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漁民小屋 Rorbuer
Rorbuer,是挪威傳統的「漁民小屋」,也是羅浮敦群島最知名的標誌之一(另一是鱈魚)。Rorbuer 建築通常有著獨特的鮮紅色油漆和白色裝飾,它之於挪威,就如同山間小屋之於瑞士。兩者都是當地建築的傑出典範,具有豐富多彩的傳統,並且獨特地適應當地環境和居民。
每年一月至四月,鱈魚從巴倫支海游過 800 公里來到羅浮敦群島海域產卵,一千年來,此地一直是最佳的鱈魚捕撈區。漁民捕撈鱈魚後,將其放在特製的木架上晾乾,然後出口到歐洲及世界各地。羅浮敦群島是唯一一個氣候允許以傳統、自然方式風乾魚類的地方,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完美地保存魚類,而且還能保留其全部營養價值。每逢捕魚季節,島上隨處可見漁船。除了羅浮敦群島的漁民,挪威北部各地的漁民也會前來參與鱈魚捕撈。據估計,捕魚季節約有 3 萬人來到羅浮敦群島。他們乘坐敞篷木船遠距離航行,需要休息的住所,於是 Rorbuer 這種小木屋便應運而生,用來安置捕魚的季節性工人。漁民可以自己擁有 Rorbuer,也可以向漁村鄉紳租借。
Rorbuer 的歷史深深植根於羅浮敦群島的漁業文化,羅浮敦群島的第一批 Rorbuer 是國王 Øystein 下令於 1120 年建造的。最初的漁民小屋非常簡陋,這些房屋由木材建造而成,包括一個用於起居/睡覺的房間和一個儲藏工具用品的艙室。最常見的木屋顏色是紅色或赭石色,自產的鮮明油漆使它們從海上很容易被辨認,而高蹺則賦予了 Rorbuer 真正獨特的外觀。漁民的小屋一半建在陸地上,一半建在水上,以便於快速通往大海,並在多岩石和傾斜的地形上提供平坦的建築表面。原來的漁民小屋也有草皮屋頂,其中一些今天仍然可以看到。Rorbuer 是羅浮敦群島過去的一部分,也是瞭解島上漁村歷史的最佳方式。
羅浮敦群島曾是整個歐洲大陸鱈魚的主要產地,一千多年來,鱈魚捕撈一直是羅浮敦群島的經濟命脈。時至今日,捕魚依然是重要的經濟活動,但旅遊業每年為羅浮敦群島貢獻越來越多的收入。因此,大多數的舊漁民小屋已被改造成舒適的旅遊住處,許多漁屋甚至是新建的。旅客可以享受現代化的住宿,包括衛浴設備、舒適的臥室、客廳及設備齊全的廚房,有些甚至配有壁爐、桑拿浴室和按摩浴缸。多數 Rorbuer 都設有觀景陽台或露台,讓旅客可以盡情享受羅浮敦群島的優美景緻,包括北極光和午夜太陽。
羅浮敦群島最古老美麗的漁村 哈姆諾伊 Hamnøy
哈姆諾伊 (Hamnøy) 是羅浮敦群島眾多與漁業相關的漁村之一。村莊四周環繞著大海、峽灣和山脈,曾出現於《國家地理》等多家知名刊物中,被評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地方之一。從標誌性的紅色漁民小屋到神奇的北極光,迷人的哈姆諾伊漁村融合了獨特的自然美景、豐富的文化遺產和多彩的戶外活動,無疑是旅人寤寐以求的美麗夢鄉!
