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易經的演進與版本
2025/02/26 22:15
瀏覽26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易經的演進與版本

(陳怡魁 老師)

問:易經除了周易以外還有其它的嗎?

答:其他的應該是很多,周易是從周文王把它收集下來再去整理,整理之後它再去寫一些文章,一直演變,你看看從周文王開始,到了孔老夫子寫繫辭包括寫文言,周易有兩篇的文言的文章,就是乾為天的文言,跟坤為地的文言,它有文言曰只有兩篇,這兩篇大概是敘述一個觀念。那麼我們來講周易以前,在周文王要蒐集東西的時候,他為什麼一直在強調用傳說的表達方式,強調伏羲,我以前講過伏羲,後來講到神農,那麼一直演變下去,都有它易的一個表現,我大概稍微寫一下,在周易以前,這個易是怎麼樣一回事,那麼神農後來它有兩個大體系,一個蚩尤,一個軒轅,就是軒轅黃帝,那麼伏羲的體系就是收集很久以來,它才設定八卦,我們在做這種研究的人,都說他是畫八卦,站在我研究的立場,他不是畫八卦,他是用樹藤跟竹子也好,木頭也好,他是綁起來,綁起來之後,他用什麼方法去把他刻我不知道,他八卦是用吊的,掛上去那個卦,吊,他不是畫八卦,站在我研究的立場,八卦是用吊的。

用怎麼樣來告訴諸位說八卦以後大概用吊的,為什麼呢?所以說到了周公的時候,卜吉而居,用什麼卜?事實上不是用什麼卜,記錄,卦都把它吊在那裡,吊在樹上,以前沒有什麼房子,沒有高樓大廈,也沒有什麼東西,最多上面蓋個茅草,棍子放一放,把資料都吊在那裡,你用竹子去把它推起來把它放下來它有一個聲音,回去你們可以做實驗,我專程在加拿大做實驗,用杉木一塊一塊弄起來,把它掛上去,你用堆上去下來那什麼聲音,“卜”的聲音,這個掛上去把它放下來,就有“噗”的聲音,就卜卦,這樣子來的。

卜為什麼這麼寫,工具。本來這工具是這樣子,要放這樣,把它靠在牆壁,竹篙叉。竹篙叉一定用竹子,竹子都要留這樣靠牆壁,竹篙叉都是反過來這樣放,伏羲以前就有,歷史的考證,伏羲時代是公元前4477年,可見公元前4477年以前不知道多久就有這個記錄,這個記錄可能不完整,是到了伏羲的時候,它就把這個記錄比較完整。記錄那些呢,天空就是天澤火雷風水山地,實際的東西記錄好了,吊在不是牆壁,吊在柱子上,要拿下來,用竹篙叉勾上去“噗”下來,卜卦,之後看那個卦的記錄,找記錄。

請問現在的電腦找記錄是不是如此,用滑鼠有一個箭頭進去,滑鼠一按,記錄就跑出來了。一模一樣,是科技的方法,工具的方法不一樣,當然伏羲時代六千年前,那種方法,我們叫做笨方法而已,這個是以前就有,那麼到了神農的記錄,是食的記錄,它是用食的記錄也是歸類在卦上,歸類吊在這個卦上,吊了之後把它分,就借用固定當時伏羲已經設定好的符號。就是乾兌離震巽坎艮坤來記錄食的食物。所以所有的種子記錄,兌所有能吃的葉子,離就是花,蕾就是艮、莖,風就是皮,艮就是根,坎水中間那個水都可以,再來坤大地的東西就是礦物質。記錄的很好啊!就知道你肚子餓,應該去吃饅頭,但是你吊在那上面,它有記載,肚子餓就痛的時候,可能就不能吃饅頭,可能就是要吃乾飯,口很乾而肚子餓,可能要吃稀飯,都是記錄在那裡就行,這是神農。

