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子文是清官
2009/02/24 07:05
瀏覽4,041
迴響1
推薦1
引用0
根據宣傳中的「畫像」,曾任國民黨政府財政部長的宋子文是個大大的貪官。就好像中共的「二萬五千里長征是宣傳隊、播種機」一樣,似乎已經成為定論的歷史。
但突然有一天,有人說,NO,不是這麼回事的時候,真讓人驚呆──已經植入腦海幾十年的歷史突然要顛覆。
這不是改變對一個歷史人物,或一段歷史的看法那麼簡單的事情,而是會讓人舉一反三:為甚麼有人要篡改歷史?目地是甚麼?還有多少歷史沒有還其本來面目?
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郭岱君博士6月10日在舊金山慶祝黃埔建校83週年慶會上演講中表示,和很多看過蔣公日記的人一樣,發現宋子文對國家貢獻真的很大,「非常了不起」,讓她「非常驚訝」。
我們看到了一個陌生的宋子文,但卻是真實的。這確實擊碎了我的一個頑固觀念:先前聽說的、自己熟悉的「歷史」不一定就是對的。
● 唯一能直接去見羅斯福總統的人
沒人會想到,宋子文有個別人都不具備的條件,就是可以直接去見美國總統羅斯福。抗戰時期,宋子文在美國成立了一個國防工業公司,請了羅斯福總統的叔叔當董事長,使得美國援助源源不斷運往中國支持抗戰。他成了抗戰的功臣。
哈佛大學畢業,當財政部長四進四出,毫不妥協;宋子文出類拔萃、眼光遠睿,對於蔣公在經濟政策上幫助極大。
比如,當時南京政府,並沒有統一中國。南有孫科和汪精衛、北有馮玉祥和閻錫山幾個中央政府;他們各自發放政府債卷,但又不願承認別人所放的債卷。宋子文就建議蔣對所有各地中央政府發的債卷都認帳,宋子文對商人們說“南京政府是沒有錢,但是,允許我們分期還、打折還;但我們一定還。”就這樣,卻取得了全國商人們對南京政府的承認,南京政府才成為公認的中央政府。這是一種政治家的眼光,可孫科、汪精衛、馮玉祥、閻錫山都沒有看到這一點。
● 西安事變時的宋子文和蔣介石
軍事叛變--西安事變的爆發和中共的幕後角色關於西安事變的解密,又顛覆了以往我在中共的宣傳中所看到的。那裏面的蔣介石和宋美齡被描寫的貪生怕死,炮聲一響,鑽到了床底下。現在我才感到毒藥越是裝潢精美毒性越大,《金陵春夢》就是個最好的例子。
現在才知道,當時,一個軍人、一個言而有信之人,蔣介石不接受張學良的任何談判。蔣介石見到宋子文,就說他是不是當張學良的說客;蔣要軍事解決,他寧死不屈。
蔣介石並不是心胸狹窄的人,後來他原諒了曾反對過他的馮玉祥和閻錫山,甚至讓閻錫山當了行政院長,但蔣在日記中寫到,他實在無法原諒張學良,原因之一是馮、閻是蔣同一輩的人,而張學良是晚輩。
後來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1936年12月張學良、楊虎城在西安扣留蔣介石的兵變是共產黨一手策動的。為了督促張、楊剿共,蔣介石於1936年10月和12月兩次去西安,佈置剿共計劃。蔣介石並不知道,中共地下黨員劉鼎經宋慶齡介紹到張學良身邊,張學良已心屬共產黨;而楊虎城的妻子謝葆真直接就是共產黨,在楊的軍政治部工作,她是在1928年1月,經中共黨組織批准和楊虎城結婚的。至於張學良本人是否曾經加入共產黨,現在尚有爭議。
在中共的策動下,1936 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在西安實行兵諫,即發動了武裝軍事政變,將蔣介石劫持扣留。蔣的警衛排六十七名戰士全部被殺。
西安事變時,宋子文是第一個去西安見蔣介石和張學良的。回來後,再帶宋美齡去西安。
宋子文說,軍事解決不是國家之福,“他們不會讓你死,他們會把你挾持去延安,作為要挾國民政府的一個籌碼。”918後不能內戰了,你堅持要軍事解決,就是內戰,不是國家之福。被綁架的蔣介石在宋子文勸說下,才同意談判解決。
這次兵變導致一場大災難,置於屠刀下的蔣介石被迫答應再次接納只需一役就可能被徹底消滅的共產黨。中共不僅躲過滅頂之災,而且得以二次附體國民政府,紅軍變成了八路軍,再次發展壯大。
● 宋子文連外交送禮都用自己的錢
宋子文是否「貪污」和宋子文的資產一度成為輿論爭論焦點。關於宋子文富可敵國的猜測曾經讓這個家庭的後代備受壓力。
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教授陳立文說:「宋子文的確從來不覺得掙錢是一件羞恥的事情,也從來不放棄掙錢機會,他也很捨得用這些錢,他在外交上送禮、招待朋友用的都是他自己的錢。」
掙錢的途徑是正當的確實不是一件羞恥的事。讓人感到震撼的是,江澤民為討小情婦宋祖英的歡心,搞了個30億元的墳包形的中國大劇院,而宋子文連外交送禮都用自己的錢。這種事現在哪裏可以聽說?!
