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講述 認識仙道~楞嚴經
阿難!復有從人,不依正覺,修三摩地,別修妄念,
存想固形,遊於山林,人不及處,有十種仙。
阿難!復有從人:那麼又有一等人,怎麼樣子呢?
不依正覺:他不修行真正的菩提覺道,不依照這個楞嚴大定修,
不修「反聞聞自性」這種的功夫。
他修三摩地:他修,是依外道的那一種邪定,由妄想攀緣做基礎。
別修妄念:他所修的,完全是近於一種攀緣心。
怎麼攀緣呢?他想:我現在修行,等我修行有道業了,
我就顯一顯神通,給所有的人看一看!
叫他們都相信我、佩服我、信仰我、崇拜我、供養我。
這就是一種攀緣心,不是為的想修成佛,而行持佛法,
令佛教發揚光大。
他就想為自己的供養而去用功修行,這既屬貪心又是愚癡。
這別修妄念又怎麼樣呢?
存想固形:
他就總用一種妄想心,想把自己這個身體堅固得像石頭那麼硬,
永遠都不會壞的。
遊於山林,人不及處:他找那一個山林的地方,或在那個深山海島,
人到不了的地方。
有十種仙:這有十種仙。
阿難!彼諸眾生,堅固服餌,而不休息,食道圓成,名地行仙。
阿難哪!你要知道,彼諸眾生:有這一類的眾生。
堅固服餌,而不休息:他存著一個堅固的心,做什麼呢?
「服餌」。什麼叫「餌」?就是一種藥材。
他吃這種藥材,就想要怎麼樣呢?想要成仙。
因為他唯一的目的就想成仙,就有一種恆心。
這種人都有恆心的,不是今天做了,明天就不做了,
他是天天都用功修行,來吃這種藥餌,就希望長生不老。
「而不休息」,是天天如是,都是這麼樣修行,這麼樣吃這種藥。
食道圓成,名地行仙:他這種藥吃得有了效驗,有功效了,
這圓成了,叫「地行仙」。
這種人,吃得走路也輕,身體也輕了,在地上跑得非常快,
甚至於比駝鳥都跑得快。澳洲有駝鳥,一個小時可以跑四十英哩,
有汽車那麼快。這地行仙大約也有汽車那麼快,在地上行走如飛。
堅固草木,而不休息,藥道圓成,名飛行仙。
堅固草木,而不休息:他用他這種堅固的心,誰叫他不用這個方法,
那是不可以的。他是其心如石如鐵,比鐵石都堅固,
一定要把它修成了。把什麼修成?
就是他配一種的藥——
那丸、散、膏、丹,用草木煉成一種丹藥來吃。
天天吃、天天吃,吃得時間久了,
藥道圓成:這也由他思想成就,他吃這個藥,久而久之,
有一種效驗了。名飛行仙:這個名字就叫「飛行仙」。
他身輕如燕,能騰雲駕霧,可以飛的。
堅固金石,而不休息,化道圓成,名遊行仙。
堅固金石,而不休息:這個「堅固」,是說他的心。
這個修道人的心非常堅固。做什麼呢?煉丹,煉這種丹砂。
煉丹砂,要造一個煉丹的爐,把汞(就是水銀)和鉛加到一起,
燒了又燒,煉了又煉。
或者有煉四十九天的,或者有煉二十一天的,
這是看他這個修仙的方怎麼樣講,就怎麼樣去煉。
用金、銀合到一起來煉,煉成,把它凝到一起了;
吃這個東西,這叫仙丹妙藥。
吃了仙丹,可以脫胎換骨,把骨頭都變化了。這
說起來,這是煉仙的一個祕方。
如果煉成了,化道圓成:這「化道」,就是他煉丹這種變化,
有一種奪造化的能力,所以他圓成了,名遊行仙:
他願意到什麼地方去,就可以到什麼地方去,這叫遊行仙。
堅固動止,而不休息,氣精圓成,名空行仙。
堅固動止,而不休息:這種的堅固其心「動止」,怎麼叫動止呢?
「動」,就是用功的時候;「止」,就是停止了。
「動」,又可以說是運動;「止」,就是修靜功。
他運動,譬如去打太極拳,這叫一個動功;
靜,他又坐那兒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
像這樣不休息,氣精圓成,名空行仙:
他煉精氣神圓成了,這叫空行仙。
怎麼「煉精化氣」呢?
