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撓」有關的詞語
※撓:ㄋㄠˊ(動詞)1.攪擾、阻擾。如:「阻撓」。
左傳˙成公十三年:「離散我兄弟,撓亂我同盟。」
莊子˙駢拇:「自虞氏招仁義以撓天下也,天下莫不奔命於仁義。」
○阻撓:ㄗㄨˇ ㄋㄠˊ故意妨礙、阻攔。=反對、阻止、阻擋、阻難、阻礙、阻攔←→成全。
福惠全書˙卷三十˙庶政部˙條陳興革:「雖或他有所不便,陰相阻撓,亦毅然行之。」
2.屈服、屈曲。如:「屈撓」、「百折不撓」。
國語˙晉語二:「抑撓志以從君,為廢人以自利也。」
○屈撓:ㄑㄩ ㄋㄠˊ屈服折從。如:「失敗並不可恥,只要不屈撓,終有成功的一天。」
○百折不撓:ㄅㄞˇ ㄓㄜˊ ㄅㄨˋ ㄋㄠˊ意志剛強,雖受盡挫折,仍能堅持不變,奮鬥
到底。亦作「百折不回」、「百折不挫」。=不屈不撓、百折不回、百折不挫、堅韌不拔、絕不屈服←→一蹶不振、半途而回、因噎廢食、知難而退。
漢˙蔡邕˙太尉喬玄碑:「其性莊,疾華尚樸,有百折不撓,臨大節而可不奪之風。」
3.抓、搔。如:「撓癢」、「抓耳撓腮」。
水滸傳˙第三十一回:「我的本事不要箱兒裡去取,正是撓著我的癢處。」
○抓耳撓腮:ㄓㄨㄚ ㄦˇ ㄋㄠˊ ㄙㄞ抓抓耳朵,搔搔腮幫子。形容人在喜悅、生氣、焦急或苦悶時的神情。亦作「爬耳搔腮」、「抓耳搔腮」。
西遊記˙第一回:「那些猴有膽大的,都跳進去了,膽小的,一個個伸頭縮頸,抓耳撓腮,大聲叫喊,纏一會,也都進去了。」
紅樓夢˙第十二回:「賈瑞聽了,喜的抓耳撓腮。」
○不撓:ㄅㄨˋ ㄋㄠˊ不屈服。
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崔生高朗,折而不撓。」
○自撓:ㄗˋ ㄋㄠˊ自我困擾。
唐˙薛調˙無雙傳:「姊宜安靜自頤養,無以他事自撓。」
○色撓:ㄙㄜˋ ㄋㄠˊ臉上露出畏懼沮喪的神情。
韓非子˙顯學:「不色撓,不目逃。」
戰國策˙魏策四:「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
○曲撓:ㄑㄩ ㄋㄠˊ(1)彎曲。
齊民要術˙卷五˙種榆白楊:「白楊,性甚勁直,堪為屋材,折則折矣,終不曲撓。」
(2)屈服畏縮,不能勇往直前。
戰國策˙齊策一:「戰而不死,曲撓而誅。」
晉書˙卷四十五˙劉毅傳:「言議切宜,無所曲撓,為朝野之所式瞻。」
○抓撓:ㄓㄨㄚ ˙ㄋㄠ(1)搔。如:「猴子最會滿身抓撓。」
(2)亂抓。如:「別抓撓東西!」
(3)互相爭鬥。如:「他們兩人抓撓起來了。」
(4)做事,料理事務。
兒女英雄傳˙第九回:「二人正在那裡打點,只見安公子也跑來幫著抓撓。」
(5)依賴、憑靠。如:「先將活動的準備工作做好,到時才不會慌了手腳,沒的抓撓。」
○沮撓:ㄐㄩˇ ㄋㄠˊ破壞阻撓。
宋˙陸游˙師伯渾文集序:「則忌者當益眾,排擊沮撓,當不遺力。」
五代史平話˙晉史˙卷上:「執政大臣爭持議論,恐其無成,沮撓百端,不從所請。」