共產黨建政以後,宋子文生活在美國,宋的長女宋瓊頤的兒子馮英祥一直和外祖父生活在一起,直至宋子文過世。在馮英祥看來,外祖父宋子文生前很沉默,沒有跟任何人談過關於財產的事情,他的遺產是一些美國股票,讓所有的孩子平分。
馮英祥說:“我的外祖父宋子文在紐約的生活很簡單,他吃的東西、用的車子都非常一般。外祖父的生活很有規律,喜歡早起,吃完早飯後他就直接去辦公室。他很喜歡散步,通常午餐以後散步一小時,外祖父不多的娛樂方式是與他的朋友一起打撲克牌。”
據宋子安次子宋仲虎(Leo Soong)的妻子宋曹利璇說,“大伯更像一位deep thinker(深思者),雖已退休、身處美國,我相信他的頭腦中並不會忘記那種使命感,所以他在生活中仍經常思考國家的處境。”
外孫馮英祥透露,身處異鄉的宋子文生前仍然期盼葉落歸根,“他很想回到自己的祖國,在紐約時也曾向很多美國政要詢問是否有回到中國的可能性,但最終未能如願。”
馮英祥也強調,與外界傳言不同,外祖父宋子文和宋美齡的感情非常好,兄妹間有很多通信。“即便1949年以後外祖父宋子文在美國,蔣介石和宋美齡在台灣,他們晚年身體不好時,宋子文會積極幫他們找最好的醫生和最好的藥物,並把醫生送到台灣讓他們替蔣介石看病;宋美齡每次到紐約,哥哥宋子文也會替妹妹找當地最好的醫生。”
● 找出真相的時代已經到來
1971年4月25日,宋子文在舊金山一個朋友家裏進晚餐,因食物進入氣管導致心力衰竭而猝然去世,享年77歲。1971年4月25日傍晚﹐宋子文偕夫人張樂怡來到余經鎧(Edward Eu)家赴宴。余經鎧是宋子文的老部屬﹐長期擔任他的助理﹐也曾追隨宋子文出席在舊金山召開的聯合國制憲會議,大陸淪陷後﹐他在舊金山當過一段時間的廣東銀行董事長﹐和宋子文相交甚深。當天的晚宴如常進行﹐一桌人談笑風生﹐沒有人注意到同桌的宋子文突然沒了聲響﹐臉色憋得又紅又紫。等到張樂怡撇見丈夫神色不對勁﹐上前扶住他已經歪斜的頭時﹐宋子文的脖子突然一梗﹐很快身體便滑了下去。這時﹐餐桌上的人都被驚動了﹐大家手忙腳亂﹐但宋子文已因呼吸困難、心肺衰竭而死﹐結束他傳奇的一生。事後醫生診斷﹐宋子文是因為吃魚卡住食道噎死的。原來﹐當天一早他已有輕微的中風症狀﹐刷牙時感覺到喉嚨麻麻、緊緊的﹐但他不以為意。晚餐進食中途食道突然緊縮﹐魚肉吞到一半下不去、出不來﹐於是就這樣斷了氣。
在美國學者Donald A. Jordan看來,史學界研究宋子文的最大困難是,如何找到充分證據證明宋子文「貪污」。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困難。
中共官場大大小小的官員為了避免被查到貪污,一般工作單位要準備三套賬本,最多的準備七套。中共決定人民幣升值的那天,總理溫家寶向幾位相關官員宣佈了這個事情,並要求嚴守秘密,不許用手機洩露消息。結果一個半小時之內,已經有37億人民幣被賺走,這時官方消息還沒有公佈。
Donald A. Jordan教授曾到南京二檔館和上海檔案館查閱相關資料,尋找宋子文貪污的證據但無果,他也曾去過FBI(美國聯邦調查局)的檔案館和羅斯福總統檔案館查閱宋子文資料。國共內戰時期,中共宣傳打倒孔宋家族取得很大效果、讓孔宋名聲很臭。因為宋子文當時是負責美國對華援助的最重要接口人,FBI的確在50年代調查過宋子文,但沒有文件說宋子文貪污。「胡佛目前有證據證明宋子文並沒有貪污,那裏面宋子文的每份財產報表都有美國會計師的簽名,在美國,這種簽名非常嚴謹,不可能作假。」在Donald A. Jordan看來,現在找出真相的時代已經到來。
潛心研究宋子文多年的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教授陳立文認為,「國共兩黨的歷史、昔日民國顯族的歷史,在一定意義上都是我們國家和民族的財富,我們對這段歷史研究得越全面、越充分,我們的獲益就越多。」是的,還原歷史,責無旁貸。(人民報首發)
己庚乙甲
卯辰亥午
大運 2丙子 12丁丑 22戊寅 32己卯 42庚辰 52辛巳 62壬午 72癸未
庚辰魁罡,月日時三柱同旬,年月干透正偏財,年支午火正官。1927丁卯年(大運己卯)與小他14歲的張樂怡一見鍾情,兩人於次年結婚。本造因此出身家世好,丁丑大運正官坐貴,戊寅大運支會寅卯辰財局,均屬好運,1923癸亥年(大運戊寅)經由二姐宋慶齡推薦籌辦孫中山廣州中央銀行事務,從此加入國民政府。唯1925年起二十年大運己庚天干會合去甲乙木財星,為幫助孫中山與蔣介石兩個姊妹夫,可說是受盡窩囊氣與造謠毀謗,甲午年生人取名子,子午對沖,文也是兇字,故終其一生未獲平反。甲午年是歷史重要年份,甲午戰爭與興中會都是此年,興中會成立於11月24庚午日。毛澤東出生於前一年,1893年。1890年代是海王星(15度)與冥王星(11度)匯聚於雙子座年代,但宋子文出生日期卻是太陽在射手座。