蚩尤專門記錄氣象,所以蚩尤跟炎帝作戰的時候,他喜歡找會下大霧的時候,真正的會產生大霧,在中國大陸的黃河流域,像湖南、湖北、河南、河北,這些大概都是黃河流域,就是現在立冬以後,最容易下大霧。今天立冬最容易下大霧,蚩尤都利用下大霧才戰爭,他這方面是專業。所以到了炎帝第七、八代的時候,每戰必輸,神農不是只有一個人,他好幾代,他是好幾代下來,到第七代神農的帝號叫炎帝,跟蚩尤打,一下子就被蚩尤打的稀瀝嘩啦不行了。我告訴諸位,算命從那時候來的,是炎帝,炎是火,我用冬就是水,就剋你了,就把你剋你就輸了。他用水來剋炎帝的炎,把他剋就輸了。所以之後炎帝第八世的時候,就來找黃帝合作,黃帝是屬土,黃屬土,土剋水,就把蚩尤幹掉了。幹掉之後,黃帝第八代炎帝,你把我的功勞都搶掉,中國人會搶人家的功勞從黃帝開始就搶了。中國人搶業績是很自然的,他講不行,黃帝就把炎帝併吞了,歷史上寫我們都是炎黃子孫。是吞進去變成你的子孫,是這樣子來的。

他是用氣象,就用一般的工具,如果在水裡,要研究水性,天澤是水,有水的話我就用竹筏、用舟,陸地用車,用什麼東西,最後最有名的弓箭,弓箭那時候是黃帝最有名的,為什麼呢?以前的打仗是面對面地在打,如果黃帝他用弓箭的時候,不要面對面,你的棍子還沒拿起來,早就被我射死了。他把這個東西當為寶物,當時最寶的寶物是弓箭,不過在風水家來講,黃帝為什麼會打贏呢,因為要怎麼能夠戰蚩尤呢,蚩尤用大霧要來跟黃帝作戰,大霧怎麼會散呢,要用風把它吹,才會散,所以在記錄上有一個風后,就一個女性,她就呼風喚雨,風后後來被漢朝以後被這些信神的人把它列定為瑤池金母,這個風后在瑤池裡看黃帝這樣不行,被蚩尤這樣子欺侮,所以就跑下來,是不是用跑的,或是騰雲駕霧我們不知道,就解決他,這是講故事的。

但是站在研究的立場,一定要很好,為什麼用風?這個跟卦有關係,你要了解黃帝,很多的歷史學家,他的考證,他也是生長在黃河流域的最下游的地方山東,因為那時候是母系社會,男生生下來會走路後,自由你跑,跑去那裡都無所謂,在黃帝的家族,正好在那個時代猛虎很多,非常多的老虎都在河邊會吃人,所以他們會有一個技巧,他用棍子支架用繩子綁著,把這地弄平,把繩子綁好之後,再把棍子往下打,打進去之後,把中間的土挖掉,這樣子一來的話,就產生井。黃帝當時的部落是母系部落,部落裡面有這個技巧,你把兩個棍子這樣綁,這個地方綁的很緊,外圍就用棍子把它釘進去,這個土一直挖就不會崩了,有泉水就去那裡舀水就好了,就不要說為了弄一個陶放在頭上,去黃河舀一個陶水,走到半路,剛好出來個大貓,嚇死了,這個破陶就掉了,沒有水喝了。黃帝這麼做的時候,不得了,全村的女人都愛上他了,黃帝說我們村上的女人都那麼醜,就往外面走,越走到越遠的地方,越近的地方大概都被老虎吃光了,被吃掉的都是少女,都是漂亮的女人,最後黃帝到了一個部落,就替她挖一個井,一有水很高興,黃帝在那裡享受一下,沒有想到跟最漂亮的女人睡在一起,三個月後肚子大起來了,讓你在家裡休息,我再走從黃河一直走到現在黃帝陵鄭縣,所以為什麼黃帝有那麼多的孩子,通通是他的子孫,從這邊一直放到那邊,可能再轉回來,到長江再播種回來,這樣全國都是他的孩子。為什麼我們要承認黃帝是我們共同的祖先,基因大概都是用這樣放出來的,因為這樣生下來都是喝那個泉水,古時候就講了,河水不犯井水,以前喝河水的時候,中國人是一盤散沙,我喝這一口井,我就是這個家族,在這個族群,我們井水跟井水都不相犯,所以中國人就是族群以後,這麼樣組成這麼多的國家。

