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國標舞(改版)
最近迷上國標舞,去了幾個不同的教舞班,也參與了練習,都沒有長期續繼,
原因是各類舞蹈老師(本文簡稱之為舞師)都沒有有系統地介紹國標舞,
每一位舞師都有自編的舞序,也都沒有在第一堂課時好好介紹國標舞的來
龍去脈,造成學習者都一頭霧水,尤其每一位舞師的舞序都不一樣,
換一個班就等於從頭再來,到底在學哪一式哪一招呢?不知到;
要學多久,不知道,一般會說「三年以上,許多人學了十幾年,
還沒有學好!」這種說法,造成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初學者都會
放棄學習;而舞師們又會抱怨台灣學舞風氣不盛,雖然民間舞
蹈水準比大陸好。
在西方,交際舞是為了在舞會上和異性認識,或娛樂用的,國標舞
表演及比賽是後來高階舞蹈者有需要競爭而發展出來。
學國標舞其實有一個最大的困難,就是如何找一位適合的舞伴;跳舞
雖然是一項運動,但它是一個雙人的運動,學過的人才知道,一個人
獨舞都沒有問題,要怎樣轉身就怎樣轉身,但要舞伴知道你的下一步
,並完全配合卻是非常困難的,兩人配合練習成為必要;但是,
夫妻跳舞,常常會吵架,起因是有主導個性的女性常常想指揮男性舞步,
而國標舞是必需由男性帶領才能配合的舞,女性指責男性的結果,
最後是不歡而散;但是和非配偶的異性跳舞,女性由於不好意思指責對方
,反而願意聽從對方的領導而順利舞動。
如何在舞蹈班找一位適合的舞伴呢?這就涉及複雜的男女關係;
舞蹈班的學生大都是社會各行各業的人,五花八門,通常不會在
上課時詳細自我介紹身家行業等細節,大家就是找人互相配合跳
舞而已,但是上課久了就會自然去找比較能互相配合的舞伴,這
又涉及換舞伴的問題,在同一個班上,如何在學期之中換舞伴呢?
有的舞師就讓全班同學,每舞都換舞伴的方式學習,但是長期學國
標舞能夠每一堂課都換舞伴嗎?表演或比賽時也能隨時換伴?
國標舞的迷人之處是,它不僅是運動,也是一種藝術,一種牽涉到
和異性社交及互動的藝術運動,所以許多男性不會接受配偶去和他人
學習跳舞,這是一種自然現象吧?那麼學舞的中年人都是什麼樣的背
景呢?多數已婚男性去學舞,可能是配偶給他較大的自由,(或是與
配偶同床異夢?)單身男性習舞有可能也是試找婚侶;多數女性去和
男性跳舞,應該是單身或是離婚狀態比較多,或是老公真的是「老」公,
可以寬容讓「老」婆去和其他男人運動跳舞。
自由的社會,什麼樣的活動都有,但國標舞要有推展的空間及
正確的發展,應該有統一的教學標準,同時大家要一起建立健康的規範
及觀念,社會上這樣一個小眾的團體要生存,更必須有公開討論的空間,
在明亮的燈光的下,展開社會正常的一種交往形態。
|
體育舞蹈,或稱運動舞蹈(dancesport),是在社交舞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競技性舞蹈比賽。競技舞蹈分為兩類,即國際標準舞(International Standard)和國際拉丁舞(International Latin),合稱為國際風格(International Style),而每種類別又各五項舞蹈組成。世界大多數國家的舞蹈比賽主要是國家標準舞和國際拉丁舞。在美國,除了國際舞之外,還有美式舞,分別稱作美式流暢舞(American Smooth)和美式節奏舞(American Rhythm),稱為美式風格(American Style)。
標準舞(Ballroom Dance,或稱舞廳舞)包括華爾茲、維也納華爾茲、探戈、狐步和快步舞。
拉丁舞(Latin Dance)包括倫巴、恰恰、森巴、捷舞和鬥牛舞。
在美國,流暢舞和節奏舞由以下幾種舞組成:
-
- 流暢舞:華爾茲(Waltz)、探戈(Tango)、狐步(Foxtrot)、維也納華爾茲(Viennese Waltz)。
-
- 節奏舞:恰恰(Cha Cha)、倫巴(Rumba)、搖擺(Swing)、曼波(Mambo)、泊萊羅(Bolero)。
儘管美式舞和國際舞有很多名字雷同的舞蹈,但是實際動作、節奏、速度、技術,以及比賽著裝,都有很大不同。
每個舞種均有各自的舞曲、舞步及風格。根據各舞種的樂曲和動作要求,組編成各自的成套動作。
國際標準舞起源於古代土風舞,經歷對舞、圈舞、行列舞、集體舞等演變過程,並與歐洲貴族在宮廷舉行的交誼舞會結合,成為流傳廣泛的社交舞。法國大革命後民間開始流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人將該舞蹈散播到全球各地。