1894年6月4日,太陽、月亮、海王星、冥王星與木星匯聚於雙子座。咸信國際奧林匹克運動委員會就是在1894年6月成立的。歷史名城雅典贏得了首屆現代奧運會主辦權。1894年8月1日,日本對中國宣戰,甲午戰爭正式開始。這次戰爭是由於日本用武力侵佔朝鮮,並於7月偷襲中國海陸軍而引起的。據日本中塚明教授1994年7月22日披露,他發現的歷史資料證明,甲午戰爭完全是經日軍周密策劃後發動的侵略戰爭。1894年爆發的中日甲午戰爭,是中國以至世界近代史上重大事件的一年。前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誕生於1894年4月17日,1971年9月11日逝世。宋子文誕生於1894年12月4日,1971年4月26日逝世,兩人同年出生,同年去世。
宋子文(英文:Tse-ven Soong,簡稱T. V. Soong,1894年12月4日-1971年4月26日),原籍廣東文昌(今海南文昌),生於上海,父親宋嘉澍是美南監理會(今衛理公會)的牧師及富商,孫中山革命支持者。與大姐宋靄齡的丈夫孔祥熙,二姐宋慶齡的丈夫孫中山,妹妹宋美齡的丈夫蔣中正關係都很密切。
早年於上海聖約翰大學求學,後到美國留學,1915年於哈佛大學經濟學碩士畢業,之後於哥倫比亞大學博士畢業,曾於紐約花旗銀行見習。曾任國民政府行政院院長、財政部長、外長。宋子文長時期主理的金融財務,有人認為他是代表國民黨貪污腐敗的表徵之一。宋子文自負傲慢,與孔祥熙相處不來,一般人都認為宋的財經觀念優於孔,孔只是山西票號出身,對於現代財經沒太大經緯,但孔的處世態度則較為圓滑,為蔣中正所喜。1944年孔祥熙取代宋子文成爲中國銀行董事長。
《亞洲華爾街日報》認為一九四三年時他的資產估計為七千萬美元,投資美國通用汽車和杜邦公司,宣稱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宋子文可能已是全球首富了。
曾經出版許多如日本天皇寶藏幕後操縱全亞洲引發爭議的亞洲傳奇,多產的美國政治作家 默爾·米勒宣稱 在採訪親共左傾,後來因為大量政府貪污醜聞連任失敗的杜魯門總統時。杜魯門大力指控是奸詐可疑的中國人宋子文在計畫偷偷侵吞美國政府的財產,氣得大罵:「他們都是賊,個個都他媽的是賊(They're thieves, every damn one of them)……他們從我們給蔣送去的38億美元中偷去7.5億美元。他們偷了這筆錢,而且將這筆錢投資在巴西的聖保羅,以及就在這裡,紐約的房地產。」大力攻訐蔣中正質疑美國約定援助中國的美援並沒有依約送到中國,是中國政府失敗貪污跟自己、美國政府毫無關聯,但這些事調查並無實際證據,尤其是巴西聖保羅、紐約的房地產更是毫無憑證,僅屬於眾多政治流傳謠言。
1947年傅斯年在《世紀評論》發表了《這個樣子的宋子文非走開不可》一文,全國各地報紙紛紛轉載,列舉了宋子文諸多劣跡「我真憤慨極了,一如當年我在參政會要與孔祥熙在法院見面一樣,國家吃不消他了,人民吃不消他了,他真該走了,不走一切垮了。」 被許多人拿來當成宋子文貪污的證據和政治鬥爭的依據,但傅斯年主要是在批評宋子文錯誤混亂的財經政策和惡劣傲慢的用人處事治理作風,砰擊宋子文搞出不少麻煩災難和不好"流言",應該離職和調查。 並沒有直接控指證實宋子文貪污腐敗,重點是在宋子文的官場人際關係惡劣和自大誤事。
宋子文與張學良是好友,西安事變時,宋子文出面調解有功。張學良晚年評價宋子文說:「宋子文那人的能力並不高,他管財政並不好……宋子文是洋派的,他在財政上並不成功。……他原來是一個匯豐銀行的小職員,他並不知道中國財政是怎麼回事……他這個用人法子完全是外國式的,並不是咱們中國的,他沒人緣,孔(孔祥熙)有人緣。」
當年宋子文代行政院長時,胡適的日記寫道:「報紙登出宋子文代行政院長職務。如此自私自利的小人,任此大事,怎麼得了!」 1949年中共建政後,宋子文經香港轉到美國三籓市(舊金山)隱居,任駐美大使的胡適對他評價是「子文,你有不少長處,只沒有耐心!」。
1971年4月24日於舊金山一個小型宴會上用餐時,因在食用雞肉時因誤吞雞骨而被鯁死,終年77歲。
根據宋子文去世後的遺產分割書,他名下的非固定資產為100萬美元,不動產價值約400萬美元。相當多學者、歷史專家均認為指稱指責不懂中國官場,人際關係惡劣的宋子文貪污公帑成為巨富的說法更多是源於政治原因的誹謗。
年表
1923年任孫中山英文秘書。
1923年4月孫中山在廣州成立中央銀行,宋子文負責籌備條例章程。
1924甲子年(大運己卯)8月任廣州中央銀行董事,行長。
1925年兼任中華民國財政部長。