他就打坐,想自己這個精,他專講精氣神,專門注重精氣神的。
煉精,他叫他這個精不走。不接近女人,這個精就不走了;
不走,這個精回來;回來,這個精就變成氣;
這個氣散到周身上,這叫「煉精化氣」。
他都做這麼一種存想,就像雞菢雞蛋,菢小雞子似的,總這麼想。
想自己這個精怎麼樣化成氣,氣散之於周身,然後又變成個神了。
這麼樣子「煉神還虛」,煉神和虛空一樣;
「煉虛還無」,又到那個無了,什麼也沒有了;
這時候他覺著很自在的,可以出玄入牝——這是道教講的。
你沒看見道教《無上玉皇心印妙經》上說:
「上藥三品,神與氣精。恍恍惚惚,杳杳冥冥。存無守有,
頃刻而成。回風混合,百日功靈。默朝上帝,一紀飛昇。
知者易悟,昧者難行。履踐天光,呼吸育清。」
他這個空行仙就是到「履踐天光,呼吸育清」這種程度。
我方才念這個經是道教的,這個他們認為是寶貝了。
煉「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還無」這種的功夫,
這就是空行仙,他們可以到空中去走去,可以出玄入牝。
所以,世間上很多奇奇怪怪的巧妙的東西,
你沒看現在道教有賣一本《五柳仙蹤》?
那畫的圖,這一個人頭頂上出小人,小人又出小人,
出了很多小人,這叫「千百億萬化身」。
實際上,這完全是著相的,千百億萬化身不需要這樣麻煩去化的;
那是隨意變化的,不是有一定的。
堅固津液,而不休息,潤德圓成,名天行仙。
前邊那是空行,這個跑到天上去了,叫「天行」。
堅固津液:怎麼叫「津」呢?由你舌頭抬起來,舌尖頂上顎,
這就有津在上邊下來。
這個「津」,外道又叫「甘露水」,又叫「天河水」,
很多的名稱。你把它嚥到肚裏去,這叫「液」。
這「津液」,其實是一個,津也就是液,液也就是津。
這種津液,道教有很多的名稱,就是叫長生不老藥;
說你吃這個,就可以長生不老的。
「欲要長生不老,需要還精補腦。」觀想把這個精運到頭上去,
補自己的腦,道教有這種的功夫。
現在我們這地方,有一個果某就是。
文天!你知道那位姓楊的——
他又說姓楊,又說姓劉,他就專門修這一套,
專門用這一套這個守屍鬼的功夫。
他就想出玄入牝,所以用這一套的功夫。
我本來叫他看《楞嚴經》,他看了也不懂,也不明白。
這很難講的,不明白佛教的道理,就不明白道教道理。
尤其你沒有聽過真正的講說,就單看看這個經,這很不容易明白的。
而不休息:總這麼嚥津納氣,依照時候去修行。
潤德圓成:久而久之,這面上就有一種光潤了。
方才我不說「鶴髮童顏」嗎?
那個臉雖然很老的,但是像小孩子面孔,有紅有白,
所謂「櫻桃拌豆腐——紅中有白,白中有紅。」
你看,看著非常的油潤!名天行仙:這個名字,就叫「天行仙」。
堅固精色,而不休息,吸粹圓成,名通行仙。
下邊這五個仙,也都有「行」字。
前邊那五個仙讀行,後邊這五個仙都讀行,
因為他們比前邊的又走得高,前邊五個是屬於在地下行的,
這是在天上走的了,所以叫行。
堅固精色,而不休息:
他有這種堅固心,不休息的來修行這一種的「精色」。
什麼叫「精色」?精,就是日精。
這種仙的修習,就是吸取日精、月華、星斗的光。
吸粹圓成,名通行仙:他吸取它那個精粹而圓成了,
這個名叫「通行仙」。
這種仙,他就可以通行到天上,什麼地方都可以通行了。
他怎麼樣吸取日精月華呢?
