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監諜任務(Cold Eyes)與跟蹤(Eye in the Sky)︰瞬間的美感
2014/02/22 11:10
瀏覽4,847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2013年的韓國電影監諜任務翻拍自2007年的香港電影跟蹤,承襲韓國警匪動作片一貫的拍攝手法,韓國電影仍舊展示了與亞洲其他地區在電影敘事節奏上的不同︰迅速,精準還有所謂的狠烈。我心中好看的電影一定要節奏精準,這裡指的不是一定要絕對的快或慢,那不是營造節奏的重點,而是在一連串劇情推演下觀者內心被激發所產生的共鳴,這種共鳴當下會產生一股水乳交融的情緒,而製造出這種觀影情緒最重要的是編導在電影作品這一個虛構世界內部關於時間的掌握與醞釀。

看完監諜任務我好奇的把原作跟蹤找出來看了一遍,兩邊劇情編排都沒話說,香港的警匪電影早有固定脈絡可循,在官兵抓強盜的正統論與臥底潛伏的邊緣性之間跟蹤的監聽題材讓人耳目一新,而監諜任務在原作跟蹤已經非常傑出的劇本設定下又將節奏精準這個部份放大到極限,相較原作跟蹤集中在人口密集的市區與鬧區的路線分怖,監諜任務幾個讓人驚艷又壓迫感十足的空拍鏡頭真的是對原作最好的致敬,劇情同源彼此依附重疊又各自區隔出不同國情,雙方可說各擅勝場不分軒輊。

監諜任務整部電影的內容並不複雜,警方監聽小組跟蹤罪犯的故事,監聽小組的重點只有一個︰如何不被發現並找出對方下一個辦案時間與地點。我覺得監諜任務開頭第一段主要人物在車廂內的劇情拍的最好,莫測高深的隊長、青澀但記憶能力超群的女主角、小心謹慎卻目露兇光的冷血罪犯,寥寥幾個動作不著痕跡的帶出主角三人的個性設定與劇情伏筆。監諜任務在節奏快的部份伶俐如閃電,原作跟蹤則在慢的部份表現出彩,尤其是在人物視角方面,就像小說裡常有多個敘事者輪流交替一樣,原作跟蹤的敘事與拍攝視角不似監諜任務冷冽並更為多元,監諜任務的視角非常鋒利且傾向物的方面,原作跟蹤則較和緩並趨於人,從兩部電影中飾演殺手的鄭雨盛與梁家輝的角色可以明顯看出︰鄭雨盛在電影中個性過於單一缺少轉折,而同樣可以立即手刃他人的梁家輝卻能夠馬上在對方隨意吃食坐姿邋遢難看的瞬間發覺他是個配槍警察,原作跟蹤把這個察覺的人性瞬間拍的相當有水準讓梁家輝在後續下車的動作帶有一種流暢美感,太快或太慢都會讓這個鏡頭失去意義,你只能抓到那個瞬間,我覺得這就是監諜任務與原作跟蹤最大的不同。 

 

本文使用圖片來源︰http://www.atmovies.com.tw/home/

有誰推薦more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