1928年1月任中華民國財政部長,兼任外交、預算、首都建設、黃河水利、國防編遣等委員。
1928年7月– 1930年5月與美國、日本、德國、英國等簽訂新關稅條約,收回關稅自主權;並實行稅收改革。
1928年10月新的中央銀行在上海開業,宋任總裁。
1930年1月兼任中華民國行政院副院長,進行幣制改革,建稅警團。
1931年12月蔣中正下野,宋子文辭職。
1932年1月復任中華民國行政院副院長,財長。
1932年8月汪精衛出國,代任中華民國行政院院長。
1933年4月汪精衛回國,停止代行中華民國行政院院長,辭去中央銀行總裁,以財長及行政院副院長身份出訪美歐各國。
1933年10月辭去中華民國行政院副院長,財長。
1935年任中國銀行董事長,參與幣制改革。
1936年12月西安事變,飛西安談判
1937年抗戰爆發後,聯合協調各銀行應付財政。
1940年出使美國尋求援助,獲得租借物資2,500萬美元。
1941年12月任中華民國外交部長,長駐美國。
1942年與美國簽署租借協定,獲得美援超過8億美元。同年,與英美等國就取消外國在華等特權簽署新約。
1944年12月任代行政院院長,兼任外交部長。
1945年7月出席舊金山聯合國制憲會議,宋子文是四位主席之一。
1946年3月出現搶購黃金風潮。
1947年3月辭去中華民國行政院長職。
1947年9月任廣東省主席,行營主任,緩靖公署主任。
1949年1月蔣中正下野,宋子文辭去廣東各職,移居香港。
1949年6月移居美國紐約。
1971年4月於舊金山吃飯時因誤吞雞骨而被鯁死。
宋美齡眼中的宋子文
楊雨青 2006年07月31日10:38
日前,復旦大學主辦的“宋子文與戰時中國”國際研討會,使學界特別是民國史研究者對宋子文投以了更多的關注──
近來,我在台灣“國史館”蔣介石檔案中看到了幾封電報。這些電報顯示了宋美齡在抗戰使美期間對自己的親哥哥宋子文的極端不滿。仔細解讀這些電報資料,可以從某種細微的角度透視國民黨政權內部的復雜關系。
◆1942年宋美齡使美初期,為了加強中國與美國交涉的力量,曾經想與宋子文聯手
1942年11月,宋美齡以治病為名出訪美國。從1943年2月起,她以第一夫人的身份在美國國會及各地發表演說,會見各界人士,宣傳中國抗日,爭取美國同情和援助,產生了巨大反響。那時,她的兄長宋子文自1940年6月起作為蔣介石的駐美代表,在美國已經進行了2年多的外交活動。
宋美齡在美國初步醫治疾病后,即住進白宮,與美國總統羅斯福、總統特別助理霍普金斯等展開外交對話。在談話后,她感嘆“我國家民族徒赤手空拳”,“恐戰后英、美、俄又將忙於己身利益,將置我國於不顧”,隻有“善為准備”,“應付得當”,才有可能“在和議席上爭得重要地位也”。她發現“羅總統周圍多智囊,顯有准備”,而自己卻“單槍匹馬,毫無后援”,因此她於1942年12月24日給蔣介石發電報,請求務必讓其大姊宋靄齡前來協助,而在宋靄齡未能成行之后,又想讓宋子文加入與羅斯福總統的談話。她在1943年3月5日由宋靄齡轉給蔣介石的電報中說:“妹此次與羅斯福接洽各問題,擬交文兄負責,但其中一部分,羅斯福仍欲經妹直接與兄商量也。……為使子文作事容易起見,俟妹西部返來時,應羅斯福之招再赴華盛頓,邀子文加入妹與羅斯福談話,兄意如何?”可見,宋美齡為了加強中國與美國交涉的力量,曾經想與宋子文聯手。
◆宋美齡沒想到,她與宋子文在某些做法和事情上竟存在嚴重分歧
但宋美齡沒想到,事情並非如她所願,她與哥哥在某些事上存在分歧,宋子文的某些做法她也看不慣。1943年5月7日,宋美齡給蔣介石去電,報告與羅斯福總統洽談關於空軍總攻計劃及反攻緬甸問題等經過情形,提到宋子文計劃要求由美國空運總處撥給運輸機數架,以供中國國內使用,她認為這一要求和羅斯福以前的命令矛盾:“蓋羅以前有令,所有運輸機全部集中美國空運總處,現如請其劃撥,豈非使其前后自相矛盾?”她提出,國內所需運輸機,可另由美國供給5架,並稱羅斯福已經同意照辦。宋美齡並借機批評宋子文以前的計劃“略嫌太過散漫”。在同一天給蔣的另一封電報中,宋美齡又說:“在美洽商各項,將來總需人繼續辦理,文兄不敢說話,而所用人員亦未盡妥善。”她詢問蔣介石作何打算並盼回復。5月19日,宋美齡又給大姐宋靄齡發電報大吐苦水。她列舉了幾個方面的事實,指責宋子文不肯合作,訴說自己在美國為國家已竭盡精力,卻總感到與宋子文極難共事,字裡行間充滿怨氣。
其一,1943年2月18日,宋美齡在美國國會進行演講,引起強烈反響,許多國會議員和朝野人士都呼吁美國加強援華抗日,美國政府也擴充了中國在租借法案中的份額。宋美齡認為應該利用這個有利時機,一次性向美國爭取更多的租借物資,但是宋子文卻沒有這樣做。當宋美齡詢問他為何不如此辦理時,宋子文答,中國所獲租借物資的數量並不少,隻是交通工具不足,不能滿足運輸物資的需要。宋美齡認為既然如此,那麼作為運輸工具的飛機也屬於租借物,當然應該要求增加,而宋子文不以為然。宋美齡為此十分不滿,認為“子文之不願一勞永逸者,或因自己零碎交涉,藉以顯其成績之故也。”