伊蓮森漁屋度假村(Eliassen Rorbuer)坐落於哈姆諾伊小島上,是羅浮敦群島最古老的漁屋。數十間小木屋散落在島上各處,現在的哈姆諾伊小島具體說來是一座度假村。
Eliassen Rorbuer 的故事始於1870 年代中期,當時 Wulff-Nilsen 和 Eliassen 家族來到哈姆諾伊,開始了捕魚、收購和銷售魚類的生意。在哈姆諾伊建造的第一批建築物既是住宅,也是莊園和公用設施建築。Eliassen Rorbuer 最古老的漁屋可追溯至 1890 年。
這些漁民小屋曾經是來自挪威各地的漁民在世界最大的年度鱈魚捕撈活動期間的住宿地點,部分小屋已超過百年歷史。如今,所有房屋皆已翻新,並配備舒適現代的住宿設施。然而,小屋的純正特色和裝飾卻可以讓遊客揣想它們原來的用途,感受過去的真實氛圍。
住在風景明信片中的夢幻漁屋 Eliassen Rorbuer
此行在羅浮敦群島期間有兩天住宿於 Eliassen Rorbuer,這是一段美好的時光、難忘的體驗!
2024/09/30
第一天下午來到哈姆諾伊時下著滂沱大雨,從停車場走向各自的漁屋必需穿著雨衣。雖然事先看過漁屋分布圖,但在風雨中還是頗費了一番折騰才找到自己的「24 號」漁屋,行李箱早已淋得濕漉漉,又濕又冷又狼狽中感覺彷彿身歷一場災難!(下圖上是次日雨勢暫停時所拍攝)
輸入密碼開門進入白色漁屋,屋內的一切頓時讓災難消弭於無形!客廳及用餐區寬敞明亮,廚房設備齊全(雖然派不上用場),北歐風的木質裝置簡約樸素,但感覺非常舒適溫馨!兩間配置雙層床的房間非常小巧,正好讓我們充分享用客廳空間。門口面對著哈姆諾伊港口 (Hamnøy harbour) ,並且有戶外露臺。環視裡外,立刻愛上這間暫時屬於姊姊和我的可愛漁屋!
友伴住在25 號漁屋,雖是隔鄰,但入口分屬不同通道,進屋後發現,打開面向港口的側門就可以互相串門子了。煮了熱水泡了茶,坐在暖爐開啟的客廳促膝閒聊,把寒冷的風雨阻隔在門外,靜享漁屋裡的溫暖和悠閒,真希望這樣的怡然時光永無止盡!
晚上在度假村裡的餐廳用餐。但這漁屋度假村不比一般單一建築的飯店,為了這頓飯,再次穿起雨衣冒著低溫摸黑走向餐廳,心想這時候若是在自己的小屋吃碗熱騰騰的泡麵,或許是更好的選擇!幸好,Gadus 餐廳融合羅浮敦群島特色和義大利風味的美食沒有讓人失望!
晚餐後回到小木屋,輸入密碼卻無法開啟房門,趕緊向領隊求救。這是個範圍廣大的度假村,救兵趕來需要一點時間,站在屋外忍受冷風冷雨實在苦不堪言!姊姊嘗試去推動面向港口的側門,意外地竟然可以打開,原來是先前出門時沒鎖好 (側門只能從裡面上鎖) ,正好拯救了此時狼狽的姊妹倆!
先來了值班櫃檯的一位年輕女生,檢視後換了電子鎖的電池,但無法開啟;再來一位年輕男生,摸索後說是新電池摔落地上受損,重新換上一組,門鎖依然不為所動;又再來另一位男生,兩人檢視討論後拆換了整組電子鎖,終於奏效了!他們重設密碼,讓我嘗試開關門,電子鎖是沒問題了,但轉動門把時感覺卡榫很不順,也罷,能開關就好了!三個年輕人都很客氣而友善,來來回回忙和了一個多鐘頭才搞定,誠心向辛苦的他們道謝!
然而事情並未結束,隔天早上門把徹底轉不動了!這次來了個看起來很靠譜的老師傅,很快就找出問題癥結—門鎖卡榫故障。出門開始當天的行程,就留他在現場處理,等到傍晚回來時,門鎖終於恢復正常功能了!
