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可帕內(Zakopane)位於波蘭南部與斯洛伐克的邊界附近,是波蘭海拔最高(800~1,000公尺)的城鎮,坐落在塔特拉山脈(Tatry)和古巴洛瓦卡山(Gubałówka)之間的山谷中。札可帕內是波蘭高地民族(Góral)的文化中心,被非正式地稱為「波蘭的冬季之都」。
札可帕內的第一批定居者可能於 15 世紀到達此地。他們砍伐雲杉,開闢寬敞的林間空地作為定居點。這種在林間空地上砍伐木材的營生當地稱之為「kopane」,可能與村莊之名的實際起源有關, Za-kopane意即「位於空地後方」。在林間空地上建立的第一批定居點屬於高地部落(Góral),而首次提到「札可帕內」的文獻可以追溯到 1615 年。
札可帕內發展的下一階段與採礦業有關。19 和 20 世紀,此地集中開採鐵礦石,札可帕內成為該地區採礦業和冶金行業的中心;在 19 世紀,它是加利西亞(Galicia)最大的冶金中心。因為氣候吸引了許多居民而在 19 世紀擴大其範圍,到了 19 世紀末,札可帕內從一個小村莊發展成為專門治療結核病的溫泉度假勝地,來此療養的不乏著名的作家、音樂家和藝術家。
當時前往札可帕內交通不易,從克拉科夫(Kraków)出發通常需要兩天的馬車車程。隨著 1899 年鐵路通行,便利的交通帶來人口成長。通往卡斯普羅維峰(Kasprowy)的纜車於 1936 年完工,使得札可帕內成為歐洲最受歡迎的滑雪勝地之一,並獲稱為「波蘭冬季之都」。
札可帕內所在的加利西亞地區並不繁榮,但處於被奧匈帝國、俄羅斯和普魯士瓜分時期,這裡的人們相對地享有更多的個人自由。札可帕內擁有塔特拉山腳下風景優美的地理位置,被視為波蘭的文化和藝術中心,所有當前的藝術、文學和音樂潮流都匯聚在一起,與喧鬧的高地文化進行創造性碰撞,最終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目前,札可帕內擁有 27,000 名居民,每年約有 150 萬遊客湧入。
2023/08/16
向晚時分人聲鼎沸的山城
波蘭全境幾乎是一個大平原,90% 以上是海拔 300 公尺以下的低地,500 公尺以上的山地僅占3%,集中在南部邊境山區。從克拉科夫一路往南行駛,鄰近札可帕內時窗外終於出現錯落著當地傳統建築的丘陵景觀,總算更新了除去大城小鎮就是平疇綠野的波蘭印象!
下榻的飯店位於札可帕內市鎮外圍,寧靜的林蔭道路兩旁錯落著優美的旅宿建築和私人宅邸,這條進出札可帕內的主要道路並不寬敞且車流繁忙,但絲毫無損其度假山城的優雅氛圍。
飯店附近寧靜而綠意盎然的公園
札可帕內以克魯波奇街(Krupówki)和科修斯科街(Kościuszko)的交匯點為中心。傍晚時分從幽靜的飯店周邊漫步進入城鎮中心,被眼前突然湧現的滾滾人潮嚇了一大跳,寧靜的山城霎時變成萬頭鑽動、人聲鼎沸的嘉年華會場!想必是波蘭的山水勝景就集中在南部這方區域,因此波蘭人全都湧入此地度假,小小的山城被洶湧人流擠爆,令人歎為觀止!
克魯波奇街兩旁遍布著餐廳、酒吧和商店。經過一家門庭若市的燒烤餐廳,服務生正好端出豪邁的燒烤大拼盤,那致命的撲鼻香氣教人差點無法邁開腳步!
街頭藝人熱情而歡樂的歌聲響徹街道,沉醉其中的圍觀人群形成人牆阻斷去路,原本熱鬧的山城更加浪漫歡騰!
街邊停著觀光馬車,然而向晚時分街道人潮洶湧,這馬車恐怕是行不得也!
華燈初上,街道兩旁的餐廳幾乎都座無虛席。走到街道尾端,此處人潮總算稀薄了些,剛剛的燒烤引誘得眾人垂涎三尺,於是找了家較清爽的燒烤餐廳滿足口腹之慾。
大快朵頤自然少不得美酒佳釀。點了當地的蜂蜜啤酒,其中一杯是 1 公升的超大杯,英語不太靈光的服務生指著 menu 上的品項和我們確認,眾人點頭如搗蒜,但年輕人猶不放心,從吧檯取來 1 公升的空酒杯,臉上寫著問號,我們一疊連聲「yes~yes~yes」,他總算安心踏實去斟酒備餐!
觥籌交錯酒足肉飽,踏著山城夜色漫步回飯店。經過廣場時正放映著電影,只是座席上觀賞的人寥寥可數。此時天空開始飄起雨來,山城夜遊於是順勢作收!