1904年,英國皇家舞蹈教師協會成立。
19世紀20年代,英國皇家舞蹈教師協會發起開始研究傳統宮廷舞、交誼舞及拉美國家的各式土風舞的基礎上,將當時歐美流行的舞姿、舞步、方向等整理成統一標準,制定了有關舞蹈理論、技巧、音樂、服裝等競技的標準。
1925年,正式頒布了華爾茲、探戈、狐步、快步四種舞的步伐,總稱社交舞。
1950年,英國世界舞蹈組織ICBD(現WDC)於英國黑池主辦了首屆黑池舞蹈節(Blackpool Dance Festival 1950),並把規範後的舞蹈命名為國際標準舞,以後每年的5月底,在黑池舉辦一屆世界性的大賽。之後社交舞中又增加了維也納華爾茲。
1960年,非洲和拉美一些國家的民間舞經過了規範加工後,又增加了拉丁舞的比賽,包括五種舞:恰恰恰、倫巴、森巴、牛仔、鬥牛。
1992年,國際標準舞被列為奧運會表演項目。隨後國際標準舞又稱為「體育舞蹈」,被計劃納入體育運動項目。
1997年9月4日,擁有74個會員國的國際舞蹈運動總會(International Dance Sport Federation)正式成為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會員。
2000年,國際標準交誼舞再次成為雪梨奧運會的表演項目。
在中國及台灣的發展歷程
國際標準交誼舞於20世紀30年代傳入中國,於80年代漸速發展。
1987年,中國舉辦首屆中國國際標準交誼舞比賽。
1991年,中國舉行了首屆中國體育舞蹈錦標賽。
2009年於台灣高雄市舉辦的世運會中,由於世運會主要的比賽項目多為奧運以外的半正規/非正規項目,而國標舞也在其中。
2013年於台灣 [高雄市]舉辦[WDSF第一屆世界舞蹈大賽],此比賽為目前最大之舞蹈賽事,參與國家有48國,近800名世界頂尖舞者,競賽項目除了有 運動舞蹈[摩登舞(Standard)、拉丁舞(Latin)]之外,還有 嘻哈舞 (Hip-Hop)、 輪椅運動舞蹈 (Wheelchair)、布基烏基舞 (Boggie-Woogie)、排舞 (Line Dance)、莎莎舞 (Salsa)、搖滾舞 (Rock'n Roll)、拉丁隊形舞 (Formation Latin)、拉丁表演舞 (Show Dance Latin)、標準隊形舞 (Formation Standard)。
國際標準探戈舞步
-
- 左足搖步(Rock on L. F.)
-
- 左轉直行側步(Progressive Side Step)
-
- 基本左轉步(Basic Reverse Turn)
-
- 分式左轉步(Open Reverse Turn)
-
- 右足搖步(Rock on R. F.)
-
- 右扭轉步(Natural Twist Turn)
-
- 側行右轉步(Natural Promenade Turn)
-
- 直行側步(Progressive Side Step)
-
- 直行連步(Progressive Link)
-
- 側行並退步(Fallaway Promenade)
-
- 側迴旋步(Outside Swivel)
-
- 側行連步(Promenade Link)
-
- 退側行步(Back Open Promenade)
-
- 退截步(Back Corte)
-
- 併式側行步(Closed Promenade)
-
- 分式側行步(Open Promenade)
-
- 搖轉步(Rock Turn)
-
- 四快步(Four Step)
-
- 刷敲步(Brush Tap)
-
- 追擊步(Chase)
-
- 四快換步(Four Step Change)
-
- 墜落式過度傾斜步(Drop Oversway)
-
- 並退四快步(Fallaway Four Step)
-
- 過度傾斜步(Oversway)
國際標準華爾滋舞步
一、華 爾 滋(Waltz)
音樂:3/4,重音在第一拍,每分鐘三十二小節左右
-
- 右足併換步(R. F. Closed Change)
-
- 左足併換步(L. F. Closed Change)
-
- 右轉步(Natural Turn)
-
- 右旋轉步(Natural Spin Turn)
-
- 右直行追步(Progressive Chasse to Right)
-
- 左轉步(Reverse Turn)
-
- 左轉截步(Reverse Corte)
-
- 左帚形步(Left Whisk)
-
- 左軸轉(Reverse Pivot)
-
- 雙左旋轉步(Double Reverse Spin)
-
- 追步由側行位置(Chasse from P.P.)