我跟一個老先生見面,他對中國文化非常了解,打聽的結果,他說在台灣研究易經只有剩下陳怡魁,所以一定要跟我相見,我說好,他問我你是那方面,我說沒有啊!我說我的易經都是講道理的,他問我講什麼道理,我說宇宙的道理,他說宇宙還有道理可以講,我說有啊!他說那麼你用什麼方式講,我說用現在的科學跟古時候的易經勉強把它套在一起。他問我怎麼套法。我說人要很漂亮,像我姓陳,因為我很醜,想要很漂亮,叫做陳美麗,事實上很醜。他想對喔!我說現在在外面那個神說很靈,那個人要利用那個神騙人,我講這句話之後,他很爽,他說你的見解跟我一樣。

我就講了你不要小看工具,他用這種工具,用這種方法,就解決了中國人不依賴河流的那種河水維生,變成用井的這種部落,大概都是領導者,很獨立的一個部落,如果到河裡面拿水來喝都是奴隸,快要自生自滅的。他們文化就這樣起來,變成為什麼我們很多的文化記載,到黃帝都一直標榜,黃帝是公元前2697年,一直標榜他創造倉頡創造文字,醫學的內經理論,黃帝內經理論是用岐伯跟黃帝之間一個對談,他創舟車蓋宮殿,黃帝當時蓋的宮殿,我想跟鄉下現在的茅廁一樣,蓋什麼宮殿?沒有。只能遮雨這樣而已,擋個雨我的看法只有這樣。井用這麼挖,不是現在用鑽的,所以井這麼寫法,不然的話井應該是圓才對。為了這個寫法,從唐朝以前傳到那裡,如果洞大一點,山從這裡跑進去,這叫洞。日本人的洞是在在平地上,挖一個像井這樣的叫。所以我們台電弄一個圓圓當鐵,那個叫,這是日本用的一個方法。

所以說從這裏開始,前面三黃後面五帝,大概都走這麼模式,每一個黃帝都走這麼模式,到了後面真正的帶動整個流通,黃帝到處一個部落一個部落播種,一個部落一個部落挖一個井,但是還沒有溝通,沒有想到堯舜以後,老天爺說你們不流通不行,下了很多年的雨,舜不得不叫大禹去治水,就各部落把它貫通起來,水就流過各部落排水,排出去,這樣子的話,整個民族慢慢就融合起來,事實上在我們做這種研究來講,以前的各部落可能語言也不一樣,比勢也不一樣,看那個部落領導者的做法怎麼樣,大禹的時候,大概這樣下來。不過我們有很多歷史的記錄,跟我研究大概都有矛盾的衝突,我在教學的時候,說大禹跟我們所有領導者一樣都會騙人,所以說領導人物講話都是騙人,大禹治水十三年,經過家門三次,都沒有回家,請問他的兒子從哪裡來?所以我們那些領導人物講的話不能聽,你可以說非常的忙,回家停留十幾分而已,可以這麼寫嘛!要講真話。

這樣下來叫夏商周,夏朝叫做連三易,商朝叫歸藏易,到了周朝叫周易,他們大家都說連三易也丟不見,歸藏易也不見,都不是,合併在一起了,跟周易整個都合併在一起,整理的非常完整易經的應用。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健康
上一則: 杏林趣事
下一則: WHO與經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