他一早起對著太陽,要吸三百六十口氣;
晚間對著太陰,又吸三百六十口氣。
這麼樣專門煉這個臭皮囊的——這個身體叫臭皮囊,這是一個皮袋,
裏邊是臭的;所以虛雲老和尚做一個〈皮袋歌〉,
就是說這個身體是臭皮囊。
他專門在這個上用功夫,不曉得在自性上用功夫。
所以道教和佛教相差就是這一點,一個在有形上用功夫,
一個在無形上用功夫,所以就一個有執著,一個沒有執著。
本來仙道和佛教相通著的,他這些功夫,修行也都可以用的,
但是他執著了,就專門執著到相上;
因為著相,他就有了罣礙:「你一定要怎麼樣子,怎麼樣子……」
有所罣礙,所以就不能脫出這個究竟的輪迴,不能徹底了脫。
堅固咒禁,而不休息,術法圓成,名道行仙。
堅固咒禁:他用堅固心來念這個咒。這個好像什麼呢?
好像某地那些個修行,就都有這種的情形,修成功的,
他們都可以叫「道行仙」。
那麼念一種咒,又持這個禁戒,
而不休息:也是久而久之,術法圓成,名道行仙:
他修煉這個法術也成就了,這個名字就叫「道行仙」。
堅固思念,而不休息,思憶圓成,名照行仙。
堅固思念,而不休息:他堅固他一種思念,就是有一種存想,
也不休息。他成就了,就有一種光明。
思憶圓成,名照行仙:他思想自己總化成一種金光,久而久之,
也就像那個雞菢雞蛋,貓在那兒捕鼠似的,都這麼等著等著的。
他成就了,這叫照行仙,他也有光的。
堅固交遘,而不休息,感應圓成,名精行仙。
這種的仙,他在山裏邊,
堅固交遘,而不休息:有存一種堅固心來交遘。
普通是男女有一種性行為,這叫「交遘」;
可是在這兒,並不是有男女的性行為,這是自己本身的,他
們叫「嬰兒奼女」,不是向外邊去找的,
每一人自己本身上有嬰兒奼女。
這是說這個「坎、離」——這講到中國的卦爻上,
「離中虛,坎中滿」:坎卦就是「奼女」,離卦就是「嬰兒」。
八卦——「乾、坎、艮、震、巽、離、坤、兌」,最初是乾卦;
乾卦是「乾三連」,三橫是連著。
乾為大父,坤為大母;坤卦,是「坤六斷」了,三連就變成了六斷。
男子到十六歲的時候,這乾卦滿了;滿了就會損,損了變什麼呢?
乾三連就變了離中虛。
那乾卦中間這一點陽,到什麼地方去了呢?
就到坤六斷那個中間去了。所以乾卦一變,就變成一個離中虛;
坤卦一變,就變成坎中滿。這個「離中虛」,就叫它「嬰兒」;
「坎中滿」,就叫它「奼女」。
乾三連 坤六斷 離中虛 坎中滿
離中虛屬於心,坎中滿屬於腎。
這個「交遘」,是自己本身心腎交遘,
也就拿它比方男女性行為一樣的,所以叫交遘。
離是屬陽的,但是陽中有陰;坎是屬陰的,但是陰中有陽。
離卦,怎麼說它陽中有陰?
因為它離中虛了,陽中有陰。坎卦,怎麼說陰中有陽呢?
就是它坎中滿,中間那一橫連上了,那叫屬陽的。
所以這也就比方嬰兒奼女。
道教講「嬰兒奼女」,說:「嬰兒並奼女,相逢在黃庭。」
黃庭是什麼呢?就是意,就是第六意識。
意,就是屬於脾經,脾藏意的。
所以這個道理,若往詳細了講,那多得不得了。
我的時間太不夠了,所以我沒有法子講那麼多。
道教,就是修這個交遘的法門。而一般邪知邪見的人,
看見《楞嚴經》上說是「交遘」,
就以為男女在一起胡混也可以修道呢!
就亂來了,所以就一點戒律也不守了!就因為這個。
唉,不要講太多了!
感應圓成,名精行仙:「感應」,也就是那個交遘。
這個交遘的道成就了,這名字就叫精行仙。
堅固變化,而不休息,覺悟圓成,名絕行仙。
堅固變化,而不休息:
這個修道的人,以這種堅固的心來研究這種種的法術,而不休息。
覺悟圓成,名絕行仙:把種種的法術研究成了,有一種功效了,
所以這種的修行功夫已經成就了。
這種功夫成就了,他就覺悟一切的造化,這種的造化的道理圓成了。
什麼造化的道理呢?這種的仙,他能夠「移山倒海」,
可以把北邊的山搬到南邊去,南邊的山又搬到北邊去;
把東海搬到西海,西海搬到東海;
可以互相調換位置,他有這種變化的能力。
又有「變易四時」的能力,怎麼樣變易四時呢?
