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池─體育舞蹈的聖地
國標的歷史
國標舞又稱為「體育舞蹈」,前身就是社交舞,也稱交際舞或交誼舞。
體育舞蹈可分為兩個發展階段,第一個階段,是1924年英國皇家交際舞專業教師協會對當時的交誼舞進行了整理,將各種舞種的舞步、舞姿、跳法加以系統化和規範化。
1947年在柏林就舉行了首屆世界交誼舞錦標賽,1960年拉丁舞也正式成為世界錦標賽項目,這便是體育舞蹈發展的第二個階段。
體育舞蹈可分為兩大類,共10個舞種。
第一大類,為摩登舞,包括:華爾茲、探戈、狐步、快步、維也納華爾茲;
第二大類,為拉丁舞,包括倫巴、恰恰、桑巴、鬥牛、牛仔。
1964年以後,又增加了新的表演比賽內容,那就是「集體舞」。集體舞是由8對選手,不限舞步的按照一個主體表演,和諧的配合,出神入化的隊形變化,歡快的音樂和高超的技藝達到完美的統一。
擁有74個會員國的「國際舞蹈運動總會」於1997年9月4日正式成為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會員,2000年成為雪梨奧運會表演項目,2008年成為正式比賽項目。
世界性大賽
1950年起每年5月舉辦一屆國際舞大賽——黑池舞蹈節(BLACKPOOL DANCE FESTIVAL)。每年五月的黑池比賽是全世界國標舞者的盛大節日。黑池舞蹈節分為摩登舞和拉丁舞兩大類,每大類又分別有職業,業餘,職業新星,業餘新星,壯年組、21歲以下等很多組別,參賽人數和水平各不相同。
冠軍賽「Championship」分「公開的」(Open)和「內部的」(Closed)。 「公開的」(Open)即是公開報名、或不限地區、國家等,也就是「公開錦標賽」;「內部的」(Closed)即是報名有地區、或國家等代表條件限制的,也就是「內部錦標賽」。
除了5月底的黑池舞蹈節,世界著名的國際賽還有:「UK公開賽」(英國Bounemouth1月中下旬)、「International公開賽」(英國倫敦AlbertHall10月中旬)、「美國公開賽」(美國邁阿密9月初)、「德國公開賽」(德國斯圖加特8月初)、「荷蘭公開賽」(荷蘭阿姆斯特丹11月初)等等,還有IDSF(國際體育舞蹈聯合會)和WDC(世界舞蹈總會)舉辦的系列巡迴公開賽,每年在全球舉辦十數場。這些都是公開賽的形式進行。
對世界上所有參與國際標準舞的人士而言,英國的黑池舞蹈節可謂國際標準舞(體育舞蹈)活動之首,舞蹈節於每年5月在英國北部小鎮黑池舉行,除了國際標準舞(體育舞蹈)錦標賽以外,還包括大師班課程、世界性國際標準舞會議、舞蹈服裝以及舞蹈用品匯展等等。賽事以「英國」冠名卻是面向全世界的公開錦標賽頭銜,更是國際舞中的最高榮譽,其威望甚至超過以「世界」冠名的錦標賽,甚至被譽為「國標舞的奧運會」。
自1965年以來,黑池湧現了大批來自世界各國的新面孔,其中既有選手亦有大量的觀眾。據統計,參加非職業組別的選手約為600對,而職業組別的參賽者亦達到300對。參賽選手來自全球50多個國家及地區,而且人數仍在不斷攀升。除了職業選手以外,世界各國國際標準舞組織的代表也趁舞蹈節舉行之際參加世界舞蹈及體育舞蹈協會所舉行的年度會議。
1950年,英國「黑池」,由英國 ICBD(世界舞蹈組織)主辦了首屆世界性的大賽 (黑池舞蹈節),並把規範後的舞蹈命名為國際標準舞。
一年一度的英國黑池舞蹈節又被譽為「國標舞的奧運會」,是各國國標舞選手心中的聖殿,更是展現各國國標舞發展水平的重要舞台。
2004年度中國的欒江和張茹獲得了職業拉丁新星組第一名,取得了亞洲選手參加黑池英國公開錦標賽以來的最佳成績。
黑池舞蹈節(Blackpool Dance Festival)被視為標準舞界的頂級盛會,能在黑池得獎的舞者將擁有世界級知名度。
20世紀初英國歐美舞蹈階人士在廣泛研究傳統歐洲宮廷舞,交誼舞及拉美國家的士風舞的基礎上進行了規範和平民化加工,於1925年正式頒布了華爾茲、探戈、狐步、快步四種舞步總稱摩登舞。
現今的黑池舞蹈節除為期7天的國際標準舞錦標賽外,同時整個月份在黑池全城有不少民間企業自辦的舞蹈相關私人賽和舞隊尋求贊助的表演賽。
世界著名的黑池舞蹈節歷經90多年的發展,已成為世界範圍內的頂級舞蹈賽事,每年吸引60多個國家的兩萬名選手和觀眾。
過去30年里,國標舞在中國市場發展迅速,官方統計有超過6000千萬國標舞愛好者,國標舞的流行帶動了越來越多的亞太區域舞者參賽黑池舞蹈節。
摩登舞
(Standard)又譯「標準舞」。特點是由貼身握抱的姿勢開始,沿著舞程線逆時針方向繞場行進。步法規範嚴謹,上體和胯部保持相對穩定挺拔,完成各種前進、後退、橫向、旋轉、造型等舞步動作。具有端莊典雅的紳士風度。曲調大多抒情優美,旋律感強。服飾雍容華貴,一般男著燕尾服,女著過膝蓬鬆長裙。
拉丁舞
(latin)的特點是舞伴之間可貼身,可分離。各自在固定範圍內輻射式地變換方向角度,展現舞姿。步法靈活多變,各舞種通過對胯部及身體擺動不同的技術要求,完成各種舞步,表現各種風格。舞姿嫵媚瀟洒,婀娜多姿。風格生動活潑,熱情奔放。曲調纏綿浪漫,活潑熱烈,節奏感強。著裝浪漫洒脫,男著上短下長的緊身或寬鬆裝,女著緊身短裙,顯露女性曲線的美。
表演賞析
各舞種文字難以描述清楚,最直觀還是看視頻。
看男還是女?