午夜時分,刮著風飄著雨,幾個認真的阿桑穿上保暖衣物再套上雨衣,個個像個不倒翁,硬著頭皮走出溫暖的小屋追尋極光。東西南北搞不清楚風向,就躲在鄰居的屋前避風守候。雖然有房子遮擋,但陣陣強風依然讓人站都站不穩,更遑論輕巧的手機腳架,只好降低高度坐在露臺邊緣拍攝。雲層厚重,極光微弱,勉強拍了幾張聊作記錄!
午夜坐在隔鄰漁屋前的露臺邊緣拍攝極光
秋冬季節,挪威海岸經常出現低氣壓,伴隨西南風或風暴和大量降雨。果然,此行來到羅浮敦群島後風雨一路相伴,氣象資料中更出現「強風警報」。
睡到半夜,被一陣陣由遠而近、轟隆隆…的聲響驚醒,隨著低沉的轟隆聲襲來,屋子各處也發出喀喀作響的聲音,好像隨時會被拆散解體,感覺非常恐怖!被嚇得睡不著,起身到姊姊房間,原來她也已起身坐在床上,正擔心著整間屋子被風暴颳進海裡!驚恐不安中理性安撫自己,這些漁屋屹立在羅浮敦群島並非一天兩天,想來是經得起這裡的風暴的?!如此不知過了多久才又睡著,這一夜,結結實實領教了羅浮敦群島的「強風警報」!
2024/10/01
次日清晨,雨依然毫不妥協地下著,但能見度較前一天好些,趕緊記錄下屋前周遭的景觀。隔鄰的紅色漁屋前面有著寬闊的平台,背後巍然聳立的山峰儼然是強大的「靠山」。開門面對著哈姆諾伊港口,1953 年建造的碼頭是哈姆諾伊發展的里程碑,小小的港口停著一些小船,周圍環繞著白色、紅色的木屋,即便在雨中,依然無損於它的美麗!
居住於哈姆諾伊的 Eliassen Rorbuer 之中,卻不識其真面目。下午從薩克里索伊島 (Sakrisøy) 沿著 E10 公路漫步回哈姆諾伊途中,隔著雷納峽灣(Reine Fjord)遠眺依偎在雄偉山峰之下的哈姆諾伊漁村。
哈姆諾伊橋(Hamnøy Bridge)連接了Hamnøy 和 Toppøy 兩座小島,是羅浮敦群島最受攝影愛好者歡迎的景點。在橋上可以遠眺及拍攝雷納的標誌性景觀—哈姆諾伊島。唯有在哈姆諾伊橋上才能一窺其全貌,並且拍到屢見於風景明信片中的絕美畫面。
Eliassen Rorbuer 的漁屋分散在哈姆諾伊小島上,周圍被雷納峽灣、西峽灣(Vest Fjord)及山脈環繞著。高山巍然,海水拍岸,紅白漁屋錯落有致,交織出一幅美麗如畫的風景。雖然在旅遊文宣上早已見過無數回,但親臨其境端詳這幅圖畫在眼前真切展開,當下的震撼與感動自是不言可喻!
Eliassen Rorbuer 的接待中心
Eliassen Rorbuer 的木屋群
海鳥在屋前的露臺逛大街,優哉游哉,完全無視於我們幾個人類的存在!
2024/10/02
大清早,燈火未盡,晨曦微露,門前的哈姆諾伊港口寧靜祥和,尚未從酣夢中甦醒。
曙光乍現,大地靜默,山海無聲。平靜無波的海水成為鏡面,反射著溫柔的天光雲影,倒映著靜謐的彩色漁屋。
第三天清晨即將離開哈姆諾伊,竟然是…藍天白雲、風和日麗的好天氣!自打進入羅浮敦群島以來雨一直下個不停,卻在我們即將告別時撥雲見日,老天爺分明是在開我們玩笑!喔~不,應該感恩戴德才是,至少祂讓我們在最後時刻看見風光明媚的哈姆諾伊!
臨別,依依不捨再看一眼「24 號」漁屋!握著故障的冰冷門把轉到雙手刺痛,夜半被轟隆隆的風暴聲驚得無法入眠,燈光下安享一室靜謐溫馨,門前的美麗港口,屋後的巍峨高山,所有這些…都將成為珍貴而難忘的回憶!