冬天,冷的地方本來沒有東西生,他隨時可以叫所種的東西生出來,
在這冷的地方而凍不死。
最冷的地方,他可以把它變成最熱的地方;
最熱的地方,又可以把它變成最冷的地方。
也就是春天,他可以把它變成冬天;
夏天最熱了,他可以把它變成冬天。
春天,是萬物發生的時候,他可以把這個春天變成秋天,
變成萬物枯槁的一個時候,他能夠把這四時都給變化了。
他為什麼能這樣呢?
他就覺悟這個造化的道理,他能以奪天地造化的功用,
把造化的這種功能做為自己的本能。這叫「絕行仙」。
阿難!是等皆於人中鍊心,不修正覺,別得生理,壽千萬歲,
休止深山或大海島,絕於人境。
斯亦輪迴,妄想流轉,不修三昧,報盡還來,散入諸趣。
阿難哪!你要知道,
是等皆於人中鍊心,不修正覺:
這一些個仙,都是做人的時候他鍛鍊身心,
不修不生滅的如來藏性——這楞嚴的定,不修這種正覺,
別得生理,壽千萬歲:他得一種特別的養生的道理。
什麼特別的呢?就是前邊他修那種種的法門,
也是外道的仙傳給他外道的法,修行他這個養生。
得這種的養生的道理了,壽命可以活到或者一千歲,或者一萬歲,
或者更多的年紀。
休止深山或大海島,絕於人境:他住在那個深山穹谷裏邊,
或者住到一個大海的海島上,這人所不能到或人所不容易到的地方。
這個世界有須彌山,須彌山外邊有七金山,
七金山外邊又有七重香水海。過了這七金山和香水海之外,
又有弱水三千。怎麼叫「弱水」呢?
這個水,就是雀毛放到那個水裏,它都沈到底下去的。
本來雀鳥的毛放到水上是漂浮著的,
但是這種水軟弱,沒有托浮的力量。
那麼連雀毛都沈底,其他的船,什麼任何東西,
都不能在那個地方走的,唯有飛仙可渡,
這些個飛仙從空中飛過去,這可以的。
那麼這一些個修仙的人,就飛到這個大海島上,
在這個永遠都沒有人可以到的海島住著。
斯亦輪迴,妄想流轉:可是他雖然活一千歲、一萬歲,
但是仍然在輪迴之中,還沒有能了生死。
他為什麼還在這個輪迴裏頭?就因為他還有所執著,
還想要長生不老,想要活得幾千萬歲這樣子。
這也是執著,所以這就是「妄想流轉」。
不修三昧,報盡還來,散入諸趣:他不修正定、真正的定力。
他這個生命完了之後,還是要散入諸趣。
「諸趣」,就是這六道輪迴裏頭,或者做人也不定,
做阿修羅也不定,做鬼也不定,到天上也不定,
或者到地獄,轉餓鬼,做畜生,這都不一定的。
http://www.book.bfnn.org/books2/1336.htm
(限佛弟子)學校裡沒教的事之5~ 仙神與天人佛- 遠離災害- udn部落格
------------------------------------------------------------------
【佛教卡通動畫】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w5DdQnpzVY
此諸地獄。為有定處。為復自然。彼彼發業。各各私受。
惟垂大慈。開發童蒙。令諸一切持戒眾生。聞決定義。
歡喜頂戴。謹潔無犯。
究竟這些地獄,是不是有一個固定的地方,還是各人有各人的業感,各人有各人的報應?惟望世尊大慈悲,開導我們童蒙無知,亦令一切持戒的人,聽到這個決定義理,大家都樂意持戒,謹潔奉行,不敢絲毫有犯!