不懂拉丁舞的童鞋可能觀賞的時候眼光都盯著女舞者,覺得女舞者才是主角。其實不然,拉丁舞是個絕對男權的世界,男舞伴換女舞伴很容易,女舞伴再找男舞伴很困難。這不是跳拉丁的女多男少決定的,而是由拉丁舞的特點決定的。
拉丁舞是男士主導的舞,男士不引帶發力,女士動都不能動。永遠不能跳成女的帶著男的跳,這是大忌。所以男士引帶不好,女士是無法展現的。
英國人整理並改良統一了國標拉丁舞的標準,所以跳拉丁舞跳的最好的不是拉丁美洲的土著(跳牛仔最好的也不是北美的牛仔)而是歐洲人。
現在俄羅斯的國標舞力量非常強大,尤其是青少年後備軍,已經很多人預言俄羅斯將是未來黑池的霸主。美國人在黑池也是靠很多原籍俄羅斯的選手爭奪名次,可見其實力。
俄羅斯民眾的文化素養是很高的,雖然他們經濟上窮,但是文學,歷史,音樂,芭蕾各方面的長期薰陶,加上出色的身體條件,俄羅斯人(以及烏克蘭)實在是太強了。很多芭蕾舞演員改練拉丁舞,幾年就能出成績。他們實在是人才濟濟,天生對音樂的理解,對身體的控制能力超強。
很多中國選手也師從國外一流的教練,他們從技術角度看,做對了,教練也說做對了,但是就是跟外國選手看上去做的不一樣,為何不一樣,說不清。這就是氣韻這種抽象的東西了,看不見摸不著,中國人就是再刻苦努力,也是會小輸一籌。
曾經有人說,國標舞就像熱戀情侶用舞蹈在述說甜言蜜語一樣。國標舞不僅是世界最風行、最被喜愛的社交舞之一,國標舞更是集運動、休閒、社交及健身於一身的優質興趣。最重要的事情是,它一點都不會困難!只要跟隨著幾個教學指導並且反覆練習,任何人都可以享受國標舞的樂趣。
通常要跳多久才可以跳得跟電視上的舞者一樣好?
國標舞的學習曲線大致上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一般看到的舞者介於三跟四,一個階段平均歷時一年。
第一階段:在這一階段,你會覺得原來自己這麼不協調,走起舞步一跛一跛的,做什麼動作都很遜,而且學步子的速度慢,這是一段漫長的路,很多人在這階段就放棄了。
第二階段:經過了一番努力,腳步終於可以跟上了,但是上半身卻還不太協調,記步子的速度也變快,開始有些模仿能力,樣子也越來越像。比起第一階段,看起來比較像有在學跳舞的人。
第三階段:到了這一階段,記舞步的時間非常短,幾乎是看到跳一下就會了,身體跟腳步已經不再是問題,到了這階段 大專組兩項與三項以及新人組的比賽大概都可以進入四強甚至決賽。但是看起來欠缺速度與力量,這階段是個困窘的階段,處於有形沒有力,有肌肉不會運用的情況,需要花很多的時間學習如何運用核心發力,用盡全身的力量來跳舞。
第四階段:運用自如期,此時的身體已經可以自由發力與控制,任何人一眼都可以看出妳是位優秀的舞者,無論是線條或力量都不是普通人馬上做的出來的,已經完全可以擺脫初學者的稱號。
綜上,國標舞在中國及世界上是愈來愈熱的舞蹈,在台灣限於社會的保守,藝術環境差,人們不願意花錢去看表演,也不熱衷藝術的培養及發展,所以國標舞只是非常小眾的興趣,習舞的人愈來愈少,原因之一是女性習舞者不了解國標舞是絕對要男性帶領的舞,而男人習舞者非常少,男性即使初入門,也會很快被女性舞伴打擊而退出。
男性習國標舞,須比女性多用三倍的時間、力氣和金錢,而大多數民眾又認為國標舞有性騷擾的疑慮,如此狀況,台灣國標舞的前途是不樂觀的。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