下圖中間的白色房屋即是「24 號」漁屋 (載自 Eliassen Rorbuer 官網)
清晨的空氣冷冽而清新,去過空氣中瀰漫著魚腥味的雷納(Reine)漁村之後,更加慶幸自己是住在哈姆諾伊的 Eliassen Rorbuer!臨上車離開之前,繞著漁村外圍再次瀏覽雷納峽灣的景色。揮別連日來的愁雨慘霧,三角錐狀的奧斯廷登(Olstinden)山峰、覆蓋白雪的嶙峋山脈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在冷靜幽深的峽灣中更形雄偉壯麗!
行進間忽聞不遠處有人高喊「Hello」,循聲望去,原來是前天夜裡維修門鎖的其中一位小男生,正親切地和我打招呼。雖然他並未徹底解決問題,但寒夜中來回奔走、盡心盡力,依然滿心謝謝他。報以愉快笑容和他道早安,並再說聲「Thank you」。感覺陽光似乎更加和煦溫暖了!
再次走上哈姆諾伊橋,再看一眼羅浮敦群島這天涯海角的遺世美景。清晨陽光燦爛,海天湛藍一色,雪山巍峨耀眼,漁屋繽紛多彩,輝映得哈姆諾伊的絕世美景更加動人心魄!感謝老天,讓我們在最後一刻遇見這令人喂嘆的勝景!
車子駛離哈姆諾伊漁村,轉個彎進入 E10公路。戀戀不捨頻頻回眸,車窗外突然出現一個令人屏息的畫面,正是我們居住的 24、25號漁屋及哈姆諾伊港口這一面的景觀。紅白漁屋、港灣小船、白雪山峰及天光雲影,全都倒映在波平如鏡的海面上,我們果然是住在如畫一般瑰麗的風景中!而這一幕風景彷彿是哈姆諾伊的臨別禮物,令人好生感動!
風雨迎來 陽光送往 羅浮敦群島
遊覽車越過一座座橋樑在E10公路上蜿蜒前行,把握最後機會一路貪看著車窗外的風景。嶙峋的山峰、幽靜的峽灣、迷人的小屋、淳樸的漁村…屬於羅浮敦群島特有的景觀一路綿延著,而不論它們如何排列組合,都是風景如畫!一掃幾日前在淒風苦雨中初來乍到的悲情,沐浴在溫暖秋陽中的歸途幸是如此賞心悅目,聊慰遠來旅人惆悵的心緒!
今日即將搭機前往挪威北方的城市特羅姆瑟(Tromso),到達萊克內斯(Leknes)的機場之前,最後來到豪克蘭海灘(Haukland Beach)。
豪克蘭海灘位於羅浮敦群島中部的韋斯特沃格島 (Vestvågøya),這片海灘因農場 Haukland 而得名。這裡有潔淨的白色沙灘、清澈湛藍的海水,還有彷彿從北冰洋深處升起的雄偉山脈,被評為挪威最佳海灘,也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
寧靜的海灘彷彿與世隔絕,和滿是遮陽傘人聲鼎沸的熱情海灘完全是不同的情調。在領略過羅浮敦群島令人目不暇給的山海美景之後,此刻面對這個美則美矣的海灘雖攪不動心中波瀾,但是海闊天空、陽光燦爛,便足以鼓動心中想飛的翅膀,忍不住振臂飛躍,一吐胸中塊壘,為羅浮敦群島之行畫下不甚完美的句點!
離開豪克蘭海灘,也就等於離開羅浮敦群島了。深秋時節載欣載奔來到羅浮敦群島,看過許多壯麗的山海美景,走過許多遺世的迷人漁村,然而在淒風苦雨中也堆疊了許多殘念,遺憾在所難免!但終究是心願已得償,況且行路遙遙、旅費高高,只能默默地奢望著…後會有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