其二,宋子文與空軍副司令毛邦初之間發生直接沖突。毛邦初本是蔣介石派到美國,協助宋子文辦理租借物資中有關空軍事務的,但在實際接洽、交涉過程中,宋子文卻完全瞞著毛邦初,獨攬全權。毛邦初認為蔣介石既然派他來,“則接洽情形當使其明了,以免目的參差,此乃極近情理者。”毛對自己的遭遇頗感惱火,便向宋美齡訴苦,還說宋子文不准他向宋美齡報告任何事。宋美齡聽了自然很不高興,她覺得中國辦理外交理應重用中國人,可是“子文各事均交外國人辦理”,處理中國租借物資事宜的國防供應公司的負責人員,皆是巨薪聘請的外國人,因而常被美國陸軍部及其他各方面暗中嘲笑,宋美齡對此也有意見。
其三,美國援華空軍第14航空隊(前身為“飛虎隊”)指揮官陳納德提出空軍總攻計劃,請求美國援助4個中隊的飛機。宋美齡在白宮與羅斯福總統會晤時,要求增加飛機數量至2個大隊,得到羅的允諾,又和美國空軍司令安諾德接洽商妥,請宋子文親自轉告陳納德,怎知宋子文卻讓中國國防供應公司總經理揚曼轉告。宋美齡覺得此等機密大事讓外人知曉不妥,她擔心中國“一旦不用外國人,或外國人將運用洩漏,於我有害。”宋美齡“以滿腔誠心”與宋子文談論此事,請他注意,沒想到“反使其滿面怒氣。”
其四,宋美齡對大哥宋子文的評價很低,說他“處處不做實際,而做表面,尤其見外國人即畏縮翼翼,應攻改守,猶豫不定。”
◆宋家兩兄妹的分歧,與宋子文不願別人介入他主持多年的對美外交有一定關系
據稱,宋子文認為宋美齡訪美沒有必要,曾大力反對。美國駐華大使館二等秘書謝偉思在一份報告中就說,宋子文曾“建議蔣夫人不要訪美,而在訪美成行之后,又不予協助,並一再告訴蔣夫人,她停留太久會不受歡迎,應該回去。”一些人士私下表示,宋子文對宋美齡的美國之行獨持異議,其真正原因在於宋不願他的妹妹插手外交,視對美外交為其“禁臠”,“一山難容二虎”。謝偉思指出,“作為一位外交部長,宋獨立性太強,不討蔣氏夫婦喜歡”,“不但如此,作為外交部長,特別是在對美關系方面,宋採取佔著茅坑不拉屎的態度,這給他造成了一些有力的敵人”,也影響了其家族關系。
盡管宋子文不贊成宋美齡訪美,可還是不得不服從上意,公事公辦。於是,除安排宋美齡的行程等具體事宜外,一切關鍵的外交交涉,仍然由宋子文和自己的親信把持,把宋美齡晾在一邊。
◆對於宋家兩兄妹之間的矛盾,蔣介石讓宋美齡協助宋子文,與他保持一致
對於夫人和大舅哥之間的矛盾,蔣介石從對英美外交的大局出發,請宋美齡協助宋子文,與他保持一致。當時,英國首相丘吉爾正在華盛頓出席英美參謀長聯席會議,和羅斯福及英美兩國高級軍事人員商討盟軍在太平洋和遠東的作戰計劃,中國力爭參加。大局當前,蔣介石希望宋美齡和宋子文都能出席,為中國發言,申明中國立場。5月15日,蔣召見美國代辦轉告羅、邱:“凡於中國有關事項,或與太平洋有關問題,如有會議,請約蔣夫人與宋部長出席參加”。16日,蔣致電宋美齡,要她准備一切以參加會議,但強調:“如與文兄出席會議時,請預商文兄,應請其代表發言,而吾愛竭力協助之,如其言有遺漏之處,則再由吾愛代其補充說明之可也”。17日和18日,他又分別給宋氏兄妹二人去電,囑咐蔣夫人“務與子文態度一致”,並安撫宋部長,保証三妹“必與兄一致,並請兄代表發言,彼乃從旁協助,請勿念。”
除了以上因素,更深層的原因大概還在於,在蔣介石看來,對美外交舉足輕重,而宋子文作為外交部長常駐美國,與美國決策層及各界已經建立了廣泛而深入的聯系,在交涉談判、爭取美援等方面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無人能替代,就像謝偉思報告的那樣,“宋獲得他現在外交部長職務,是由於他被認為態度強硬,足以從美國獲得承認、金錢和物資供應”。因此,盡管宋美齡和宋子文之間存在芥蒂,蔣介石也需要倚重宋子文吧。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
才剛拍「四大家族」之初,引來這麼多的關注,感覺到肩上的責任,愈來愈重,其實我歡喜人們加入討論,這讓我瞭解到,原來我們之間還有這麼大的進步空間。復旦大學吳景平教授是研究宋子文的專家 也是促成宋瓊頤回大陸訪問的重要推手之一。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吳景平跟我說:「網友們的反應是很正常的,因為走過那個時代的人,都知道『四大家族』,那是時代的印記,我們得尊重,但他們不知道,這些家族對國家是有貢獻的,尤其是抗戰時期的中國。」