佛告阿難。快哉此問。令諸眾生不入邪見。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佛嘉許阿難說:你問得最對機,最合我意,我正想進一步為大眾說明,因果是絲毫不爽,所以大家都要嚴持禁戒,才不墮入邪知邪見而受苦報。你們小心聽著,我應當詳詳細細為你們解釋。
阿難。一切眾生實本真淨。因彼妄見。有妄習生。因此分開內分外分。
一切眾生本具的如來藏性,本來是真如佛性,清淨無染,只因一念妄動,迷失本真,致有無明而成妄見。由妄見而生妄習,以業感為因,將原本的一真,分為內分妄和外分妄。
阿難。內分即是眾生分內。因諸愛染。發起妄情。情積不休。能生愛水。
什麼是內分呢?內分即身分之內,生出愛染。愛染即情:喜、怒、哀、樂、愛、惡和欲七情,在身內積聚不休就能生出愛水。
是故眾生。心憶珍羞。口中水出。心憶前人。或憐或恨。目中淚盈。貪求財寶。心發愛涎。舉體光潤。心著行婬。男女二根。自然流液。
眾生六根對境,就生起愛染,如鼻舌兩根遇著珍饈美味,心想香味,口中自然流口水。眼耳二根對著已死的親人,或憐其色聲可愛,或怨恨其不幸早亡,現在已不見其形,不聞其聲,目中自然流淚。如意根貪求財寶,心中就發生愛涎:一想財寶將至,舉體就生光潤。如身根貪著行淫,男女性器官自然流出液體。
阿難。諸愛雖別。流結是同。潤濕不升。自然從墜。此名內分。
阿難,各種貪愛雖然有分別,但流通形於外,蘊結藏於內,總是以潤濕為性,所以還是相同的。潤濕不能上升,一定向下墜,乃是自然的道理,這就叫做內分。
阿難。外分即是眾生分外。因諸渴仰。發明虛想。想積不休。能生勝氣。
阿難,什麼是外分呢?外分就是眾生對身外的勝妙境界,發生仰慕渴求,就有虛妄的想念。想念積聚不休,就會產生一種殊勝之氣。
是故眾生。心持禁戒。舉身輕清。心持咒印。顧盻雄毅。心欲生天。夢想飛舉。心存佛國。聖境冥現。事善知識。自輕身命。
所以眾生,若能堅心謹持禁戒,,就能覺得舉身輕快清淨。若能心持咒,手結印,就會顧盼雄毅,無所畏懼。若是心想生天就會夢中飛騰天上;如果心中日夜憶念佛國,就會於冥冥中看見聖境;若想親近善知識,就會不惜身命來奉事。
阿難。諸想雖別。輕舉是同。飛動不沈。自然超越。此名外分。
阿難,想雖然有種種的不同,但輕清是一樣的,輕清就會高飛,不會下沉,自然有超越的性能,這就叫做外分。
阿難。一切世間生死相續。生從順習。死從變流。臨命終時。未捨暖觸。一生善惡俱時頓現。死逆生順。二習相交。
阿難,一切有情世間,生死相續不斷。生則隨順所造之善惡的習氣而生,死則從其變遷流轉而受異類的身體,故當臨命終時,氣息已斷,體溫尚存之際,也是貪生怕死之時,生平所造之善惡業,猶如電影一樣,一幕一幕,都映現出來。求生為順,避死為逆,故死逆生順的矛盾心理,交相併發。
純想即飛。必生天上。若飛心中。兼福兼慧。及與淨願。自然心開。見十方佛。一切淨土。隨願往生。
純想是單單有想沒有情。這個想是澄心觀想,不是胡思亂想。想屬陽情屬陰,純想也是專一真誠觀想,沒有其他念頭,觀想勝妙境界,就會高飛,死後必生天上。如果純想在心裏,想修福修慧。好像供養三寶,做諸善事是修福,聽經聞法為修慧。兼發清淨誓願,願生佛國,臨死時自然心境開朗,得見十方諸佛,一切淨土,可以隨願往生。
情少想多。輕舉非遠。即為飛仙。大力鬼王、飛行夜叉、地行羅剎、游於四天。所去無礙。
若是情少想多,雖然也會輕舉,但不太遠。如果是九想一情的,死後就為飛行仙;八想二情的就為大力鬼王;七想三情的就為飛行夜叉;六想四情的就為地行羅剎。這些眾生,都會飛騰,游於四天王天以下,來去自由並無阻礙。
其中若有善願善心。護持我法。或護禁戒。隨持戒人。或護神咒。隨持咒者。或護禪定。保綏法忍。是等親住如來座下。
以上這些眾生,若是有善願善心的,就會護持佛法。若是守護禁戒的,就會保護持戒的人;若是守護神咒的,就會保護持咒的人;若是守護禪定的,就會保護修定的人。他們皆為天龍八部的護法善神,常常親住於如來座下。
情想均等。不飛不墜。生於人間。想明斯聰。情幽斯鈍。
如果情想平均,就不會飛升,也不會下墜,而生於人道:若想體明達,傾於想方面者,便為聰穎之士;情體幽暗,傾於情方面者,便為愚癡之輩。
為何說想為陽?因為觀想勝境,修道聽經,這都是大公無私,光明磊落。而談情說愛,這都是單獨秘密陰隱,故屬幽暗。現在一般青年男女多喜歡談情說愛,殊不知愈迷戀情愛則愈趨幽暗,終至愚癡而墮落。所以說:『業重情迷是凡夫』;『性流為情,情流為欲。』到情不自禁,欲火焚身的時候已悔之不及,可不慎哉!