○刺撓:ㄘˋ ㄋㄠˊ皮膚刺癢或坐立不安的感覺。亦作「刺腦」。
醒世姻緣傳˙第四十九回:「俺婆婆央他,教他續上我罷,他刺撓的不知怎麼樣!」
○摧撓:ㄘㄨㄟ ㄋㄠˊ摧毀、破壞。
三國演義˙第二十二回:「而操豺狼野心,潛包禍謀,乃欲摧撓棟梁,孤弱漢室,除滅忠正,專為梟雄。」
○撾撓:ㄓㄨㄚ ㄋㄠˊ(1)抓住。
元˙鄭廷玉˙金鳳釵˙第二折:「一壁廂冤家扯著,一壁廂惡婦撾撓。」
(2)抓破。
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二折:「把這廝劈頭劈臉潑拳搥,向前來我可便撾撓了你這面皮。」
(3)安排、應付。
金瓶梅˙第七十八回:「留雪姐在家罷,只怕大節下,一時有個人客驀將來,他每沒處撾撓。」
○撓北:ㄋㄠˊ ㄅㄛˋ軍隊潰散,背敵而走。比喻戰敗。
呂氏春秋˙仲冬紀˙忠廉:「若此人也,有勢則必不自私矣,處官則必不為汙矣,將眾則必不撓北矣。」
○撓折:ㄋㄠˊ ㄓㄜˊ摧折。
後漢書˙卷七十四上˙袁紹傳:「而操豺狼野心,潛包禍謀,乃欲撓折棟梁,孤弱漢室。」
○撓秧:ㄋㄠˊ ㄧㄤ將稻田中的雜草除盡,將秧苗根部泥土變鬆。可使秧苗根系容易發育。
○撓頭:ㄋㄠˊ ㄊㄡˊ(1)用手搔頭。形容事情煩雜,不易解決。如:「這件事真撓頭。」
(2)比喻髮亂。如:「撓頭獅子似的。」
○撓鉤:ㄋㄠˊ ㄍㄡ一種帶長柄的倒鬚鉤。
水滸傳˙第三十一回:「卻待合眼,只見廟外邊探入兩把撓鉤,把武松搭住。」
喻世明言˙卷二十一˙臨安里錢婆留發跡:「聽說錢家火起,都爬起來,收拾撓鉤水桶來救火時,那里有什麼火!」
○撓節:ㄋㄠˊ ㄐㄧㄝˊ屈節,屈從他人。
新唐書˙卷一六八˙柳宗元傳˙贊曰:「宗元等橈節從之,徼幸一時,貪帝病昏,抑太子之明,規權遂私。」
○撓擾:ㄋㄠˊ ㄖㄠˇ煩擾。
後漢書˙卷四十九˙仲長統傳:「貪殘牧民,撓擾百姓,忿怒四夷,招致乖叛。」
○撓辭:ㄋㄠˊ ㄘˊ不正的言辭。
三國志˙卷六˙魏書˙袁紹傳:「配聲氣壯烈,終無撓辭,見者莫不歎息。」
○抓撓兒:ㄓㄨㄚ ˙ㄋㄠㄦ北方俗稱小孩伸屈著手指的遊戲為「抓撓兒」。
○馬撓子:ㄇㄚˇ ㄋㄠˊ ˙ㄗ馬夫。為清代官衙裡專門管馬的役夫。或稱為「馬牌子」、「馬牢子」。
○撓癢癢:ㄋㄠˊ ㄧㄤˇ ˙ㄧㄤ一種逗人玩笑的動作。以手搔人癢處。如:「她最怕人撓癢癢的了。」
○不屈不撓:ㄅㄨˋ ㄑㄩ ㄅㄨˋ ㄋㄠˊ不因為受阻礙而屈服。=百折不撓、再接再厲、勇往直前、寧死不屈←→卑躬屈膝。
如:「他憑著一股不屈不撓的精神,終於在藝壇求得一席之地。」
○心癢難撓:ㄒㄧㄣ ㄧㄤˇ ㄋㄢˊ ㄋㄠˊ形容心中情緒波動不定,無法克制。亦作「心癢難揉」、「心癢難搔」、「心癢難撾」。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著小生迷留沒亂,心癢難撓。」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十七回:「一夜睡得是龍鬚蓆,蓋的金山氈,只喜得個心癢難撓,算是享盡了生平未有之福。」