陶希聖的三兒子陶恒生是業餘的歷史研究專家。陶希聖的兒子陶恒生接受訪問時說:「抗戰末期,我在重慶唸書,共產黨宣傳『四大家族』貪污、腐敗非常厲害,我們當時都認為這是真的,共產黨說:『寒冬的時候,人民飢寒受凍,宋美齡吹著暖氣,穿著絲質的襯衣,吃著冰淇淋!』還說:『四大家族的糞便,都可以做成餅乾,餵飽人民!』後來,我才明白這一切主要來自政治宣傳」。我說:「看了陳伯達的<四大家族>時,如果沒有再看看其他史料,其實很容易誤以為這一切都是真的!」
我很清楚要解決大部分的華人對「四大家族」的觀感,首先要處理的是,到底當時「四大家族」有無濫用職權,進行貪污?我問了許多研究宋子文的學者,包括吳景平和齊錫生教授,尤其是研究宋子文相當透徹的吳教授。根據吳老師的說法,他認為:「從歷史的材料來看,沒有直接的證據,可以證明宋子文利用個人職權貪污,但歷史材料中,經常看到的是,在抗戰時期,宋子文為了國家的需求,自掏腰包,為國家購買武器,讓中國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購買到武器。」至於孔祥熙不在吳老師的研究範圍,再加上孔祥熙的檔案最近才捐給胡佛,所以相關檔案研究並不多。經過了幾天的沈澱,我發現自己有重責大任,那就是我得想辦法收集到孔、宋相關的資產資料,畢竟一個曾經對近代中國有貢獻的家族,當她被人民質疑,很多成績都會被大打折扣。
Richard Su SA是胡佛研究所的副院長 致力於亞太地區的檔案收集工作。訪問胡佛研究中心的副院長Richard Su Sa時,他說了一個觀點,恰巧可以解釋現在兩岸對近代中國歷史看待的差異,他說:「歷史是服務勝利者的,但站在研究單位的立場,我們必須將勝利者和失敗者擺在一起看,讓歷史更為完整。我只在乎真相,因為只有真相經得起時間考驗。」Richard的這段話,讓我感觸良多,其實我們兩岸人民的所唸的歷史是有意思的對比,大陸百姓是唸勝利者的歷史,而台灣人民唸得是失敗者的歷史。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我們的教育告訴我們彼此的領導人都是「匪」;我直到大學通識的歷史老師才告訴我們說,毛澤東對中國的貢獻功過皆有,我們不可稱人家「共匪」,要說「中國共產黨」,或是「中共」,後來我看了不少社會主義思潮的著作,以及七零年代的法國學潮,認為毛澤東是社會主義的帶路人,我大學和研究時期的左派朋友,都深受毛澤東的思想影響,八零年代一小撮台灣左派還大力吹捧毛澤東,只是這跟主流歷史的詮釋關係不大。
宋子文大女兒宋瓊頤最早接受鳳凰衛視專訪後 陸續才又接受cctv和上海紀實頻道專訪。後來宋子文的女兒Laurette(宋瓊頤)接受我們專訪時,我將網友們的質疑請教她,Laurette倒是很坦然聳聳肩說:「這就是為何我要將父親的檔案全部捐出來的原因,我不需要為父親辯解什麼,讓人們自己去看,就會得到應該有的答案。」至於有關宋子文故居期望蓋紀念館的事,Laurette說:「我很清楚知道,這些都已經是國家的財產,我們沒有想要要回來,但是如果人民理解了宋子文對國家的貢獻,能將父親的故居,整理成宋家紀念館,包括祖父宋耀如和他的六孩子;這樣的設計,總比給幾個老人家住在那兒(Laurette並不清楚上海的老幹部招待所,住的都是大陸的高層國家主管)好許多!但我們知道,這要慢慢來。」
齊錫生是宋子文戰時外交的重量級研究者。從這次和多位大陸歷史學者進行專訪後發現,這些學者對近代民國人物的尊崇和喜好,不小於台灣大多數的歷史學者。香港科技大學教授齊錫生說得很經典,他說:「當年去台灣的黨史會和國史館看看歷史材料時,總是抱著懷疑的態度,直到後來去胡佛看了羅斯福、史迪威、馬歇爾、蔣介石、宋子文等人的日記和檔案才發現,台灣在檔案研究上的自由和真實性」;正因為如此,他們對宋子文的認識,比起一般學者還要深刻。
齊錫生說:「在許多外國人,甚至是國民政府時期官員的日記中,少有人對宋子文有正面評價,但我們千萬別只看人們的評價,要知道這些學者都是站在自己國族的利益發言的,當我從各種角度看了宋子文的評價後,再去看擔任駐美特使時期宋子文為了協助中國抗戰,用盡各種方法,要求美國給中國軍事和經濟上的援助;為了達到目的,宋子文當然讓美國相關官員害怕,因為他們從來沒有見過一位中國人,可以在國際場合上,為自己國家利益據理力爭,大聲告訴美國羅斯福總統,站在亞洲軍事安全的考量,美國人要支持中國,不能對不起中國人。」不只是齊錫生這樣說宋子文,吳景平教授也和齊教授持同樣看法,宋子文是近代中國外交官說,唯一這麼理直氣壯地要求美國政府給於中國援助,因為他知道軍援就是保護人民的最重要的工具。(有關宋子文如何掏腰包成立武器公司,用最快的方式買到武器,送到中國戰場,將在下回細說!)