2023/08/18
晨光中寧靜清新的山城
在清晨的陽光中再次步入札可帕內的克魯波奇街,商店多數尚未開門營業,街上遊人稀少。吐納著清新的空氣,瀏覽著獨特的傳統建築,欣賞著令人嘴角上揚的花卉裝置…,較之日前傍晚的人聲雜沓,此時更宜於享受山城的美麗與閒逸!
這家酒品專賣店開門得早,店裡陳列著當地特產的各種酒品,不為買酒只為開眼界,琳瑯滿目很是壯觀!
札可帕內的建築風格是一種受波蘭高地波德哈萊(Podhale)的區域藝術啟發的建築形式,此種風格由 Stanisław Witkiewicz 所開創,借鑒了喀爾巴阡山脈建築的圖騰和裝飾,呈現高地木質建築的獨特魅力,現被認為是高地民族的核心傳統。
波蘭歷史上有一場對抗條頓騎士團的格倫瓦德(Grunwaldem)戰役,遠在南方札可帕內的高地人也參與其中。這座「格倫瓦德紀念碑」,也被稱為雅蓋沃國王紀念碑,建於 1910 年,是為了紀念格倫瓦德戰役 500 週年。方尖碑上描繪了瓦迪斯瓦夫·雅蓋沃和坐在他腳下的一名高地人。碑上刻有銘文:「Pogromcy Krzyżaków – Lud Góralski(條頓騎士團的征服者-高地人)」。1925 年,在其基座上安置了一塊紀念無名戰士的牌匾。
克魯波奇街的盡頭矗立著一座石造教堂—聖家堂(Holy Family Church)。這座巍峨的教堂建於19 世紀末,當時札可帕內正發展成為塔特拉山脈和波德哈萊的首都。這是札可帕內最古老的磚砌教堂,自 2016 年起一直作為聖家聖殿。 1997 年,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曾在此地居住。
這座教堂由建築師 Józef Pius Dziekoński 興建於 1877-1896 年。由於教區居民和 Władysław Zamoyski 伯爵的慷慨捐助,教堂採用堅硬的山地砂岩和石灰石建造。
教堂前的廣場上矗立著一座 1861 年的荊棘冠冕的木製十字架,旁邊有一座盧爾德(Lourdes)聖母石窟。教堂周圍有金屬柵欄,柵欄上有石柱,從石柱上可以看到十字架。
夏季的克魯波奇街地帶有一個充滿當地特色的市場,販售傳統服飾、皮草大衣、各式鞋包、木製品,並供應著名的煙燻羊奶起司、蔬果和肉類等農牧產品,以及各種札可帕內紀念品。琳瑯滿目的當地特產加上親民的價格,足令遊客為之失控!但是必須以當地貨幣交易,行程接近尾聲身上現金已無多,也沒時間再去換匯,正好免於失心瘋大採購!
煙燻羊奶起司 Oscypki是以當地的綿羊或山羊奶煙燻製作而成,風味獨特,尤其切片烤熱或乾煎更是香濃味美!在市集上最常見的吃法,是把煎烤後的小型 Oscypki 淋上農夫自製的小紅莓醬,酸甜果香與煙燻羊奶起司融合出絕妙滋味。 2007年歐盟將 Oscypki 列為「原產地名稱保護」產品之一。這也是 Bianca 在札可帕內最感成就的戰利品!
喀爾巴阡山特產—煙燻羊奶起司 Oscypki 及 玫瑰花瓣醬
登頂古巴洛瓦卡山 遠眺山城札可帕內
札可帕內是波蘭冬季陽光最多的城市之一,加上豐厚的積雪,尤其是在高海拔地區,使得札可帕內成為波蘭最受歡迎的滑雪勝地之一。其中最有名的滑雪區是卡斯普羅維峰及古巴洛瓦卡山(Gubałówka),城鎮周圍的森林裡有許多越野滑雪道。然此時正值炎炎夏日,我們登頂古巴洛瓦卡山,為的是遠眺塔特拉山脈,並且居高俯瞰山谷中的札可帕內山城。
古巴洛瓦卡山登山纜車建成於 1938年,由札可帕內搭乘軌道纜車,不消幾分鐘即可登上海拔1,123 公尺的古巴洛瓦卡山。
在登山纜車中所見的札可帕內傳統建築及遠方的塔特拉山脈
步出纜車站,但見遊人如織的古巴洛瓦卡山遊客中心,前方的斜坡即是開闊的觀景區。
塔特拉山脈是喀爾巴阡山脈之中最高、也是斯洛伐克與波蘭的邊界山脈。最高峰海拔2,655公尺。坐落在塔特拉山脈與古巴洛瓦卡山之間山谷中的山城小鎮即是札可帕內。可惜午前正好處於逆光狀態,遠方的塔特拉山脈及山谷中的札可帕內山城都顯得氤氳朦朧!
許多遊客在這裡享受夏日的熱情陽光,欣賞群峰連綿、層巒疊嶂的塔特拉山脈景色。我們也入境隨俗,悠閒地躺在椅上望天上雲卷雲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