○以指撓沸:ㄧˇ ㄓˇ ㄋㄠˊ ㄈㄟˋ用手指攪動沸騰的水,想要使其變冷。比喻力量薄弱,不但無法奏效,反而造成自身的損害。
荀子˙議兵:「以桀詐堯,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撓沸。」
○抓抓撓撓:ㄓㄨㄚ ˙ㄓㄨㄚ ㄋㄠˊ ㄋㄠˊ(變)ㄓㄨㄚ ˙ㄓㄨㄚ ㄋㄠˊ ㄋㄠ(1)倉卒的樣子。如:「我抓抓撓撓的把飯吃了。」
(2)互相爭鬥。如:「商場上競爭激烈,同業之間不免抓抓撓撓。」
(3)亂抓。如:「你應該事先把行李整理好,免得臨時抓抓撓撓,有所遺漏。」
○守正不撓:ㄕㄡˇ ㄓㄥˋ ㄅㄨˋ ㄋㄠˊ做人處事堅守正道,公正無私。亦作「守正不阿」。
周書˙卷三十七˙寇傳:「孝莊帝後知之,嘉守正不撓,即拜司馬,賜帛百匹。」
○持正不撓:ㄔˊ ㄓㄥˋ ㄅㄨˋ ㄋㄠˊ堅守正道,而不屈服。
明史˙卷一九○˙蔣冕傳:「冕當正德之季,主昏政亂,持正不撓,有匡弼功。」
○神色不撓:ㄕㄣˊ ㄙㄜˋ ㄅㄨˋ ㄋㄠˊ臉色、態度不因外在事物而改變。形容遇事鎮定不亂。
如:「無論遇到任何挫敗,他都神色不撓,安之若素。」
○氣鼓撓刀:ㄑㄧˋ ㄍㄨˇ ㄋㄠˊ ㄉㄠ怒氣沖沖。
如:「他狠狠的把屬下教訓了一頓,然後便氣鼓撓刀的走了。」
○堅毅不撓:ㄐㄧㄢ ㄧˋ ㄅㄨˋ ㄋㄠˊ堅忍剛毅,絕不屈撓。
如:「在艱難的環境中,更要堅毅不撓,奮鬥到底。」
○撓直為曲:ㄋㄠˊ ㄓˊ ㄨㄟˊ ㄑㄩ一種帶長柄的倒鬚鉤。
水滸傳˙第三十一回:「卻待合眼,只見廟外邊探入兩把撓鉤,把武松搭住。」
喻世明言˙卷二十一˙臨安里錢婆留發跡:「聽說錢家火起,都爬起來,收拾撓鉤水桶來救火時,那里有什麼火!」
○臨危不撓:ㄌㄧㄣˊ ㄨㄟˊ ㄅㄨˋ ㄋㄠˊ遇到危難時能堅定意志,不屈不撓。
周書˙卷四十六˙孝義傳˙李棠等傳˙史臣曰:「李堂、柳檜臨危不撓,視死如歸,其壯志貞情,可與青松白玉比質也。」
○撾耳撓腮:ㄓㄨㄚ ㄦˇ ㄋㄠˊ ㄙㄞ抓抓耳朵,搓搓臉頰。形容驚恐、快樂、驚喜等。亦作「撾耳揉腮」。
金瓶梅˙第五十九回:「那李瓶兒撾耳撓腮,一頭撞在地下,哭的昏過去半日,方纔甦省。」
歧路燈˙第十回:「這個豬八戒的科諢排場,言語挑逗,故作撾耳撓腮之狀。」
○撧耳撓腮:ㄐㄩㄝˊ ㄦˇ ㄋㄠˊ ㄙㄞ拉耳朵,抓臉龐。形容焦急的樣子。或作「撓腮撧耳」。
元˙關漢卿˙蝴蝶夢˙第四折:「我前行他隨後趕將來,諕的我耳撓腮。」
元˙秦夫˙東堂老˙第二折:「你這般耳撓腮,可又便怎生?」
○大拇指頭撓癢:ㄉㄚˋ ㄇㄨˇ ㄓˇ ˙ㄊㄡ ㄋㄠˊ ㄧㄤˇ(諺語)做事不仔細,隨便了
事。
元˙李行道˙灰闌記˙第四折:「他手裡問成的,小的無過是大拇指頭撓癢,隨上隨下,取的一紙供狀,便有些什麼違錯,也不干吏典之事。」
○惹虱子頭上撓:ㄖㄜˇ ㄕ ˙ㄗ ㄊㄡˊ ㄕㄤˋ ㄋㄠˊ自找煩惱。
金瓶梅˙第十六回:「我聞得人說,他家房族中花大,是個刁徒潑皮的人,倘或一時有些聲口,倒沒的惹虱子頭上撓。」