宋瓊頤和我們這次紀錄片工作小組唐一寧、溫秀熒、丁雯靜共同合影
面對中國五千年如此浩瀚的歷史,近代中國的宋子文,甚至是蔣介石可能都顯的渺小,但因為這些人物距離我們並不太遙遠,我們可描述的空間相對較大。總之,我希望未來有更多台灣的學者多研究解放前後大陸歷史,而大陸的學者多研究近代民國的歷史,或許我們的史觀將會更佳忠懇些,期待那一天的到來!
Ps1在此提出訊息交流,如有對孔祥熙、孫逸仙歷史有研究的人,有無家鄉相關人物可供訪問,也希望網友能提供線索,我期待未來我們的素材將更加充實,讓大家對「四大家族」與抗戰這段歷史,有更清楚的輪廓。
ps2本照片由蘇一晨拍攝請勿擷取 有意取用者請洽 s.su1999@gmail.com
目前所看到的最早的對宋子文描述的是美國記者希思,他是在1934年在美國出版過一本書,叫《個人歷史》,這本書一大部分寫到他在1927年4.12政變的前后來到中國的見聞和經歷。希思來到中國的時候,他是先到的上海,當時中國是一個什麼情況呢?北伐戰爭打到武漢之后,成立了漢口政府,那應該是國民黨政府最正宗的所在地,是以宋慶齡為代表的,還有陳友仁,包括汪精衛,都是國民黨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蔣介石的部隊從江西打到上海,到了上海就到南京另外成立了民國政府,就是南京政府。所以1927年的4月、5月整個中國處在“寧漢”,寧漢分裂矛盾,最終是到了1927年的8月之后,就叫“寧漢合流”,所謂“合流”就是國民黨的漢口政府和國民黨的南京政府最后聯合起。在這個階段宋子文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
當漢口政府和南京政府發生矛盾的時候,就把宋子文放在一個很艱難的選擇位置,漢口和南京政府都任命他為財政部長。
孫中山到廣州籌辦黃埔軍校,准備北伐的時候,宋慶齡就向孫中山推薦了宋子文,孫中山看重了宋子文理財的能力,所以宋子文就從美國回到了中國,參加廣州國民黨政府,擔任財政部長。他年紀不大,才30歲左右。當時廣東政府的實力很弱,他來了以后,很成功地採取了財政上的措施,解決了財政平衡問題。
當漢口政府和南京政府發生矛盾的時候,就把宋子文放在一個很艱難的選擇位置,宋慶齡要用他,還是她的財政部長,而蔣介石也任命他為南京政府的財政部長,他在左右之間很徘徊。所以他在書裡就寫到宋子文的苦惱。什麼苦惱呢?一方面宋子文作為自由主義者,一個很大的主張就是個人自由,反對政府過多的干涉個人的權利,同時他對專制、獨裁是反對的。
所以他在武漢漢口政府的時候,宋子文最早是屬於國民黨左派的,和宋慶齡、汪精衛的關系都比較好。但是同時,但是據外國記者觀察,他又是一個比較軟弱的人。一方面他比較熱忱,一方面他很有個人的理想,同時,他又害怕群眾的革命。
宋子文作為自由主義者,主張個人自由,反對政府過多的干涉個人的權利,他對專制、獨裁是反對的。另一方面,他又害怕群眾的革命。左右搖擺一直是他幾十年政治生涯的特征。
一方面他覺得應該是反對帝國主義,用自由主義的經濟思想和政治理念建設一個中國的新政權,但同時他覺得自由主義現在和群眾運動又是一種對立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他就辭去了武漢政府的財政部長的職務,但也沒有答應到南京政府去。所以他就住在上海。
這個記者到了上海之后,首先見到了宋子文,他觀察宋子文這時候陷入在游離不定,對群眾運動的恐懼,同時他又有一種抱負的階段。當時這個記者見到宋子文之后就說,他到南京、漢口去,採訪一些中國大革命時候的重要人物,當時宋子文就給他寫了兩封介紹信。一封信是讓他到南京拜訪蔣介石﹔一封信是讓他拜訪武漢的宋慶齡。
宋子文在1927年關鍵時刻也是左右為難。這是他后來幾十年政治生涯非常重要的特征,他一方面想和國民黨左派,像宋慶齡這樣的保持一些好的關系,同時由於他對革命的恐懼,所以又決定了他還是和蔣介石政權保持一種很密切的關系,后來在1927年汪精衛后來拋棄了共產黨,和蔣介石站在一起,所以國民黨左派的漢口政府就解散了,宋慶齡帶著陳友仁幾個人流亡到了莫斯科,汪精衛他們就到了南京,這時候宋子文決定還是出任南京政府的財政部長。就在第一次的左右搖擺的過程中,他最終選擇了蔣介石。