-
- 外側旋轉步(Outside Spin)
-
- 外側換步(Outside Change)
-
- 帚形步(Whisk)
-
- 退帚形步(Back Whisk)
-
- 退鎖步(Backward Lock)
-
- 並退帚形步(Fallaway Whisk)
-
- 分式滑雪形轉步(Open Telemark)
-
- 分式激轉步(Open Impetus Turn)
-
- 躊躇拉步(Drag Hesitation)
-
- 躊躇換步(Hesitation Change)
-
- 交叉躊躇步(Cross Hesitation)
-
- 迂返步(Weave)
-
- 翼步(Wing)
-
- 滑雪形轉步(Telemark)
-
- 轉鎖步(Turn Lock)
-
- 反向抑制步(Contra Check)
-
- 併式翼步(Closed Wing)
-
- 雙右旋轉步(Double Natural Spin)
國際標準倫巴舞步
-
- 阿莉瑪娜右轉由併身位置左手握右手(Alemana Fr0m O.P with L to R Hand)
-
- 阿莉瑪娜右轉班至井身反分身位置(Alemana Check to O.CPP)
-
- 阿莉瑪娜由併身位置右握右手(Alemana from O.P with R to R Handhold)
-
- 三個阿莉瑪娜(Three Alemana)
-
- 對身扭腰(Closed Hip Twist)
-
- 併身扭腰(Open Hip Twist)
-
- 對身扭腰至井反分身位置(Closed Hip twist Turn to open C.PP)
-
- 連續轉圈扭腰(Continuous Circular Hip Twist)
-
- 連續扭腰(Continuous Hip Twist)
-
- 扭腰追步(Hip Twist Chasse)
-
- 併身扭腰(Open Hip Twist)
-
- 對身扭腰螺旋轉(Closed Hip Twist Spiral)
-
- 變奏古巴搖步(Syncopated Cuban Rocks)
-
- 古巴碎步(Cuban Rocks)
-
- 併身反分身古巴碎步(Cuban Break in Open CPP)
-
- 併身位置古巴碎步(Cuban Break in Open Pos)
-
- 併身分身位置和併身反分身位置的古巴碎步(Split Cuban Break from O.CPP and O.PP)
-
- 由併身反分身位置的古巴碎步(Split Cuban Break in O.CPP)
-
- 螺旋轉(Sprial)
-
- 螺旋轉至扇形位置(Sprial turn to Fan Pos)
-
- 螺旋轉至併身反分身位置(Sprial turn to Fan Pos)
-
- 曲棍球步(Hockey stick)
-
- 曲棍球步轉至併身反分身位置(Hockey Stick turned to O.PP)
-
- 捲曲步(Curl)
-
- 捲曲步轉至井反分身位置(Curl turned to O.PP)
-
- 右陀螺轉(Natural Top)
-
- 左陀螺轉(Reverse top)
-
- 右左併身步(Opening out to R ant L)
-
- 併身反分身位置抑制步(Check from O.CPP.)
-
- 前進及後退基本常常步(Forward and backward Walks Basic Movement)
-
- 半重心拍步(Cucarachas)
-
- 扇步(Fan)
-
- 手交手(Hand to Hand)
-
- 臂下轉左和右(Under Arm Turn to L and R)
-
- 軸心轉左和右(Spot Turn to Land)
-
- 變化基本步(Alternative Basic Movement)
-
- 影子位前進步(For Warks in Shadow pas)
-
- 高級併身扭腰(Advanced Opening Out Movement)
-
- 反身退步(Fallaway)
-
- 繞繩步(Rope Spinning)
-
- 柵門步(Sliding Doors)
-
- 棋併追步左右左右左右(Chasse [LRL.RLR])
-
- 前進鎖步左右左右左右(Forward Lock [LRL.RLR])
-
- 肩對肩(Shoulder to Shoulder)
-
- 時間步(Time Step)
-
- 交叉基本步(Cross Basic)
-
- 半重心步(Guapacha Timing)
國際標準舞(International Standard)
以下為國際風格的標準舞,包括華爾茲、探戈、狐步、快步和維也納華爾茲。其中音樂速度並不總是固定的,但大都在一個特定範圍內。
舞種名 |
英文名 |
發源地 |
節拍 |
速度(小節/分) |
別稱 |
Waltz |
3/4 |
29 |
慢華爾茲、慢三步、圓舞曲 | ||
Tango |
2/4 |
33 |
歐洲探戈 | ||
Foxtrot |
4/4 |
29 |
慢四步 | ||
Quick Step |
4/4 |
48~50 |
快四步 | ||
Viennese Waltz |
6/8 |
60 |
快三步 |
國際拉丁舞(International Latin)
舞種名 |
外文名 |
發源地 |
節拍 |
速度(小節/分) |
別稱 |
Rumba |
4/4 |
27 | |||
Cha-cha-cha |
4/4 |
30 |
恰恰恰 | ||
Samba |
2/4或4/4 |
50 |
森巴 | ||
Paso Doble |
法國(儘管很多人認為起源於西班牙,那是誤解) |
2/4或6/8 |
62 | ||
Jive |
4/4 |
44 |
牛仔舞 |
-
- 英國皇家舞蹈教師協會(這是國際風格的體育舞蹈的最基礎機構,主要負責制定舞步動作以及教師培訓及考試。)
-
- 國際運動舞蹈總會(WDC)(職業) 前身為I.C.B.D.(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Ballroom Dancing)
-
- 世界運動舞蹈總會(WDSF)(業餘+職業) 前身為IDSF,創立時名為 I.C.A.D.(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Amateur Dancers)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