至少能使台灣維持安穩,其弊不至於造成危害。而選擇台奸後代,必成台灣內外的動亂之因,會將台灣導入凶多吉少的紛爭不安,其弊大矣!
你的看法頗有深度,基本上我是同意的。
民主制度表面上有民選議會的監督,有獨立媒體的批評,甚至爆料,
可是,到頭來主要的作用竟然是讓壞的領導人或壞的政策可以早一點被換下來。
雄才大略的領導人肯定會覺得民主制度真是綁手綁腳的。
大家看一看吧,美國兩百多年來又選出過幾個雄才大略的總統呢?少之又少啊!
要是領導人很有能力地做對的事,那當然是最好了。但是,要是他很有能力地做了錯的事,那結果會很嚴重。那時怎麼辦?何況,偉大的人容易犯下偉大的錯誤!而且事後還會硬ㄠ!
是到了這個時候,我們才會明白民主制度的真正好處:由於好的領導人不常見,所以制度設計要有買保險的概念,也就是說,除弊更勝於興利!
美國是在不常出現雄才大略的領導人的情況下,國家照樣能向前發展與壯大的!
likolalo 於 2011/04/15 23:36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