還有一個例子可以証明他一直在左右之間搖擺, 1937年抗戰爆發的時候,宋子文在香港,這個時候宋慶齡在香港,成立了一個抗日同盟,她當主席。當時她讓宋子文擔任抗日同盟會的會長。主要的目的就是在全世界民間募捐,捐款之后支援重慶的抗戰。所以在1937年到1941年的皖南事變之前,他一直和宋慶齡有很好的合作關系。1941年皖南事變發生之后,蔣介石就給宋子文發去電報,要求他不能再支持宋慶齡了,必須辭去會長的職務。當時宋子文也是猶豫不定,跟蔣介石反復交涉,其實這個會就是募捐的,不參加政治活動。但是在蔣介石來看,宋慶齡和共產黨比較接近。皖南事變發生之后,和共產黨發生了這樣一些矛盾,當然宋子文應該放棄。宋子文經過一番交涉之后,最后沒辦法,還是辭去了宋慶齡會長這個職務。
“外界於我之譭謗,毫不在乎;為國家民族之責任,淡然處之。”——宋子文日記
作為宋曹琍璿的大伯父,宋子文在近代史上一直備受爭議,外界認為他在抗戰及中國內戰期間利用蔣宋家族的聯姻關係弄權斂財,導致蔣介石和國民黨在1949年失去大陸政權。在中國大陸,他是一個基本被否定的人物,“中國四大家族”的代表之一、官僚資本及國民黨英美派的代表和“內戰罪犯”。
1985年,美國出版的《宋家王朝》一書,開篇就稱:“宋家王朝聚集了這個時代最大財富的一部分,《不列顛百科全書》稱,‘據說他是全球最富有的人’。” 該書作者斯特林•西格雷夫(Sterling Seagrave)利用聯邦調查局1950年代對宋氏家族財產調查的有關檔案,指出宋子文在中國聚斂個人財產達數億美元。美國國會也曾經為此召開過聽證會,可最後不了了之。
這一連串的負面影響令宋氏家族極為被動。宋子文檔案2004年全部公開之後,史學界能否通過其中的一些原始檔和直接證據厘清歷史真相還有待進一步觀察,但對宋的功過是非評價可能帶來不容忽視的影響。宋曹琍璿接受南方週末記者採訪時對此用語甚多,而且強烈為宋子文鳴不平。
她說,美國稅務管理局擁有全美華人的存款資料,宋子文檔案中有他自擬的財產清單和紐約財產法庭關於其個人遺產的分割執行書等檔,通過核查對比即可瞭解真相。1951年,美國國務院要求宋子文、孔祥熙公開自己的財產,結果宋為五百多萬美元,孔為八百多萬美元,孔宋家族此後舉行新聞發佈會公佈了這一消息,但媒體極少報導。
“做了這個工作之後,我對自己的家族很有信心,我們一直生活在被扭曲抹黑的狀態之下,如果我們真的沒有做那些事情,公開只有好處,因此我一直期盼著這些檔案能夠開放,在還原歷史的同時,也可以還給家族一個清白的證明。”宋曹琍璿表示,她本人及家族非常支持史學家去胡佛檔案館研究宋子文,“裡面有詳細的交待 ”,“這對我們家屬來講是很安慰的事”。
胡佛研究院根據宋子文檔案發表的最新研究成果顯示,1940年代,宋作為蔣介石派駐美國華盛頓的外交使節,殫精竭慮地遊說各方政界要人,後來利用嫺熟的公關技巧進入白宮權力中心,獲得羅斯福總統的信任,成功地為中國軍事和財政爭取到巨額援助,也使中美關係得到較大改善。
當宋曹琍璿接觸到這批檔案時,一度被繁瑣枯燥的公文折騰得失去耐心,後來她才慢慢明白了抗戰的艱苦,“軍費要支出多少,需要多少錢購買棉布做鞋子和軍服,某省市需要多少撥款等等內容極多,當時國家怎麼這麼窮呢?”
為了爭取美援,宋子文1941年建立了中國國防供應公司,“這個公司職員大部分都是美國人(羅斯福總統的叔叔Frederic Delano受宋之邀,成為公司主席),美國人不是傻瓜,上億美元的借款給了你,就要監督你是否用在抗戰打仗上,如果宋先生真的貪污,這個公司就不可能用那麼多美國人。”
蔣介石英文不好,但擁有所有外交事務的決策權。因此,宋子文作為當年“ 世界上惟一一個長駐他國的外交部長”,在抗戰時與蔣的來往公文電報極為頻繁,有時每天多達數十封,其重要決定也都取決於蔣。“我嫁到宋家之後,褒貶都聽過。看完宋先生的檔案以後,我感到非常驕傲,因為宋家替國家做了非常多有利的事,那些談論國家大事的公文電報就是一個證明。”
目前胡佛研究院已把這些電報譯成英文,對西方瞭解戰時的中國以及中美關係的發展,當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1950 年,宋子文辭去(臺灣)中國銀行董事長職務,宋曹琍璿在其檔案中發現了如下記錄,“外界於我之譭謗,毫不在乎;為國家民族之責任,淡然處之”,這令她非常感動:“從前人家怎樣講他,我完全沒有能力分辨,但是現在看了他完整的檔案,我認為他是一個有國家使命感的人,不但忠於國家,對自己的要求也很乾淨。他沒有不能交代的事情。”
迴響(1) :
- 1樓.2009/02/26 16:26kurich大大
寅卯月甲木,有庚戊者上命。如有丁透,大富大貴之命也。
kurich大大,能给我解释一下这句意思吗?如有丁透,丁透是指什么?
八字天干有丁, 而且地支有午或未或戌藏丁火人元, 稱為丁透出 現代孔明陶朱公 於 2009/02/26 21:15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