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
後人每以陸游為南宋詩人之冠。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放翁詞等。
陸遊是現留詩作最多的詩人。陸游才氣超逸,世譽為愛國詩人,一生的境遇不如意,但因慧眼識素食而鶴髮童顏、步履強健,到了晚年,依然耳聰目明,因著大自然的滋補品,成就愉悅的一生。
陸游出身於一個由「貧居苦學」而仕進的世宦家庭。陸游的高祖是宋仁宗時太傅陸軫,祖父陸佃,父親陸宰。 當時正值宋朝腐敗不振、屢遭金國(女真族)進犯的年代。出生次年,金兵攻陷北宋首都汴京,他於襁褓中即隨家人顛沛流離,因受社會及家庭環境影響,自幼即立志殺胡(金兵)救國。
封建家庭雖帶給陸游良好的文化薰陶,尤其是愛國教育,但也帶來婚姻上的不幸。他20歲時與表妹唐婉結婚,夫妻感情甚篤,可是其母卻不喜歡唐氏,硬逼他們夫妻離散,唐氏改嫁趙士程,陸游亦另娶王氏為妻。離婚後陸游非常傷痛,紹興二十五年31歲遊經沈園時,偶見唐琬夫婦,陸遊在沈園牆上寫了〈釵頭鳳〉詞以寄深情,此後多次賦詩懷念,直至75歲時還寫了有名的愛情詩〈沈園〉。唐氏讀了陸游的釵頭鳳後悲痛欲絕,和了一首釵頭鳳,不久便去世了。
陸游「年十二能詩文」,學劍鑽研兵書。29歲赴臨安省試,名列第一。次年參加禮部考試,因名次居於主和派權臣秦檜的孫子之前,又因不忘國恥「喜論恢復」,要求「賦之事宜先富室,徵稅事宜覆大商」,遭秦檜所黜。檜死,出任福州寧德縣主簿。孝宗繼位,賜進士出身。後因力勸張浚北伐,發生部下將領不合的情況,再加上主和派阻饒,朝廷立即動搖,而陸游亦被冠上「交結臺諫,鼓唱是非,例說張浚用兵」之罪名而遭免職。六年,起通判夔州。
乾道八年(1172年)主戰將領王炎聘陸游至幕中襄理軍務,使陸游的生活發生很大的變化。軍旅生活使他的懷抱不禁為之一開,寫出了許多熱情奔放的愛國詩篇。「飛霜掠面寒壓指,一寸丹心唯報國」可說是他這一時期生活和心情的寫照。雖然陸游滿懷報國赤誠,但因朝廷腐敗,只求苟安無意進取,他復國的壯志一直無法得到伸展的機會。
淳熙二年(1175年),范成大邀陸游入幕僚,任成都路安撫司參議官。陸與范素有詩文之交,因此不甚拘守官場禮數,以致引起同僚譏諷;又因復國抱負和個人功名長久無法得到伸展的空間,故常有較放縱輕佻的行為,被同僚指責為「不拘禮法,恃酒頹放」。於是陸游索性自號「放翁」,並在詩中自我嘲解。
之後歷經多次升降官職,在光宗紹熙元年(1190年)之後的二十餘年,長期蟄伏在山陰老家農村,家居時「眼明身健何妨老,飯白茶甘不覺貧。」因為養生有術,嗜食薏米和木耳,到了晚年,依然耳聰目明。期間雖仍有向朝廷提出抗敵作戰的主張,但始終遭受非議。最後於在嘉定二年(1209年)
陸游一生力主北伐,雖然屢受主和派排擠打擊,但是他的愛國之情至死不渝,也與尤袤、楊萬里、范成大並稱「南宋四大詩人」。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4樓. Ailing2008/11/04 11:55受教
我很喜愛"陸游"的詩也同情
他的一生!經您的講解更深刻了
也了!謝謝!
Thanks for your visit.
鹰農 於 2008/11/05 14:10回覆 - 3樓. 浮雲任游2008/11/04 04:02進入時空隧道
好清礎的人物介紹
浮雲任游Thanks. 鹰農 於 2008/11/04 10:48回覆 - 2樓. 奈米2008/11/02 23:09人物繪圖
好喜歡倒數第二幅放翁的人物圖
- 1樓. 鹰農2008/11/02 15:42王炎、張浚、秦檜、范成大、尤袤、楊萬里
中國南宋抗金名將,王炎。
-------------------------------------------------------------
張浚(1097年-1164年),字德遠,號紫巖居士,漢州綿竹(今屬四川)人。南宋抗金名將,唐朝名相張九齡弟張九皋的子孫,父張咸。
-------------------------------------------------------------秦檜(1090年-1155年11月18日),字會之,江寧(今江蘇南京)人,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進士,補密州教授,曾任太學學正。北宋末年任御史中丞。南歸後,任禮部尚書,兩任宰相,前後執政十九年。妻王氏,熙寧年間宰相王珪的孫女,也是童貫的乾女兒。
-------------------------------------------------------------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號石湖居士,諡文穆,吳郡(今江蘇蘇州)人。他與楊萬里、陸遊、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范成大的作品在當時即有顯著影響,到清初則影響尤大,有「家劍南而戶石湖」(「劍南」指陸遊《劍南詩稿》)之說。其詩風格輕巧,但好用僻典、佛典。晚年所作《四時田園雜興》(60首)是其代表作,錢鍾書在《宋詩選注》中謂之「也算得中國古代田園詩的集大成」。他同時還是著名的詞作家,或許還可說是一位地理學家。有《石湖詩集》、《石湖詞》、《桂海虞衡志》、《攬轡錄》、《驂鷺錄》、《吳船錄》、《吳郡志》等著作傳世。
-------------------------------------------------------------尤袤(1127年-1194年),字延之,號遂初居士,晚年號樂溪、木石老逸民,無錫(今江蘇)人,南宋詩詞四大家之一。
紹興十八年(1148年)考取進士,官拜太常少卿,權充禮部侍郎兼修國史,又曾權中書舍人兼直學士。卒諡文簡。
-------------------------------------------------------------
楊萬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自號誠齋,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人,一生力主抗金,與尤袤、范成大、陸遊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高宗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進士。曾任太常博士、廣東提點刑獄、尚書左司郎中兼太子侍讀、秘書監等職務,官至寶謨閣學士。主張抗擊金人,收復失地,以正直敢言,一生奉行「正心誠意」,嗜茶如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