情多想少。流入橫生。重為毛群。輕為羽族。
情多想少即六情四想,就會墜落橫行畜生之類。情重,墜落為毛群走獸,輕者為羽族飛禽。
七情三想。沈下水輪。生於火際。受氣猛火。身為餓鬼。常被焚燒。水能害己。無食無飲。經百千劫。
七情三想就沉到水輪之下,火輪之上,受了猛火的氣分,結氣成形,變成餓鬼,常被焚燒,見水化火,不能飲食,經百千劫常受饑渴之苦。
餓鬼有千萬種,最痛苦的就是咽細如針,無法飲食。餓鬼見水都變成火,天人見水是琉璃寶地,魚龍見水是宮殿窟穴。人見水是水,而餓鬼見水是火,或是膿血。這都是眾生業感不同而所見有異。
九情一想。下洞火輪。身入風火二交過地。輕生有間。重生無間。二種地獄。
八情二想和九情一想者,都沉淪下去,透過火輪,身在風火二輪的交叉處。情愛較輕便墮入有間地獄,愛苦尚有停歇的時間。愛情重者就墮入無間地獄,受苦沒有停歇。
純情即沈。入阿鼻獄。若沈心中。有謗大乘。毀佛禁戒。誑妄說法。虛貪信施。濫膺恭敬。五逆十重。更生十方阿鼻地獄。
如果是純情無想,就沉入阿鼻地獄。若心中又兼謗大乘,破壞佛之禁戒,誑妄說法,冒充善知識欺騙眾生,虛貪信眾的供養,濫受他人恭敬,甚至犯了五逆:弒父、弒母、弒阿羅漢、破和合僧和出佛身血,或兼犯十重戒:即殺、盜、淫、妄、酒、說四眾過、自讚毀他、故慳吝、故瞋及謗三寶等,都會墮到阿鼻地獄。這個地獄壞了,還要輾轉生至十方阿鼻地獄,經無量劫,求出無期。
現在有些人冒充善知識,自認為高人一等,專和人作對,撥地因果,毀佛禁戒,誑說:『酒肉穿腸過,佛在心裏頭。』飲酒食肉只是穿腸過而已,何必禁戒?因為心即佛,佛即心,所以沒有罪過。又說:『何必受戒?受戒反被戒所管,不自由!』這真是邪知邪見,自欺欺人!當知不受戒就容易墮地獄。受了戒還有點顧忌,不敢為所欲為。又有戒體、戒法和戒相來支持你、保護你。如果一時疏忽犯了戒,能即懺悔亦能免墮地獄之苦,所以說:『眾生受佛戒,即為真佛子。』受戒在修道上是很重要的基礎。
循造惡業。雖則自招。眾同分中。兼有元地。
這些都是循著各人所造的惡業,所招感的苦報。雖是自業所招感,自作自受,但眾生同業所成的同分獄中,仍有一定的處所。
阿難。此等皆是彼諸眾生自業所感。造十習因。受六交報。
阿難,這些都是眾生自業之所感招。如無自業,雖本有地獄,誰能驅使他進去呢?由造十種業習為因,致使六根交互受報,有因必有果,因果是不相離開的。
http://www.book.bfnn.org/books2/1336.htm
阿彌陀佛的故事3D動畫[DVD畫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5aGmIOsBXA
卡通動畫:念佛成佛二十則 (國語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dUlrymRWxM
地藏菩薩見聞利益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x7CPYNyak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